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四年级下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一年级上 一年级下 二年级上 二年级下 三年级上 三年级下 四年级上 四年级下 五年级上 五年级下 六年级上 六年级下
更多>>
已完结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统编版
浏览次数:374 更新:2025年06月24日
已完结
期末复习 典型试卷 考前必刷
浏览次数:10091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 83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
     
    ,有些恐龙则用
     
    。有些恐龙
     
    ,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
     
    ,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
     
    ,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
     
    ,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形态各异:
     

    树栖:
     

    (2)根据课文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3)请你作为讲解员给大家介绍恐龙飞上蓝天的演化过程。
     
    年前,第一种恐龙出现。
     
    年后,繁衍成一个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身体
     
    →体表
     
    →转移到
     
    →最终具备
     

    (4)读句子,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语段中第二句话,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②语段第三至六句话,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注意括号里填人的词语,照样子仿写一段话。
     

    发布:2025/1/12 3:30:1组卷:33引用:1难度:0.5
  • 832.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1)随着学校的发展,我们的办学规模在逐年(ɡuǎnɡ kuò)
     
    大。
    (2)一(shà chà)
     
    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3)夕阳映红了大地,给大山的裙子(xiānɡ rānɡ)
     
    上了一道道金边。
    (4)边疆战士(hé hè)
     
    枪实弹,保卫着祖国的安全。
    (5)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dún tún)
     
    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

    发布:2025/1/12 3:30:1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833.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练习。
          太阳已经落下去
     
    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
     
    映在还乡河上
     
    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
     
    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1)把短文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3)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
     
     

     
     

    (4)你认为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发布:2025/1/12 3:30:1组卷:70引用:10难度:0.5
  • 83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赵尚志:“我们的赵司令”
    王恩宝
          东北抗联主要创始人、著名将领和民族英雄赵尚志,在艰苦卓绝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与广大战士、群众联系密切,情谊深厚。战场上,他和战士们并肩战斗;驻地里,他和广大群众打成一片。他视战士如兄弟,视群众如父母,因而深受战士和群众的爱戴,人们交口称赞他是“我们的赵司令”。
    视战士如兄弟      无论是在作战中还是在平时,赵尚志丝毫没有官架子,心里总是想着战士。打游击非常辛苦,有时连续作战,战士很疲劳。当部队到老乡家宿营时,赵尚志总是把那些过于疲乏的战士安排到火炕上去睡,而他自己睡在地上。有时部队发了津贴,他就把自己的那一份拿出来,给大家改善生活。
          在游击战中,战马是部队最心爱的“伙伴”。赵尚志从没骑过好马,并且他的马总是由他自己喂。他若有了好马,谁看中了就连鞍带马送给谁,然后自己再找。经常是这样的情景:战士看中了他的马,就说,“司令,你这匹马真好,送给我吧!”“送给你就送给你——牵去吧,上战场可得好好打仗啊!”赵尚志这样回答。而战士也不客气,就真的把马牵走了。
          与此同时,赵尚志也注意采取有效方法教育士兵。他深知身教胜于言教,经常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感染战士们。比如,冬天无论怎样寒冷,他讲话时从来不把手插在兜里、怀里。讲完之后,才把冻僵的手插在袖子里暖和暖和。一次开饭,饭菜已经摆好,赵尚志一进屋,就上桌先吃了起来。这时,一位战士提醒他:“司令,你怎么先吃呢?别的弟兄还都没有来,先吃可犯错误呀!”当时有“开饭要同时吃,早吃5分钟罚托枪站岗”的规定。赵尚志听罢,点头称是,马上放下筷子,拿起枪到外面自动罚托枪站岗,又另罚两小时立正。在赵尚志的言传身教下,战士们都能注意自觉地遵守部队纪律,养成了良好作风。
    视群众如父母      赵尚志特别注意群众纪律,总是强调抗联部队是人民的革命队伍,不能乱拿老百姓的东西。
          一个战士回忆说:“我们向老乡买猪肉,都按当时最高价付钱。司令说,老乡不容易,好不容易杀口猪,我们不能白吃。在老百姓家,桌子上无论摆上啥好吃的东西,老百姓怎么让战士吃,司令不点头,谁也不能动。”
          赵尚志带领部队行军,如果到半夜要住宿,尽管外面下着雨或下着雪,也得等在外面,派人去轻轻地敲门,等老乡开门同意后,大家才能进屋。
          一次,赵尚志住的房东家炕席底下炕着瓜子。他在读书时无意识地摸出一个,条件反射似的放到嘴里吃了。这时,刚巧一个战士发现了。他忙说:“司令,你在会上说,所有的战士,不许动老百姓一棵草,可你……”赵尚志马上认识到错误,立即让战士拿来一炷香,自觉地罚站,香点着了,赵尚志两腿绷直地站在墙边。过往的战士、百姓看了无不感动,不少人纷纷来劝阻,说赵司令工作忙,意思一下就行了。赵尚志坚决不肯,他说:“我们当干部的就应该严于律己。”
          在赵尚志的影响和带动下,战士们都能注意自觉地遵守群众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行军不踩庄稼,买东西给钱,损坏东西赔偿。
    (有删改)(1)短文从两个方面来写赵尚志:
     
     

    (2)在第一个方面,作者写了这三件事来表现赵尚志爱战士:①
     
    ;②
     
    :③
     
    。其中,详写了第
     
    (填序号)件事。同时,作者还写了两件事来说明赵尚志言传身教:①
     
    ;②
     

    (3)说说下面的句子是从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的,从中你体会到人物怎样的内心。
    ①“送给你就送给你——牵去吧,上战场可得好好打仗啊!”赵尚志这样回答。
     

    ②赵尚志马上认识到错误,立即让战士拿来一炷香,自觉地罚站,香点着了,赵尚志两腿绷直地站在墙边。
     

    (4)你觉得赵尚志是一个怎样的人?
     

    发布:2025/1/12 3:30:1组卷:12引用:1难度:0.4
  • 835.车门被行李和人堵满了。(改为“把”字句)
     

    发布:2025/1/12 3:30:1组卷:14引用:2难度:0.9
  • 836.《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都是寓言故事。  
     
    (判断对错)

    发布:2025/1/12 3:30:1组卷:54引用:2难度:0.9
  • 837.车胤的这种在夏夜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读书的精神已经过时了。
     
     (判断对错)

    发布:2025/1/12 3:30:1组卷:55引用:2难度:0.7
  • 838.课文精品回放。
    铁杵(chǔ)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去。过是溪,逢老媪(ǎo)方磨铁杵。问,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请写出短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弃——
     

    方——
     

    (2)请写出“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的意思。
     

    (3)你从这则小故事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呢?
     

    发布:2025/1/12 3:30:1组卷:26引用:1难度:0.6
  • 839.寒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①郑思肖: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隐居吴下,终身不仕,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后。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寒菊”形象?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发布:2025/1/12 3:30:1组卷:26引用:1难度:0.5
  • 840.“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天窗》)
    “慰藉”还可以换成
     
    ,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了
     
    次。“这时候”分别指的是
     
    时、
     
    时。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
     

    发布:2025/1/12 3:30:1组卷:65引用:1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