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33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81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13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应朋友小余邀约,我来到闽西北著名景区金湖游览——水际村。
          十年前,我曾到过水际村采访。因地处库区腹地,因此而搬迁。说起搬迁,小余十分感慨地说,这里的村民,尽管也怀恋故土,①_______,但听说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二话没说,很快就答应下来。
          后来,我在村里采访的时候,村支书老邹向我讲述了村子搬迁后的发展。
          从最初的开发野趣景点、摇船游览,到销售旅游工艺品、鱼干,试开小餐馆等,再到村里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以村民自愿入股模式,组建了家庭旅馆协会、游船协会、渔业协会,形成了“协会+公司+农户”的新路径,一跃成为②_______的富裕村。
          如今,水际村又会有一番怎样的变化呢?我真想再去看一看。
          我的脑海里旋即浮现初见老邹的情景。当时,我请老邹谈谈他多年的实践经验,他只是说:
    “水际村的成就,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
          回想间,不觉船抵水际村。刚一上岸,我就征住了,一幅乡村水墨画映入眼帘——一幢幢粉墙黛瓦的错落有致的农家别墅;农家旅馆一家家装潢考究,别致秀气;清澈澄净的如诗如画的一湾湖水。
          我一边慢走细看,一边在心里赞叹;水际村的人真不简单,看这一切的布局和安排,就知道他们对家乡的美已深有体会!
          水际村这些年来,接待四面八方的来客多了,接受的信息也极大地丰富,村民们的眼界开阔了,开始自觉地学习发展旅游的知识,提高了整个村子的③_______。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或词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组句式整齐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8引用:8难度:0.7
  • 1312.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
    王安石
    王孙旧读五车书,手把山阳太守符。
    未驾朱轓辞辇毂,却分金节佐均输
    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
    去去便看归奏计,莫嗟行路有崎岖。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主持变法时期。王詹叔,名靖,曾任山阳太守等职。利州路,北宋行政区名,包括今陕西、四川部分地区。运判:官名,即转运判官。②朱轓,古代高官之车,毂,代指朝廷。均输,指均输法。作者推行的新法之一,金节,诸侯使臣的符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王詹叔身为贵家子弟却能饱读诗书,在看似简单的叙述中饱含作者的欣赏。
    B.颔联交代王詹叔出行事由,塑造了一个不计较名利、勇于承担新任务的官员形象。
    C.颈联表达了作者对于王詹叔没能得到重用的不满,也表现了作者慧眼识人的远见。
    D.本诗以送别为题,着重描写离别场面,行路崎岖,抒写与王詹叔离别的不舍之情。
    (2)本诗结句与“千古凭高如此,谩嗟荣辱”(《桂枝香•金陵怀古》)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相似,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9引用:5难度:0.5
  • 13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泰山一宿(节选)
    余光中
          临睡前建辉提醒大家:要看日出,五点整就得起身。
          入夜后气温更低,但十点一到,旅馆把我暖气关了,也没有热水可用。我和幼珊母女年平常就习惯于早睡,这时也顾不了厚被褥有多阴湿,就专心一志上了床,去追求冷梦了。
          我却有些不甘。夜宿泰山,竟然在这高贵的绝顶抛下了一整座空山的仙人与古人、传说与轶事,那许多飞瀑、奔溪、盘道、绝壁,绝壁上危攀不坠的蟠蟠孤松;抛下了满山满谷的顽石、灵石,石上刻画的成语、名句、隆重其词的纪铭,只为了早睡早起,去看一眼未必能睹的日出?
          我戴帽披衣,推门而出,把自己交给泰山的春夜。呼喝的天风迫不及待把我接了过去,除此,四周的夜色一片岑寂。神憩宾馆前的旗杆上,只有长索在风中拍打着高杆,杆顶的天空飘着阴云,时疏时密,一轮未满的冷月出没其间,半明不昧的,有一点诡魅。这才记起今夕何夕,竟是清明之夕。念既动,又加风紧,徘徊了不久,就回去睡了。
          但也睡不了多久,五点不到又再起床。对房的建辉与基林也起来了。大家都在衣橱里找到了那草绿色的军大衣,穿上了身。原来那是旅馆的标准配备,因为山顶比人间总是要低七八度,尤其是十二月到翌年三月,山上的气温恒在零下。
          众人戎装相对,怪异加上臃肿,互相指笑了一阵。连昨天逞勇的建辉与基林也都武装了起来,足见凌晨的酷寒不可儿戏。更糟的是建辉的苦笑,说外面已下雨了。
          果然劲风策细雨而来,凌晨的寒湿里,早有人影走动。不久山脊上的拜日族愈聚愈多,人声呶呶起落,向东边的日观峰蜿蜒而行。天地间唯我们在蠕蠕爬行,只为及时去朝拜东海的日出。天色幽昧,像罩在半球暗紫的大蛋壳之内,苦待太阳的血胎娠满,啄壳而出。
          清明节日出,应为五点三刻。才五点半,拱北石四周早攀满了人影,大半是成双或呼群而来,有些登止危岩向东窥望,有些踱来踱去,有些则镁光闪闪,照起相来。但大家心里都在奢望,从茫茫的雨雾深处,从蓬莱仙岛的方向,徐福带六千童男女一去不返的烟波里,比一切传说更古老、比一切预测更新的,那太阳,照过秦皇与汉武汉光武,照过唐玄宗与清圣祖,还有处处不放过题诗也算是一种不朽吧那乾隆,奢望它此刻能排开一重重传说、一页页历史,用它火烫的赤金标枪射我们苦盼的眼瞳,给我们永生。因为人上人下,千古兴亡,此刻正轮到我们在岳顶见证永恒,见证刹那的永恒。因为此刻该我们来小天下。
          雨虽停了,天也晓了,却未破晓。暗紫色的诡秘天帷转成了灰蒙蒙的雨云,除了近处的玉皇庙瓦顶俨然还盘踞在天柱峰头,远山深壑都只有迷茫的轮廓,也不闻岛声、泉声。登泰山而小天下乎??不但看不到日出,也看不见天下,连泰山也几乎看不见了。
    “孔夫子的豪语变成了空头支票。”我只能苦笑。
    “我以前来过,也没见日出。”基林说。
    “我也没见到,”建辉以地主的口气安慰我们,“泰山山高雾重,看日出得碰运气。
          拜日族渐渐散了,我们的五人行也就走回旅馆,准备下山。
          基林转头安慰我存与幼珊:“日出虽然没看成,山顶的题字刻石还是值得一看的,尤其是一千两百年前唐玄宗的《纪泰山铭》,不但碑高、文长,而且书法遒劲,是隶书的珍品。”
          我们站在几近四层楼高的《纪泰山铭》下,仰瞻这盛唐盛世的宏文,直到气促颈酸,有点像蚂蚁读大字典般吃力。严整的成排金字在花岗绝壁上闪着辉煌,说的是开元十四年的事。那一年杜甫才十四岁,杨家的女儿还没有长成,《长恨歌》的作者还没有出生呢,谁料到渔阳的擊鼓会动地而来?
          我把这感想告诉基林与建辉。
    “渔阳鼙鼓还早着呢,那时唐朝还稳如泰山。”建辉说得大家都笑了。
    “这满山的碑文、对联、题字,多得像一本字典;简直读得人眼花缭乱”我存叹道。
    “可是乾隆皇帝还没题过瘾呢,”我说,“你要是看到有趣的,怕记不住,就拍下来呀。”
    “刚才经过的一块大石头,刻了‘丈人峰’三个字,好像跟泰山有关系的,”幼珊说,“可是记不得了。
    “好像跟唐玄宗也有关系。”基林说。
    “不错,是有关系,”我说着,取出袋里的一本泰山手册,翻了一下,“典出《酉阳杂俎》,说是开元十三年,也就是《纪泰山铭》的前一年,玄宗封禅泰山、把三品以下的官都升了一级。封禅使张说却把自己的女婿郑镒从九品径升到五品。玄宗见郑镒穿了大红官服,趾高气扬,怪而问之。郑镒答不出来。伶人黄幡绰在旁代答说:“此泰山之力也。其实伶人所指是郑的岳父张说。后人称岳父、岳母为泰山、泰水,或即由此而来。至于岳父之称,也是由于泰山乃五岳之尊。当时这位封禅使张说能诗擅文,是中宗、睿宗、玄宗的三朝贤臣;玄宗封禅泰山,就是纳张说的倡议,事后更升他为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又命他撰写《封禅坛颂》,刻于泰山,也就是我们头顶这篇《纪泰山铭》的宏文了。”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风迫不及待”“劲风策细雨而来”“远山深壑都只有迷茫的轮廓”都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想象富有创造性。
    B.“天地间唯我们在蠕蠕爬行”,既写出了人类在大自然中的渺小,又通过“唯”字传达出作者肯定自我的态度。
    C.文章追求诗性的美感,注重语言的诗意化,如“在岳顶见证永恒,见证刹那的永恒”,反复咏叹,意味隽永。
    D.作者所说的“孔夫子的豪语变成了空头支票”,与上文“登泰山而小天下乎”呼应,文章衔接自然,过渡巧妙。
    (2)关于文中围绕《纪泰山铭》对话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开元十四年为切入口,繁密铺排了杜甫、杨玉环、白居易、安史之乱等历史文化人物与事件。
    B.“渔阳繁鼓还早着呢;那时唐朝还稳如泰山”一语正应眼前之景,充满智趣,所以“说得大家都笑了”。
    C.《纪泰山铭》碑高、文长,其书法水准是泰山石刻中最高的,文章通过它写出了泰山石刻的魅力。
    D.文章以丈人峰的掌故作结,如此既交代了《纪泰山铭》的写作缘由,又给文章增添了趣味性。
    (3)看泰山日出前后,作者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4)作为游记散文,本文有哪些行文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30引用:4难度:0.5
  • 1314.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幕(一九四八年夏  处暑  白昼)
          苑国钟  (高声)今儿是好节气,处暑!是我苑国钟要饭的日子口儿了……(见众人回避便收敛了笑容)我不是要租钱,我要的是饭钱!你们两家儿东厢西厢住着我的瓦片儿,不能不赏我一口饭吃。
    【二楼传来声音,苑江淼从屋子里走出来,端着一个竹篦子暖壶。他脸色苍白,轻轻咳嗽着,头发略显蓬乱,神色却十分宁静。苑国钟小心翼翼地迎过去。】
          苑国钟  你好好歇着呀……快递给我,我给你灌暖壶去。
          苑江淼  爸,我自己来。
          苑国钟  您说……我这儿子是不是念书念傻了?
          田翠兰  满世界就没您这么惯儿子的!您犯不着一天到晚供着他……您还别不爱听!让他休了学是让他养病的,没白日儿没黑界地看书看书,就知道看书!
          苑国钟  我儿子喜欢看书,看了书他高兴……我得变着法儿让他高兴。(目送儿子进屋,垂头丧气)他是嫌我跟你们催租子呢!
          田翠兰  那您就甭要租子了,您还是要儿子吧。
          苑国钟  (不悦)你们存心要饿死我是不是?话说回来,饿死我没关系,你们不能饿着我儿子……这不!刚给他抓了药,人家跟我要多少钱我也得乖儿乖儿递过去。
    【金穆蓉端着一笸箩成捆儿的纸币二话不说往篮子里倒。苑国钟赶紧张开衣襟兜住。】
          金穆蓉  我不欠您了。
          苑国钟  我也没欠您的,可我没法儿不谢谢您。
          第二幕(一九四八年秋  霜降  黄昏)
          金穆蓉  把十字架抱出来,往门框上钉。田翠兰端出来一尊弥勒佛和一个木托子,在门框上找地儿。
    【苑国钟进屋磨蹭了一会儿,捧出一尊关公的陶瓷塑像。】
          苑国钟  (郁郁寡欢)关帝爷圣明!您也出来呆会儿……(向塑像鞠了一躬)今儿是好日子啊!今儿霜降了……今儿是我……
          古月宗  今儿是窝头会馆的主子要饭的日子口儿了!你们快围上去……围上去给他施舍呀。他断不敢拿菜刀拉你们,他得剩半个胆儿给自己留着……
          苑国钟  我是一句都不想言语了,没力气了……谁都不容易!就那点儿房租,上个月还能买半袋儿白面呢,现在能买一小撮儿……我都赶不及给大伙儿涨房钱!你们看着给吧,最好给我粮食,杂面儿也行,黑豆面儿也行……反正我没法儿赶你们走……
    【苑国钟盯着周子萍手里那叠儿钱,抢夺似的把钱抓了过去,两只手紧紧攥着。】
          苑江淼  (高声)放下!爸爸!您把钱还给人家……那是人家的钱!(苦笑)爸爸,您告诉我……(指着身后的屋子)民国十六年,租房子住在这儿的那位教书先生是什么人?
          苑国钟  ……韩先生是赤党。
          苑江淼  韩先生是怎么被抓走的?
          苑国钟  ……有人来抓他……他就给抓走了……把我也捎带上了……
          苑江淼  您平平安安回来了……(咳嗽)可人家被枪毙了。那笔钱是哪儿来的?您为什么一直瞒着不肯说?
          苑国钟  (苦苦挣扎)我……我……你别听人家乱嚼舌头!……乍穷乍富都免不得给人说闲话……你爸爸里外都是清白的,我没干过对不起人的事情!
          苑江淼  可是过后您买了这个宅子!(极度疲倦)从我懂事儿起,您嘴里永远是钱……钱……钱!催着人家要钱,躲在屋儿里数钱……为了钱您跟街坊计较翻脸吵架……
          苑国钟  ……没有钱……我拿什么养活你还供你上学?
          苑江淼  钱来路不正,我宁愿当初您把我扔到城墙根儿去!
          第三幕(一九四八年冬  大雪  黑夜)
    【书包里的油印传单撒落在地。肖鹏达出现在大门口。】
          肖鹏达  向伟大……的新中国……进军……谁的?
          苑国钟  (同时)我的!是我的……(谄媚地醉笑)这东西是我的。
          肖鹏达  (冷笑)……苑叔儿,您赶紧领我上去,让我看看您儿子那蜡纸和油棍子,他怎么就刻得这么漂亮印得那么地道呢?我是真佩服他……
    【肖鹏达突然挥枪对准苑江淼,苑国钟窜出来挡住枪口,引起一片惊呼。】
          苑国钟  达子!好孩子……今儿你要是非得打死一个人,那你务必得打死我……我不能让你打死我儿子。
          苑江淼  爸爸,您不用为我担心……儿子觉得值。
          苑国钟  你值了……(啜泣)我不值!我什么都不要,……我就要儿子!达子……(情绪失控,怒视对方)你敢碰我儿子一根毫毛,我生吞了你你信不信?我儿子是赤党,我他妈也是赤党,有本事你现在就开枪!你看城外头那些拿枪拿炮的能不能饶了你?
    【几个人扭成了一团。突然响了一枪,众人群雕一般一动不动。】
          周玉浦  (看着地上)血……苑大哥您……您怎么流血啦?
    【血顺着裤脚淌到地上,袍子裂口处的棉花也被浸红了。】
          苑江淼  爸爸!爸爸……(搂紧父亲的肩膀,悲痛欲绝)您没事儿吧……爸爸!
          苑国钟  (高声)爸爸对不住韩先生啊!韩先生叮嘱我……让我把钱送到南河沿十六号……交给一个姓朱的先生……我去了十六号……可十六号让人家给抄家啦!……我得空儿就到十六号对过儿树底下蹲着……下大雨蹲着……下大雪也蹲着……半年了一个子儿都不敢花……赶上古爷要甩他的房,我昧了心烂了肠子……我把人家的钱给花啦!
          苑江淼  爸爸!是儿子对不起您……您打我吧!您打我……
          苑国钟  拿窝头来!快着……蘸我的血……治病……你们快着呀!再磨蹭血就凝啦……儿子……爸爸手不干净……血……血干净……吃了治你的病……快着!
          苑江淼  (紧紧地紧紧地抱着父亲)爸爸!
    【西厢房突然爆发出新生儿的哭声。夜幕下的生者和死者都静悄悄的,那些落叶的树木居然依次开出了绚烂的花朵,与晶莹的落雪交相辉映。】
    (摘编自刘恒《窝头会馆》)(1)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幕苑国钟收房租的场景,反映了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要饭”“赏饭”“谢谢您”等台词,表现出苑国钟的圆滑世故与无奈。
    B.第三幕中苑国钟临死前交代儿子快点拿窝头蘸自己的血,并叮嘱他“吃了治你的病”,这一剧情反映了苑国钟思想觉悟的迷信愚昧。
    C.运用独特的视角,通过苑国钟要房钱、父子冲突、被误杀身亡等几件小事勾画出一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大时代,以小见大。
    D.语言具有浓郁的京腔韵味,多用叠词、儿化词,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贴近人们生活,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2)下列对文中舞台说明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暑”“霜降”“大雪”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以夏秋冬三季为时间线索串联故事情节,渲染了舞台气氛,预示了一家小窝头会馆的兴衰。
    B.“十字架”“弥勒佛”“关帝爷”等道具烘托人物性格,说明这些小人物在穷困潦倒之余仍对未来怀有期待与憧憬,反映他们的信仰和追求。
    C.“脸色苍白”“咳嗽”“神色宁静”透露苑江淼身体有病,也为后文传单撒落埋下伏笔,塑造出一个有文化、有信仰、有觉悟的进步青年形象。
    D.“新生儿的哭声”“绚烂的花朵”“晶莹的落雪”体现该剧现实主义的写法,具有象征意义,使剧情由沉重转为欢快,透出一种新生与希望。
    (3)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请从第二幕中找出三处戏剧冲突并简要分析。
    (4)《窝头会馆》倡导“居于浊世,人也可以灵魂纯粹,人与人的相处也能富有人情味儿”的理念,请结合剧本简析苑国钟的“人情味儿”。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9引用:3难度:0.5
  • 1315.阅读下面这首唐代古诗歌,完成各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都城长安。长安多杏树。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途中偶见一枝杏花,这触动了他满怀的复杂心绪,让他写下这首笔法委婉细腻,情感动人的诗歌。
    B.“一枝红艳出墙头”与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表达的情感相同,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回大地的无比欣喜和激动。
    C.颈联写天色已晚,寂静的树林中黄鹂鸟最先归来,春色尚早,杏花在陡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蜂飞蝶舞;尾联虚写,诗人从眼前的鲜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
    D.“帝乡千万树”浮现于诗人脑海中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
    (2)这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13引用:6难度:0.5
  • 13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说起来,茶,原本是中国人的爱物。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只要是中国人,很少有不爱喝茶的。①_____,又数成都人,至少成都人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不错,江浙有绿茶,云贵有沱茶,广东有早茶,西北有奶茶,闽南有乌龙茶,北京有大碗茶,②_____:绿茶太淡,沱茶太粗,奶茶是以茶代饭,工夫茶是以茶代酒,早茶是以茶为配角,大碗茶则只能叫“牛饮”,只有成都人的盖碗茶,才既有味,又有派。有味,是因为成都的花茶,又香又浓又经久,一碗茶冲七八遍水也无妨;有派,则因为它是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头俱全的“盖碗茶”,而且是在茶馆里喝的。在茶馆里喝茶,和在家里泡茶,大不一样。在家里泡茶,谁不会?显然,在成都人眼中,③_____,才真正算得上是爱茶。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牛饮”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C.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7引用:7难度:0.6
  • 13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4岁的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上近乎完美的表现让她一夜爆红。当她还没有回到家中时,一套任意选择户型的房子、一间商铺、20万现金……这些丰厚的奖励已比她先到家,显然这些加起来价值几百万的财产对于家境贫寒的全红婵一家来说足以改变他们的生活,可她的父亲表示不能消费全红婵的荣誉,拒绝了这些可能会给女儿带来隐患的奖励。
          张桂梅扎根边疆山区教育四十余载,她千辛万苦筹钱,又千辛万苦地去山里找需要读书的女孩子。她把全部奖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资累计100万余元,都花给了华坪女高的山区的孩子们,可她却怒斥一名大学毕业后当起全职太太的学生,拒绝了她的捐款。
          身处当今的时代,正值青春的你总有一份内心的坚守,对以上材料有着怎样的触动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4引用:3难度:0.7
  • 131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杜)甫,字子美。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郡州羸服欲奔行在,贼所得。
          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
          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俭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
          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B.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C.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D.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宗,庙号。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通常含有褒或贬之意。
    B.“为贼所得”与“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C.“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与“予过维扬”(《扬州慢)两句中的“过”字含义相同。
    D.律诗,旧诗体裁之一,格律较严,每首八句,四联都要对仗,第二、四、六、八句要押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在安史之乱时追随唐肃宗,房琯因故被罢职,杜甫认为对房琯的处罚太轻,触怒唐肃宗,宰相张镐替杜甫说话,才打消了唐肃宗的怒气。
    B.杜甫的家人在战乱中陷入困境,朝廷准许杜甫去探家,他自己也在战乱中流离失所,他流落到成都搭建草房子,后又去剑南投靠严武。
    C.杜甫性情旷达不拘小节,年轻时和李白齐名,被人们称为“李杜”。他关心国家大事,虽然多次经历战乱,但仍能保持名节,忠于国君。
    D.杜甫的诗歌被元稹称为“前无古人”,杜甫的诗歌因其特色而被人们称为“诗史”。韩愈在谈到诗歌时,赞许杜甫和李白的诗歌作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②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5)从文中看,在杜甫之前的唐代诗歌有哪些不足?请简要概括。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3引用:4难度:0.5
  • 13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认为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的前提是“
     
    ”;认为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他们的才德之所以会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
    (2)二十八星宿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在古诗文作品中多有提及。如苏轼《赤壁赋》中的“
     
    ”一句和李白《蜀道难》中的“
     
    ”一句都有涉及。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告诫南宋朝廷北伐要做好充分准备。元嘉北伐,宋文帝就是由于草草从事,想再建“
     
    ”的壮举,结果却“
     
    ”。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1引用:1难度:0.8
  • 13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在救亡图存的年代,青年一代发出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号角。在改革开放初期,青年人发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时代强音,成为引领青年人拼搏的号角。在改革开放四十四周年之际,青年人又发出了“青春接棒,强国有我”的时代口号。
    材料二:
          青年,肩负国家使命;国家,赋予青年重任。
          青年,生于乱世,当横刀立马,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生于治世,当尽心竭力,为民谋幸福,为国求发展;生于盛世,当不负时代,为国为民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华章!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3引用:4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