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151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64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114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安帝隆安五年,春,正月,武威王利鹿孤欲称帝,群臣皆劝之。安国将军鍮勿仑曰:“吾国自上世以来,被发左衽,无冠带之饰,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室庐,故能雄视沙漠,抗衡中夏。今举大号,诚顺民心。然建都立邑,难以避患,储蓄仓库,启敌人心;不如处晋民于城郭,劝课农桑以供资储,帅国人以习战射,邻国弱则乘之,强则避之,此久长之良策也。且虚名无实,徒足为世之质的,将安用之!”利鹿孤曰:“安国之言是也。”乃更称河西王,以广武公傉檀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凉州牧、录尚书事。
          凉王纂嗜酒好猎,太常杨颖谏曰:“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纂逊辞谢之,然犹不悛。番禾太守吕超擅击鲜卑思盘,思盘遣其弟乞珍诉于纂,纂命超及思盘皆入朝。超惧,至姑臧,深自结于殿中监杜尚。纂见超,责之曰:“卿恃兄弟桓桓,乃敢欺吾,要当斩卿,天下乃定!”超顿首谢。纂本以恐超,实无意杀之。因引超、思盘及群臣同宴于内殿。超兄中领军隆数劝纂酒,纂醉,乘步挽车,超等游禁中。至琨华堂东阁,车不得过,纂亲将窦川、骆腾倚剑于壁,推车过阁。超取剑击纂,纂下车禽超,超刺纂洞胸;川、腾与超格战,超杀之。纂后杨氏命禁兵讨超;杜尚止之,皆舍仗不战。将军魏益多入,取纂首,杨氏曰:“人已死,如土石,无所复知,何忍复残其形骸乎!”益多骂之,遂取纂首以徇曰:“纂违先帝之命,杀太子而自立,荒淫暴虐。番禾太守超顺人心而除之,以安宗庙,凡我士庶,同兹休庆!”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四》)(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B.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C.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D.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常,古代掌宗庙礼仪之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等,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B.“将超等游禁中”的“将”指带领,与《苏武传》中“及卫律所将降者”的“将”意思不同。
    C.禁兵,指封建时代直辖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
    D.宗庙,指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夏朝时称为“世室”,秦汉时起称为“太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凉王吕纂喜欢喝酒、爱好打猎,太常杨颖劝诫他要以国事为重,吕纂虽以谦逊的言辞向他道歉,但仍旧不悔改。
    B.吕超擅自攻击思盘,思盘派弟弟乞珍向吕纂控诉吕超,吕纂便让吕超和思盘都到朝中,吕超为此感到十分害怕。
    C.吕超被吕纂责备后磕头认错,因误以为吕纂要杀了自己,便在宴会上多次劝吕纂喝酒,并趁吕纂醉酒后杀了他。
    D.杨王后命令禁军讨伐吕超,杜尚阻止了禁军动手的行动;魏益多进宫后不顾杨王后的阻拦,取下了吕纂的首级示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如处晋民于城郭,劝课农桑以供资储,帅国人以习战射。
    ②卿恃兄弟桓桓,乃敢欺吾,要当斩卿,天下乃定!
    (5)安国将军鍮勿仑是如何劝说武威王利鹿孤放弃称帝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3引用:4难度:0.6
  • 114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整个世界仿佛进入到历史的三峡中漂流,前方仍可能是凛冽的冰河,是汹涌的怒海,你我同在这一艘船上,无处可退,无人例外。你我的命运从未如此与国家命运生死相连,你我的历史从未如此与世界历史紧密相绕。
    “我在”是一个沉甸甸的字眼,因为它寄寓于每一个负重的存在之中。
          所谓“我在”,是“我在场”,是我在看、在听、在感受、在坚持。
          所谓“我在”,是“有我在”,是对真相与正义的信念,是担当,是责任。
          所谓“我在”,是“我还在”,是渡尽劫波人还在、爱还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你以中国中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做演讲。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7引用:4难度:0.7
  • 1143.学习、劳动、青春、生命……,大都是平凡、平常的,但不平凡、不平常也蕴含其中。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和认识。
    ㅤㅤ请以“平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ㅤㅤ要求:力求有感染力或说服力。不少于700字。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12引用:2难度:0.5
  • 114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冷与热不仅存在于自然现象中,还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中,以及对事物的处理方式中……有时我们需要以热来应对冷,有时却需要以冷来应对热。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12引用:4难度:0.5
  • 114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虚 拟
    毕飞宇
          这个冬天特别地冷。
          祖父神情淡然,但手指头在动,是欲言又止的那种动,祖父的大限不远了,他要对我交代什么了。
          父亲看在眼里,退了出去。我们这个家里,父亲一直像多余的人。望着父亲的背影,祖父很轻地咳了两声。我了解我的祖父,祖父的咳嗽大部分不是生理性的,是他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怎么说。
          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最有机会上大学。但是,那时候祖父正做着班主任呢。他每天上午六点出门,夜里十一点回家,把时间全部给了学生。祖父的57个学生考上了31个,在当年,这是“放卫星”般的天文数字。而在另外一所中学读书的父亲没有考上。九月,省报的记者把祖父的故事写成一篇长文:《春蚕到死丝方尽》。黑体的通栏标题很吓人的,还配了祖父的一张标准像。
          祖父在享尽殊荣的同时冷静下来了,突然就有了愧疚。他建议他的儿子去补习。可祖父忽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春蚕》是一只无坚不摧的拳头,把父亲的自信给砸烂了。是的,祖父之所以具备如此巨大的“新闻价值”,说到底就因为他的儿子没考上。父亲拒绝了“春蚕”的建议:“忙你的去吧。”
          父亲不是省油的灯,他模仿祖父的笔迹给教育局长写了一封信,要求他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一份工作,口吻酷似祖父。那些年,这样的事求之不得呢。局长爽快地让父亲进了县教育局。
          一个月后,祖父急匆匆地来到了父亲的办公室,他瘦小的身体暴发出了雷霆般的震怒:上补习班去!局长打圆场了:“教育局挺好的……”祖父指着局长的鼻尖:庸俗!鼠目寸光!一年之后,祖父做了校长,而教育局长有机会出任副县长了。在组织部人员面前,祖父重复了那六个字,教育局长功亏一篑,他的委屈和愤懑落在了父亲头上。
          当了一辈子会计的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祖父很少喝醉,但是,只要喝醉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跪在马桶前沿,对着马桶一口一个“对不起”。呕吐出来的“对不起”毁掉了这一对父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也说话,却不看对方的眼睛。
          但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却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祖父记得清清楚楚,涉及面极广,诸如名牌大学、国家机关、公司名称、荣誉机构,院士、教授、研究员、副省长、副县长、办公室主任、董事长。也有记不住的时候,他在记忆阻塞之前往往要做一次深呼吸,随后,一声长叹。这一声长叹比马桶的下水道还要深不可测。
          祖父的癖好,往好处说,爱才;往坏处说,他眼里其实没有人,只有高智商,他酷爱高智商。一旦遇上,不管你是谁,他的血管就陡增激情,奔涌起宗教般的癫狂和牺牲精神,沉着,持久。“爷爷做了三十五年的教师,三十二年的班主任,九年零十个月的教导主任,六年零八个月的副校长,两年半的校长……”祖父对自己还算得意。
          父亲退出去了,我握住了祖父的手。我知道我和祖父之间会有这样的一次对话,也知道祖父会对我说些什么。无论祖父怎样看淡他的生死,我的父亲终究是他一生的痛。老实说,我惧怕这次对话。——沉痛之余,我又能对我的祖父说些什么呢?父亲的一生被祖父的荣耀毁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打破沉默:“嗨,不就是爸爸那点事嘛……”
          祖父沉默了半天,说:“这事吧,我有责任。我呢,痛苦了好久。你爸退休那天,我就释怀了……”
          我很意外——他的眼神里不是释怀。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
    “……你说……你说我能得到多少个花圈呢?”祖父凄然地望着我。似乎鼓足了勇气。这算什么事呢。
    “当年荣校长182个。我数过两遍。”祖父十分凄凉地憋了半天,轻声却又清晰地说。
          荣校长的职务是祖父接替的,“182”也成了祖父岁岁年年的梦。
    “你想要多少个就有多少个!”我想让说话轻松一点,特地挑选了嘻哈的语气。
    “不能做假。”语气刻板,严厉,中学教师特有,“死是一件严肃的事。不能做假!”
          祖父赋闲多年了,他又不像荣校长在岗位上轰轰烈烈地倒下去的;再说了,这年头早就不是1982年了;再说了,这是什么时候?大家都忙着过年呢。死亡不再是问题,标志着死亡的纸质花朵却成了一个问题。
          我的祖父,我们县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他死在了小年二十六。这一天特别特别地冷。
          祖父曾为解寂寞,开了微博,我在上边发了讣告。微博长久寂寞。
          我取出钱包,来到了花圈出租处,要来纸、笔、墨。我努力回忆祖父大醉的那些夜晚说出的那些名字职务单位,我不可能记得住,但意思无非是这样的——
          剑桥大学东方语言学中心副主任 罗绍林 遥寄哀思
          斯坦福大学高能研究所研究员 茅开民 遥寄哀思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储阳 遥寄哀思
          ……
          我一口气写了两个多小时,并不悲伤。事后我没有数,我不想知道具体数据。
          世界就在这里了,我亲爱的祖父,你桃李满天下,——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
          父亲没有给祖父送花圈,只是亲笔书写了一副挽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冷清的葬礼上,父亲一直站在遗体旁,却没有瞻仰祖父的遗容,一秒也没有。他紧抿双唇,头有些昂,目光在扫视他手书的挽联,最终落在下联上。他没有泪,但是,毕竟上了岁数,有了水光,眼神很亮,像洞穿。
    (节选自毕飞宇《虚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两次写到天气的“冷”,看似平淡的字眼中蕴藏着复杂的意味,一方面指自然天气的寒冷,另一方面指祖父去世后葬礼的冷清。
    B.“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运用夸张的修辞,刻画了祖父与父亲二人之间难以化解的矛盾、隔阂和恩怨。
    C.祖父清晰地记得当年荣校长在葬礼上的花圈数,也很在乎自己在葬礼中得到的花圈数,祖父已将花圈的个数作为丈量自己荣誉高低的杠杆。
    D.祖父的丧事中,“我”取出钱包,奋笔疾书两个多小时,为冷清的丧事增添了些许温情,这一情节暗示“我”理解了祖父的追求。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父看重自己的荣誉,忽略了父亲,导致了父亲高考的失利和与祖父对立;他怒斥父亲写信给教育局长谋取工作职位的行为,体现出他正直刚烈的一面。
    B.“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在小说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也是故事的参与者,在祖父与父亲间充当二人情感的润滑剂。
    C.小说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祖孙三代人的亲情恩怨写得可感可知,将人物间微妙的关系、个性特征以及心理活动,鲜明、具体的展示给读者。
    D.小说大多数笔墨都在描写祖父,对父亲的描述笔墨不多,父亲更多的是作为祖父的一个阴影或者衬托存在,父亲的形象单一、脸谱化。
    (3)小说的标题“虚拟”意蕴丰富,请试分析。
    (4)毕飞宇短篇小说的成功之道是对“问题意识”的探索,请从教育问题角度或亲情问题角度谈谈你对这篇小说主题的理解。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8引用:9难度:0.5
  • 114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赤壁
    赵翼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
    【注】①乾隆三十七年(1772),赵翼因事被降级调用,辞官归乡,经过赤壁时写下此诗。②《楚辞•渔父》中写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赤壁地势险峻,“扼”字突出战略要塞地位,“故”字富有深沉的历史感,起句自然,巧妙切题。
    B.颔联用典,化用曹操《短歌行》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句子,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
    C.颈联意境凄清悲凉,将时间与空间对照,历史与现实对比,纵贯古今时代,表现出对山河遗迹的感喟。
    D.诗人将赤壁眼前之景与历史勾连,写景有虚有实,抒写了自己的“思古之幽情”,有鲜明的个人意识。
    (2)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15引用:4难度:0.6
  • 114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南北朝北齐刘昼的《刘子•崇学》有“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的句子。
          又有古语说“顾大体者,不区区于小节,顾大事者,不屑屑于细故”。
          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你认为材料一、二段的意思矛盾吗?对于正处于人生起步阶段的你有何启示?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12引用:2难度:0.6
  • 1148.由于刘姥姥进大观园激发了老祖宗贾母的雅兴,贾母即命______画大观园的“行乐图”。请问这个人是
    (  )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10引用:3难度:0.8
  • 114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料峭的寒风一吹,憋得鼓鼓囊囊的木棉花苞就炸开了,赤红的花瓣火苗一样蹿出,没有叶子的枝干像被点燃了似的。谁见了这样的花,心底的热望都会跟着燃烧起来。很多花柔美娇艳,木棉花则不然。其形硕大,花瓣厚实,中间的一束花蕊粗壮有力,深色的蕊头黑如胡茬,观其神色,活脱脱一张血气充沛、胡须浓密的汉子脸。这样形容木棉花,绝不是忽略它的好看,【甲】。每到春天,木棉盛情绽放,灿若华灯。木棉开得有些耀眼,感觉点燃春天的势头要来了,木棉烈焰般地映照了整座城市。没有树叶遮蔽的树枝更显遒劲,树枝形态各异,像是各自在寻找伸展的空间,然后用力把花朵向高处托举。再看那些花,大如一盏盏红色的酒杯,当其他的花木还在为迎春盛会做准备的时候,木棉早就开始举杯畅饮。木棉花边开边落,边落边开,花开让我欢喜,花落让我感动。偶尔看到一朵下落的木棉花,带着旋转倏忽坠地,整个下落的轨迹就像一个急促的感叹号,充满力量。花开得早,让木棉有了“嫣然一笑领春风”的得意;花开得火热,让木棉有了“此花若肯夸雄丽,宇内群芳孰敢春”的气势。年少时,很少仔细打量花花草草,认为它们只是为世间添了几许色彩。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觉得一朵花、一棵草都不可小觑。无论是人生一世,【乙】,都有生命的庄严。看到热情似火的木棉,我会想到炽热的希望和奋进的生命,心中会自然涌动起积极前行的力量……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鼓胀的木棉花苞就开了,红色的花瓣开满了没有叶子的枝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请联系语段说明原因。
    (2)请在文中【甲】【乙】两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7引用:3难度:0.7
  • 1150.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张晓风
          ①常常,我想起那座山。它沉沉稳稳地驻在那块土地上,像一方放置在书桌案头上的镇纸,美丽凝重且深情地压住这张纸,使我们可以在这张纸上写属于我们的历史。有时是在市声沸天、市尘弥地的街头,有时是在拥挤而又落寞的公共汽车站,我总会想起那座山和山上的神木。那一座山叫拉拉山。
          ②11月,天气晴朗,薄凉。天气太好的时候我总是不安,看好风好日这样日复一日地好下去,我决心要到山里去一趟,一个人。一个活得很兴头的人,既不逃避什么,也不为了出来“散心”——恐怕反而是出来“收心”,收他散在四方的心。车行一路都是山,满山是宽大的野芋叶,绿得叫人喘不过气来。山色越来越矜持,秋色越来越透明。车往上升,太阳往下掉,金碧的夕晖在大片山坡上徘徊顾却,不知该留下来依属山,还是追上去殉落日。和黄昏一起,我到了复兴。
          ③第二天我去看山,搭第一班车去。当班车像一只无桨无楫的舟一路荡过绿波绿涛,我一方面感到作为一个人一个动物的喜悦,可以去攀绝峰,但一方面也惊骇地发现,山,也来就我了。我去看山,越过的是空间,平的空间,以及直的空间。但山来就我,越过的是时间,从太初,它缓慢地走来,一场十万年或百万年的约会。路上,无边的烟缭雾绕。太阳蔼然地升起来。峰回路转,时而是左眼读水,右眼阅山,时而是左眼披览一页页的山,时而是右眼圈点一行行的水——山水的巨帙是如此观之不尽。
          ④订了一辆计程车,我坐在前座,便于看山看水。司机是泰雅人。“拉拉是泰雅话吗?”我问,“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他说,“哦,大概是因为这里也是山,那里也是山,山跟山都拉起手来了,所以就叫拉拉山啦!”他怎么会想起用国语的字来解释泰雅的发音的?但我不得不喜欢这种诗人式的解释,一点也不假,他话刚说完,我抬头一望,只见活鲜鲜的青色一刷刷地刷到人眼里来,山头跟山头正手拉着手,围成一个美丽的圈子。
          ⑤车虽是我一人包的,但一路上他老是停下载人,一会是从小路上冲来的小孩——那是他家老五,一会又搭乘一位做活的女工,有时他又热心地大叫:“喂,我来帮你带菜!”看他连问都不问我一声就理直气壮地载人载货,我觉得很高兴。车子在凹凹凸凸的路上往前蹦着。“到这里为止,车子开不过去了,”司机说,“下午我来接你。”
          ⑥我终于独自一人了。独自来面领山水的圣谕。一片大地能昂起几座山?一座山能涌出多少树?一棵树里能秘藏多少鸟?鸟声真是种奇怪的音乐——鸟越叫,山越深幽,越寂静。
          ⑦转过一个弯,神木便在那里,跟我对望着。心情又激动又平静,激动,因为它超乎想象的巨大庄严,平静,是因为觉得它理该如此,它理该如此妥帖地拔地擎天。往前走,仍有神木,再走,还有。这里是神木家族的聚居之处。11点了,秋山在此刻竟也是阳光炙人的。我躺在树下,卧看大树在风中梳着那满头青丝。
          ⑧再走到那胸腔最宽大的一棵,直立在空无凭依的小山坡上,它被火烧过,有些地方劈剖开来,老枝枯干苍古,分叉部分却活着。怎么会有一棵树同时包括死之深沉和生之愉悦?坐在树根上,惊看枕月衾云的众枝柯,忽然,一滴水,棒喝似地打到头上。那枝柯间也有汉武帝所喜欢的承露盘吗?真的,我问我自己,为什么要来看神木呢?对生计而言,神木当然不及番石榴,又不及稻子麦子。我们要稻子,要麦子,要番石榴,可是,令我们惊讶的是我们的确也想要一棵或很多棵神木。
          ⑨在山中,每一种生物都尊严地活着,巨大悠久如神木,神奇尊贵如灵芝,微小如阴暗岩石上恰似芝麻点大的菌子,美如凤尾蝶,丑如小蜥蜴。甚至连没有生命的,也和谐地存在着,石有石的尊严,倒地而死无人凭吊的树尸也纵容菌子、蕨草、藓苔和木耳爬得它一身,你不由觉得那树尸竟也是另一种大地,它因容纳异己而在那些小东西身上又青青翠翠地再活了起来。忽然,我听到人声。司机来接我了。
          ⑩第二天清晨我走向渡头,我要等一条船到石门。一个农妇在浇豌豆,打谷机的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我坐在石头上等船。
    ⑪山从四面叠过来,一重一重地,简直是绿色的花瓣——不是单瓣的那一种,而是重瓣的那一种——人行水中,忽然就有了花蕊的感觉,那种柔和的、生长着的花蕊,你感到自己的尊严和芬芳,你竟觉得自己就是张横渠所说的可以“为天地立心”的那个人。不是天地需要我们去为之立心,而是由于天地的仁慈,他俯身将我们抱起,而且刚刚好放在心坎的那个位置上。山水是花,天地是更大的花,我们俨然成为花蕊。
    回首群山,好一块沉实的镇纸。我们会珍惜的,我们会在这张纸上写下属于我们的历史。(有删改)
    (1)第⑤段中,“我”所包的车总被司机“理直气壮地载人载物”,我却感到“高兴”。你怎么理解?
    (2)第⑦-⑨段,作者用大量篇幅写“神木”,用意何在?
    (3)联系全文,分析第⑫段画线句的作用。
    (4)本文标题看似平实,却耐人咀嚼。试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加以鉴赏。

    发布:2024/12/31 21:0:2组卷:39引用:1难度:0.1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