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600
更新:2025年07月01日
|
![]() |
夯实根基
短时高效
考点聚焦
浏览次数:600
更新:2025年07月01日
|
178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ㅤㅤ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后面也许有一段小故事。
ㅤㅤ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500字;
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发布:2024/12/26 16:30:2组卷:1引用:1难度:0.5178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忽然远方出现了一片白茫茫的水,_________地气中船队似的那一片是一些低矮的建筑。
①一排紧挨一排的小红船浮在水面上;
②水面上是一排紧挨一排的小红船;
③随着吉普车的前进,再仔细看,
④在前进着的吉普车里,再仔细看,
⑤那不是水,而是缥缈的地气,
⑥这不是水,而是缥缈的地气,发布:2024/12/26 16:30:2组卷:83引用:13难度:0.8178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甲】ㅤㅤ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ㅤㅤ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国,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乃始就学 一蹴而就 就事论事 功成名就 B.但当涉猎 但微颔之 但手熟尔 但行好事 C.释担而立 爱不释手 冰释前嫌 解疑释惑 D.结友而别 久而不去 笑而遣之 知难而进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尔安敢轻吾射!
(3)由【甲】【乙】两文中分别提炼出一个成语。
【甲】
【乙】
(4)读史生智,学文识人。我从【甲】文认识了发布:2024/12/26 16:30:2组卷:9引用:2难度:0.41784.给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
它没有婆娑发布:2024/12/26 16:30:2组卷:12引用:4难度:0.91785.说明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细菌与安全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实。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到目前为止。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121摄氏度下加热15分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成不了气候。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浓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③比如说牛奶,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72度左右15秒。经过这样处理,细菌量会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细菌量也不会长到对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温灭菌,则把牛奶加热到135度以上,1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即使是放在常温下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当然,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如果对着瓶嘴喝一口,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做了,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增加。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④无数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不计其数的工夫,想要找到比加热更好的杀死细菌的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最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还是加热。中餐原料有很多不注意卫生的地方,但是中餐的安全问题却不严重,关键就在于中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烹饪、现做现吃。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所以从种植、运输、保存到分销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否则,沙拉吃下去,就开始拉肚子了。
⑤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清洁(比如用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1)细菌与安全有什么关系?
(2)第②段中“到目前为止”的作用如何?
(3)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如何?
(4)第④段将中餐和西餐的做法进行比较,目的是什么?
(5)作者认为个人应该保持怎样的良好卫生习惯?发布:2024/12/26 16:30:2组卷:25引用:3难度:0.3178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16:30:2组卷:19引用:3难度:0.8178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是一场场的别离。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棵无名的小草……
请以“一直都在”为题作文。
要求:①文章不少于600字;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③文体自选,立意自定。发布:2024/12/26 16:30:2组卷:14引用:5难度:0.71788.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
(1)近期,新冠
(2)他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
(3)你晌
(4)班长听他说老师的不是,口虽不言,心里却发布:2024/12/26 16:30:2组卷:3引用:1难度:0.81789.我们每天都在路上。生活路上有欢笑,学习路上有艰辛,交友路上有甘甜,追求路上有付出。在路上,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有丰富的体验,有无尽的期盼与思考。请以《在路上》为题,自定文体,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认真审题,想一想“在路上”的含义,确定合适的立意。
(2)“在路上”可能引发你很多联想。构思时要思考材料与立意的契合度,恰当选取材料。
(3)根据布局谋篇的要求,先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互相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再根据同学的建议,列出写作提纲,完成写作。发布:2024/12/26 16:30:2组卷:9引用:6难度:0.71790.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ㅤㅤ①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收官之作《重阳奇妙游》正式播出。②该系列一以贯之的“奇妙游”形式有所延续,③而《有凤来仪》《逍遥》《定军山》等文化类节目,在播出后再次广受好评。从节目整体内容来看,《重阳奇妙游》聚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利用前沿创新科技拥抱年轻受众审美,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形式。
ㅤㅤ同时,节目组采用了一种反差性很大的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扣题精准的同时,也极为振奋人心。
(1)第
(2)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们不放弃学习,还要坚持练书法、跳芭蕾舞和街舞
②搭配上“年龄只是数字,追梦从未止步”的字幕
③用年轻人的歌曲搭配老年人的画面
④当这些年过半百甚至耄耋之年的老年人以精神抖擞的面貌出现在画面中
⑤以及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医学、航天等各领域的资深专家出现
A.④③①⑤②
B.①③④⑤②
C.③④①⑤②
D.⑤②③④①发布:2024/12/26 16:30:2组卷:9引用:2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