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五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一年级上 一年级下 二年级上 二年级下 三年级上 三年级下 四年级上 四年级下 五年级上 五年级下 六年级上 六年级下
更多>>
已完结
期中复习 典型试卷 考前必刷
浏览次数:9491 更新:2025年03月12日
已完结
期中复习 常考试题 专项训练
浏览次数:5047 更新:2025年03月11日
  • 251.课外类文阅读。
    香山之晨(节选)
    [日本]德富芦花
          日出山巅,金色的光线由柔和变得强烈,穿过山间朝雾,照亮了山野峡谷,银灰色的群山渐渐明亮了。赤城山罩上了淡淡的蓝灰色,其他诸山泛起微微的青绿。远山一片朦胧,山麓依然在晨雾中沉睡。
          太阳越升越高。赤城山和杉林之间形成一条光的峡谷,浓密的杉林笼罩在紫色的烟霭里,稀疏的松树沐浴着金色,像碧玉闪闪发光。这时,其他诸山上下一色,山肌上浮现出梦幻般的衣褶渐渐清晰起来,将光亮闪耀的山峰和含烟笼翠的溪谷,区分得清清楚楚。山间的雾霭徐徐飘动,森林显露了,人家出现了。
          此时,阳光洒遍整个城镇。家家升起了炊烟。向往晴天的鸟雀,欢声悦耳。抬头一望,几十里几百里外的远山,一齐面向东方,迎接着朝阳的光临。
    (1)请你找出描写山的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2)短文按照
     
    顺序,生动地描写出日出后峡谷景色的变化,表现出由柔和到
     
    ,由朦胧到
     
    ,由灰暗到
     
    的过程。

    发布:2025/1/12 11:0:1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252.判断句子意思是否正确。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判断对错)

    发布:2025/1/12 11:0:1组卷:35引用:2难度:0.9
  • 253.课内阅读。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 辩)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  需)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
     
    ]你们要像花生,它[
     
    ]不好看,[
     
    ]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这几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
     
    ,笔名是
     

    (2)用“√”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汉字。
    (3)在[]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一家人在议花生时,所站的角度各不相同:姐姐、哥哥和“我”分别从
     
     
     
    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父亲的话则是着眼于花生的
     
    来讲的。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认为虽然桃子、石榴、苹果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但是和花生相比,还是花生的不计较名利最可贵
    B.父亲告诉“我们”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有用的人,一定不能讲究外表的好看
    C.父亲不仅是在夸赞花生,也是在借花生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发布:2025/1/12 11:0:1组卷:56引用:2难度:0.5
  • 254.句子大舞台。
    (1)弟弟和妹妹
     
    地来到草地上,在草地上奔跑,翻跟头。(填入AABB式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2)山坡上开着一大片粉红色的野花。(仿写句子,注意划线的部分)
     

    发布:2025/1/12 11:0:1组卷:22引用:3难度:0.8
  • 255.按要求写句子。
    (1)珍珠鸟飞向笼子。(改为拟人句)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改为反问句)
     

    (3)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缩句)
     

    发布:2025/1/12 11:0:1组卷:28引用:2难度:0.8
  • 256.课后提升。
    圆明园祭
    冯峥
          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不懂我的心。
          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yī lǎn wú yú。
          然而,在凄厉的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渊阁的浩瀚藏书……
    ㅤㅤ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啊,一个xī mò rú jīn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及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致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震颤的心灵共鸣。
          然而,对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记》……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致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
          有好心人曾kāng kǎi shī shě,要把圆明园重新修建。
          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城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马嵬坡上的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这是历史的悲哀!
          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
          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的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嵘屹立,傲骨常在!
          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wēi rán yì lì,奔向辉煌的未来!
    (1)看拼音写词语。
    yī lǎn wú yú
     
    xī mò rú jīn
     
    kāng kǎi shī shě
     
    wēi rán yì lì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刻意:
     

    ②嘱托:
     

    (3)“我”为何刻意要去圆明园?而朋友们又为何劝说“我”不要去?
     

    (4)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发布:2025/1/12 11:0:1组卷:64引用:2难度:0.5
  • 257.“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突出了少年中国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判断对错)

    发布:2025/1/12 11:0:1组卷:39引用:1难度:0.7
  • 25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他晚上七点钟回来。”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上描上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1)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写这个比喻句的作用。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一项是
     

    A.点明“我”对父亲的期待,体现出紧张的心情。
    B.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C.“我”实在是没事可干,就看着钟表玩。
    (3)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发布:2025/1/12 11:0:1组卷:43引用:2难度:0.8
  • 259.课内精彩阅读。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3)这段话主要写了
     

    A.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
    B.太阳很大,看起来小是因为离我们太远了。
    C.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发布:2025/1/12 11:0:1组卷:28引用:2难度:0.5
  • 260.阅读课文语段,回答问题。
          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dàng  dāng )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
     
    出来
     
    到树枝底下或者
     
    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sāi  sè)到老树空心的(féng  fèng)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被惹(lǎo  nǎo)了,
     
    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hěn  hèn)恨声。
    (1)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
    (2)给语段中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3)在最后一句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4)画横线句子中的“横渡”是指
     
    ,这句话介绍了
     

    (5)下面内容分别表现了什么?请选择序号填空。
    A.丰富的感情    B.轻快    C.聪明    D.警觉   E.智慧
    ①从松鼠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
     

    ②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
     

    ③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
     

    ④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
     

    ⑤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
     

    发布:2025/1/12 11:0:1组卷:69引用:2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