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692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230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90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竹杯上的红五星 ①才爬过两座山,我已经热汗淋漓了,而路还在脚下弯弯曲曲地延伸着!
②这是岭南群山里的一条古驿道。青石砌成的曲径,像蚕吐的细丝一般,在偌大的山海里,漂浮不定地闪现着,仿佛永远没有尽头。昔日的筑路人,他们是多么艰辛啊!
③我的喉咙干渴得裂开似的发疼。我埋怨自己太贪赶路了,没在山脚公路道班工人那儿喝足水。此时,我真盼着那位道班老工人讲的那道山泉,会马上出现在眼前…
④据说那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为了打通崇山峻岭,许多石匠汇集到这深山里来。路成之后,匠人们又各自回乡谋生去了。唯有几个热心肠的人留了下来。他们担心行人口渴,决心凿石开泉引水。敲呀,打呀,披星戴月,终于打出了泉眼。说到这儿,老工人笑眯眯地对我说:“不信,你上山去听,那叮咚作响的泉鸣,就是匠人们凿石留下的声音!”啊!这古老动人的传说,分明在赞颂我们民族高尚精神的源远流长。
⑤山里的杜鹃花开得正盛,红的,粉的,白的,鲜艳多彩的色泽撩逗着人的眼睛。忽然,我发现花丛中有两团绿色在慢慢地移动,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个检查电话线路的解放军战士。他们手里各自都采了大捧山里的野生茶,军衣让汗水浸透了也全然不顾。留下一两声轻快的笑声,他们又隐入绿色世界里了。
⑥他们采山茶干什么呢?一想到茶,顿时又觉得出奇的干渴,我加快脚步,决心要寻找到一眼泉。
⑦哈!终于隐隐听到“叮咚”作响的泉声了。追寻着那声音,我来到丰山一个平地上用楠竹搭成的亭子里。走近一看,可不,一汪清泉有桌面那么大,银子般的山水正从一根竹管里畅快地吐出来。我正要扑上去饮个痛快,突然,我发现泉边有个粗瓷水缸,稳稳当当地放在竹架上,瓷缸上写着:“莫饮生水,请喝山茶。”啊,谁想得这么周到!爬山跑热的身子,贪喝冷冽的泉水,是会闹病的。我拿起一个竹筒刻制的饮水杯,揭开缸盖舀出茶水。茶水还有着微微的余温。浓酽的茶汁,泛着黑红的色泽,喝下肚去,一股清甜,真是痛快极了。
⑧待我在泉边洗脸消汗之后,开始打量起四周来:这六角的竹亭,虽不算精致,遮风挡雨倒是个好所在。一节节引水的楠竹,绕山跨谷,逵而来,使人感到引水的不易。还有那温热的茶水,定是每天泡换次的,要不怎么又鲜又甜?这群山中常常是十里不见一户人家,是谁在为人们做好事呢?蓦地,我想起路上邂逅的绿色人影来,想起了那两个采集野生茶叶的战士来!道班的工人说过,这山中有个查线的哨所,住着三个战士,维修着百十里线路。我打量着手里的竹杯,发现那上面还刻着一个不大的五角星,于是我明白了…
⑨走出竹亭,我遥望山海,一幢小小的红砖瓦房,在绿树中隐约可见。那定是哨所了,离这驿道,怕有一二里路,每天烧茶挑菜,走这崎岖的山路,要流多少汗呢?在这偏远、寂静的地方,过往行人来去匆匆,怕也难得对战士们说上几句感谢的话儿。而他们,仍在默默地干着,为干渴的人们献上这甘甜的驿道茶。
(有改动)(1)下列语句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青石砌成的曲径,像蚕吐的细丝一般。
B.我的喉咙干渴得裂开似的发疼。
C.一汪清泉有桌面那么大,银子般的山水正从一根竹管里畅快地吐出来。
D.走出竹亭,我遥望山海,一幢小小的红砖瓦房,在绿树中隐约可见。
(2)用四个字概括出第④段中“这古老动人的传说”的具体内容:
(3)从第⑦段中找出六处表现烧茶人热情、细心周到的细节,写在下面。
(4)第③段结尾写道:“于是我明白了……”请说说“我”明白了什么。
(5)下列能概括文中“民族高尚精神”的词语有(多选)
A.艰苦奋斗
B.艰苦创业
C.不为名利
D.助人为乐
E.热情好客
F.周到细心发布:2024/12/26 22:30:1组卷:20引用:2难度:0.3902.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
新华社2020年2月14日讯2月13日下午4时,经过火神山医院医护人员8天的精心诊治,7位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核酸检测达到出院指标,成为火神山医院第一批痊愈出院患者。临行前,他们连连向前来送行的医护人员鞠躬: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
“首批确诊患者顺利出院,对我们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从技术到服务,也是全方位的综合检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总结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诊治方法和措施,让更多的患者痊愈,从而不负党中央和习主席的重托。”火神山医院政委原华说。发布:2024/12/26 22:30:1组卷:14引用:2难度:0.8903.默写与运用。
(1)谁家玉笛暗飞声,
(2)
(3)杨花榆荚无才思,
(4)
(5)语文课上,小明读到《邓稼先》中“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二句,不由得想到《木兰诗》中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发布:2024/12/26 22:30:1组卷:29引用:3难度:0.5904.填空。
《驿路梨花》的核心事物是发布:2024/12/26 22:30:1组卷:23引用:2难度:0.790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科协2014年启动的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科普中国”栏目和互联网+科普活动,已经成为科学传播领域的响亮品牌。“科普中国”各栏目频道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模式,与人民网、新华网、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上线1年的科普信息内容资源已达1.5TB,累计浏览量和传播量达到50亿人次。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康友所长认为,我国目前有6亿多网民,其中多数人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
材料二:
科普工作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主要途径。5年前的科普主要依靠文字、展板、场馆等传统手段传播科学技术。尽管全国建有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但与十几亿人口和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平台的现状极不对等。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还存在着先进科学知识仅被少数人掌握、大多数人提升较慢的现象。要全面提升,就要转变工作思路,让互联网公司投身进来。在传播内容、方式、主题上,多思考公众需要,根据公众的自我选择意识,化公众被动接受为主动需要,利用云计算、云平台等分析工具,分析公众的搜索习惯,精准推送内容,做到因人而异,按菜单点菜。另外,也要完善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机制。
材料三:项目
年份科普方式 传统科普方式占有率 我国公民参与比例 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 2012年 传统方式 83% 23.5% 3.27% 2017年 传统方式、PPP模式、互联网+ 46% 53.4% 6.20%
科普事业的持续发展,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要有机结合,事业和产业并举,产业是事业的有力补充。截至目前,我国科普产业总体来说仍散、小、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科学家参与传播的机制不够完善,多数科学传播工作还没有变成“有利可图”的事。商业氛围能让科学传播事业有较好的市场保障,一些科普节目要面向市场盈利。再说,开展科学基金资助活动,让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变得家喻户晓。
(1)下列表述,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科普中国”栏目上线1年来,我国有6亿多人接受科普。
B.互联网+的科普模式已经完成代替了传统的科普手段。
C.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不合理、不均衡。
D.无利可图,是我国科普产业至今没有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
(2)分析材料三,归纳出三条有意义的结论。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让科普工作有更好的发展?发布:2024/12/26 22:30:1组卷:45引用:6难度:0.3906.根据拼音,用楷书写出空格中的字。
鲁mǎng
风cān露sù
疲bèi不kān
语无lún cì发布:2024/12/26 22:30:1组卷:24引用:3难度:0.8907.文学常识填空。
(1)《最苦与最乐》选自《
(2)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3)文章开头连用四个发布:2024/12/26 22:30:1组卷:25引用:2难度:0.890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6 22:30:1组卷:22引用:2难度:0.8909.(1)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
(2)《陋室铭》的作者发布:2024/12/26 22:30:1组卷:38引用:2难度:0.7910.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②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③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④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⑤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本文认为什么是人生“最苦”的?什么是“最乐”的?
(2)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①“卸却”责任指
②“解除”责任指
(3)结合文意,理解“快乐之权,操之在己”的意思。
(4)从第③段文字看,作者是怎样论证它的观点的?试简要分析。发布:2024/12/26 22:30:1组卷:16引用:3难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