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169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64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118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储量在不可逆转地减少,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新型能源受到广泛关注。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且遇火即可燃烧,又称“可燃冰”。
研究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后只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留下固态残渣,也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它具有极强的储载气体的能力,单位体积的天然气水合物的气体储载量是相同体积气体量的100~200倍,其能量密度是常规天然气的2~5倍,1m3的呈饱和状态的天然气水合物在标准条件下可释放出164m3的甲烷气体。简而言之,就是天然气水合物蕴含的能量大,燃烧值高。
陆地上20.7%和大洋底部90%的地区,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条件,所以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的储量极为惊人。据估计,其资源量是全球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资源量总和的两倍。天然气水合物因潜力巨大,被科学家称为“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我国的海域和陆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专家预测这些资源的总能量约相当于1000亿吨石油,其中南海海域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分布区,资源能量约相当于800亿吨石油。按当前的消耗水平保守估计,我国储藏的天然气水合物可满足近200年的能源需求,这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取材于方银霞、刘飞等人的文章)材料二
由于天然气水合物大量存储于海底,而深水海底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藏储层未成岩,松软易垮塌,容易发生井漏,所以它的勘查开采难度极大。另外,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还会面临巨大风险,如环境风险、装备安全风险和生产管控风险等。不过,与风险并存的还有很多潜在的科学价值。
海底地壳活动以及人类的不当开发,都有可能导致海底水合物气藏中的天然气泄漏。因此,开采过程中针对规避风险的各项研究将涉及地质学环境科学和能源工业等领域,会对这些学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这一点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在开采中应对各种难题亦可促进勘查开采领域科技水平的发展,从而抢占这一领域的科技创新制高点。我国在全面开展区域大规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评价工作的同时,在南海神狐海域先后成功实施了两轮天然气水合物探索性试采工作。第一轮在2017年3月28日。试采中运用地层流体抽取法,通过保证流体的抽取来实现稳定地降压,这一方法的理论和技术都是国际创新,我国也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第二轮在2020年3月26日。试采中攻克了天然气水合物水平井钻采的关键技术,有效提高了水合物的采收率及产气量,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万m3、日均产气量2.87万m3两项新的世界纪录。相对于第一轮的垂直井试采技术,水平井试采对技术工艺的要求高,难度大,在此方面亦无先例可以借鉴。我国专家系统分析了第一轮试采获取的数据,提出了“水合物成藏系统”与“三相控制水合物相态”理论,并反复试验推演,细化施工环节,实现了从垂直井试采向水平井钻采的技术升级换代,我国因此又成为全球首个采用水平井钻采技术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取材于袁于飞、张辉等人的文章)材料三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与开发,纷纷制订了长远发展规划。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深入开展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开发工艺、经济评价、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美国是最早研究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上世纪60年代就开展了相关的勘探研究工作,由其创立的识别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标志--似海底反射层理论被广泛应用。日本通过国际合作开展海洋区域的钻探勘察研究,并获取了天然气水合物样品,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海底天然气水合物采掘技术的国家。
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勘探工作起步晚,1999年才开始系统性的调查工作。与日本相比,我国开发的难度更大。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为泥质粉砂地层,具有水深更深、埋藏更浅、渗透性更差、颗粒更细等特点,是世界公认的最难开采的一种类型。但是这类储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储量最大,占总量的90%以上,一旦实现产业化,其前景非常广阔。为此,我国提出了“五步走”的发展路径,即理论研究与模拟试验、探索性试采、试验性试采、生产性试采、商业开采,第二轮试采就成功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阶段性跨越。
目前针对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经济性评价较少。美国于2009年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数据进行经济性评价,结果表明,其开采成本比传统天然气的开采成本高0.80~0.95元/m3。日本对其海上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的估算结果表明,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中每提取1m3的天然气须花费2.8~10.8元。我国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中每提取1m3天然气的成本为8元/m3,远高于通过现有的成熟技术开采常规天然气的成本。因此,目前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尚无法实现经济效益。
(取材于冯猜猜、张文孝等人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天然气水合物优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洁无污染
B.呈饱和状态
C.燃烧值高
D.储量巨大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水平井钻采技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效提高了天然气水合物的采收率。
B.在技术工艺方面比垂直井的要求高。
C.第一次在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
D.是我国反复试验才得出的自创成果。
(3)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我国在南海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时所遇困难的一项是
A.储层为泥质粉砂地层。
B.储藏在非常深的海底。
C.所处地层的渗透性差。
D.需经历五个发展阶段。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90%的天然气水合物储藏在大洋底部,因此各国都重视海洋开采技术的研究。
B.无论人类怎样完善开采技术,都未必能避免海底水合物气藏中的天然气泄漏。
C.目前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成本高于日本,说明我国的开采技术不如日本。
D.我国已实现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跨越,即将进行商业开采。
(5)目前开采天然气的成本较低,我国为什么还要耗巨资去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请根据三则材料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31引用:5难度:0.5118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敕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亦终必亡而已矣。”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日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蘗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湿,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乎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谏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选自《孟子•告子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B.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嵇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C.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D.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薪之火”的“薪”意为柴火,与“舆薪之不见”中的“薪”意思相同。
B.尧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C.弟,通“悌”,悌的本义指敬重父母,后引申为顺应长上,与“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悌”意思相同。
D.“舍则亡”的“舍”意为放弃、放下,与“舍瑟而作”中的“舍”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他鼓励人们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行尧舜之道。
B.曹交在听了孟子的话后茅塞顿开,想要留下来做孟子的学生,但孟子拒绝了他的请求。
C.孟子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人们“斧斤伐之”的行为,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孟子引用孔子的话来说明人的仁义之心是需要滋养的,如果不滋养仁义之心就会消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
②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5)孟子以用水灭火为喻,论证了他什么样的观点?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1引用:1难度:0.7118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8引用:2难度:0.81184.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注】。”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注】齐桓公与公子纠争位,公子纠被杀,他的师傅召忽自杀殉主,另一个师傅管仲却做了桓公的宰相。
子路和子贡对“仁”的理解,与孔子有何不同?结合以上材料中他们对管仲的评价,简要分析。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9引用:3难度:0.7118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98%的人都认为过敏性鼻炎是花粉引起的。确实,花粉是引起过敏性鼻炎的罪魁祸首。但是把账全部算在花粉头上有些冤枉,大部分人都不知道,① 。
食物过敏在非过敏季表现很不典型,很多人根本感觉不到。在过敏季食用了过敏食物。同时又接触过过敏花粉,过敏性鼻炎症状就会明显加重。食物过敏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② ,吃完后马上出现过敏症状,如吃虾后嘴唇肿痛或出现皮疹。慢性过敏则很隐蔽,症状多样,不限于皮疹和鼻炎,往往在进食数小时甚至数天后才出现症状,我们自己很难识别。
如何找出过敏食物呢?一是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有过敏症状时要考虑是否跟食用了某种食物有关;二是可以通过抽血化验相应食物的IgE、IgG抗体,③ 。找出过敏原后避免接触是一种对因治疗,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脱敏治疗也是一种对因治疗,但如果过敏原复杂就很难实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且脱敏治疗耗时长,一般要治疗3年以上,其间每周都要治疗,坚持下来也需要很强的毅力。
(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太阳快到了天心,张老汉对儿子说:“我们快些走,等会儿集就散了。”
B.褚老师看着同学们,说:“我们为什么来上学?是要学知识,学做人。”
C.我们站在月台上,等着下货、上货,全家老小就指望着这个吃饭。
D.虽说我们是亲兄弟,但也得把这笔账算清楚,不能老是让你吃亏。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3引用:6难度:0.5118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例如,将氧化铝称为“陶土”,氧化钙称为“碱土”等,事实上,稀土是镧、镜、钇等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因为当时冶炼提纯难度较大,用于提取这类元素的矿物比较稀少,而且获得的氧化物难以熔化,也难以溶于水,也很难分离,且外观酷似“土壤”,①_____,这一名称从18世纪沿用至今。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现实中,小到手机屏幕、数码相机,大到导弹、雷达、潜艇,②_____,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它有“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之称,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和军工领域。 ③_____。两者的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矿物中共生情况和离子半径皆不同。在应用上,轻稀土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假稀土”,( );而重稀土资源稀缺,可用于航天、军事、国防及新材料合成等高科技领域,价格昂贵,可替代性小。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即使存量大、应用广,但价值相对低廉
B.即使应用广、存量大,但价值相对低廉
C.虽然存量大、应用广,但价值相对低廉
D.虽然应用广、存量大,但价值相对低廉
(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0引用:2难度:0.6118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与李翰林建书①
[唐]柳宗元 杓直足下:州传遽至,得足下书,又于梦得处得足下前次一书,意皆勤厚。庄周言,逃蓬藿者,闻人足音,则跫然喜。仆在蛮夷中,比得足下二书,及致药饵,喜复何言。仆自去年八月来,痞疾稍已,往时间一二日作,今一月乃二三作。
永州于楚为最南,状与越相类。仆闷即出游,游复多恐。涉野有蝮虺②、大蜂,仰空视地,寸步劳倦。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圜土一遇和景负墙搔摩伸展肢体当此之时亦以为适然顾地窥天不过寻丈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明时百姓,皆获欢乐,仆士人,颇识古今理道,独怆怆如此!诚不足为理世下执事,至比愚夫愚妇,又不可得,窃自悼也!
仆曩时所犯,足下适在禁中,备观本末,不复一一言之。今仆癃③残顽鄙,不死幸甚!苟为尧人,不必立事程功,唯欲为量移官,差轻罪累;即便耕田艺麻,取老农女为妻,生男育孙,以供力役;时时作文,以咏太平。假令病尽己,身复壮,悠悠人世,越不过为三十年客耳。前过三十七年,与瞬息无异,复所得者,其不足把玩,亦已审矣。杓直以为诚然乎?
仆近求得经史诸子数百卷,尝候战悸稍定,时即伏读,颇见圣人用心,贤士君子立志之分。著书亦数十篇,心病,言少次第,不足远寄,但用自释。贫者,士之常,今仆虽羸馁,亦甘如饴矣。足下言已白常州④煦仆,仆岂敢众人待常州耶?若众人,即不复煦仆矣;然常州未尝有书遗仆,仆安敢先焉?勉尽志虑,辅成一王之法,以宥罪戾。不悉。宗元白。
(有删改)[注]①这封信为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写。李建:字杓直,曾任翰林学士。②蝮虺(huī):蝮蛇。③癃(lóng):疲病。④常州:李建的哥哥李逊,当时任常州刺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囚拘圜土/一遇和景负墙/搔摩伸展肢体/当此之时/亦以为适/然顾地窥天/不过寻丈/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B.譬如囚拘圜土/一遇和景/负墙搔摩伸展/肢体当此之时/亦以为适/然顾地窥天/不过寻丈/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C.譬如囚拘/圜土一遇和景/负墙搔摩/伸展肢体/当此之时/亦以为适/然顾地窥天/不过寻丈/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D.譬如囚拘圜土/一遇和景/负墙搔摩/伸展肢体/当此之时/亦以为适/然顾地窥天/不过寻丈/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都用“足下”。“足下”后专用为下称上的敬辞。
B.越,文中指古族名。秦汉前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部落众多,又称“百越”等。
C.尧,文中指传说中父系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史称“唐尧”,他之后由舜继任。
D.诸子,文中指诸子百家。一般指先秦各个学派的总称。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起笔便用了庄周的话写出自己的心情,把被贬永州喻成“逃蓬藋者”,可以想到作者境遇的凄凉,思想的抑郁。
B.作者介绍永州的环境,南方秀丽的景色在作者眼中则是毒蛇出没之地,即便遇到“幽树好石”,也只能“暂得一笑”。
C.书信末尾,作者说自己在读书,写文章,聊以自慰。作者敬仰李建的哥哥李逊,表示自己要尽力照顾好李逊。
D.这封信是柳宗元向知心朋友谈谪居生活的,作者倾诉忧郁的心情,信的内容广泛,语言精练,意味深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比得足下二书,及致药饵,喜复何言。
②仆曩时所犯,足下适在禁中,备观本末,不复一一言之。
(5)文章第三段表达了作者哪些心思?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7引用:2难度:0.61188.探春有才干,有眼光,敢作敢为,是一个关注家族命运,富有忧患意识的大观园中的女“政治家”。《红楼梦》中写探春故事最动人的还是她的“理家”及其在“抄检大观园”中的表现。请简叙“探春理家”的情况。(100字左右)
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28引用:5难度:0.9118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柳庄拜谒左宗棠
蔡勋建 雪好像学会了“遁地法”,很快就潜入地下;春却像尚未完全孵化的小鸡,还在硬壳一般的田野与草丛里挣扎。那天,我们一路追着北去的湘江,行色匆匆来到柳庄。
柳庄,湘江附近的仿古院落,左宗棠早年耕读之地。远处山野披褐、草木凋零,眼前池塘水瘦、庭院深深。院墙门楣大书“柳庄”二字,是左公手迹。黛青燕子瓦屋顶,白垂墙面,缕空红窗,古意浸染。岁月倏忽,左公逝去132年矣。
为什么叫柳庄?我有两种解读:柳庄所在的樟树镇巡山村,过去叫柳家冲,柳家冲里建柳庄,合情合理。再是,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柳庄是他出仕前的旧居,既为农夫,半耕半读,住柳庄也符合身份。然而我想说的是,左宗棠似乎很早就对“柳”情有独钟,在他“湘上农人”正房有一副槛联“士运穷时弥见节,柳枝到处可成阴”,颇值得研究。柳树在他心目中不仅是一种意象,更是一种精神标志,一种心灵寄托。我仿佛感到左宗棠没走多远,我依稀看到一个年轻而如柳般柔韧的身影仍在这山前屋后躬耕陇亩,种稻植茶。
左宗棠是一介书生,但读书并不走运。他生性颖悟,少负大志。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15岁时,他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次年应长沙府试高中第二名,道光十二年参加湖南乡试是第十八名。之后六年,三次赴京会试,均名落孙山。三次不第,就等于当今学子没有高等学历文凭,可左宗棠与人不同,他博览群书,不仅攻读儒家经典,更涉猎有关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所谓“经世致用”的杂书,格物致知,这些成为他后来带兵打仗、施政理财的宝贵财富。
朴存阁是左宗棠的居室,上有一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是左公23岁成婚时的新房自拟联。这是他的座右铭,是他的人格宣言。1857年,左宗棠垫伏至45岁时迁居长沙。在他的人生行旅与政治生涯中,柳庄,就是他在湘江边的一个码头,是苦苦等待时的一艘船。
1849年,时年64岁的林则徐途经长沙,点名要见左宗棠。于诚惶诚恐中,左宗棠面晤老英雄,将平生所学、毕生赍志尽付一夜长谈。林则徐说,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林则徐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悉数赠之。临别,林则徐还将自己的座右铭书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翌年,林则徐回福建后身染重病,临终前竟命次子代写遗书,向咸丰皇帝极力举荐左宗棠人才难得。由此,湘江边上留下了一段“左林会晤”的人间佳话。巧合的是,后来,1876年,左宗棠刚好是在他64岁那年征战新疆。他身虽老迈,但终不负林公所托,力排李鸿章等海防派重臣之议,抬棺西行,率领数万湖湘子弟金戈铁马,浴血奋战,将碧眼儿阿古柏们赶回老家。一年后,新疆全境收复,左宗棠让整个世界听到了东方睡狮的惊天怒吼。
柳庄不是左宗棠的出生地,而是他梦想高飞之地。左公的书房,极简陋极寻常:破旧的木柜蜷缩墙角;可能还是柳木制作的桌椅板凳,土得掉渣;桌上的马灯、墨砚,都有厚厚黑黑的包浆。但这的确是左公用过的原物。踱步陋室,我想到两个问题:其一,封疆大吏陶澍为什么会那么喜欢他?陶澍不但与左宗棠成为忘年之交,还结下儿女亲家,年龄悬殊不说,门第也相差甚远。其二,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何也那么赏识他,甚至“一见倾倒,诧为绝世奇才”?
我知道布衣左宗棠曾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缒城而入”,终使太平军围攻长沙三月不下。我也知道左宗棠出佐过湘幕,且初露峥嵘,引起朝野关注,时人还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惊天评语。可这都是林公逝世经年后才有的事……我看到了左公不多的几幅书法作品,无论是集句抑或原创,仿佛雪藏有一种博大、深邃的宗教情怀。其中有一联,字也俊秀,语也蕴藉:“能当大事时同仰,自极清修古与齐。”诗言志,歌咏言,谁能说士子出身的左宗棠不是胸有丘塑、志存高远呢?我看到了左宗棠的自信。
我的同行者正忙着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考察,而我则在孤独地寻找,一个理想主义者寻找一个中国符号的行藏,梦想找到某些破译的“密码”。
离开柳庄,望着院内两株新植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左公柳”,我再度想起了左宗棠两次率部西征,一边浩浩荡荡进军,一边沿途植柳。我仿佛看到西域新疆杨柳成行,绿阴满地,凡原湘军所到之处所植之道柳,皆“连绵不断,枝拂云霄”。它还让我想到而今长沙县的左宗棠墓地两侧华表之联语:“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
终于没能见到左宗棠,先生毕竟作古百余年矣。柳庄里,“左公柳”依旧寂然鹤立,仿若一袭青衫的左宗棠,气象搞然,笑容可掏……
(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宗棠故居之所以得名“柳庄”,是因为此地属于“柳家冲”,也因为左宗棠特别喜欢和推崇柳树,柳树乃是一种精神标志。
B.会试屡屡下第的左宗棠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了“经世致用”的杂书,这为他后来带兵打仗、施政理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在左宗棠的为政道路上,林则徐和陶澎堪称伯乐;尤其是林则徐的力荐,使左宗棠得以挂帅带兵进入新疆,收复广袤土地。
D.作者认为,左宗棠能凭布衣之身而获得两位封疆大吏的赏识,缘于他胸有丘壑而志存高远,也缘于他才能卓异、充满自信。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将“春”喻为“小鸡”,把“田野与草丛”喻为“硬壳”,交代了拜竭柳庄的时节,生动地表现了冬春交接之际的气候特点。
B.第二段按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进行描述,抓住了典型意象,表现了左宗棠故居的古朴简雅,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敬仰之情。
C.本文多处语言有诗文色彩,如“池塘水瘦、庭院深深”“耕陇亩、种稻植茶”,还多处引用对联和诗句,风格雅致且富有文采。
D.文章以柳庄起笔,详细叙述左宗棠的三次落第,介绍他博览群书、与林则徐会晤、收复新疆等事迹,突出了其民族英雄的形象。
(3)根据上下文,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4)作者在文中说:“柳树在他心目中不仅是一种意象,更是一种精神标志。或许,还会有某种精神寄托。“请结合全文分析左宗棠与柳树之间有哪些共同特征。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29引用:5难度:0.5119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会议对“30•60目标”的重大意义以及相关工作做出重要阐述和部署,会议强调“十四五”作为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需要推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转型工作。高碳行业低碳化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目标的必经之路,其转型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在此形势下,多个机构已经给出了实现“双碳”目标期间的投资需求资金量估计(见表1)。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资金弥补。表1 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资金需求梳理 机构/个人名 时间段 资金需求量 易纲 2030年 2.2万亿元/年 2030年至2060年 3.9万亿元/年 中金公司 总过程 139万亿元 2021年至2030年 22万亿元 马骏 总过程 100-500万亿元 落基山研究所和中国投资协会 2020年至2050年 70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2020年至2050年 174.38万亿元 表2 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及任务 国家 碳达峰时间 碳排放峰值 人均碳排放 规划碳中和时间 英国 1991年 8.07亿吨 14.05吨 2050年 欧盟 2006年 48.54亿吨 10.28吨 2050年(各国不同) 美国 2007年 74.16亿吨 24.46吨 2050年 加拿大 2007年 7.42亿吨 22.56吨 2050年 巴西 2012年 10.28亿吨 5.17吨 2060年 日本 2013年 14.08亿吨 11.17吨 2050年 韩国 2013年 6.97亿吨 13.82吨 2050年 中国 2030年 120亿吨(预计) 8.5吨(预计) 2060年
材料二:
根据目标,我国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专家看来,实现“碳中和”需要同时做好“加减法”——“减法”就是要切实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加法”就是要大力增加碳汇。
今年开始,国家电网丽水公司通过“错峰发电”“虚拟电厂”等手段,积极节能减排,助力“碳中和”。所谓“虚拟电厂”,顾名思义,这是座看不见的电厂。虚拟电厂聚合了丽水境内55万千瓦库容调节水电站和45万千瓦下游径流电站,形成了相当于一个百万千瓦级的“超大号电池”。当电力系统出现供需不平衡时,“虚拟电厂”可以借助调控平台,快速分析计算各个水电站的运行情况,并发出“错峰发电”的指令。相较传统调峰方式,这种基于“虚拟电厂”的“错峰发电”技术手段,避免了资源浪费,还能减少发电的煤损耗。
在杭州临安区太湖源镇上阳村重阳坞,有一片334亩的“碳中和林”。2017年3月,这片特别的树林种下了27722株红豆杉、银杏、浙江楠、栾树、无患子等珍贵树种,用于抵消G20杭州峰会排放的6674吨二氧化碳,以实现G20峰会零排放目标。
“碳中和林”是一种生态补偿办法,主要目的是通过造林的方式中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据悉,G20杭州峰会碳中和林项目,抚育管护期20年。栽种的树种既有较强的固碳能力和观赏性,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业内人士测算,这片林子在20年里将累计增加碳汇6680吨。除了能完全吸收G20杭州峰会排放的全部温室气体,帮助峰会实现零排放的目标,还将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00余万元。
(摘编自《“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专家学者这样说》)材料三:
我国距离碳达峰还有不到10年时间,全面推动落实能源碳达峰任务,推进重点领域取得历史性进展,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煤炭减量步伐,严控煤电项目,积极推动钢铁、建材化工等主要耗煤行业减煤限煤,大幅压减散煤。合理控制石油消费增速,科学优化天然气消费结构,全面实施油气绿色生产行动,大力推进油气输送降碳提效,积极推动油气加工转型升级。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迭代发展,稳步加快替代力度和节奏。加快发展风电光伏产业,优先推进东中南部地区风电光伏就近开发消纳,积极推动东南沿海地区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和“三北”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化开发,“十四五”时期风电光伏要成为清洁能源增长的主力。积极稳妥发展水电、核电,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和政策支撑保障,加快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加强抽水蓄能、天然气发电等调峰电站建设。加强电网建设,优化全国电网格局,开展配电网智能化升级改造,鼓励用户投资建设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不断完善符合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配套机制和市场模式。
(选编自《国家能源局局长:碳达峰碳中和“十四五”重点抓这三条》)(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必经之路是高碳行业低碳化发展,迫切需要推动相关重点领域的转型工作。
B.根据多个机构给出的实现“双碳”期间的资金需求量估计,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总需求普遍高于百万亿元,资金缺口主要靠市场来解决。
C.英国、加拿大、韩国在控制碳排放方面做得较好,碳排放峰值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低,规划的碳中和时间也比其他国家早。
D.若把欧盟作为整体考虑,欧美地区实现碳达峰的时间较早,但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所需要的时间要比我国多10年以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虚拟电厂”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减少煤耗,属于实现碳中和所要做的“加法”。
B.“碳中和林”是通过树种的固碳能力来实现碳中和的,所以必须选择珍贵树种。
C.“碳中和林”所产生的碳汇和经济效益是可以通过测算并做好周密计划来实现的。
D.虽然我国距离碳达峰不到10年,任务艰巨,但一些重要领域已取得历史性进展。
(3)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在能源的使用方面有哪些具体可行的应对措施?请概括说明。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0引用:4难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