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更多>>
![]() |
期中复习
典型试卷
考前必刷
浏览次数:8903
更新:2025年03月12日
|
![]() |
期中复习
常考试题
专项训练
浏览次数:4671
更新:2025年03月11日
|
1.腊八粥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ㅤㅤ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 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了煮腊八粥的哪些人?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哪三件事串联在了一起?发布:2025/3/13 4:0:1组卷:41引用:1难度:0.12.先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
句意: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
句意:发布:2025/3/13 4:0:1组卷:23引用:1难度:0.63.即使我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这句话没有语病。
发布:2025/3/13 4:0:1组卷:36引用:1难度:0.74.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补充诗句。
(2)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②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诗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
(4)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5)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发布:2025/3/13 4:0:1组卷:36引用:2难度:0.55.读句子,完成练习。
(1)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①“看羊还不够资格”幽默地写出了八儿
②给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
(2)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
①这句话运用
②选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用句中所运用的其中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写。发布:2025/3/13 4:0:1组卷:46引用:2难度:0.86.课内阅读。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基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句中的“她们”指的是
(2)这段文字写了“我”在苦苦等待母亲买菜回来,写了几件事?
(3)这段文字反映了作者什么心情?发布:2025/3/13 4:0:1组卷:32引用:2难度:0.57.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
(2)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4)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诗的妙处。发布:2025/3/13 4:0:1组卷:58引用:2难度:0.58.(《迢迢牵牛星》)“清且浅”说明银河并不深广,写出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能相遇充满疑问。
发布:2025/3/13 4:0:1组卷:84引用:3难度:0.79.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
(2)
(3)河汉清且浅
(4)发布:2025/3/13 4:0:1组卷:67引用:2难度:0.710.《十五夜望月》中“
有:发布:2025/3/13 4:0:1组卷:28引用:1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