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更新中
中考模拟 分类汇编 专项突破
浏览次数:189 更新:2025年04月27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1199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11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690引用:3难度:0.9
  • 111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
    --怀念叶圣陶先生肖复兴
          (1)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
          (2)小时候,捏着可怜巴巴的一角七分钱,踮着脚尖从家门口对面的邮局里买来一本《少年文艺》时,我开始迷上文学。我渐渐沉浸在我国现代文学之中。鲁迅、冰心、叶圣陶、许地山……一位位相继闯入我的心中。他们的作品令我爱不释手。冥冥幻想里,我像今天的青少年朋友一样,想入非非地想像着他们的模样、为人及性格。但是,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结识他们当中的一位,并且能够聆听他的教诲。二十余年弹指飞去,当他白发如银时,我竟如他一样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他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3)他就是叶圣陶先生。
          (4)一九六三年,我正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自然,我挺高兴。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相当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5)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二十篇作文。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愣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继而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
          (6)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即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倒装句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也规范多了。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真的从中受益匪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创作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7)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鸟儿抖着翅膀。那是只有那种年龄的孩子才会拥有的心思。
          (8)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9)我感到很意外。因为我一直觉得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一定是深居简出,凡人不见的。见这样的作家如同国家元首一样难哩。现在叶圣陶先生居然要见见我这样一个初中学生,这自然成了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10)那天,天气很好。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一条并不宽敞却很安静的胡同。叶老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在先门口迎接了我。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小巧而典雅。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似乎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11)叶小沫引我到客厅,叶老先生已在门口等候了。见了我,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落座之后,他用浓重的苏州口音问了问我的年龄,笑着讲了句:“你和小沫同龄呀!”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随之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12)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和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13)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所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所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落日的余晖悄悄染红了窗棂。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那爬山虎。
          (14)我应该庆幸,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对于一个孩子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让我十五岁的那个夏天富有了生命和活力。我仿佛觉得那个夏天变长了,总有回味的嚼头。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地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1)全文写了“我”回忆和怀念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回答。
    (2)请赏析划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第(13)段写到“他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那爬山虎。”请你想象“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那爬山虎”的叶老会想些什么呢?
    ②在作者的眼里,叶老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叶老具有怎样的人品和文品。
    (4)请简要分析文章以“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为标题的作用。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6引用:3难度:0.6
  • 1113.《西游记》具体写了四十来个故事。作者想象丰富,妙笔生花,许多故事给读者印象极深。请概述某一故事,并说说从中你受到的启示。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8引用:3难度:0.5
  • 111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343引用:4难度:0.8
  • 1115.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tiǎodòu
     

    (2)我只是zhùlì
     
    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3)它依傍一株枯槐树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línɡdīnɡ
     
    地挂在树梢。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115引用:2难度:0.7
  • 111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211引用:2难度:0.8
  • 1117.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______;梦游江南,______;游走大漠,______;探访名山,______;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
    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188引用:17难度:0.7
  • 1118.综合性学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礼文化,恒顺中学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天人关系属于礼。人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如何与万物相处,在古代中国都是以礼的形式规定下来的。《礼记•月令》上面逐月记载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气象与物候的变迁周期,动物与植物的成长过程,社会生活的各种规范。
          材料二:国家典制属于礼。在中国文化中,制定符合道德理性的国家制定称为“制礼作乐”,好的制度被破坏了称为“礼崩乐坏”。
          材料三:一生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生前与美国学者谈论中国文化是说:“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
    你的结论是:
     

    (2)交际语言中的谦辞和敬辞最能体现中国文化自谦而敬人的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谦辞和敬辞已不再适用,但不少仍有生命力。可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常有人用错。下面就是两个用错的例子,请写出它们的序号:
     

          ①请您明天一定光临。
          ②小芳送朋友小勇一本书,并在扉页上题:“小勇留念,小芳惠赠。”
          ③谢谢您的高见。
          ④请您拜读一下我的大作。
    (3)下面是三位同学的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写出小芳说话的内容。
          小明:都什么年代了,传统礼文化就是一堆糟粕,我可不想被它们束缚。
          小芳:
     

          小红:是呀,小明,我也认为礼文化,尤其是其中积极的一面,需要我们用行动来弘扬。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142引用:6难度:0.7
  • 1119.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
     
    ”“
     
    ”(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107引用:9难度:0.7
  • 112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访  梅      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的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我们当时就嗤地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儿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儿分_____,更有了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他了去。
          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了;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我们一眼一眼看,看着看着,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
    “找些什么色彩呢?“
    “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红呢!”
    “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
          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在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一定是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但是,我们细细地在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的,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之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不该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舅爷到这里来呢。
          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_____,他竟已画了四张画,看见了我们,说;“孩子,寻到了吗?”
    “什么也没寻到,只是白的。”
    “好了,找到了。”
    “白的有什么意思?”
    “你们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气,蒸气是什么,蒸气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
    “那么说,”我们一时_____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
    “对了,孩子!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你们总是寻那大红大绿,可红得多了,使你烦躁,绿得多了,使你沉郁,黄得多了,使你感伤,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呢。”
          我们都哑然了,虽然听得并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而且自那以后,愈来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
    (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吃惊 狐疑 疑惑
    B.狐疑 吃惊 疑惑
    C.疑惑 狐疑 吃惊
    D.疑惑 吃惊 狐疑
    (2)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听说舅爷来家,我们高兴地盼望→
     
    →跟随舅爷并看他作画,我们觉得画作单调→
     
    →听舅爷讲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后,我们惭愧起来
    (3)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笑”的含义。
    ①我们当时就嗤地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
    ②我们都哑然了。
    (4)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②我们一下子都在雪窝里。(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5)请结合全文,说说如何才能避免“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

    发布:2024/12/26 21:0:8组卷:302引用:11难度:0.9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