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中考真题 专项突破 高效备考 全国通用
浏览次数:37 更新:2025年07月10日
已完结
真题汇编 备考资料
浏览次数:124 更新:2025年07月07日
  • 1101.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一奇迹的取得(  )

    发布:2024/12/27 20:30:4组卷:1引用:2难度:0.8
  • 1102.中央军委日前表彰了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冲突中涌现的戍边英雄: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宁洒热血不失寸土,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边防官兵常说,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他们用行动表明了(  )

    发布:2024/12/27 20:30:4组卷:12引用:4难度:0.7
  • 1103.权利与义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走进生活,知晓权利义务,促进社会和谐。
    【权利义务我知晓】
    (1)完成下列表格:
    事例 体现公民的基本权利或基本义务
    小琦的妈妈缴纳个人所得税
     
    中学生小玉向城管和工商部门反映学校周边有非法摆卖“三无”产品的事情
     
    随着老伴、儿子相继病逝,80多岁的张婆婆陷入困境。县政府迅速将她纳入低保救助,发给她每月几百元的低保金。
     
    【权利义务我分析】
    (2)仔细观察如图漫画,你想对漫画中的主人公说点什么?

    【学会维权我支招】
    某公司以一万元购买小明发明的多功能文具盒专利,小明把这一万元捐给希望小学。未经许可,该公司把小明的照片发到网上做广告。某网民私自把小明的家庭状况和家庭住址晒在网上。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小明和爸爸一起咨询律师的意见。
    (3)如果你是律师,你会给小明提出什么样的维权建议?
    【履行义务我自觉】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4)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从我做起。请结合事例,谈谈你的具体行动。

    发布:2024/12/27 20:30:2组卷:22引用:7难度:0.3
  • 1104.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表明公民的(  )不受侵害。

    发布:2024/12/27 20:30:2组卷:23引用:10难度:0.6
  • 1105.下列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的是(  )
    ①国家的根本任务
    ②什么是犯罪
    ③国家的政治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⑤国家的经济制度
    ⑥环境保护原则
    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⑧国家机构
    ⑨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发布:2024/12/27 20:30:2组卷:13引用:6难度:0.9
  • 1106.情境分析
    情景一:小明发现自己所在的社区在环境卫生、安全防范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于是就给所属的社区委员会提了几条合理化建议。
    情景二:小郑家庭困难,在没有申请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就在家里开起了百货超市。
    情景三:小丽从小一直爱好写作,于是有一天向报社投了一篇稿子,结果得到了10元的报酬。
    情景四:小李因为朋友小孙欠了自己3万元钱多年不还,于是把小孙绑架到自己家里关了两天,要求小孙家人拿钱赎人。
    (1)请指出以上四个情境中,哪些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哪些是没有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
    (2)你认为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
    (3)某学校想宣传我们中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可以通过哪些活动方式来实现?

    发布:2024/12/27 20:30:2组卷:16引用:3难度:0.5
  • 1107.关心集体健康成长
    美好集体生活有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公平竞争、友善合作、愉快交往、互帮互助等。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有利于发展特长,陶冶情操;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等等。
    (1)在班集体生活中,我们应学会哪些与人相处的道理,以便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2)为你所在的班集体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思考这些建议会给班集体带来哪些变化。

    发布:2024/12/27 20:30:2组卷:48引用:3难度:0.4
  • 1108.张某在网络上肆意侮辱诽谤他人,被提起诉讼,法院判处张某拘役六个月。赵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拘留十天。张某和赵某的行为分别属于(  )

    发布:2024/12/27 20:30:2组卷:85引用:11难度:0.8
  • 1109.名言一: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论语•子路》
    名言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1)阅读名言一说说你怎样理解“行己有耻”。
    (2)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去追求这种境界?

    发布:2024/12/27 20:30:2组卷:18引用:3难度:0.6
  • 1110.初中生往往渴望独立又难以摆脱依赖,富于理想又容易脱离现实,勇于探索又缺乏自信。这说明(  )

    发布:2024/12/27 20:30:2组卷:4引用:3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