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高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5 更新:2025年04月25日
已完结
高考复习 压轴专练 高分秘籍 冲刺必备
浏览次数:132 更新:2025年04月17日
  • 101.阅读下列关于叙利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叙利亚是世界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面积约18.5万平方千米,人口2370.1万(2012年7月),人口增长很快.叙利亚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中心位置,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出产优质的小麦、大麦、棉花、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等,出口棉花与小麦、大麦.著名的幼发拉底河贯穿东部过境,然后经伊拉克注入波斯湾.为发展农业生产,叙利亚政府在幼发拉底河沿岸修建了水坝.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该国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多年气候资料统计图.

    (1)概述叙利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叙利亚除西北部地中海沿岸农业地域类型为地中海型农业外,大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简述该国农业地域类型格局的成因.
    (3)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叙利亚在幼发拉底河上修建了多个水坝,以增加河流的蓄水能力.分析叙利亚修建水库对幼发拉底河河口自然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发布:2025/1/1 8:0:2组卷:9引用:1难度:0.3
  • 102.甲、乙、丙是三幅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在二至日的正午阳光照射情况(a或b),对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10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湖南省南部新田县的石古湾村是国家级贫困村。该村三面环山,植被较为茂密。村内有一口泉眼,全年水量充盈,且每天会出现数次潮汐一般的涨落现象,被称为“潮汐泉”。其形成与虹吸作用有关:当蓄水溶洞水位达到甲水位时,地下水会通过曲管越过高处流出,形成泉涌;当洞内水位降至乙水位时,泉水水位回落(如图所示)潮汐泉在全国目前仅发现22处,且多处遭到破坏。

    (1)分析潮汐泉冬、夏季每次涌出的水量以及一天内水位涨落频次的异同。
    (2)说明当地植被对潮汐泉现象的作用。
    (3)你是否赞同“潮汐泉是当地脱贫的金钥匙”这一说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7引用:3难度:0.5
  • 104.2017年3月27日晚,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该地区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  )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108引用:3难度:0.5
  • 105.冷锋与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185引用:3难度:0.1
  • 10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棘属多年生落叶性灌木,耐旱。春、秋季新植幼株,3-4年后挂果,9-10月采摘.果实有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但易变质。早期工艺是沙棘果带枝采摘,连枝加工。皇甫川流域多沟壑,是我国沙棘主要种植区域之一。近年来,该地引进了品质优、产量大的俄罗斯大果沙棘替换本地品种。如图为皇甫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和坡面沙棘林带景观图。

    (1)坡面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线延伸方向逐排种植,试分析其原因。
    (2)该地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上世纪90年代,该地沙棘种植规模快速扩张,但经济效益不高,推测其原因。
    (4)你是否赞同该地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扩大产业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54引用:10难度:0.1
  • 107.若降水最终转化为河流径流,如图荒山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126引用:2难度:0.5
  • 10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鲁藏布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经甲处附近,多条支流汇入,支流流出山口,摆脱了侧向约束,泥沙沉积,沉积物厚度和颗粒变化较大,形成图甲处的地貌景观;而后,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形成图乙处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之后流出国境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境内与恒河相汇,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注入海洋时,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处沉积,形成图丙处的地貌景观。
    材料二:图为雅鲁藏布江一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及景观示意图。

    (1)描述甲处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2)简析乙处多峡谷地貌的成因。
    (3)试分析丙处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4引用:3难度:0.5
  • 10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梵净山位于贵州省,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0米,为世界自然遗产。约2.2亿年以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曾是海洋,海底变质岩层上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而梵净山的主体是不易被溶蚀的变质岩。
    材料二:梵净山年降水量1100~2600毫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孑遗有多种古老珍稀物种,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图为“梵净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简述在海底变质岩形成后,梵净山高大山体的形成过程。
    (2)说明梵净山成为“生态孤岛”,生物多样性优于周边喀斯特地区的自然原因。
    (3)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请提出梵净山地区发展的合理措施。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7引用:2难度:0.5
  • 110.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1引用:3难度:0.9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