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118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53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1101.下面文言文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14引用:2难度:0.7
  • 1102.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太阳普照万物,月亮照亮行人的路,灯塔指引航船前行的方向……人发一点光,也能照亮一段路。
          请以“发一点光,照一段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16引用:3难度:0.5
  • 1103.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制作微雕工艺品,既要有雕刻技术、书法艺术等方面的一流技艺,又要有专心如一的热爱、臻于至善的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等一流的心性。其实,无论是个人的学习、工作,还是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又何尝不需要这样的技艺与心性呢?
          请以“微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110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你都要安静下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让烦恼和焦虑,毁掉你本就不多的热情和定力。心可以碎,手不能停,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崩溃中继续前行,这才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素养。
    ——《人民日报》材料二:
          屏蔽力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能力,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
    ——罗素材料三:
          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
    ——百度百科      莫言先生曾说“精神内耗,其实也是一种积极情绪,他的某种程度是在寻找一种人生出口”。如今社会,许多人都面临着“精神内耗”,以上的材料是否让“精神内耗”的你有些许的感触?请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文体明确,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10引用:3难度:0.5
  • 1105.下面对《红楼梦》中相关情节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8引用:3难度:0.7
  • 110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野老歌
    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直接说明老农家境贫寒,并交代了老农的住地和耕田的数量。
    B.三句以“苗疏税多”写出老农家“不得食”的原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C.五、六句写岁暮农闲时老农携子登山采橡实的情景,表现出老农的乐观态度。
    D.这首新乐府诗篇幅不长而韵脚屡换,语言平易近人,好像与人娓娓倾诉一般。
    (2)全诗看似只是罗列现象,但思想倾向十分鲜明。诗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9引用:3难度:0.5
  • 1107.下列《红楼梦》中判词与所判之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13引用:4难度:0.7
  • 110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的爱国词人。本词是作者在建炎三年避金兵流寓湖南、湖北一带,逢端午感怀而作。②楚词:亦作“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③午日:端午节。④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征。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一开头,透露了词人在节日中的感时心绪和壮阔胸襟。他高昂地吟咏楚辞度过端午节,深感天涯流落,时光之速。
    B.五月的榴花触动了词人,让他回忆起过去酒宴高会、观舞听歌的情景,榴花与舞裙的对比中,突显了江湖流徙的感伤。
    C.“戎葵凝笑墙东”借戎葵向太阳的属性来喻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凝笑”二字,正是词人自己的心灵写照。
    D.“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是将酒浇到水中,让凭吊之意随水流入湘江,这一行为与“一尊还爵江月”相同。
    (2)本词中的“万事一身伤老矣”与辛弃疾词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内容上和情感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13引用:4难度:0.6
  • 110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周秉昆与别的青年不同之处在于,因为曾有一个时期他经常听哥哥姐姐一起分析和讨论小说中的人物,深受影响,不知不觉便也养成了对自己的言行认真分析的习惯。也可以说,文学间接给予了他那么一种后天禀赋,一种从未为人所知的能力。
          那一天,他站在胡同口的高处,转身望着曲里拐弯的小道,对自己进行了一番比以往都认真而严肃的分析。他不再觉得好玩,而是感到了羞耻。当郑母向他伸手要钱时,他内心里除了理解,其实也生出了几分鄙视。他认为那老妪应该因自己的言行而感到羞耻,并奇怪她何以丝毫没有感到。在对自己进行了一番分析后,方知自己才是最应该感到羞耻的一个人。
          望着被污雪覆盖的小道两旁原始人洞穴般的土坯房,他心中生出了一种极大的忧伤。如果逐一敲开那些歪斜破朽的门,家家户户也许都有一本苦经吧?人们每一天的日子其实就是别无他法地念着苦经,还绝不许念出声来。那一天,这光字片的青年补上了一堂他对社会的认识课——民间的种种无奈、无助,原来并不在被他和春燕形容为“脏街组合部落”的光字片!
          那时周秉昆内心里空空荡荡的,然而并不是虚无的状态,他觉得有种类似块根的东西在内心深处开始发芽。
          秉昆在“上坎”的坡路上遇见了肖国庆、孙赶超等五名木材加工厂的青年工友,都是抬大木或出料的苦力工。他们很亲热地围住他,问他去哪儿了?他说自己到市里去了,闻到了他们口中呼出的酒气。
          孙赶超说:“国庆,你不是说一旦碰上了秉昆,要当着他的面把你憋闷在心里的话问个明明白白吗?现在碰上了,不许错过机会,问他!”
          另外三人便安静了,和孙赶超一起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俩。
          秉昆一时有些神经紧张,他猜不到肖国庆打算问自己什么话,怕他万一问的是一句让自己尴尬的话。他的心情已经很差了,不希望这一天再有让自己不快的事发生。
          肖国庆说:“问就问!秉昆你诚实地回答我,你跟哥儿几个谁都没打招呼,神秘地被调走了,是不是因为我那天给了你一拳,还发飙要用木板拍你?”
          秉昆听罢不紧张了,搂抱住肖国庆真挚地说:“你这家伙想哪儿去了!我是那么小心眼儿的人吗?”遂将自己被调离木材加工厂的真正原因一五一十相告。
          孙赶超又问他,怎么想调走就调成了,而且能走得那么快?肯定有贵人相助嘛。希望他也如实相告,什么时候认识了哪路神仙?
          秉昆反问:“都想听?”
          大家异口同声回答:“想听!”
          同类中若有谁与上层人士搭上关系,受到垂爱,他们不但羡慕,当然还极感兴趣,因为或许会从中学到经验和技巧。依他们想来,能帮周秉昆那么快调成工作单位的人,肯定是上层人士啊!
          秉昆见他们兴趣那么大,自己不讲明摆着会让他们扫兴,只得半违心不违心地从他姐姐与蔡晓光那种难以理解的特殊关系讲了起来。秉昆没讲几句,他们又都兴趣索然不想听了。
          周家终究没与上层人士搭上关系,周秉昆终究还是与他们一样的人,只不过由木材加工厂的青年苦力工变成了酱油厂的青年苦力工,这使他们在心理上终究感觉到平衡。人的心理是奥妙无穷的,当受到某类事负面影响开始产生了不平衡之感,却终究还是获得了一种极大的平衡以后,会体验到异乎寻常的愉快。
          那时的肖国庆、孙赶超们的心里难以形容地暗自愉快着。他们都知道那不怎么道德,却都拿自己内心里那份儿愉快没办法,所以便都以一种严肃的表情予以掩饰,唯恐流露出来。在周秉昆看来,他们的严肃表情是由于心情凝重,而他们心情凝重是由于对他的深切同情。自家的自己的、别人家的别人的一些事在他内心造成的苦闷,终于突破了一个心垒的豁口,流淌般地倾诉、减压一番之后,秉昆也有几分愉快了。
          与他们分手后,秉昆独自往家走时,想起了一位美国作家小说中的一首诗:蓬松卷发好头颅,未因失恋而痛苦。未曾患过百日咳,亦无麻疹起红斑。寻常人生寻常过,有限快乐胜黄金……
          他记得姐姐在家中高声朗读时,大家都笑眯眯地看着她。姐姐就有一头漂亮的卷发。
          他记得自己当时提了一个问题:美国有没有保尔式的青年革命者?
          哥哥说:“在全人类的历史中,不仅仅无产阶级的伟人才是伟人,无产阶级的英雄才是英雄。如果这种前提是成立的,那么我认为马丁•路德•金……”
          姐姐大声制止道:“打住!”她从兜里掏出几角钱,朝秉昆一递,板着脸命令:“买冰棍去。”
          他当时不得不起身买冰棍去了,所以直到那日他也并不知道马丁•路德•金是何许人也。
          由马丁•路德,金,他忽然想起了那首关于百日咳与麻疹的诗的作者是马克•吐温。这使他的小愉快又多了几分。
    (选自梁晓声《人世间》,有删改)文本二:
          时代是动态的。要抒写时代本身的变化,非写几个十年不可;因为中国之发展变化并不是在一个十年内一蹴而成的。凡四十年中,前十年与下一个十年不可能不部分重叠,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时代的特征主要是由人的生存特征来体现的。倘要写出时代特征的演变,则必较多地来写人的命运的沉浮。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尽量写出文学性的各阶层分析来。
          那么,在我这儿,《人世间》不可能不是现实主义风格。
          关于“现实主义”,历来众说纷纭——在我这儿,无非就是客观一些,再客观一些;全面一些,再全面一些;少些个人情绪色彩,多些理性眼光。不客观些,则不可能全面些。而片面的眼光,是现实主义之大忌。
    (摘编自梁晓声《“人在现实中应该是怎样的”——关于<人世间>的补白》)(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是小说常用的方法,如“什么时候认识了哪路神仙?”反映了孙赶超内心对周秉昆的鄙视。
    B.文本一后半部分叙写了周秉昆回忆起与哥哥姐姐相处的情景,照应了开篇对周秉昆行为习惯的介绍,丰富了人物形象。
    C.文本一中“保尔式的青年革命者”“无产阶级的伟人”等有关语句印证了文本二“时代的特征主要是由人的生存特征来体现的”的论述。
    D.文本一既有严谨的长句,又有活泼的短句,深刻隽永与朴素明净两种风格相互交织,给读者带来别样的阅读感受。
    (2)下列对文本一中肖国庆、孙赶超们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肖国庆、孙赶超们在路上的问话,可以看出他们对周秉昆由木材加工厂调到酱油厂一事充满了好奇。
    B.肖国庆认为是自己给了周秉昆一拳,还发飙要用木板拍周秉昆一事使周秉昆产生了离开木材加工厂的想法。
    C.肖国庆、孙赶超们在听了周秉昆解释后心里暗自愉快,因为他们认为周秉昆和他们还是一样的人。
    D.作者以叙述者身份对肖国庆、孙赶超们的行为发表议论,对以肖国庆、孙赶超们为代表的一类人进行了鞭挞。
    (3)请结合文本一第二段和第三段内容,分析周秉昆当时的心理。
    (4)作者在文本二中说:“在我这儿,《人世间》不可能不是现实主义风格。”请结合文本一,分析作者在选文中是如何践行其“现实主义风格”主张的。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4引用:5难度:0.6
  • 11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昼梦
    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巧妙地借说昼梦,将自己的强烈感情抒发出来,于自然流转中凝聚深厚的意绪,体现出杜甫诗风沉郁苍茫的特色。
    B.五、六两句描写当下的现实,荒凉萧瑟,与前四句所写春景看似不太协调,却真实地将诗人晚年心境刻画出来。
    C.结尾两句直抒胸臆,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贪官污吏的憎恨、对人民的无限同情以及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D.全诗前后所写虽有景物气氛的不同,但丽景的描写,是为写心境愁惨服务的,诗人以对美好春光的描写反衬了心情。
    (2)请简要分析诗歌前两联的作用。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7引用:3难度:0.6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