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统编版
浏览次数:2519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
![]() |
夯实根基
短时高效
考点聚焦
浏览次数:1097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
196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468引用:5难度:0.81962.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时把感悟、赏析、疑难,批写在书中空白处,心有所感,笔墨追录,生动传神。它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阅读者的眼光和情怀。下面是某同学做的批注,根据你的理解,批注有误的一项是( )
大概的说吧,A.他只要有一百块钱,就能弄一辆车。猛然一想,一天要是能剩一角的话,一百元就是一千天,一千天!把一千天堆到一块,他几乎算不过来这该有多么远。B.但是,他下了决心,一千天,一万天也好,他得买车!第一步他想好了,去拉包车。遇上交际多,饭局多的主儿,平均一月上十来个饭局,他就可以白落两三块的车饭钱。C.加上每月再省出个块儿八角的,也许是三块五块的,一年就能剩五六十块!这样,希望就近便多多了。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D.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25引用:3难度:0.51963.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剩①向空山餐秀色,为渠②著句清新。竹根③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注】①剩:更,再。②渠:它。③竹根:指竹林脚下。
(1)请结合语境,赏析“一枝先破玉溪春”中“破”字的妙处。
(2)下面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探梅”,寻访梅花。“探”字有一种前往慰问看望老友的情感融于其中。
B.诗人首句用老去不再怜惜春花,之后再推出犹爱梅,突出了梅在自己心中的分量。
C.“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是梅的精神写照,也是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
D.全词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排遣抑郁以及抱负不能施展无比忧愤、痛心的情感。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10引用:1难度:0.6196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②哂(shěn):微笑,此处含有讥讽之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外户不闭 外户:外面的大门。 C.延至其家 延:邀请。 D.轻徭薄赋 轻:减轻。
A.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B.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C.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D.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3)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句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
B.【乙】文中老百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所以有的大臣希望唐太宗用严刑禁止老百姓偷盗。
C.【甲】文中的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文中的话来说,是因为没有“赋繁役重”“官吏贪求”。
D.【甲】文是作者虚构的大同社会,寄托了陶渊明的政治理想;【乙】文是唐太宗实行仁政后的能实现的大同社会。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②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14引用:3难度:0.71965.下列对课文《土地的誓言》的分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330引用:6难度:0.71966.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会让我们认识到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是从寻常小事中,也能感悟出一个道理。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题目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词语。(如母爱、感恩、珍惜、宽容……)
(2)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3)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4)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达到要求加3分)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106引用:13难度:0.51967.根据语境作答。
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色彩。它们从历史烟尘中逶迤而来,浸满了丰厚的文化意蕴,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弥散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霏霏细雨,【甲】了祭祖怀亲的心绪,使中华历史长卷笼上一层淡淡的哀思。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乙】成粽叶式的青绿。人们赛龙舟,插菖蒲,千百年来沿袭不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佳节的那一轮明月【丙】着亲人间浓浓的祝福和思念。“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节日旋律中最高的音符,人们心灵深处的情绪在这时彻底爆发。灯笼、爆竹、春联成了节日的经典形象,绚丽的色彩和欢庆的声浪使春节尽情绽放。
传统节日承载了古老而年轻的文化气息和地方风情,像水一样拍打着你,让你感到一种无形的东西已经进入你的肌肤,穿透你的灵魂深处。
(1)结合文意,在【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浸湿 凝聚 晕染 B.晕染 浸湿 凝聚 C.凝聚 浸湿 晕染 D.浸湿 晕染 凝聚
(3)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只填序号即可。
A.几处笙歌留朗月
B.避恶遍插茱萸枝
C.银花火树开元夜
D.角粽投江祭诗魂元宵节;上联: 下联: 紫气丹光拥玉台 端午节;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 下联: 中秋节;上联: 下联: 万家箫管乐中秋 重阳节;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 下联: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18引用:2难度:0.81968.古诗文默写。
心怀家国、志在天下,家国情怀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在历代文人的作品中多有体现。诗句或文句 家国情怀 作者作品 ① 人难免一死,但要为国而死,光耀史册。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③ 表面上赞扬孙权年轻有为,占据东南。实则是对不思收复失地的统治者的批评。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⑤ 表现诗人欲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愿望。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⑦ 邹忌由小事想到国家大事,他的谏言打动了齐王。纳谏的命令一下,立即收到效果。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33引用:3难度:0.81969.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走进乌龙潭【公园概况】
在南京城西,群山之中镶嵌着一颗明珠,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乌龙潭。它是一座集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古典文化园林。
乌龙潭公园位于清凉山东麓,占地约7万平方米,其中乌龙潭水面2.69万平方米。乌龙潭三国时为南京水系入江的一段通道,原名清水大塘、芙蓉池。相传晋时潭中有四处泉眼,终年喷涌不息。某年六月十九日,潭中出现四条乌龙环绕泉眼戏水。以后,每年乌龙准时出现,乌龙潭由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园内花木扶疏,亭阁错落,一派诗情画意。【A】这里植 物资源丰富,花木品种达70余种,沿岸广种桃柳,潭内遍植莲花。【B】潭岸肥月亭、妙香阁、放生庵、锁龙桥、武侯祠等建筑,古朴典雅,布局和谐。
相传当年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在金秋之夜约友人魏源泛舟潭上赏月,陶公诗兴大发云:“乌龙美景,秀色可餐。”魏源即和之曰:“有此妙处,何必西湖?”乌龙潭从此便有了“小西湖”之美誉。
千百年来,乌龙潭先后汇集了颜真卿、曹雪芹、魏源、吴敬梓、袁枚等名师大家,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如《海国图志》《随园诗话》等扛鼎之作,滋润了诸如《红楼梦》《儒林外史》《桃花扇》等名篇巨著。
乌龙潭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互交融,风姿绰约,令人神往,被誉为“西城之冠”。
(根据相关材料改编)【重要景点】
武侯祠:与诸葛亮有关之历史遗迹,有诸葛饮马处、驻马坡等,皆为诸葛亮出使东吴时所留。因仰诸葛之德,清代薛桑根于此建武侯祠,江宁知府赵公任在祠右立一石碑,上刻“诸葛武侯驻马处”。
放生庵:唐代著名书法大家颜真卿曾任昇州(今南京)刺史,在乌龙潭建放生池,亲笔书写《天下放生池碑铭》.乌龙潭即以放生名世。此庵面积虽小,但寄托了后人对颜的缅怀之情。
曹雪芹塑像:鉴于南京乌龙潭东首曾为曹家花园一角,为纪念曹雪芹,1985年,23位著名学者倡议在乌龙潭为曹塑像,并建纪念馆。塑像坐姿,身着长袍,手持文卷,气宇轩昂,饱含文豪神韵。
魏源故居:魏源系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在此处撰写的《海国图志》对近代影响久远。人们称他是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之先驱。
【网站调查】
游客游览乌龙潭公园的原因调查表
(目前共有282名游客参与本站调查)项 目 人 数 比 例 人文历史 152 53.90% 园区环境 114 40.43% 他人推荐 10 3.55% 其 他 6 2.12%
事件:埃菲尔铁塔值多少钱?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出的评估是四千三百三十二亿欧元。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
这一调查,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网友甲:游客喜欢登临埃菲尔铁塔,欣赏的是它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
网友乙:埃菲尔铁塔的魅力在于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
网友丙:埃菲尔铁塔的“天价”也源自于法国人民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和情感。
(根据相关材料改写)(1)阅读【公园概况】第三段,说说画线句【A】【B】两句不能颠倒的原因。
(2)【重要景点】,想一想四个景点有哪些共同点,写出你的发现。
(3)选出对乌龙潭公园解说准确的一项
A.乌龙潭公园位于清凉山东麓,占地约2.69万平方米。
B.乌龙潭三国时名叫芙蓉池,晋代改名乌龙潭,后来不断更名,现在沿用晋代古名。
C.乌龙潭从清代开始获得了“小西湖”的美称。
D.乌龙潭公园就是因为有很多历史人文景观,被誉为“西城之冠”。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网站调查】表格所包含的主要信息。
(5)当前很多旅游城市,为吸引游客,获取经济收益,一方面拆掉了很多文化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建造仿古建筑。请写出你的看法,并运用【他山之石】的材料加以分析。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31引用:2难度:0.51970.请赏读下而这幅书法作品,从中找出一个成语,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35引用:5难度: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