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人教新版
沪科新版
浏览次数:227
更新:2025年06月30日
|
![]() |
开学模拟
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稳步提升
浏览次数:97
更新:2025年06月30日
|
1381.下列关于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2引用:5难度:0.71382.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 )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65引用:10难度:0.71383.T4溶菌酶(A0)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研究人员通过蛋白质工程对T4溶菌酶第3位上的异亮氨酸改成半胱氨酸,该处半胱氨酸可与第97位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一个二硫键,获得了热稳定性高的T4溶菌酶(A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14引用:2难度:0.81384.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不同的鸟类甲、乙,丙,每种鸟在树上生活的高度不同。第四种鸟丁与鸟乙生态位相同、食性相似,若鸟丁进入该环境后,则鸟乙最可能( )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4引用:3难度:0.7138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证明某种细菌对植物树叶的分解作用,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下表所示.哪种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
序号 实验处理 甲 乙 方案一 无菌条件 自然条件 方案二 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 自然条件 方案三 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 先灭菌,然后接种某种细菌,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9引用:11难度:0.91386.如果用15N、32P、35S同时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有标记的元素为( )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23引用:8难度:0.71387.艾滋病晚期会并发严重感染、恶性肿瘤,无法治愈,其病原体HIV的结构和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如图所示。若以HIV及其宿主细胞为原材料,参照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流程和原理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7引用:2难度:0.71388.某同学在鉴定牛奶中的化学成分时,向牛奶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后,观察到样液颜色变成紫色,据此推测该样液中含有( )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36引用:3难度:0.91389.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7引用:2难度:0.71390.数字PCR技术是一种核酸分子绝对定量技术,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7引用:2难度: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