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更新中
中考模拟 分类汇编 专项突破
浏览次数:654 更新:2025年04月28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1406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511.通过课外阅读,查阅资料,了解《水浒传》等古典小说给人物起外号的特点,从而理解“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性格特征。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7引用:2难度:0.5
  • 5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楞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
    (2)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1引用:2难度:0.6
  • 5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2)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
    (3)他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
    (4)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4引用:3难度:0.8
  • 514.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蒲柳人家(节选)》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他们两人分别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思路引领
          抓住文中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等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结合侧面描写加以补充。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3引用:2难度:0.7
  • 5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逃离肖申克
    高延晶
          第N次重温《肖申克的救赎》,当瑞德和安迪这两个渡尽劫波的老朋友在蔚蓝的太平洋边拥抱的时候,我又忍不住流下幸福的泪水。真是心灵鸡汤啊,当瑞德在安迪的信中读到“hope is good thing(希望是个好东西)”时,我也仿佛看到了生活中的一线亮色是心中的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可惜生不逢时,1994年美国电影佳片迭出,低调沉稳的《肖申克的救赎》被那些炫目的大片抢去风头,当年的奥斯卡桂冠也被傻乎乎的阿甘抢走。而真正的经典是需要历史考验的,安迪的越狱故事没有赢得小金人,却赢得了无数影迷的心。业界公认的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电影排行榜上,多年来稳居榜首的,就是这部《肖申克的救赎》。
          表面上看,《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越狱题材的剧情片,但看多了,就会发现,这是一部充满隐喻的哲学电影。这部电影的关键词是一个非常长的英语单词institutionalization,意思是体制化。在这部电影里,监狱就是体制化的实体,电影借瑞德的嘴,说出了囚犯(人)与监狱(体制化)之间的关系:一开始,它剥夺了你的自由,你恨它;接着你慢慢习惯它;最后你离不开它。
          片中一位在监狱待了50年的老囚犯被假释出狱,但他已经离不开监狱,无法适应外面的生活,最后选择了自杀。其实,监狱只不过是体制化的极端例子,现实生活中,体制化可谓无处不在。沉闷无聊但又无法逃避的工作,过了七年之痒“相看两相厌”的婚姻,哪一个不是牢笼?
    《肖申克的救赎》里面,对体制化的描述是和风细雨的,其中最令人恐惧的,并不是狱长的贪婪和狱警的凶残,而是希望的泯灭。贯穿影片的一条线索值得玩味:入狱20年后,瑞德申请假释,说自己改过自新了,可假释被拒;入狱30年后,瑞德再次申请假释,他再次强调自己已经改过自新,但仍被拒绝;入狱40年,瑞德已对生活不抱希望,面对年轻的假释官,他不屑地说,“什么改过自新,狗屁”,但这一次,假释被批准了。
          三次面见假释官的过程明确地告诉大家:只要你还对生活抱有希望,体制化就不会放过你;只有你对生活绝望了,你才会获得自由。但是绝望的自由,还有什么价值?
          幸好,影片中还有安迪这样的人物,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对自由的向往,凭着毅力和智慧,还有对希望的坚守,终于逃出生天,找到人生的彼岸。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摆脱体制化的过程。这个体制化不仅仅是我们身边的一个个“监狱”,还包括内心中无数的“监狱”。最后能不能成为安迪,能不能逃离这些“institutionalization”,要靠你自己了。
    (选自《青年文摘》)(1)简要概括作者为什么认为《肖申克的救赎》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2)作者提到瑞德三次面见假释官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作简要叙述。
    (3)怎样理解文章第三自然段画线部分的句子?试作简要分析。
    (4)文章第四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2引用:2难度:0.2
  • 516.秦观《行香子》
    《行香子》中从色彩的角度描绘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的句子是“
     
     
     
    ”。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6引用:5难度:0.9
  • 517.作文。
          我的超凡能力
    要求:①书写认真,卷面整洁。600字左右。不得套作和抄袭。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尽管是想象作文,也不能天马行空,要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0引用:2难度:0.5
  • 518.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①2022年3月29日17时50分,我国首型固体捆绑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长六改”)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首次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固体捆绑等一系列技术新突破。
          ②火箭芯级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捆绑了四个固体发动机作为助推器,单枚助推推力可达120吨,刷新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最快“起跑”纪录;借助固体发动机结构相对简单、部组件少、可靠性高、操作维护方便、贮存时间长的优势,“长六改”运载火箭箭上管路系统减少55%,可实现固体助推器在发射场直接安装,并实现捆绑火箭14天快速发射。
          ③为了保证发射任务万无一失,火箭芯一级设置了“智能”健康诊断系统。“点火”指令下达后,芯一级液体发动机先点火,健康诊断系统进入工作模式,一旦出现非正常的突发状况,健康诊断系统将立刻做出判断,实施自动紧急关机,同时助推器的固体发动机将不再点火。
          ④其实,我国的液体运载火箭都有一套紧急关机系统,通常设置在地面机柜中。这次“长六改”火箭的设计师把这套系统搬到火箭上。这个经集成化、小型化设计后的系统,虽然仅有一本B5书的大小,却有着比以往系统更强大的芯片运算能力,能快速精准采集发动机参数并做出实时诊断。
    [材料二]
          ①在一些新闻节目中,画面上会出现一位手语播报员为听障人士服务,很好地满足了听障人士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不过,在所有视频节目中都安排手语播报员,显然成本过高,无法实现。在北京冬奥会上,新闻播报员的身边会出现一个手语播报数字人。可根据收听到的语音,自动实时生成手语手势,帮助听障人士轻松了解新闻信息。手语播报数字人为什么能听懂新闻呢?原来,科研人员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手语播报数字人以“悟道2.0”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为底层核心技术,可实现智能化的手语生成,达到信息无障碍效果,让听障人士也能轻松、高效地获取比赛信息,体验冬奥会的精彩。
          ②另外,还有针对视障人士参与赛事活动的导盲需求而研发的导盲六足机器人——“六腿小狗”,导盲六足机器人可通过语音、操控设备输入等方式获取目的地信息,通过精确导航定位进行路径规划,利用视觉和力觉融合进行行走稳定控制,引导视障人士顺利出行。
    [材料三]
          ①经过多年建设,甘肃武威肿瘤医院( 武威重离子中心)装配了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治疗系统。项目的成功完成,实现了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医疗器械的国产化,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自主研发重离子的治疗系统和临床应用能力的国家。无论从性能指标还是临床反馈,这套系统设备毫不逊色于进口设备,但装置的成本只有国外的一半。
          ②重离子加速器是个“庞然大物”,从高处向下俯视,宛若一条盘踞在地上的“巨龙”,“龙身”直径达到20米,周长有50多米。“龙尾”是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回旋加速器、同步加速器,束流传输线共同组成的绵延的“龙身”,而终端应用则是“龙头”。
          ③离子材料甲烷进入“龙尾”后,蜕化为碳离子,再经过“龙身”的不断加速,达到光速的70%后形成离子束流,从“龙头”喷薄而出,进入到各个治疗室,在患者身体上完成重离子放疗。
    (原文有删改)
    (1)[材料一]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结合[材料二]谈谈“手语数字播报人”“六腿小狗”加入冬奥会有哪些好处。
    (3)[材料二]①段中加点词语“目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4)[材料三]②③段从哪几方面介绍重离子加速器?
    (5)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A.“长六改”的固体发动机具有结构相对简单、部组件少、可靠性高、操作维护方便等优势。
    B.“长六改”的火箭芯级设置的“智能”健康诊断系统,保证了发射任务的万无失。
    C.重离子治疗系统的性能指标和临床反馈,都不亚于进口设备,但装置的成本比它高。
    D.高科技已走进各个领域,三则材料分别说明高科技在航天、体育、医疗方面的应用。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276引用:10难度:0.8
  • 519.非连续文本阅读。
    【文本一】
          刚刚过去的劳动节,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但又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上好了“劳动”这一课呢?
          放学途中,书包在父母长辈的肩上,孩子们却两手空空;午餐时,小学一年级的众多孩子不会剥虾,导致无从下口;更有甚者,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每周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
          对于劳动,家长们各有说法。
          家长1:儿子从2岁多,开始自己用微波炉热牛奶。4岁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在6岁,可以自己煮西红柿鸡蛋面。
          家长2:儿子10岁了,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动,我很着急。干脆所有的鞋子都买成带粘扣的。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
          家长3:作为80后,因为有超能干的妈妈,导致我的个人生活能力很差。我倒是挺想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问题是我自己也不太会做。对此我也很无奈。
          家长4: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没什么意义。
    (摘自“校长会”微信公众号)
    【文本二】
          2017年9月到12月期间,××省在八所中小学对450名师生就学校劳动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省中小学劳动的实施现状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 统计数据
    学生对开设劳动课的看法 很有必要 没有,瞎耽误工夫 无所谓或讨厌
    10% 16% 71%
    学校劳动教育开设情况 开设了 未开设 不清楚
    33% 33% 34%
    劳动教育课程是否作为考核科目 不清楚
    3% 79% 18%
    【文本三】
          ①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创造幸福的基础”。
          ②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品德修养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踏踏实实地磨炼达成。
          ③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应在增长青少年的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④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⑤劳动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让青少年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关、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支撑。应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0月11日有删改)
    (1)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文本三第③、⑤段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文本一的第二段列出了有关劳动的种种现象,意在引起大家对劳动教育的关注。
    B.“家长2”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孩了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C.要增长青少年的劳动知识和见识,主要靠社会劳动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
    D.青少年学生可以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2)当前不少中小学生劳动能力较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作答。
    (3)请写出文本三中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60引用:5难度:0.7
  • 5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蒙以军中多务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当涉猎
     

    往事耳
     

    ⑤即刮目相待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4)有人认为文章写“鲁肃过寻阳”的情节是赘笔,你赞成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3引用:2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