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统编版
浏览次数:2519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已完结
夯实根基 短时高效 考点聚焦
浏览次数:1097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 1951.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选自《古诗十九首集释》,隋树森编著,中华书局2018年6月版)【乙】《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夫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乍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妇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尽,特故推《十九首》以为至极。
          言情能尽者,非尽言之为尽也。尽言之则一览无遗,惟含蓄不尽,故反言之,乃足使人思。盖人情本曲,思心至不能自已之处,徘徊度量,常作万万不然之想。今若决绝,一言则已矣,不必再思矣。故彼弃之矣,必曰亮不弃也;见无期矣,必曰终相见也。有此不自决绝之念,所以有思,所以不能已于言也。
    (选自《采菽堂古诗选》,[清]陈祚明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4月版)【注释】①驾言迈:驶向远方。言,语气助词。迈,远行。②奄忽:倏忽,忽然。③慊慊(qiè qiè):内心不满足的样子。④亮:同“谅”。诚信,忠诚。
    (1)下列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悠悠/涉/长道
    B.人情/莫不/思得志
    C.则人人/本自有/诗也
    D.即/能言/而言不尽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四何茫茫 野有麦场(《狼》)
    B.则此愁难 是亦不可以乎(《鱼我所欲也》)
    C.徘徊 道不通,已失期 (《陈涉世家》)
    D.今若决 奇山异水,天下独(《与朱元思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
    (4)试结合“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这句话,谈谈你对《回车驾言迈》中画线诗句的理解。
    (5)“惟含蓄不尽,故反言之,乃足使人思。”如“见无期矣,必曰终相见也”便是“反言之”的典型例证。请简析下面的诗句如何通过“反言之”来表达含蓄的情思。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45引用:2难度:0.8
  • 195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河南开封朱仙镇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发源地,朱仙镇年画极富于装饰效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各类神像、戏出、吉祥图等画作十分丰富,其中以各类门神居多,如步下鞭、马上鞭、回头马鞭、竖刀、披袍等20余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6年5月20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只用原色,先淡后浓,依次印出
    ②画面简洁明快、结构疏放、造型质朴、线条舒展,浑然一体中具有古风
    ③色彩对比鲜明爽目、风格独具
    ④手法多为彩色雕印,多至几版,不用手绘
    ⑤喜用古老的矿物或植物颜料,多为黑、黄、红、丹、绿、紫6色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31引用:2难度:0.8
  • 1953.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14引用:2难度:0.8
  • 195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16引用:2难度:0.8
  • 1955.综合运用。
          某校初二年级开展“关注语文”的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各题。
    (关注一)只背经典有局限
          现象:小强同学在小学时就背诵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但谈起现在的语文学习,他还是一头雾水。
          分析:语文学习涉及听说读写各方面,背诵国学经典并不是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万能钥匙。
          对策:语文学习要 _____。
    (关注二) _____
          现象:进入初二,丽丽同学天天在语文的题海中拼搏,可是语文成绩仍然徘徊不前。
          分析:大量重复的练习会让人身心疲惫,提高语文成绩不能盲目做题。
          对策:语文练习要适度、得法。
    (1)给“关注一”写出一条对策:
     

    (2)给“关注二”拟定一个标题(限 7 个字):
     

    (3)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语文,班委会决定去采访本校九年级语文学习之星娜娜学姐,请你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16引用:3难度:0.7
  • 195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35引用:3难度:0.8
  • 1957.临近中考,有些班级通过悬挂横幅的方式为自己和同学们加油鼓劲,若要在初三(1)班教室后张贴一张励志标语,下列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28引用:2难度:0.5
  • 1958.平凡“楷模”阅读文学类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胡老师的木箱
    陆天明
          ①每当听到小雨滴答到院子里那棵海棠树上,客居北京已数十载的我总想在窗前呆站那么一会儿。这不仅是因为较为干旱的北京很少下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小雨,也不仅是因为它总让我怀念起青涩岁月,更多是因为它的恬静、谦和、持久的含蓄、不露声色的执着……总让我感到它冥冥中演示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②它总能让我想起十四五岁在乡中心小学任教时,跟我同宿舍的一个胡老师。胡老师大约三十出头,中等身材还偏矮偏瘦了一些,厚嘴唇,大脑袋,背略有些罗锅。一直单过着。学校里有一些同事不怎么瞧得起他。经常拿他的一些生活琐事上的“陋习”开玩笑。他从不“反击”,甚至都不会立即转身离去。大概是因为我和他都教低年级,校领导把我俩分到一个宿舍里,方便我俩“切磋教艺”。
           ③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他在一盏油灯下写着什么。写在各种各样的纸片上,然后进一个肥皂箱里,也不许我们他这个箱子。时不时能看到他把一卷这样的纸片放进一个土布做的袋子里,带到镇街上的邮局去。过上一段时间,又能“感觉”到他从邮局把这些纸片又带回来,放进木箱里。应该是被人退了回来。
          ④一次寒假后,他没能及时返回学校销假。随后便传来消息,他得了肺结核,咯血,肺上出现空洞,不止一个。那时候,虽然已经有了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但在这样贫困落后的地方,还是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人们开始淡忘他,学校甚至都准备收拾他的“遗物”了,他却突然出现在我俩的宿舍里。说话都带喘,瘦得没个人样。他嘶哑地告诉我,他活不到年底了,他是来料理自己的后事的。
          ⑤他从床底下拽出那个木箱,请我帮他搬到后山上去。我在小雨中,替他把木箱扛上了后山。他点着了箱子里的那些纸片。我以为他是彻底自暴自弃了,开始怜悯他,想劝慰他几句,却看到他眼睛发亮了。在火光的映照下,他脸上呈现出一种少见的欣慰。然后他就跪在泥泞中,默默祈祷。在我帮扶下,他踉踉跄跄地站起,说了声:“谢谢你,小陆,帮了我最后一把。我希望可以带着这些底稿,到那边去,继续写完它。”“写完它?带到那边去?”我瞪大了眼睛问。“当然。我教了这么些年的低年级,还是有一点体会和想法的。我一直想把它们整理出来。现在只能希望真的能够带到那边去完成它了。”他自嘲般地微笑了一下,又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我俩都不再作声,看着小雨把纸片里最后一点火星淹灭。他才说了句:“现在可以了。可以了……”
          ⑥后来他再也没回过乡中心小学。
          ⑦那天给少年时期的我的震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它突然在我眼前推开了一扇窗。这是通向无数极平凡极普通的人的心灵的窗。我愧疚自己也跟那些曾经瞧不起他的同事一样,瞧不起过他。那些灰暗的水泥和砖块虽无法让一座大厦呈现金碧辉煌,但正是这一块块灰暗的水泥和“丑陋”的砖块以它们的坚韧和执着,甚至是“牺牲”构筑起了金碧辉煌的底架。
          ⑧我们看到“普通”的伟大了吗?
          ⑨我们真心承认“普通”之不可或缺了吗?
          ⑩我们愿意为无数个“普通”作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弥补吗?
    ⑪我问小雨。它依然悄悄地淅沥着。不声不响地滴答着……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概括式批注】
    (1)默读选文,圈画重要信息,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根据文中提示分别完成【赏析式批注】和【理解式批注】。
    【赏析式批注】
    ①试结合加点词语,对人物形象进行品析。
    【理解式批注】
    ②这里的“微笑”和“叹气”矛盾吗?你如何理解?
    【评价式批注】
    (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对话。
    我发现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小雨”,读起来特别有味道。但我不知道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你能告诉我吗?
    我是这样理解的:
     

    【联想式批注】
    (4)你如何理解“‘普通’的伟大”?请结合链接材料,联系全文,加以阐述。
    【链接材料】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81引用:11难度:0.5
  • 1959.根据提示填空。
    (1)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
    (2)
     
    ,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3)杨花榆荚无才思,
     
    。(《晚春》)
    (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的句子是:
     
     

    (5)“迎客松,送客柳。”我们自然会联想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诗句: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8引用:1难度:0.5
  • 196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家有斑鸠
    陈忠实
          ①住到乡下老屋的第一个早晨,刚睁开眼,便听到“咕咕--咕咕”的鸟叫声。我断定是斑鸠,不由得惊喜。披上衣服,竟有点迫不及待,悄声静气地靠近窗户,透过玻璃望出去,后屋的前檐上,果然有两只斑鸠。一只站在瓦楞上,另一只围着它转着,一边转着,一边点头,发出“咕咕--咕咕”的叫声。
          ②六年前的大约这个时节,我和王仲生教授住在波士顿城郊他的胞弟家里。尽管这座三层小洋楼宽敞舒适,我和王教授还是更喜欢站着或坐在后院里。后院是一片绿茸茸的草坪,有几种疏于管理的花木。这一排房子的后院连着后面一排小楼房的后院,中间有一排粗大高耸的树木分隔。树木的枝杈上,栖息着、毋宁说侍立着一群鸟儿。一种通体黑色的梭子形状的鸟儿,在人刚开开后门走到草坪边的时候,它们便从树枝上飞下来,落在草坪上,期待着人撒出面包屑或什么吃食。你撒了吃剩的面包屑或米粒,它们就在你面前的草地上争食,甚至大胆地跳到人的脚前来。偶尔,还会有一只两只松鼠不知从哪棵树上蹿下来,和梭子鸟儿在草地上抢夺食物。
          ③我在那个令人忘情的人与鸟兽共处的草坪上,曾经想过在我家的小院里,如若能有这样一群敢于光顾的鸟儿就好了。然而,实际想来,实现这样人鸟人兽共存共荣的和谐景象,恐怕也不是短时间的事。
          ④[甲]我们把鸟儿兽儿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狠的年月,已无法计算。我能记得和看到的,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对麻雀发动的全民战争,麻雀虽未绝种,倒是把所有飞翔在天空的各色鸟儿吓得肝胆欲裂,它们肯定会把对人的恐惧和防范以生存戒律传递给子子孙孙。再是种种药剂和化肥,杀了害虫长了庄稼,却把许多食虫食草的鸟儿整得种族灭绝--更不要说那些利欲熏心丧尽良知捕杀濒临灭绝的珍禽异兽者。我曾瞎猜过,能够存活到今天的鸟类、兽类,肯定具备一组特别优秀的专司提防、警惕人类伤害的基因。不然,早该在明枪暗弓以及五花八门的机关和陷阱里灭绝了。
          ⑤还是说我家的斑鸠。
          ⑥我有记事能力的时候就认识并记住了斑鸠。在我家乡的鸟类中,斑鸠是最朴拙最不显眼近乎丑陋的一种鸟儿。灰褐色的羽毛比不得任何一种鸟儿,连麻雀的羽翅上的暗纹也比不得。没有长喙和高足,比不得啄木鸟和鹭鸶。没有动人的叫声,从早到晚都是粗浑单调的“咕咕咕--咕咕咕”的声音。它的巢仅由几十根柴枝,横竖搭置成一个浅浅的潦草的窝。小时候我站在树下,可以从窝底部的缝隙透见窝里有几枚蛋。记得有篇小学课文,说斑鸠是最懒惰的,懒得连窝也不认真搭建,冬天便冻死在这种既不遮风亦不挡雨的窝里。
          ⑦然而,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我住在祖居的老屋读书写字,没有看见过一只斑鸠。我以为在家院的周围再也看不到斑鸠了。
          ⑧斑鸠却在我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清晨出现了,就在我的房檐上。
          ⑨我便轻手开门,怕惊吓了它们。它们还是飞走了。
          ⑩初始,无论我怎样轻手蹑足开门走路,它们一发现我从屋内走到院中,扑棱一声就从屋脊或围墙上起飞了,飞到高高的村树上去了。我仍然往小院里抛撒米谷。直到某一日,我开门出来。[乙]两只斑鸠突然从院中飞起,落到房檐上,还在探头探脑瞅着院中尚未吃完的谷米。我心里一动,它们终于有胆子到院内落脚啄食了,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
    ⑪我和斑鸠的关系获得令人振奋的突破之后,随之便是持久的停滞不前。斑鸠在房檐在房脊在院墙上栖息追逐,似乎已经放心无虞。然而有我在场的时候,它们绝不飞落到院里来啄食,无论我抛撒的米谷多么富于诱惑。有几次我从室内的窗玻璃前窥视到斑鸠在院中啄食米谷的情景,每当我出门,它们便惊慌地飞上房顶。这一刻,我清醒地意识到,它们还不完全是我家的斑鸠。
    ⑫要让斑鸠随心无虞地落到小院里,心里踏实地啄食,在我的眼下,在我的脚前,尚需一些时日。
    ⑬我将等待。
    (选自《我走在这活泼泼的人间》,有删改)(1)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我”与斑鸠的关系,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有记事能力的时候
     
    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早晨 重返家乡后的某一日
    关系
     
    “我”未见过斑鸠
     
    “我”给斑鸠喂食,斑鸠敢到院里啄食
    (2)有同学对文中[甲][乙]两处有疑问,请你解答。
    ①[甲]处“我们把鸟儿兽儿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狠的年月”语句很长,没用标点停顿,强调了什么?
    ②[乙]处的“探头探脑”好像有丑化斑鸠的感觉,去掉是不是更好些?
    (3)本文题为“家有斑鸠”,二、三两段却没有写“斑鸠”。这两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4)文章以“我将等待”结尾,“我”能等来“我家的斑鸠”吗?请联系全文和生活体验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88引用:9难度:0.6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