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611
更新:2025年07月01日
|
![]() |
夯实根基
短时高效
考点聚焦
浏览次数:674
更新:2025年07月01日
|
1831.作文。
慢下来,去看看身边被忽视的角落,你会发现校园角落里的那个小花园别有天地,书柜角落里的那本书有你不知道的精彩,你还会发现角落里的他有你不知道的另一面……如果你仔细留意,会发现,被我们忽视的角落里,正上演着有意思的故事。
请以“角落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发布:2024/12/26 16:0:1组卷:24引用:4难度:0.3183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然,电磁弹射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高功率的电磁电动机会对舰载的电子装置产生干扰。
②与现役的蒸汽弹射器相比,电磁弹射系统的优势非常突出。
③其次,电磁弹射系统还能满足为下一代航空母舰提供更多弹射能量的需要,解决了当前蒸汽弹射器弹射能接近设计极限的问题。
④电磁弹射是指以电磁力为加速手段、在短距离内使飞机达到或接近起飞速度并实施起飞的一种发射方式。
⑤首先,电磁弹射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而且控制调节的范围很广,适合弹射多种不同起飞重量的飞机。发布:2024/12/26 16:0:1组卷:51引用:4难度:0.71833.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各题。
【古诗阅读】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是一首美好的爱情诗,表达了一种诚挚、热烈、美好的情感。
B.“左右流之”“寤寐求之”两句中的“之”指代的内容不一样,前者指“荇菜”,后者指“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两句描写的是现实中男子与心爱的女子嬉戏的场景。
D.《关雎》运用一唱三叹的手法,反复吟咏,充分体现了《诗经》在创作手法上的特点。
(2)这首诗以“关关雎鸠”开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发布:2024/12/26 16:0:1组卷:28引用:4难度:0.5183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16:0:1组卷:27引用:2难度:0.81835.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十八,归先府君①。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②。越二载,生铨③,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④,戚党⑤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⑥。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⑦,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⑧,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
(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②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③铨:作者蒋士铨自称。④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⑤戚党:亲戚和乡邻。⑥吟哦声:读诗的声调。⑦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⑧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越二载/越明年,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B.母即抱铨行一室中/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D.听而后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投以骨(《狼》)
C.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D.挟天子以令诸侯(《三顾茅庐》)
(3)与“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问女何所思(《木兰诗》)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D.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②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发布:2024/12/26 16:0:1组卷:155引用:3难度:0.7183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材料一:
亚洲象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它体型庞大,雄性肩高可达 3.2 米,体重可达 5.4 吨。亚洲象有着很高的智商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更有堪比人类的记忆 力,它们能精准记住大面积区域内食物和水源的位置。亚洲象常年都在行走,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时,它们都能在丛林中开辟新的“象道”,偶尔也会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
在西双版纳,1991—1995 年,有 30 头亚洲象因偷猎致死。1996—2005 年,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中国境内的大象基本摆脱了被猎杀的厄运。人象冲突的焦点,已经从盗猎和杀戮,变成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摘编自刘东黎《观象》)材料二:
2021 年,一群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进入昆明。在当地政府的柔性引导和细心呵护下,终于,它们在外“游荡”数月后,向南跨过元江,重返家园。
这群陆地“巨无霸”的大胆行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日本媒体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详细介绍这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奇幻旅行”,称“中国政府对迁移中大象的呵护令人印象深刻”。而网友则表示:“追吃逛吃,一路溜达,大象之旅诠释了什么叫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显然,“野象北移”事件已经成为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美丽的中国,看生机如此盎然》,《光明日报》2022 年 4月 25 日)材料三:
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方面,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另一方面,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摘编自《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材料四: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体现的中国智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传统思想重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客观上使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保护。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中国更以文明自觉的态度重视生物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面对庞大的人口规模和艰巨而迫切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国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从法律、技术、人才等层面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 2900 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10%以上:高等植物 3.6 万余种,数量居全球第三。
(摘编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光明日报》2021 年 10 月 10 日)(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洲象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的时候,往往借用人类在丛林中开辟的道路作为“象道”。
B.2021 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的“奇幻旅行”,长达数百公里,历时数月,引人注目。
C.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D.生物多样性丧失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关,它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
(2)材料一第一段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举其中一种并分析各自的表达效果。
(3)请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梳理材料四的行文思路。
(4)亚洲象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濒危”等级物种,请根据前三则材料,就如何保护亚洲象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发布:2024/12/26 16:0:1组卷:26引用:5难度:0.3183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或者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同“饲”,喂 C.策之不以其道 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D.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才能,才干 A.执策而临之 学而不思则罔 B.骈死于槽枥之间 货恶其弃于地也 C.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渔人甚异之
A.“说”是我国古代一种记叙文体,注重文采,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B.作者在开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
C.文章的结尾是诘问和感叹的语气,起到强调和总结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D.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千里马寄寓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发布:2024/12/26 16:0:1组卷:51引用:4难度:0.51838.如今博物馆越来越火,为了让“博物馆热”持续“火”下去。班级举办了“走近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之初,小文便搜集到了下面一则新闻材料,请你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15字)
2022年9月1日上午,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博博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全国的437家博物馆及208家相关企业参展,全景式反映新时期博物馆事业取得的新成就。
本届“博博会”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新时代的博物馆:创新•发展•传承”。
(2)在活动中,小语同学作为代表参加了“博博会”,并为同学们带回了“博博会”吉祥物“鼎鼎”的纪念章,请你结合下图代小语向同学们解说吉祥物设计的巧妙之处。
(3)就“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这一问题,班级以此次“博博会”河南博物院携火爆出圈的“考古盲盒”系列、“人首蛇身玉佩棒棒糖”等文创产品出场这一现象组织了辩论赛。反方认为:博物馆采用文创产品去打开博物馆的知名度是不可取的,会使高雅的文化庸俗化。你作为正方辩手,请结合下面材料进行反驳。
[材料]
①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曾在10个月里卖出了约36万个,甚至还走出国门,成为全球人民的“玩具”。②“包装改了12稿、版本更新6次……”“考古盲盒的‘盲’是科普文化之意,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最初猎奇探宝逐渐转变成现在热衷探寻宝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考古盲盒真正实现了它的科普价值。”发布:2024/12/26 16:0:1组卷:22引用:3难度:0.51839.古诗鉴赏。
泊平江百花洲
[南宋[杨万里
吴中①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②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③,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释】①吴中:指苏州一带。②王程:指被君王差遣办理国事的旅程。③棹(zhào):船桨。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诗题中的“泊”字便可见出;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且颔、颈两联对仗颇为巧妙。
B.首联交待自己与苏州的因缘,表达了自己因王程之便而得以游赏吴中佳胜的幸运之感,渲染了喜庆的氛围,奠定了全诗愉悦的情感基调。
C.颔联中,诗人从眼前的胜游回顾半世以来的行踪,从眼前的百花洲联想到所游历过的三江五湖,时间、空间都延伸扩大了。
D.“眼底云山苦见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明明是诗人依恋眼底云山,却故意说成是眼底云山依依挽留自己。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尾联。发布:2024/12/26 16:0:1组卷:120引用:3难度:0.51840.小说《骆驼祥子》除了把祥子写活了,还描写了他周围的人物,如善良可悲、最后上吊自杀的
发布:2024/12/26 16:0:1组卷:65引用:3难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