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夯实基础
活学活用
浙教版
浏览次数:900
更新:2025年03月21日
|
![]() |
期中复习
常考试题
专项训练
浏览次数:803
更新:2025年03月21日
|
151.2022年我国将有6名航天员生活在空间站。氧气、水、食物等是维持航天员驻留空间站的必要物质。为提高物质的利用率,目前空间站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1)由图可知,目前空间站通过物质循环获得水的途径共有
(2)为实现氧的循环,目前空间站内利用氢气和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H2+CO22H2O+CH4。据测算,正常情况下一位航天员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质量约1.1千克,若这些二氧化碳全部与氢气反应,则可生成水多少千克?一定条件发布:2024/12/28 15:30:1组卷:113引用:2难度:0.515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 CO2 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 B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C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NaCl固体 MgCl2 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 发布:2024/12/28 15:30:1组卷:13引用:2难度:0.5153.斜面在生活生产中常见,在科学实验中也常有,以下多个科学实验都用到了斜面。
(1)如图甲所示利用斜面测s段的平均速度,为了提高实验测量的准确度,可以 (填“增大”或“
减小”)斜面坡度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
(2)如图乙利用斜面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在毛巾、木板、平板玻璃等表面上运动不同的距离后停止,此过程中小车克服阻力做功的大小分别为W1、W2、W3,它们的关系是 。
(3)如图丙所示利用斜面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小车A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探究动能与 的关系。
(4)小明同学尝试改用如图丁所示装置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用同一钢球将同一弹簧压缩至不同程度,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被撞击的距离;
方案二: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被撞击距离。
关于他的实验方案 。(填序号)
A.只有方案一可行
B.只有方案二可行
C.两个方案均可行
D.两个方案均不可行发布:2024/12/28 15:30:1组卷:41引用:3难度:0.5154.小明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生石灰、铁粉;作用:防潮、防氧化”等字样。他想了解袋内粉末是否已失效,取少量粉末在水中充分溶解,滴入无色酚酞发现不变色。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常温下铁在空气中不能反应生成Fe3O4和FeO,于是对粉末成分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CaCO3和Fe;
猜想二:可能是CaCO3和Fe2O3;
猜想三:可能是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与分析】
(1)向A装置中加入稀盐酸,B装置中出现浑浊现象,证明样品中含有CaCO3。
(2)若粉末中含有Fe,装置E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评价与反思】
上述实验中,如果将E装置去掉,是否还能验证粉末中含有Fe,请说明理由发布:2024/12/28 15:30:1组卷:58引用:7难度:0.5155.合理均衡的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日常生活中应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图中能代表一日三餐中合理配置比例的是( )
发布:2024/12/28 15:30:1组卷:28引用:3难度:0.5156.为了研究摆锤的摆动,小乐用细绳把摆锤悬挂起来,将摆锤从A点静止释放,利用频闪照相技术,拍摄摆锤在相同时间间隔的位置,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8 15:30:1组卷:19引用:2难度:0.5157.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某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在研究了气体检验专题内容后,认为气体检验的关键是干扰气体的鉴定,判断标准是对后续实验是否会产生干扰,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解决“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图所示思维模型:
【模型应用】同学们为检验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成分,应用思维模型设计了如图甲实验方案(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方案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B、F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
(2)图甲实验方案中,装置C和D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改进创新】小金同学认为,原气体产物中的CO2对CO的检验不会产生干扰;于是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对图甲方案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去掉B、C、D装置,替换F、G装置,改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对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在实验中,小金先从A处通一段时间混合气体,再点燃E处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也实现了气体产物成分的检验。
(3)实验中,小金在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
(4)实验中,判断E中玻璃管内空气已排净的实验现象是发布:2024/12/28 15:30:1组卷:129引用:9难度:0.5158.实验课上四位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他们中连接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8 15:30:1组卷:163引用:2难度:0.5159.如图为“富氢水杯”,宣称水中富含氢气对人体有益,据图回答问题。
(1)“富氢水杯”的工作原理是电解水,其结构如图所示,产生氧气的电极与电源
的
(2)查阅资料可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20℃时,1L水中可以溶解的氢气体积为0.001mL,因此常温下水中不可能富含氢气,那么可以增大氢气溶解性的方法有发布:2024/12/28 15:30:1组卷:16引用:3难度:0.5160.小博想探究液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
取一根光滑的塑料管,固定高度和倾斜角度,塑料管末端装有一定质量的水,用密封挡板封住端口。实验过程中,松开密封挡板,让水沿着管道下滑,刚好冲击水车,带动水车转动(如图甲)。
(1)实验过程中,通过 反映流水所具有的动能大小。
(2)小博同学选取横截面积较大的塑料管(如图乙所示),保证倾斜角度相同,水位高度相同,松开密封挡板,观察现象。小博设计乙组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3)分析与讨论:保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第一次小博把乙中密封挡板全部松开,第二次密封挡板往上移动松开一半,水全部流出并落在水车上。请分析,水车两次获得的总动能是否相同,并说明理由。发布:2024/12/28 15:30:1组卷:58引用:3难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