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四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一年级上 一年级下 二年级上 二年级下 三年级上 三年级下 四年级上 四年级下 五年级上 五年级下 六年级上 六年级下
更多>>
已完结
期中复习 典型试卷 考前必刷
浏览次数:9409 更新:2025年03月12日
已完结
期中复习 常考试题 专项训练
浏览次数:5004 更新:2025年03月11日
  • 91.课内片段阅读。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用“       ”画出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相关句子。
    (2)通过词语
     
     
    可以体会到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付出了很多艰辛!
    (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
     

    A.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B.解释什么是超声波。
    C.阐述了蝙蝠在夜间用嘴和耳朵发出并接收超声波,利用其探路的原理。

    发布:2025/3/12 8:30:1组卷:51引用:2难度:0.5
  • 92.按要求写句子
    (1)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缩句)
     

    (2)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仿写句子)
     

    (3)多么奇妙的夜晚,我和阿妈走月亮!(用加横线词语写句子)
     

    发布:2025/3/12 8:30:1组卷:227引用:2难度:0.5
  • 93.将下列含有“月”的诗句补充完整。
    (1)举头
     
    明月,
     
    故乡。
    (2)明月松间照,
     

    (3)
     
    ,月是故乡明。
    (4)月出惊山鸟,
     

    发布:2025/3/12 8:0:1组卷:85引用:2难度:0.9
  • 94.作文。
    题目:我发现了
     

    提示:科学家们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从而有所发明和创造。那么,你从大自然里发现了什么呢?从动植物身上又有哪些启发呢?
    (1)把题目补充完整。(2)注意条理要清晰,语句要通顺。

    发布:2025/3/11 20:0:1组卷:33引用:5难度:0.3
  • 95.仔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诸葛亮从师
        传说诸葛亮小时候是水镜先生的弟子。先生隐居在襄阳城南水镜庄,院里喂了一只花颈公鸡。
          这只公鸡每天晌午总要叫三声,水镜先生一听鸡叫就下课。诸葛亮听先生讲学入了迷,听到鸡叫就打心眼里厌烦。于是,他在裤子上缝上一个小口袋,每天装上几把米,看到那只公鸡要叫时,就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米,等鸡把一口袋米吃完再叫唤时,下课已经晚了一个时辰。
          水镜先生知道了这个顽童竟敢捉弄师长,便把他辞退回家了。小诸葛亮走了几天,师娘给他讲情:“小诸葛亮喂鸡也是为了求学,我看就饶他一次吧!”水镜先生知道诸葛亮聪明过人,十分好学,但是收是退,还要看看他的品行如何,就派了书童去诸葛亮住的隆中访问。
          书童回来向水镜先生讲了三件事:一是诸葛亮的母亲冬天怕冷,他上山割来水晶草铺在床上,自己先睡上去暖一会儿,再让母亲安睡。二是诸葛亮家里井太只隔两畦菜地,他人小个头矮,生怕水桶碰着人家的麻秆篱笆,每次挑水都多走许多路,绕过山脚边再往回拐。三是诸葛亮曾经到附近向一个青年人请教,后来,虽然他的学问超过了这个青年,但仍虚心待人。
          水镜先生听罢这三件事,点头说:“小诸葛亮日后必成俊杰!”当下就催书童带路,亲自到隆中接诸葛亮回来求学。水镜先生看到诸葛亮品德优良,就将平生的本事传授给他,使他成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1)比一比,再组词。
     
     响
     
      竞
     
      虚
     

     
     晌
     
      竟
     
      虑
     

    (2)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杰”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可先查部首
     

    “杰”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才能出众的人;②特异的,超出一般的。在文中,“俊杰”的“杰”应取第
     
    种解释。
    (3)根据短文内容,在恰当的答案后的括号里打“√”。
    诸葛亮被水镜先生辞退,是因为:
    ①诸葛亮上课不守纪律,故意喂鸡。
     

    ②诸葛亮想多听先生讲学,不让鸡叫,上课时喂鸡。
     

    ③诸葛亮为了捉弄师长,上课时喂鸡。
     

    (4)水镜先生说诸葛亮“日后必成俊杰”,是因为他具有哪些优良品质?

    发布:2025/3/11 19:30:1组卷:36引用:4难度:0.1
  • 96.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站起来,
     
    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 孩子,竟有如此
     
     
    !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  博得了魏校长的喝(hè hē)彩   好哇  为中华之崛起     有志者当效周生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外国人欺(qī pī)凌,就要振兴(xīng  xÌng )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1)“崛”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
    (2)用横线画出正确的读音。
    (3)按课文内容填空。
    (4)在第五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5)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清晰--
     
             
    欺凌--
     
             
    目标--
     
           
    如此--
     

    (6)“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此”在文中指
     

    (7)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波纹线画出有关句子。
    (8)在中华民族崛起的今天,你为什么而读书?原因是什么?

    发布:2025/3/11 6:0:1组卷:59引用:3难度:0.5
  • 97.看拼音,写词语。
    yán liào
     
    pái liè
     
    hán shuānɡ
     
    pū lù
     
    ɡuī zé
     
    piāo luò
     
    chénɡ zi
     
    jiā jǐn
     

    发布:2025/3/10 19:30:1组卷:62引用:2难度:0.6
  • 98.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ㅤㅤ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5公里,流域面积75多万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ㅤㅤ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ㅤㅤ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ㅤㅤ④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混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ㅤㅤ⑤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ㅤㅤ⑥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文中第一段提到“5465公里”“75万多平方公里”这些数字,这样写的好处是
     

    A.强调黄河流经的省份多
    B.说明黄河流程漫长,流域广大
    C.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很优越
    D.强调黄河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
    (2)以下选项不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是
     

    A.黄河流域广大
    B.气候温暖湿润
    C.植物种类繁多
    D.土地肥沃
    (3)黄帝族开始使用彩陶的时期是
     

    A.新石器时代后期B.旧石器时代中期C.新石器时代中期D.旧石器时代后期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D.作比较
    (5)以下哪项内容作者在文中没有介绍
     

    A.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B.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
    C.“彩陶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
    D.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山脉众多,东西高差悬殊,各区地貌差异也很大。
    (6)请你针对短文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7)有读者认为,文中第四段的加点词语可以去掉。你同意吗?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发布:2025/3/6 7:30:1组卷:68引用:2难度:0.4
  • 99.习作天地
    ㅤㅤ学校生活多姿多彩,各种活动精彩纷呈。你肯定参加过不少精彩的活动,如研学旅行、趣味运动“撕名牌”、校园美食节等。哪次活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把它写下来,和同学分享你的经历。注意把活动过程写清楚,写出自己当时的心情。不少于400 字。

    发布:2025/3/4 16:0:1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10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
     
    它们都是风,
     
    它们的脾性却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地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高粱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
     
    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有“∥”划分段落,写出段意。
     

    (3)抄写两个拟人句。
     

     

    发布:2025/1/12 21:30:1组卷:123引用:5难度:0.1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