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原创 更新中
知识梳理 总结方法 剖析考点 配加典例
浏览次数:2122 更新:2025年04月25日
原创 更新中
精选真题 详解详析 总结方法 举一反三
浏览次数:3407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10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了适宜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实现了“亿亩荒滩变良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6 8:0:1组卷:22引用:1难度:0.8
  • 102.下列选择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6 8:0:1组卷:0引用:1难度:0.7
  • 103.下列对“化学与健康”的认识不科学的是(  )

    发布:2025/1/6 8:0:1组卷:3引用:1难度:0.9
  • 104.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磷、铁、钙等,被誉为“营养之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5/1/6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9
  • 105.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6 8:0:1组卷:15引用:1难度:0.7
  • 106.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对一瓶硫酸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在稀释浓硫酸时:
    (1)稀释浓硫酸时,所需玻璃仪器主要有
     
     

    (2)应如何稀释浓硫酸
     

    (3)如果有少量浓硫酸溅到手上,如何处理:
     

    发布:2025/1/6 8:0:1组卷:20引用:1难度:0.5
  • 107.①三支试管中分别盛有HCl、NaOH、NaCl的溶液,为了鉴别它们,分别编号为A、B、C;向三支试管中加入少量酚酞试液,A试管中溶液变成红色,把B试管内的液体倒入A试管中,发现红色明显褪去.问在C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后,溶液显
     
    色.
    ②、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③如何稀释浓硫酸
     

    发布:2025/1/6 8:0:1组卷:4引用:1难度:0.5
  • 108.石墨烯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它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5/1/5 8:0:1组卷:11引用:2难度:0.6
  • 109.石墨烯是“新材料之王”
    I.工业上制备纯硅的一种流程如下:SiO2    
    C
    高温
    Si(粗)
    HC
    l
    300
    SiHCl3
    过量
    H
    2
    1000
    -
    1100
    Si(纯)
    (1)步骤②经过冷凝得到的SiHCl3中含有少量的SiCl4和HCl,采用蒸馏来提纯SiHCl3,蒸馏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上述反应都是置换反应,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Ⅱ.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石墨烯是导电导热性能很强的一种新材料,最有潜力成为硅的替代品。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石墨烯是有机物b。石墨烯是单质c。石墨烯不导电
    (2)将甲烷(CH4)在铜等金属基体上高温分解,碳原子会沉积吸附在金属表面连续生长成石墨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华为推出耐高温石墨烯锂电池手机,这款电池容量更大,充电速度更快,散热性更好,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Li+MnO2=LiMnO2.锂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
     
    能。

    发布:2025/1/5 8:0:1组卷:21引用:2难度:0.5
  • 110.常见的化石燃料有哪些?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有何影响?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且日趋枯竭,应对“能源危机”我们应树立怎样的能源观点?

    发布:2025/1/5 8:0:1组卷:13引用:1难度:0.1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