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中考模拟
分类汇编
专项突破
浏览次数:189
更新:2025年04月27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1199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691.小组策划以“颐和园的桥”为专题开展一次讲座。下面是同学们文字稿中的部分句子,其中四字词语或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7 0:0:1组卷:93引用:3难度:0.5692.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问题。
孤立冰墙
李伶
①10岁那年的一个下午,我站在山丘的平顶上。
②下面山腰间是我的小学教室和室外的操场。有些同学在教室门口跑进跑出,还有些同学在操场上跳绳、踢毽子,时不时传来一两句打闹和追逐声,这是一幅典型的上世纪70年代的快乐童年图。
③不过那一天,我的眼睛留意着操场上一个特别的人,一个蹲着的女孩。她一个人蹲在操场上,背对着追逐玩耍的同学。不时有同学从她身边跑过,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和她说话,就像她是一个透明的人,甚至根本不存在。
④我知道有一层透明的膜把她和大家隔开了。那层膜是让人窒息的,它叫“孤立”。我那个蹲着的女孩是一直背对着大家。我看着她弯腰蹲着的背影,我知道那个女孩的孤单,还有她的紧张和害怕。
⑤是的,她感知到同学在周围跑来跑去,欢乐的潮水漫延过来,到她身边却突然凝固,变成坚硬的隔绝她进入的一堵冰冷透明的墙。她蹲在地上,耳朵捕捉着身后与她相关的声音。她仿佛听见几句交头接耳的话:“我们走吧,不要理这个人!”“走呀!别理她!”
⑥那个时代的小学,也存在校园欺凌,最大的欺凌就是“孤立”。在我们班,几乎所有的女孩都被孤立过。而孤立别人的首领,就是现在蹲在操场上被孤立的女孩。
⑦好吧,我坦白:是的,我就是让那个孤立人的人被大家孤立的事件策划者,是制造那天孤立行动的幕后指挥。在那一年,我10岁。前一天,我给班里每个女孩送了一张漂亮的糖纸,同时一个一个对她们说:“你不是被她孤立过吗?明天,你不要和她说话,我们集体孤立她。”大家全部默认和执行了我的安排。于是第二天操场上,就出现了那个孤单紧张的背影。
⑧四年级的10岁的我,怎么会想出这个狠招?那是因为,我是班长,我必须解决这个存在了好久的问题。我一次次看见那个霸道的女孩把班里的每一个女生弄得胆战心惊。她只要看谁好欺、长的好看或者不顺眼,就眉毛一挑说:“我们孤立她!”她在班里建立的地位,不是因为成绩好或者拳头硬,只是因为她有“孤立”这个手段,因为实施这个手段屡屡得逞,就成为了女生中的霸王。
⑨因为我是班长,所以我策划了一次为摆平孤立的孤立行动。
⑩其实那时候我对这次行为能否奏效心里没数。站在山坡上的时候我是忐忑的,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凶狠的事情,而且我才10岁。但是,从对坡下的观察来看,似乎一切都很顺利。是的,事情顺利得我都想要让它快快结束了——我看到了那个人的慌乱和恐惧,看到了她蜷缩的背影。
⑪一个曾经多次被欺负的女孩跑上山丘……“我今天一天都没和她说话!”她惊喜又幸灾乐祸地小声说:“她真的也被孤立了!活该!活该!活该!”我看着那个曾经被欺负得老鼠怕猫似的小女生,问她:“你觉得孤立她快活吗?”她说:“谁叫她孤立别人!”
⑫是的,你们都恨她又怕她。我心里说。
⑬“你去告诉她:想和大家和好,就来我这里。”我对那个同学说。不知道那个同学有没有听出我说这话时的忐忑。
⑭我看到同学跑向了那个蹲着的人。我看见那个背影转了过来,望向坡上我这里。我转过身,背对着她。
⑮过了一阵,听到了脚步声。她来了!
⑯“知道你为什么被孤立吗?”没有回答。
⑰“知道被孤立的滋味了?”没有回答。
⑱“明天想别人和你说话,就永远不要再孤立别人了!”“嗯。”她应道。
⑲那个女孩答应了我,不只是让女生们从恐惧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解救了她自己。
⑳我现在明白了,每一个孩子小时候如果得到过爱,并体会到爱对自己和别人的重要,她就会去爱别人并回收别人对自己的爱。真心热爱这个世界的人是不会成为小霸王的。
㉑只有不信任这个世界的人才相信懦弱的人就该被凶狠的人欺负,才会穿起盔甲把自己武装成战士。
(1)请联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层次划分 第一层①~⑤ 第二层⑥~⑨ 内容概括 ① ② 表现手法 ③第②段描绘“快乐童年图”的作用是
(3)有人读完这篇文章后,认为把标题改为“冰墙”更好一些。“孤立冰墙”和“冰墙”你更喜欢哪个标题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4)在国家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校园欺凌”“校园霸凌”事件却时有发生,本文作者回忆童年往事,讲述与“校园欺凌”作斗争的故事,意在引起读者对该现象的关注与思考。文中班长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做法不值得提倡。面对“校园欺凌”,你该如何做?发布:2024/12/27 0:0:1组卷:137引用:7难度:0.5693.根据提示默写。
(1)对待生与死、义与利,作者的观点是鲜明的: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中“是心”指的是:
(3)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4)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5)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发布:2024/12/27 0:0:1组卷:185引用:4难度:0.6694.作文。
ㅤㅤ碰:突然地遇见、接触;撞:强调冲击性大;碰撞:突然的遇见或接触,形成很大的冲击。
ㅤㅤ在学习中,与唐诗宋词的碰撞,可以让我们濡染诗意,涵养胸襟;在生活中,与登高赏月的碰撞,可以让我们亲近民俗,感悟智慧;在社会中,与长城故宫的碰撞,可以让我们领略繁华,拓宽视野……
ㅤㅤ你与传统文化有过怎样的碰撞?请以“碰撞,让我走近你”为题,或记叙抒情,或议论表达,或联想想象,写一篇作文。
ㅤㅤ要求: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但要求文体特征鲜明,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发布:2024/12/27 0:0:1组卷:39引用:3难度:0.5695.古今异义
(1)一豆羹(古义: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发布:2024/12/27 0:0:1组卷:112引用:2难度:0.769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解释词语意思。
(1)无精打cǎi
(2)yì
(3)无yuán发布:2024/12/27 0:0:1组卷:50引用:5难度:0.7697.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老爸种花老妈种菜
肖世群
(1)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们兄妹三人都参加了工作。操劳了大半辈子的父母,终于可以好好歇歇了。(yōu)闲中的父亲,在楼房顶层的阳台上种起了花草。
(2)母亲也不甘寂寞,买来好几个大花盆,种上葱、蒜、生姜、辣椒、紫苏等。从那以后,我家基本上就没买过这些调味蔬菜。
(3)有一天夜晚,一个邻居阿姨来到我家,说:“我们老家来亲戚了,烧鱼的时候发现没有生姜。能不能借一点?”
(4)“烧鱼不放姜怎么行啊?”母亲很慷慨地答应下来。看到自家种的菜解了邻居的燃眉之急,母亲有种莫大的成就感,她有些得意地对父亲说:“你看,我种菜可比你种那些无用的花草好吧?实用、实惠,还能解人急呢。“
(5)母亲在花盆里种菜得到邻居的肯定后,受到极大的鼓舞。她一鼓作气买了20多个大花盆,并把家里废弃的澡盆、脸盆以及只要能盛土保水的器具都用上了。即使这样,母亲还觉得不够,居然把父亲的花草给扯掉,“征用”父亲的花盆来种菜。父亲气得好几天没有理睬母亲。
(6)父亲除了摇头叹气,无可奈何。在我们兄妹心眼里,读书出身的父亲从来就没赢过母亲。这次他照样败下阵来。并成为母亲种菜的得力助手,经常帮助母亲培土、施肥、浇水。
(7)母亲的“菜园”在鼎盛时期,菜的品种几乎涵盖本地能种植的所有蔬菜,我家吃不完,母亲就拿来送人,还动员邻居随时去摘取。
(8)有一次,我帮母亲培土时,意外地发现土里有两枚一元的硬币。我猜想,可能是某位邻居给母亲的菜钱,被母亲拒绝后,心里过意不去,只好使用此方法。母亲感叹道:“太见外了,多好的邻居啊!”
(9)父亲的退休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送3个孙子上学,上午和以前的老同事玩牌下棋、散散步、聊聊天,下午接孙子们回家后,再帮着母亲提水浇菜。
(10)有一年,母亲种的大蒜出苗了。大清早,母亲对父亲说:“今天你送完孙子后。去割些草来。这么毒辣的太阳,蒜苗不用草覆盖的话,会被晒死的。“
(11)父亲遵命,背着竹筐,拿着镰刀,到家对面的山坡上去割草。78岁的父亲老眼昏花,一脚踏空,从几米高的坡上栽下来,不省人事。送到医院抢救,检查后被诊断为:颅内出血,病危。
(12)经医院全力抢救和治疗,父亲的病情才得到了有效控制。清醒后的父亲趁母亲出去的间隙,把我们几个子女叫到他跟前,低声说:“千万不要再提起我摔倒的原因。你们的妈妈已经很内疚,她的心脏病严重,别再让她受刺激。”
(13)父亲在医院里一躺就是20多天,母亲一直坚持自己陪护、照顾父亲,不允许儿女接替她。
(14)母亲的理由是:“你们的爸爸这辈子身体一直很好,难得住一次院,我也难得有机会伺候他一次,你们就别跟我抢了。“她嘴上没有承认自己在父亲摔伤这件事上的过错,脸上却写满自责。
(15)父亲出院后,母亲又买了几个花盆,用商量的口气对父亲说:“现在菜价跌得凶。这菜种起来没意思。干脆,菜就不种了,改种花吧?”
(16)父亲说:“还是种菜吧。”
(17)母亲说:“还是种花吧。”
(1)看拼音写汉字:(yōu)闲
(2)故事情节围绕着父母阳台种植的事情展开,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内容。
父亲种花,母亲种菜→①
(3)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认为种花怡情,母亲觉得种菜实惠,父母对事物价值的认识有差异。
B.父亲成为母亲的种菜助手,是因为他最终认同了母亲种菜能够帮助别人。
C.父亲把帮母亲种菜作为自己规律生活的一部分,体现他包容随和的个性。
D.父亲清醒后不许子女提自己摔倒的原因,体现出他对母亲的关心和体贴。
(4)文中三处画线句是对母亲的三次语言描写,请结合母亲说话的语气,分析母亲对父亲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分析文章结尾(16)(17)段的特点和作用。发布:2024/12/27 0:0:1组卷:77引用:2难度:0.6698.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发布:2024/12/27 0:0:1组卷:47引用:3难度:0.969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7 0:0:1组卷:189引用:2难度:0.5700.下到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7 0:0:1组卷:93引用:4难度: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