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中考模拟
分类汇编
专项突破
浏览次数:429
更新:2025年04月28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1326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2641.辨析形近字。
斑lán(
闲xiá(发布:2024/12/16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82642.【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讲信修睦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出自【甲】【乙】两文的成语沿用至今,请分别写出一个:
【甲】
(4)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
(5)陶渊明笔下的桃桃源和孔子描绘的大同社会有何异同?发布:2024/12/16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5264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便要还家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咸来问讯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①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你认为桃花源人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你喜欢这种生活吗?为什么?发布:2024/12/16 8:0:1组卷:5引用:1难度:0.52644.阅读文言文,完成习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刀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淘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④浣:洗衣。
(1)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为此一家之中 B.便得一山 山有万物得所之意 C.屋舍俨然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D.忘路之远近 余顾而慕之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此中/人语/云
C.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D.门有/豆棚瓜架
(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各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子骥的经历再次烘托桃花源的不可得。
B.乙文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细致描写了田野农家,字里行间充满着羡慕神往之情。
C.甲文中村人叮嘱就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
D.乙文在“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一句中,作者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融为一炉。
(4)请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5)甲乙文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6)甲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道家思想,请选择其中一“家”作简要说明。发布:2024/12/16 8:0:1组卷:2引用:1难度:0.5264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6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92646.辨析形近字
(1)赫 赦 饶 挠 浇 发布:2024/12/16 8:0:1组卷:5引用:2难度:0.72647.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以下各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尝贻余核舟一 B.见渔人,乃大惊 乃记之而去 C.具答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此中人语云 如有所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借渔人的眼睛展现了一幅理想的社会画卷,又以渔人复寻而不得,刘子骥寻而未果,否定了它的存在。
B.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压迫,男女辛勤耕作,老幼安闲欢乐,可以说是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具体体现。
C.村人“皆叹惋”是为渔人费了这么多周折才找到他们而叹惋,也为自己住在这里与世隔绝而叹惋。
D.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因为他们不想让“外人”来打破桃源宁静安乐的生活。发布:2024/12/16 8:0:1组卷:44引用:3难度:0.72648.学校七年级开展以“我的语文学习”为主题的“知识闯关大赛”,这是其中一组闯关题,请你完成。
【字词迷宫】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易错字 多音字 形近字 成语 ①选聘(pìng)
②粗拙(zhuō)
③晌午(shǎng)
④震竦(sǒng)⑤狂澜(lán)
⑥畴划(chóu)
⑦深宵
⑧取谛⑨殷红(yān)
⑩校补(xiào)
⑪弄堂(lòng)
⑫打颤(zhàn)⑬鲜为人知(xiān)
⑭锲而不舍(qì)
⑮鞠躬尽瘁
⑯妇嬬皆知发布:2024/12/16 8:0:1组卷:89引用:1难度:0.92649.文言文阅读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加点词
①不足为外人道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欲穷其林 欲与天公试比高 B、初极狭,才通人 阡陌交通 C、便舍船 屋舍俨然 D、渔人甚异之 水陆草木之花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桃花源中的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
(6)你觉得文末“后遂无问津者”有什么言外之意?请说出你的理由。发布:2024/12/16 8:0:1组卷:7引用:2难度:0.5-
2650.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现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全部加入试题篮1.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没发生变化的是( )
发布:2016/9/19 13:36:5组卷:64引用:0难度:0.902.下列句子不属于省略句的一项是( )
发布:2016/9/29 9:31:21组卷:62引用:0难度:0.90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16/5/23 8:59:18组卷:16引用:0难度:0.904.下列对《桃花源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16/5/23 16:58:0组卷:24引用:0难度:0.905.对作者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理解错误的是( )
发布:2016/5/23 16:56:9组卷:19引用:0难度: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