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195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68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123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水龙吟
    辛弃疾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注]①作年不详,当为词人晚年退居瓢泉时作。②“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三句,引用了东晋谢安的故事。据《世说新语•排调篇》记载:“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翕集家门,倾动人物。刘夫人戏谓安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谢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③引用了《世说新语》中谢安曾隐居东山,又从东山复出为官的故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仰慕陶渊明,他对陶渊明大加赞赏,原因之一是陶渊明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
    B.陶渊明弃官归隐,自言是因为热爱自然,而词人认为还有其他原因导致他远离官场。
    C.词人认为陶渊明精神千古不灭,所以他认为陶渊明未死,与自己的精神相通、追求一致。
    D.词人写富贵无味,意在说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十分贫困,就算他年富贵,也淡而无味了。
    (2)有人说,辛弃疾在这首词里表现出失意之感,请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31 20:0:1组卷:3引用:4难度:0.5
  • 123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1月,美国北密歇根大学哲学教授安东尼•奥曼向《纽约时报》提到,他收到一份班级中最好的论文,段落简洁,举例恰当,论据严谨,令人(  )。随后对这位学生进行了调查,学生承认,文章是ChatGPT写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ChatGPT的重要性不亚于互联网的发明。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也曾称赞,“ChatGPT好得吓人,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人工智能不远了。”
          和其他聊天机器人相比,ChatGPT显示出了更高的“情商”。它可以回答用户的追问,能承认错误,并且(  ),不断调整答案。问它“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这句话是哪部著作的开篇,正确答案是①_____,而它的回答是《山海经》;被提醒错误后,它很快道歉并调整答案;《封神榜》。再次追问,它说,女娲炼石补天是一个(  )的传说,出现在多个文献中,因此,没有一个确定的出处。
          有人认为,ChatGPT目前在三个地方有价值,它能帮用户生成一段内容作为初稿,例如邮件、短新闻等。第二个价值是可以给用户提供启发和灵感。第三个价值就是娱乐。如果有人希望它提供知识并对此(  ),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②______。
    (1)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2)按要求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内容。
    ①处请填写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书名;
    ②处请填写一个否定句。
    (3)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处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让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B.春节期间,一款名为“加特林”的烟花占据了全网注意力,它因射速快、火力猛而得名。
    C.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D.支撑外贸稳中向好的积极因素正在集聚,我国全球贸易运行“稳定器”的作用更加凸显。

    发布:2024/12/31 20:0:1组卷:19引用:4难度:0.7
  • 123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①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
          ②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C.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D.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等的一种凭证,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B.弃市,古代的一种刑罚,刑人于市,并将尸体放在大街上示众,以示“与众共弃之”。
    C.关中,楚地东有函谷关,南有雁门关,西有大散关,北有山海关,因称楚国本土为关中。
    D.亚父,项羽首席谋臣范增的尊称。父,尊称也,同于父辈,如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刚入秦宫时,意欲在宫中居住休息,后经樊哙张良劝谏,他又撤回军队,可见其能听取逆耳忠言、虚心纳谏的优点。
    B.沛公入关后,秋毫无犯,实行一系列宽政措施,想赢得百姓的拥护,从秦人“大喜”到“益喜”可见其深得民心,为日后成功奠定基础。
    C.有人劝说刘邦拒守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自立为王,沛公答应了。曹无伤密告于项羽,导致项羽大怒,要攻打刘邦的军队。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项羽入关后屠民烧宫,与刘邦先前的安抚吏民,宽待秦王形成鲜明对比,体现项羽残暴的一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②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5)选文第②段与《项羽本纪》中关于鸿门宴的记载,经过基本相同,但选文在此处较简略,《项羽本纪》则较详细,试分析这样安排的妙处。

    发布:2024/12/31 20:0:1组卷:1引用:3难度:0.6
  • 123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或许每个文人都有一件自己喜爱的宝贝,虽体小形微,却有着大趣味。此物有一雅名:清玩。
          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记载清玩之物“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陆游是“蒲痴”,常常到山间捡白石头、接泉水回来养菖蒲。即使在外面喝醉了,很晚才回家,他不忘把菖蒲拿到室外通风,所以他的菖蒲长得节叶坚瘦。他甚至用菖蒲上的露珠来洗眼睛,以明目静心。不仅如此,他更是作诗表达对菖蒲的喜爱:“(  )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  )橄榄茶。自是闲人(  )闲趣,(  )无心学野僧家。”
          以物养性,不为物役,是清玩之性,___________。
          陶渊明爱菊,在自己的田舍四周种满了山菊,每至重阳,便坐在菊丛中,静静欣赏寒霜中傲然挺立的秋菊。他认为不是他看菊赏菊,___________。理想幻灭,满怀遗憾和无奈,在他独自叹息时,有爱菊一直陪伴左右。菊虽不能言语,但那份静静的陪伴足以抚慰内心的苦闷。
          文人清玩,始于遇见,长于陪伴。陪伴是最舒心的安慰,___________,也让人有底气、有勇气面对失意的人生。
    (1)请选出文中括号里用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寒;煎;逐;原。
    B.山;煮;足;本。
    C.寒;煎;足;本。
    D.山;煮;逐;原。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发布:2024/12/31 20:0:1组卷:8引用:5难度:0.7
  • 123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各种各样的群:家族群、同学群、旅游群、创业群……何为“群”?人们既说“人以群分”,也说“群而不党”;既说“群星璀璨”,也说“群魔乱舞”;既说“卓然超群”,也说“害群之马”。
          “群”既是同类,构成集体;也是亲朋,传递温情。“群”既有“众多”之数,也有“聚合”之力。梁启超《新史学》有言:“人类进化云者,一群之进也,非一人之进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4/12/31 20:0:1组卷:6引用:6难度:0.5
  • 123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31 20:0:1组卷:64引用:3难度:0.9
  • 123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
     
     
    ”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2)《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
    (3)《齐桓晋文之事》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
     
     
    ”。

    发布:2024/12/31 20:0:1组卷:0引用:3难度:0.5
  • 123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武)王曰:“弊邑秦王使臣敢献书于大王御史。大王收率天下以摈秦,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矣。大王之威,行于天下山东弊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今秦以大王之力,西举巴蜀,并汉中,东收两周而西迁九鼎,守白马之津。秦虽辟远,然而心忿含怒之日久矣。今寡君有敝甲钝兵,军于渑池,愿渡河逾漳,据番吾,迎战邯郸之下。愿以甲子之日合战,以正殷纣之事。敬使臣先以闻于左右。”
    “凡大王之所信以为从者,恃苏秦之计。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覆齐国而不能,自令车裂于齐之市。夫天下之不可一亦明矣。今楚与秦为昆弟之国,而韩、魏称为东蕃之臣,齐献鱼盐之地,此断赵之右臂也。夫断右臂而求与人斗,失其党而孤居,求欲无危,岂可得哉?今秦发三将军,一军塞午道,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军于邯郸之东;一军军于成皋,驱韩、魏而军于河外;一军军于渑池。约曰:‘四国为一以攻赵,破赵而四分其地。’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臣窃为大王计,莫如与秦遇于渑池,面相见而身相结也。臣请案兵无攻,愿大王之定计。”
          赵王曰:“先王之时,奉阳君相,专权擅势,蔽晦先王,独断官事。寡人宫居,属于师傅,不能与国谋。先王弃群臣,寡人年少,奉祠祭之日浅,私心固窃疑焉。以为一从不事秦,非国之长利也。乃且愿变心易虑,剖地谢前过以事秦。方将约车趋行,而适闻使者之明诏。”于是乃以车三百乘入朝渑池,割河间以事秦。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弊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
    B.弊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
    C.弊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
    D.弊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文中指崤山以东的楚、赵、韩、魏、燕、齐六国。和《过秦论》中“山东”含义相同。
    B.督过,文中意思指责备,责罚。与《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中的含义相同。
    C.九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成语“一言九鼎”的含义由此引申而来。
    D.反覆,意指翻复、推翻,与“于反覆不宜卤莽”(《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反覆”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仪以谦卑的态度恭维赵国势力强大,实则绵里藏针,指责赵国以前的合纵之策严重损伤了秦国的利益,秦因此怀恨已久。
    B.张仪游说赵武王时,引用周武王甲子日伐殷之事,意在威胁赵国,扬言秦惠王不惜一战,要像周武王伐纣一样灭亡赵国。
    C.张仪对赵武王说苏秦的连横术是在惑乱诸侯、颠倒是非黑白的,是为了达到动摇并拉拢赵武王连横事秦的目的。
    D.赵武王的父亲在位时,为人专权跋扈,独断朝政。赵武王在深宫中读书,不能参与国政,执政后对合纵术本就心存怀疑。
    (4)请将本文中画横线的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寡君有敝甲钝兵,军于渑池,愿渡河逾漳,据番吾,迎战邯郸之下。
    ②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5)外交政策的改变往往是基于深思熟虑的判断。请简要概括文中赵王改弦更张的原因。

    发布:2024/12/31 20:0:1组卷:5引用:3难度:0.6
  • 123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雾凇俗称树挂,可分为粒状雾凇和晶状雾凇。粒状雾凇是气温在-8℃至-2℃、有雾有风的条件下,过冷却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结构紧密、密度较大;晶状雾凇大部分出现在气温低于-15℃、有雾无风或弱风条件下,由雾滴蒸发时产生水汽凝华而形成,结构疏松、密度较小。
          ①_____?虽然春秋季也偶有雾凇出现,但冬季形成的概率最大,主要出现在11月至次年3月,特别是在1月雾凇最多。
          雾凇在我国北方地区、江南中北部、贵州中西部及北部地区以及高原地区较常见。②_____。吉林雾凇为什么出名?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吉林雾凇可从12月下旬持续到次年2月底,各次出现的持续时间也比其他地方的持续时间长,一年最多可出现60余次。
          在吉林市,冬季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的天数长达60至70天,穿城而过的松花江水却奔流不息,而松花湖表面结出的冰面能厚达1米,这个天然的隔温层使冰层下湖底的水温保持在4℃。当4℃的水从湖底流出闸门,通过水电站发电机组后温度升高,江水载着巨大热能顺流而下,接触到地面的严寒环境,③_____。雾气在沿江两岸的树木和草丛间凝华,一层层“白霜”包裹植物体,形成毛茸形状雾凇。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结合材料,用“因为……,且……,所以……”的句式,推理指出吉林雾凇的类型。

    发布:2024/12/31 20:0:1组卷:4引用:6难度:0.5
  • 124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恩格斯说,发展和表现自己是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于光远先生承认自己是“二表人才”,即爱表现自己和爱受表扬,他认为,只要表现自己的东西是真实的,受表扬时不失自知之明,就足够了。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人在事业上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时时表现自己。
          根据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意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

    发布:2024/12/31 20:0:1组卷:19引用:5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