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29个知识点
专项突破
高效备考
全国通用
浏览次数:879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
原创
![]() |
精选真题
详解详析
总结方法
举一反三
浏览次数:2711
更新:2025年07月10日
|
291.2019年12月16日,我国“一箭双星”将北斗导航系统的第52、5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北斗导航系统的某两颗卫星的圆轨道如图所示,G卫星相对地球静止,M卫星轨道半径为G卫星的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3发布:2024/12/30 1:0:6组卷:227引用:3难度:0.3292.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在t1时间内动能由0增大到Ek,在t2时间内动能由Ek增大到2Ek,设恒力在t1时间内冲量为I1,在t2时间内冲量为I2,两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 )
发布:2024/12/30 1:0:6组卷:174引用:3难度:0.6293.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4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发布:2024/12/30 1:0:6组卷:106引用:6难度:0.9294.建立物理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
(1)如图1所示,圆和椭圆是分析卫星运动时常用的模型。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
a.卫星在近地轨道Ⅰ上围绕地球的运动,可视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求卫星在近地轨道Ⅰ上的运行速度大小v。
b.在P点进行变轨操作,可使卫星由近地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情况较为复杂,研究时我们可以把椭圆分割为许多很短的小段,卫星在每小段的运动都可以看作是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这样,在分析卫星经过椭圆上某位置的运动时,就可以按其等效的圆周运动来分析和处理。
卫星在椭圆轨道Ⅱ的近地点P的速度为v1,在远地点D的速度为v2,远地点D到地心的距离为r。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可知v1R=v2r,请你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推导这一结论。
(2)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地球在木星的强大引力作用下,加速向木星靠近,当地球与木星球心之间的距离小于某个值d时,地球表面物体就会被木星吸走,进而导致地球可能被撕裂。这个临界距离d被称为“洛希极限”。
已知,木星和地球的密度分别为ρ0和ρ,木星和地球的半径分别为R0和R,且d≫R。请据此近似推导木星使地球产生撕裂危险的临界距离d—“洛希极限”的表达式。【提示:当x很小时,(1+x)n≈1+nx。】发布:2024/12/30 1:0:6组卷:448引用:2难度:0.4295.天文兴趣小组查找资料得知:某天体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a倍,其半径为地球半径的b倍,表面无大气层,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则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发布:2024/12/30 1:0:6组卷:281引用:7难度:0.7296.若已知引力常量G,则利用下列四组数据可以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发布:2024/12/30 1:0:6组卷:140引用:4难度:0.4297.A、B两颗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转的周期之比为2
:1,则( )2发布:2024/12/30 1:0:6组卷:99引用:14难度:0.7298.下列关于三种宇宙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1:0:6组卷:417引用:12难度:0.7299.在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中,人类带着地球流浪至木星附近时,上演了地球的生死存亡之战。木星是太阳系内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早期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其中“木卫三”离木星表面的高度约为h,它绕木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T.已知木星的半径约为R引力常量为G,则由上述数据可以估算出( )
发布:2024/12/30 1:0:6组卷:162引用:4难度:0.9300.单摆在振动过程中,对摆球的分析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1:0:6组卷:141引用:4难度: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