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统编版
浏览次数:2629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已完结
夯实根基 短时高效 考点聚焦
浏览次数:1131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 2001.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657引用:8难度:0.9
  • 200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19引用:2难度:0.9
  • 200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袁隆平的“寻梦园”
          ①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
          ②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三十五亿多亩,增产稻谷三千五百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三千五百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③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的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④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⑤“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公斤的目标。”
          ⑥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⑦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
          ⑧“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1)“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中,“这”指代正确的一项是
     

    A.四十多年间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B.袁隆平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
    C.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D.袁隆平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
    (2)选文第⑤段中的加点词“不善言辞”和“雄辩而流畅”是否矛盾?为什么?
    (3)2019年,袁隆平先生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读了本文,你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哪些高贵的品质?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17引用:2难度:0.5
  • 2004.比较阅读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请通过比较孙悟空、尼摩船长救人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各用一个词语填空。
    人物 孙悟空 尼摩船长
    出处 《西游记》 《海底两万里》
    情节 花果山八戒义激猴王,悟空回去救师。 尼摩船长与鲨鱼搏斗,舍身救下采珠人。
    共同点
     
    不同点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52引用:4难度:0.6
  • 2005.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燃麻蒿以照。观书有合意处,书其衣,以记其事。同学者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节选自《拾遗记》)【注】①笈:书箱。 ②庵:茅草小屋。 ③荆:一种有刺的灌木。 ④蒿:野草。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色愈恭,礼愈 ②比陈,车六七百乘
    B.①依林木之下 ②今闻无罪,二世杀之
    C.①观书有合意处,其衣 ②得鱼腹中
    D.①常以净衣 ②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安陵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B.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C.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D.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4)宋濂和任末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共同困难?他们分别是如何克服的?请结合甲、乙  两文具体分析。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36引用:4难度:0.5
  • 2006.根据语境,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位学生向老师请教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老师说:“       ,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行文当如纵横家之灵活。采百家之学问而集于一身,必成贤者。”
    ①治事应持法家之严明     ②待人应守儒家之诚信     ③读书当如墨家之兼爱。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101引用:7难度:0.9
  • 200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乒乓球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苦练基本功,把可学习的技术夯扎实,在赛场上遇到对手出乎预料的进攻时,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在考场上解出充满变化、没有遇见过的难题。
          常量和变量,本是两个数学概念。常量是指相对固定的数据,变量是指随时变动的数据。在日常生活中,常量是指那些可控的因素或事情,变量则是指不太可控的因素或事情。
          学习生活中,如何才能很好地应对不太可控的变量?那就是平时做好常量。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36引用:4难度:0.5
  • 2008.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655引用:2难度:0.5
  • 2009.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请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参与活动。
    材料一: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后的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宣布了更具体的目标: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摘编自《降低碳排放•实现碳达峰•“十四五”是关键》)
    材料二:
          比利时弗拉芒语版《今日中国》杂志社总编辑丽娜•登格鲁丹伊森多次到中国实地采访。目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她感慨道:“中国绿色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登格鲁丹伊森认为,中国向国际社会清楚表明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和意志,也向世界传递出强有力信息:要切实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都应自觉作出贡献。中国愿意树立标杆,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泰国《曼谷邮报》报道认为,中国将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巴西《请看》杂志报道认为,中国的承诺可能会改变到2100年前对全球变暖的预测,或将有效降低届时全球气温的上升幅度。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2日)材料三: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也就可以为减少全球变暖做出贡献。例如,减少不必要的家电消耗;出行多乘公共汽车;购买商品时首选当地产品;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的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摘编自《低碳生活处处可为》)(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2)“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请为材料三再补充三个低碳生活的实例。
    (3)请用楷书书写下面的名言警句。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12引用:3难度:0.8
  • 2010.下列加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15:0:1组卷:28引用:4难度:0.9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