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中考模拟
分类汇编
专项突破
浏览次数:555
更新:2025年04月28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1371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1221.学校将要开展“文化巩义•阅享人生”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活动。
(1)读书活动的开幕式,需要挂一副对联来烘托气氛,现面向所有班级征集优秀原创对联。701班同学的对联还没有完成,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他们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藏身翰墨 登岳览古显子美风采 踏浪阅今抒河洛诗情 寄意书山
上联:
下联:
(2)读书活动征集原创明信片,来介绍一个自己喜欢的诗人。明信片的正面要有诗人的简介、代表诗作、推荐理由,可以有相应的插图,也可以插入二维码链接相应的诗歌朗诵音视频。小萱打算制作一个明信片,介绍一下诗圣杜甫以及他的诗作《江南逢李龟年》,但是在为明信片配插图的时候,拿不准用哪个图片,请帮她选一选,并说说你的理由。
(3)如何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阅读风气?请你写出几点建议。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14引用:3难度:0.71222.作文。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亲情的,友情的,信念的……
当然,文学的熏陶、音乐的感染、思维的力量……也会为你插上神奇的翅膀,带你自由飞翔。
请你以“我有一双翅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8引用:2难度:0.51223.鲁迅在《朝花夕拾》一书中提及了自己对儿童教育的看法。请从以下篇目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①《二十四孝图》
②《五猖会》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25引用:9难度:0.812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家庭遭遇变故时,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印刻在朱自清的心里;当饱尝漂泊之苦时,故乡甘醇的春酒回味在琦君的心里;一树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化解了心中的焦虑和悲痛,盛开在宗璞的心里;一本镌刻着岁月痕迹的旧书,承载了生活的艰辛与温情,铭记在牛汉的心里……是的,生活中,总有一些情或景难以忘怀,也总有一些人或事让人铭记。
请以“ 铭记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立意自定;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6引用:2难度:0.31225.走进自然,心头一亮,发现了自然的美好;亲近他人,心头一亮,欣赏了他人的美德;反思自我,心头一亮,改正缺点提升了自己;遇到挫折,心头一亮,找到办法克服了困难……心头一亮,就是提升,就是成长!
请以《最美心头一亮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1)请将标题补写完整;(2)表达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文中勿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6引用:3难度:0.51226.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启蒙读物《三字经》中讲“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这是告诉我们想有收获,便要靠自己的勤劳。没有春夏的耕耘,就不会有秋天的硕果累累,勤奋是通向成功的必然捷径。
请结合材料,拟写一个包含“勤”字的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勤”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
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4引用:3难度:0.7122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37引用:3难度:0.51228.请以“_______的青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10引用:3难度:0.7122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①我们都知道人会长胖,但地球是否也会不断长胖呢?地球又是怎么变胖的呢?地球变胖,说的就是地球不断膨胀的过程。如何证明地球在膨胀?这就不得不说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所相信的大陆板块漂移学说。假设将各个大洋都刨除,各个陆地板块刚好会严丝合缝地合到一起,组成一个小地球。这一点是当前的板块理论所解释不了的,难不成陆地板块漂移过?
②在宇宙中俯瞰地球,它是蓝色的,宛如一个水球,一块块陆地如同补丁一样漂在海洋中。1915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突然发现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有着极为相似的海岸线,换句话说,要是把非洲和美洲凑到一起,它们彼此之间竟可以恰好吻合。再看其他陆地的边缘,也刚好能严丝合缝地合到一起。
③事实上,对于板块运动的理论,还有一点是人们无法解释的,即多个板块本源自“一张大补丁”,在漂流的过程中,板块发生碰撞,那么为什么直到今日,陆地还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刚刚分开时的形状呢?还有一个说法,即板块理论说,该理论认为,地壳会在海洋底部扩张,不过却可以在海洋和陆地交界的区域交错,而后进入地幔,再消失。
④这一说法仅仅是一种假设,不曾有什么准确的证据证明地壳会消失在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处。支持板块漂移说的科学家,对于这个“补丁”的难解之谜,一直一筹莫展。于是,一些脑洞大开的科学研究者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理论:地球始终都在不断地膨胀。
⑤这种观点认为,由于地球不停地膨胀,致使裂缝越来越大,断裂的板块距离也越来越远。水球中的水会不断地填充裂缝,板块与板块分离得也就越来越远,久而久之,陆地和海洋便形成了。而如今的地球,海洋的占比也远远大于陆地。这个观点并非凭空捏造。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一些天体测量也都不再是仅凭想象,比如地球的尺寸和各个大洲的运动情况,等等。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的测量结果是,地球半径每年都会增长16毫米,以此推算,地球的半径在100万年中,会增长16千米,1亿年就会增长1600千米!
⑥目前,地球的半径的为6371千米。按照上述比例增长,地球从最初的小球膨胀到现在的体积并没有花费很长时间。再换一种方式来测算,每个大洋海底扩张的速度是1060毫米/年,将其综合便可推算出,地球的周长平均每年要增加100毫米左右,这一结果与第一种计算方式相差不多,由此可见,地球膨胀学说是能够让人信服的,也就是说,地球的确是会一直“胖”下去的。
(选自《意林》2021年第10期,有删改)(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段的两个反问句,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地壳确实会消失在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处。
C.“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一些天体测量也都不再是仅凭想象,比如地球的尺寸和各个大洲的运动情况,等等。”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地球半径每年都会增长16毫米,地球的周长平均每年都要增加100毫米左右,地球会一直“胖”下去。
(2)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第⑥段第一句中划线的词语“目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12引用:3难度:0.7123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只管种好你的豆子
①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我在一次重要职位的竞选中,输给了公司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毕业生。
②那个新应聘的毕业生各方面并不十分出众,她之所以能够击败我,原因或许只有一个:她的父亲是公司的一个重要客户。
③这种理由显然难以让人服气。回到家后,我气呼呼地把这件事说给父亲听。父亲静静地听着,默默地吸着烟。我讲完了,他才站起身,抄起门后的锄刀,对我说:“走,跟我铲豆子去!”
④父亲在村南的岗上垦出了一片荒地,种上了豆子。由于岗子地势较高,水分易流失,所以豆子长得稀疏泛黄,一如先天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岗下也有片地,是村东张伯家开垦出来的,种的是花生。由于岗下地势低洼,花生长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⑤午后时分,暑气氤氲,岗上岗下,弥漫着植物特有的浓烈气息。浑浊而闷热的风令人烦躁地在岗上岗下滚来碾去,蒸得人浑身上下黏汗涔涔,特不自在。
⑥我跟在父亲身后挥舞着锄刀。豆子地不太大,很快就铲到了地头。父亲站在垄头的树荫下,指着岗下问我:“那是什么?
⑦“花生地。”
⑧“这是什么?”又一指岗上。
⑨“豆子地。”我惑然不解地看着父亲。
⑩“哪个长得好?”
⑪我看看岗上,又望望岗下:“当然是花生长得好!”
⑫父亲把锄刀柄猛地往地上一戳:“无所谓长得好与坏!豆子就是豆子,花生就是花生,比不出好坏来!”见我不解,父亲又说:“咱家的豆子能结出花生来吗?”
⑬“不能。”
⑭“你张伯家的花生能结出豆子来吗?”
⑮“不能。
⑯“对嘛!种地不能胡乱地和别人攀比。甭管别人的花生长得咋样,你只管种好你的豆子就行!”
⑰望着父亲脸上褶皱里流淌的汗珠,我陷入了沉思。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我们不可能在每一个位置和角色上都做得出类拔萃、声名显赫,盲目地同别人攀比,会使我们失去自我,到头来只能徒增烦恼罢了。
⑱“种好你的豆子,甭管别人的花生!”玩味着父亲的话,那一刻我觉得岗上岗下所有的暑热都变成了天地间浩荡的清风,吹拂得我的心湖像山溪一样清澈朗润!
⑲多年以后,我看到了著名漫画家朱德庸说的一段话:“我相信,人和动物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比如老虎有锋利的牙齿,兔子有高超的奔跑、弹跳力,所以它们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人们都希望成为老虎,但其中有很多人只能是兔子。我们为什么放着很优秀的兔子不当,而一定要当很烂的老虎呢?!”朱德庸的肺腑心声,与父亲当年说的那番话异曲同工!
⑳此后,不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里,每当我遇到挑战或“刺激”时,诸如“某某高就”“某某暴富”“某某成为网红”等等,我的耳畔就会响起父亲当年黄钟大吕般的声音:“只管种好你的豆子,甭管别人的花生!”于是,我滤除心中杂念,心海波澜不惊,守定做人根本,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全力以赴地朝心中的目标奔去!
(作者 钱国宏 有删改)(1)本文情节曲折有致,请认真梳理,将下面空缺的情节补充完整。
“我”在竞选中失败,很不服气→①
(2)阅读第④段,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豆子的。
(3)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题目“只管种好你的豆子”含义的理解。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9引用:3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