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更新中
中考模拟 分类汇编 专项突破
浏览次数:555 更新:2025年04月28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1371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57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气
     
     
    手回春
    如坐针
     
     
    刺在背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5引用:3难度:0.8
  • 572.下列选项中,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于”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3引用:3难度:0.8
  • 57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jià yù 
     
    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
    (2)何满子却yǐn nì 
     
    在柳棵子地里,深藏到芦苇丛中,潜伏在青纱帐内的豆棵下,跟奶奶捉迷藏,暗暗发笑。
    (3)可是,他有生以来头一回失去自由,心里委屈而又biē men 
     
    ,两眼直呆呆,双手懒洋洋,一点儿也没有写字的兴致。
    (4)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miào shǒu huí chūn
     

    (5)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rú zuò zhēn zhān 
     
    ,身上像芒刺在背。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4引用:3难度:0.9
  • 57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39引用:4难度:0.9
  • 575.指出下列加点字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1)是亦不可以
     

    (2)吾既言之于王
     

    (3)妻妾之奉
     

    (4)今为宫室之美而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5引用:2难度:0.9
  • 576.题目:《虚掩着的门》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9引用:2难度:0.3
  • 577.文学常识填空。
    (1)文体知识。
    ㅤㅤ文学体裁有小说、
     
     
    、戏剧等样式。小说艺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反映社会生活。小说里的人物具有典型性,不等于
     
    人物。小说的三要素是
     
     
     
    。从篇幅上讲,小说可以分为
     
     
     
    和微型小说。
    (2)作者简介。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四十多年的文学生涯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他把一个作家对家乡、对父老乡亲深深的爱,融入了十卷本、几百万字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为此,通县人民政府曾于1992年为他设立了刘绍棠文库,并授予他“人民作家,光耀乡土”的纪念牌匾。《蒲柳人家》是其代表作,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请你查找资料,对作家或作品作一些补充介绍。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7引用:2难度:0.8
  • 57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3引用:2难度:0.9
  • 57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7引用:2难度:0.7
  • 580.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孟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所识穷乏者我与 之心而寓之酒也
    B.非独贤者有心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C.一箪,一豆羹 之不能尽其才
    D.今为宫室之为之 君子成人之
    (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得之生,弗得则死 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B.蹴尔与之 聚室谋曰
    C.万钟我何加焉 苛政猛虎也
    D.乡身死而不受 武陵人捕鱼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B.文中第②段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在生死关头却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C.文章通过“不辨礼仪”接受“万钟”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舍生取义”的观点,论证非常有力。
    D.本文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能经受住考验”的道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4引用:3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