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789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259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2841.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1)请找出选文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整体特点的一句话写在下面。
(2)苏州园林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3)简析“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允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一句中的“一切”和“决不”的作用。
(4)以下对选文中“败笔”一词的解释最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
B.写得不好的句子
C.园林设计上的欠缺
D.园林绘画方面的不足发布:2024/12/14 11:0:2组卷:77引用:6难度:0.6284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用自己的话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写的画面。
(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发布:2024/12/14 11:0:2组卷:74引用:3难度:0.62843.项籍弃书捐剑
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②.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③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注释】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②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③略:大概。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刘 邦 智 取 项 籍 以 力 斗 然 终 为 刘 所 败 乃 智 穷 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学书不成,去
②剑,一人敌
③不足学
④又不肯竟学
(3)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4)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发布:2024/12/14 11:0:2组卷:354引用:6难度:0.52844.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4 10:30:2组卷:26引用:3难度:0.92845.校报《视野》举办征文活动,请以“这个时代,也有_____ 的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向“美文苑”栏目投稿。
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600 字左右。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发布:2024/12/14 9:30:1组卷:7引用:4难度:0.52846.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4 9:30:1组卷:21引用:4难度:0.92847.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4 9:30:1组卷:213引用:6难度:0.9284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家图书馆迎来110岁生日之际,( )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 )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将向公众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典籍文化和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展示社会各界在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中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卓越成就( )展示人类文化在开放包容( )交流互鉴中产生的文明硕果;展示私人藏书家为保存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作出的积极贡献。A.《 》 , 、 B.“ ” , , C.“ ” ; 、 D.《 》 ; , 发布:2024/12/14 9:0:2组卷:23引用:1难度:0.7284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齐心抗疫,四面八方,千里驰援。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日夜值守……这中间,有太多的瞬间值得 ,有太多的感动值得 ,有太多的故事需要___。发布:2024/12/14 9:0:2组卷:143引用:4难度:0.82850.欣赏下面两首苏轼的作品,完成问题。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中秋月》写于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后。
(1)《水调歌头》句句扣“月”。上阕对月问青天,在“
(2)对上面两首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两首作品都以中秋月为题材,“婵娟”“玉盘”都指月亮,作品都有对中秋月的生动描绘和由此产生的人生感怀。
B.《水调歌头》写在苏轼与苏辙久别之后,《中秋月》写在苏轼与苏辙重逢之时,两首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亲情。
C.《水调歌头》中的“转朱阁”写的是诗人转过朱红的楼阁;《中秋月》中的“转玉盘”写的是明月升入中天,遍洒清辉。
D.“何事长向别时圆”“此生此夜不长好”两句,一句用疑问,一句用否定,两句表达的情感有相近之处。
(3)下列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学校,他常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因为他诚实守信,所以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周围很多同学都愿意和他交往。
B.中秋晚会上,民歌《月柔柔》、魔术表演《嫦娥穿“月”》等节目,都寄托了人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C.面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现实,中国人总是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共享一轮明月,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
D.正是因为人生有久别,有痛苦,有无奈,才更要珍惜眼前难得的相聚,毕竟“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发布:2024/12/14 9:0:1组卷:80引用:5难度: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