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热点预测
高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238
更新:2025年04月25日
|
![]() |
高考复习
压轴专练
高分秘籍
冲刺必备
浏览次数:328
更新:2025年04月17日
|
-
1441.我国南方某山区产业以耕作业和矿产开采为主,上世纪七十年代,该地“红色荒漠”面积有所扩大。完成8、9题。 全部加入试题篮
1.“红色荒漠”面积扩大导致该地( )
发布:2019/7/29 1:32:0组卷:4引用:0难度:0.50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适宜( )
发布:2024/2/28 18:52:0组卷:5引用:1难度:0.50
-
1442.如图是大洋表面蒸发(E)与降水(P)差值随纬度变化图。据此完成20~21题。 全部加入试题篮
1.甲、乙、丙、丁海区中,乙海区表层海水( )
发布:2022/9/29 0:32:21组卷:4引用:0难度:0.602.甲、乙、丙、丁各海区,大气对流运动最强的是( )
发布:2024/2/28 18:52:0组卷:6引用:1难度:0.60
1443.区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而区域内部都是均一的。
发布:2024/12/31 9:30:1组卷:6引用:4难度:0.71444.读“人口迁移率随年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题。
乙和丁群体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发布:2024/12/31 9:30:1组卷:8引用:4难度:0.5-
1445.黑龙江省黑河市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据此完成59~60题。 全部加入试题篮 1.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
发布:2021/9/23 0:22:0组卷:2引用:0难度:0.702.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发布:2024/2/28 18:53:0组卷:6引用:1难度:0.80
-
1446.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PM10(直径≤10微米)及细颗粒物PM2.5(直径<2.5微米)的浓度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如图为南京市某年冬季,春季、秋季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的季节和空间变化图.读图回答16-17题. 全部加入试题篮
1.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区域是( )
发布:2016/10/8 20:28:0组卷:1引用:0难度:0.902.图中秋季PM10污染物浓度低,原因可能是( )
发布:2024/2/28 18:56:0组卷:6引用:2难度:0.70
-
1447.读耕作土壤剖面图,完成14~15题。 全部加入试题篮
1.图中②层为( )
发布:2024/2/28 19:7:0组卷:4引用:1难度:0.702.关于图中①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2/28 19:7:0组卷:5引用:1难度:0.70
1448.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对地震等灾害进行监测。
发布:2024/12/31 9:30:1组卷:9引用:2难度:0.7-
144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改称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
材料二:图1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不同高程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为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全部加入试题篮
1.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
发布:2021/11/1 0:22:1组卷:9引用:0难度:0.502.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 )
发布:2021/11/20 0:23:0组卷:10引用:0难度:0.503.由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与坡向的关系可知( )
发布:2024/2/28 18:56:0组卷:9引用:1难度:0.30
1450.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9:30:1组卷:7引用:6难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