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169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64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1191.巧姐的名字是以下哪个人起的?( )
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12引用:3难度:0.9119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芦花被
【元】贯云石 仆过梁山泊,有渔翁织芦花为被,仆尚其清,欲易之以绸者。翁曰:“君尚吾清,愿以诗输之。”遂赋,果却绸。
采得芦花不涴①尘,翠蓑聊复藉为茵②。
西风刮梦秋无际,夜月生香雪满身。
毛骨已随天地老,声名不让古今贫。
青绫莫为鸳鸯③妒,欸乃声中别有春。
【注】①涴(wò):泥沾在器物上。②茵:褥子。③鸳鸯:绣在青绫上的鸳鸯图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句秋意渐浓,西风袭来飞雪满身,诗人却因身盖芦花被,不觉寒冷,安然入梦。
B.“毛骨已随天地老”,运用了双关、拟人的手法,由“芦苇”推及“渔翁”,包蕴丰富。
C.“青绫莫为鸳鸯妒”,诗人极富幽默情调地安慰“青绫”不要妒恨主人拿它来换芦花被。
D.以“欸声中别有春”作结,情思悠悠,如余音绕梁,描摹了人生理想而美好的境遇。
(2)《芦花被》序文中提到“仆尚其清”与“君尚吾清”,请结合诗文内容,简要分析“清”字的丰富意蕴。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15引用:6难度:0.5119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所谓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这就是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担当性格的有机统一。
当然,作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合规律性发展的文化之链,但是它又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的不同方面、不同内容和不同性质的区分。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待。否则,就可能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旗号下造成混乱。
那么,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呢?这涉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它自身的文化特质问题。事实上,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质就是“自信”,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它最初萌生时的神话传说中,就是以自信、自强为精神特质的。人们所熟悉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不就充满了一种发奋而自信的精神吗?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理性化、理论化了。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荀子则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这些不正充满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担当而自信的精神吗?宋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清时期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无不是充满了一种无畏而自信的精神。
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人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创造者。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就无所谓文化,而任何优秀的文化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唐凯麟《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材料二:
《解放日报》副刊《朝花周刊》记者就“中国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专访了原文化部长、作家王蒙,以下为访谈节选。
朝花周刊:您为什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时代话题?
王蒙: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我们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适应全球大势、进行最佳选择与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谋求发展的能力。
文化的高低分野,不仅代表着公民的个人素质,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彰显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因此,不论有多么困难,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时代课题。
朝花周刊: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它和世界先进文化可否对接?
王蒙:中国文化有一种适应的能力,有一种变化发展的能力,既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又有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能力。也许,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古老,甚至也看到了中华文化的不够用,但是我们还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适应性,它有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有汲取和消化外来影响的能力。
现在我们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国家有了巨大的发展,因为对国家前途已经有了自信,所以才有了文化自信。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包括对传统文化中积极、优秀的方面的自信,包含了我们对自己发展模式的自信,也包含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汲取能力、选择能力、消化能力、调整能力、本土化能力以及识别能力、分析能力的自信。我们的文化不是一个脆弱的文化,不是手指头一捅就破一个窟窿的,捉襟见肘、岌岌可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一个能够和世界对话和打交道、能够既保持自己特色又不拒绝任何外来有益影响的文化。
朝花周刊:在全球化时代里,该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又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始终焕发光彩?
王蒙: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见证,更是今天中华民族固本开新的精神动力。全球化与现代化冲击着我们的民族传统,这种时候,更需要文化自信、文化定力,更要勇于与善于实现引领、整合、包容、平衡与进一步提升,以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为主心骨,积极构建生气勃勃、富有创新活力,又能够满足人民多方面精神需要的多彩多姿的文化生态格局。
我们中华民族确实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这不是“老大帝国”的狂妄自大,这是建立在转化与变革的举世瞩目、发展与创新的累累硕果之上的坚实自信。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加坦然地面对困难,化解矛盾。我们走过的道路让我们自信,我们创造的业绩使我们能够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是由内而外的自信,是有定力的自信,是有凝聚力感召力的自信,是面向世界的自信。我们要以文化自信、文化复兴,托起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创造我们的文化辉煌,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专访王蒙:中国文化自信,是从善如流的自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对“中华文化”这一概念有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并理性对待,才能有效提升文化自信。
B.中华文化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对自身文化的调整与更新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消化两个方面。
C.材料一从文化特质和文化主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
D.两则材料都以“文化自信”为话题,前者侧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后者侧重更新与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现在能对接世界先进文化,还能在未来焕发光彩,这与其强大的适应性特质有关。
B.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有助于我们明确提升文化自信的着眼点和目标指向。
C.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深入到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家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的文化特质。
D.两则材料对防范可能出现的虚假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乱象和消除某些人的文化焦虑具有现实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自信表现的一项是
A.2021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以隋唐歌舞人俑为原型,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完美呈现大唐盛世,获得空前好评。
B.许渊冲致力于翻译事业,将《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和法文,获得海内外高度认可。
C.李子柒在社交平台分享田园风光和美食制作的视频,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无数外国人爱上了中国。
D.近年不断有人提议在原址重建圆明园,再现这一“万园之园”杰出精美的建筑景群,重现昔日盛世繁华与荣光。
(4)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论证的严密性。
(5)作为文化主体,青年学生面对展藏文物、古代作品等文化载体时,应当怎样做才真正提升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议。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8引用:2难度:0.6119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公西华说的也是国家大事的两句是“
(2)杜牧《阿房宫赋》中,“
(3)苏洵《六国论》中,写六国送给秦国越多,秦国侵犯六国越厉害的两句是“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1引用:2难度:0.9119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智斗(选段)[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个伪军从上坡上走过。]
胡传魁 嘿,阿庆嫂!
阿庆嫂 (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
胡传魁 你好哇?
阿庆嫂 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
胡传魁 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
阿庆嫂 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
胡传魁 哈哈哈……
阿庆嫂 胡司令,您这边请坐。
胡传魁 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子,刁德一。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阿庆嫂 (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胡传魁 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
刁德一 好说好说。
阿庆嫂 参谋长,您坐!
胡传魁 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地谢谢你呀!
阿庆嫂 那是您本身的造化。哟,您瞧我,净顾了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泡茶去,您坐,您坐!(进屋)
刁德一 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
胡传魁 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
[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
胡传魁 (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阿庆嫂 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
[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
阿庆嫂 参谋长,您吃茶!(忽然想起)哟,香烟忘了,我去拿烟去。(进屋)
刁德一 (看着阿庆嫂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
胡传魁 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那时候你还在日本留学,你怎么会认识她哪?
刁德一 哎!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
胡传魁 怎么,你对她还有什么怀疑吗?
刁德一 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
胡传魁 你这个人哪!
刁德一 嘿嘿嘿……
[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
阿庆嫂 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
[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送上的烟。阿庆嫂欲为点烟,刁德一谢绝,自己用打火机点着。]
阿庆嫂 胡司令,抽一支!
[胡传魁接烟。阿庆嫂给胡点烟。]
刁德一 (望着阿庆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 (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 (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 (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 (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阿庆嫂摇手拒绝)
胡传魁 人家不会,你这是干什么啊!
刁德一 (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 (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 (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
阿庆嫂 (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 (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 (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
[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
刁德一 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 (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 (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 (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
阿庆嫂(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胡传魁 哈哈哈……
刁德一 嘿嘿嘿……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佩服!佩服!
阿庆嫂 胡司令,这是什么意思呀?
胡传魁 他就是这么个人,阴阳怪气的!阿庆嫂别多心啊!
阿庆嫂 我倒没什么!(提铜壶进屋)
胡传魁 老刁啊,人家阿庆嫂救过我的命,咱们大面儿上得晾得过去,你干什么这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叫我这面子往哪儿搁!你要干什么,你?
刁德一 不是啊,司令,这位阿庆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胆大心细,遇事不慌。咱们要在沙家浜久住,搞曲线救国,这可是用得着的人啊,就不知道她跟咱们是不是一条心!
胡传魁 阿庆嫂?自己人!
刁德一 那要问问她新四军和新四军的伤病员,她不会不知道。就怕她知道了不说。
胡传魁 要问,得我去!你去,准得碰钉子!
刁德一 那是,还是司令有面子嘛!
胡传魁 哈哈哈……
(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有删改)[注]《沙家浜》堪称现代京剧的经典之作。第四场《智斗》尤其经典。当时的背景是:抗战期间,在沙家浜开“春来茶馆”的阿庆嫂是新四军的联络人,她也曾经救过胡传魁的命。胡传魁是一个当地民团的司令,土匪起家,打着“忠义救国军”的旗号,表面抗日,实际上目的在于巩固自己的地盘。其参谋长刁德一是当地一个财主的儿子,曾留学日本,是一名亲日派。三人各怀心事,在春来茶馆上演了一场智斗戏。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阿庆嫂言语机智,她问胡传魁“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表面在寒暄,实际上在询问胡传魁此次回到沙家浜的真实目的。
B.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上下打量”这一细节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怀疑,表现了他的阴险,多疑。
C.刁德一说“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遇事不慌、胆大心细的由衷赞赏。
D.阿庆嫂给刁德一送烟说“烟不好,请抽一支”体现了她中国式的谦虚;给胡传魁送烟说“胡司令,抽一支”,熟络的语言则有意展现她与胡司令的关系。
(2)下列对剧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剧中人物形象鲜明,胡传魁是个草根出身的司令,说话带有很重的江湖气。阿庆嫂是中共地下工作者,伪装成茶馆老板娘,讲话热情周到、圆通泼辣、灵活机智。
B.剧中人物台词具有话外之音。阿庆嫂说“借贵方一块宝地”实在暗示自己是外乡人;“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指的是她背后有新四军这个强大后盾。
C.剧中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起重要作用。“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这是阿庆嫂对刁德一的有力回击,体现她对刁德一的不满,表现出她的机智果敢。
D.剧本中唱词对白简短干练,堪称心理较量的经典:刁德一、胡传魁、阿庆嫂各怀心思又不动声色;内心涌动,又表面平静;互相猜忌,又外显谦和。
(3)戏剧冲突是戏剧中矛盾的体现,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本场戏命名为“智斗”,“智斗”主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剧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刁德一说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试就画波浪线部分赏析阿庆嫂这一特点。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5引用:2难度:0.5119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黄帝内经》称之为“疟”,《金匮要略》称之为“疟病”。① ,如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最早记载,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则明确指出青蒿可治“疟疾寒热”。但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抗疟成分并不是从青蒿中提取的,② ,应该被称为“黄花蒿素”或“黄蒿素”,但因青蒿是中国传统中药的名称,③ 。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4引用:2难度:0.71197.阅读,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学生近视呈现 ①,“小眼镜”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科研结果表明,光照是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重要因素,对于 ②,有实验发现相同光照度下,相比白光,波长长的红光引起的脉络膜增厚更加显著。
专家认为,在沐浴阳光的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闭着眼睛迎着太阳的方式让视野中充满红光,通过促进视网膜多巴胺释放刺激脉络膜血流,从而促使脉络膜增厚来控制近视的进展。近期,国家卫健委开展了相关研究,每天中午12时20分至12时30分(除节假日),让学生集体前往操场, ③,迎着太阳的方向闭目10分钟,让红光充满整个视野,期望其研究结果能预防改善近视。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小眼镜”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就在钟扬差点儿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接到了通知——考上了!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
B.你看,他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这六部“机器”同时开动。
C.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
D.人们用“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这十个字,来赞扬张秉贵的服务态度。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4引用:3难度:0.7119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个世纪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清华学霸团现已人皆古稀,在央视上昂扬地唱着《少年》;长征五号艰难玉成,背后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仅33岁;王源18岁在联合国青年论坛发表全英文演讲,意气风发……他们有人容貌逝去,却还保留青年之气;有人正值壮年,将青春献给国家;有人韶华正在,深受喜爱。
时值五四青年节,学校组织了一场主题为“我心中的青年形象”的演讲比赛,请你根据材料撰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理解与感受。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5引用:2难度:0.71199.词读下面间或字,完成下列各题。
冰壶是一项技巧性运动,这里面也包含了很多的战略思想,比赛时场上的局面① ,不到最后一下,谁也不知道比赛的胜负,这也许就是冰壶的魅力所在。
由于② ,上面有一层特制的微小颗粒,这时候就该冰壶出场了。运动员可以用冰壶刷刷冰面以改变冰壶与冰面的摩擦力,是冰壶滑行更加顺畅。因此,因为扫冰者无法判断冰壶的路线,这就需要投掷冰壶的运动员通过叫喊来③ ,使冰壶的运行更加精准。这些呐喊声虽然语言不同,但运动员到最后都要张开“血盆大口”,发出一个长长的开口拖音。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随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6引用:5难度:0.6120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了让高一新生顺利开启崭新的学习生活,学校将举办成长分享会,拟邀请一位优秀的高三学生,做主题为“新起点,新未来”的发言。该校高三年级学生会提出了三名人选。
文佳,进入高中后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她与同学合作的模拟政协提案在“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表现出色,被带到了全国“两会”,倍受社会瞩目。刘江,痴迷于程序设计,在学习高中课程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成功申请了一项国家专利,多所高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张晓,出生于中医世家,早已立下从医志向,为考上最好的医科大学,他全身心投入学习,高中三年的成绩一直居年级前列。
作为高三学生,你认为哪位同学更合适在成长分享会上发言?请给学校高三学生会写一封信,推荐其中的一位同学,表达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6引用:12难度: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