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55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90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136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9 20:0:3组卷:0引用:1难度:0.8136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望春风
金晓磊 宋小薇觉得新住进来的老人有点怪。都已经两天了,他对所有的人还是不理不睬的,总是一个人沉默地躺在病床上。有时,点滴都快挂完了,他也不按铃通知护士,害得主管他的宋小薇总要多跑几趟去瞅一眼。已经够忙的了,还碰到这么个添乱的,真让人不省心。
宋小薇有时不免在心里发几句牢骚。可一个转身,宋小薇立马原谅了老人。老人已经87岁了,和她爷爷差不多岁数。俗话讲“老小孩老小孩,老了就和小孩差不多了”,有点脾气也可以理解,再加上住的又是病房一目之所及,除了白色,似乎还是白色:白色的墙壁、白色的床单、白色的被子、白色的吊顶,换成谁,都不会高兴。
进去给老人测体温的时候,宋小薇看见发给他的食物又原封不动地搁在桌子上。宋小薇突然涌上一阵酸楚,俯下身子,轻轻地喊了一声:“爷爷!”
老人的眼皮抬了一下,旋即又合上了。
“东西总要吃的,”宋小薇说,“否则,身体更加不会好了!”
老人嘴巴微张,有气无力地吐出一句话来:“我想回家!”
宋小薇心里“咯噔”了一下,很快明白了老人的意思——他是想放弃了。
“爷爷,等身体好了,你就能回家了!”宋小薇也知道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对于一个上了年纪的高危病人来说,明天会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可是不努力到最后,谁都不能放弃。
老人不依不饶,说:“我就想回家!”口气跟个孩子认定了眼前的一个玩具似的。
“爷爷,听人说,你以前是音乐学院的教授?”
宋小薇边说,边俯身给老人拉了拉被子。她看见老人紧闭着的眼睛,像是突然被竹篾片划出两条细缝,冒出火星来。
宋小薇暗自一乐,赶紧趁热打铁:“爷爷,我儿子正在学小提琴,正想着以后请您指点指点呢!”
“我是乐团的指挥,可不是拉琴的!”
“指挥啊,那更厉害!”宋小薇说,“这么多人都得听你的。哦,不,不,应该是都得看你的手势,光想想就觉得挺牛的!”
老人沉默了一会,挣扎着动了下,咧着嘴笑着,说:“小鬼,被你说得手臂都饿了!”
宋小薇连忙起身去床尾,握住摇柄,顺时针摇了六下,老人仰躺着,吃饭喝水刚刚好的姿势。
进入三月,老人的身体,和天气一样,渐渐好了起来。出院的病人越来越多。宋小薇没有了起初那样脚不沾地的忙碌。得闲,老人也会主动和宋小薇聊一些年轻时候乐团演出的事情。
“爷爷,你指挥乐团演奏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吗?”宋小薇问。
宋小薇读高中的时候是学校的文娱委员,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将来能有机会现场聆听儿子作为其中的一名小提琴手上台演奏《命运交响曲》。
“当然有啊!我最后一次指挥《命运交响曲》好像是千禧年那会儿!”老人面泛光泽,手臂不由自主地晃动起来。
“一眨眼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老人感叹道,“时间过得可真快!”
“是快啊,”宋小薇说,“爷爷,明天再给你去做个CT复查,相信你马上就能回家了!”
宋小薇转身要出门的时候,老人追问了一句:“小宋,我进来大概多少天了?”
宋小薇看了看床尾的卡片,说:“是1月27日进来的,一个多月了。”
“哦,也不知道外面怎么样了?”老人兀自叹了口气。
“一切都在好起来!”宋小薇边走,边朝老人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
第二天早上,宋小薇和另一名志愿者推着老人去医院的检查区。出电梯,往右拐,就是通往检查区的一条甬道。阳光像一件无边的橘黄纱衣,一下将宋小薇她们从头到脚都包裹起来了。宋小薇的脑袋里忽然跳出挂在病房走廊上的一句话来,“没有一个黎明不会抵达,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现在,黎明又一次抵达,春天终于也来了。
朝阳刚刚爬上远处一幢楼房的平台。阳光丝线一样柔软,一点儿都不刺眼。
宋小薇放慢了脚步,侧身问道:“爷爷,你想不想看会儿太阳?”
老人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连声说:“好啊,好啊!我昨天仔细算了算,我已经35天没看到太阳了!”
于是,宋小薇将护理床停了下来。她们静默着,一起望着东边的太阳。
老人又朝南边望了望。
老人还朝北边望了望。
世界仿佛一下子安静了。宋小薇只听见春风在阳光里,汩汩地吹着。她还看见了浩浩荡荡的春风正从四面八方赶来,一起唤醒这座英雄的城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沉默地躺在病床上,不吃东西,暗示老人因自己年事已高身患重病而产生放弃治疗的念头。
B.“像是突然被竹篾片划出两条细缝,冒出火星来”这一细节直接表现出了老人内心的转变,改变了之前放弃治疗的念头。
C.“春天终于也来了”这一句语意双关,既指春季到来了,也指防疫形势好转,各方面都好起来了。
D.老人在宋小薇的悉心照料下病情不断趋好,由此表达了对医护工作者在大灾中的无私付出的赞美。
(2)细节描写是小说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请分析文中两处划线句体现的人物心理。
①老人的眼皮抬了一下,旋即又合上了。
②老人面泛光泽,手臂不由自主地晃动起来。
(3)小说叙写了宋小薇和老人之间的故事,你认为谁才是小说的主人公?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发布:2024/12/29 9:0:3组卷:8引用:1难度:0.6136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
据了解,中国成立初期约有老字号1万多家,分布在餐饮、零售、食品、酿造、医药、居民服务等众多行业,在满足消费需求、丰富人民生活、倡导诚信经营、延伸服务内涵、传承和展现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人民、海外华人和国际友人当中具有深远影响。
老字号所传承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经营理念,具有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老字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新时期开展诚信兴商、弘扬商业文明的核心内涵和宝贵财富。
(选自百度百科“老字号”词条)材料二:
那些消失的老字号,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受经济体制、运行机制的制约,与市场要求脱节;有的,是固守农耕时代经验,难以抵挡现代技术、市场经济的冲击;有的,是人才流失、难以为继;有的,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生生被“李鬼”击垮;有的,是盲目扩张延伸……为他们,我扼腕叹息。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科技在变,社会观念在变,消费者群体在变,如果我们的产品服务不变、品牌创意不变、营销方式不变,一定有被淘汰的危险。
另外,全球化背景下,“老字号”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洋字号”的冲击。有学者认为,和“洋字号”比,我们的一些老字号,品牌创新不足导致竞争力弱。作为茶叶古国,我们这么多茶叶老字号,销量却比不过“立顿”;几百年历史的“王麻子”“张小泉”剪刀,却没有瑞士军刀、德国双立人国际知名度高……这些意见,我们要认真吸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做好传承和创新的平衡,创新市场营销手段。作为国家品牌的一张名片,我们必须担负起时代使命。
(节选自《你好!我是中华老字号……》,《人民日报》2018年6月5日,有删改)材料三:
在消费者的固有印象里,老字号代表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精湛的古老传承记忆以及信得过的产品质量,但也意味着单调、保守、刻板。确实,一些老字号始终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始终困守于传统延续下来的经营模式、产品体系、服务理念,不能准确把脉消费者的新需求、新审美,从而逐渐被市场淘汰,这既是传统文化的巨大损失,也是市场经济的极大遗憾。
老字号是亮眼的“金字招牌”,但不是市场经济中的“免死金牌”。中国市场充满了无限机遇,但也恪守着优胜劣汰的规则,如果老字号一味固步自封、裹足不前,盲目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不能满足新的消费需求,那么被“后浪”拍在沙滩上是无法避免的事。老字号想要摆脱困局,创新是唯一的路径。虽然近年来老字号折戟沉沙的有很多,但推陈出新打开新天地的也有不少,如内联升从过去卖官靴到如今卖老北京布鞋,在保留传统优秀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跨界联名”等形式持续推出有影响力的新产品;五芳斋积极拥抱互联网,把五芳斋的品牌打响全球,走出了一条“老字号+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
老字号创新“出圈”,不能只图一时之快,要有明确的规划,在创新中找准契合自身产品、服务与定位的方向,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反而丢掉了自身的特色。总体而言,老字号的创新空间很大、市场前景也很不错,只要能够走准正确的路子,未来将十分可期!
(节选自《老字号创新变革焕发新活力》,“福州文明网”2020年8月20日,有删改)(1)依据材料内容,下列对常州老字号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瑞和泰,以创始人王瑞和李泰名字命名,由清光绪年间“瑞和泰”茶食店发展而来。
--“老字号”品牌除了历史悠久,同时还需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B.蔡天赐,蔡氏家传的“药梨膏糖”,俗称“黑糖”,具有润喉养肺的食疗功效。
--“老字号”品牌一般拥有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
C.马复兴,创办于1937年,岁月磨砺下积淀众多美食,经精心提升,终得绝处逢生。
--“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在市场经济中也要恪守优胜劣汰的规则。
D.常州梳篦,工艺始创于明朝,现推出典藏、轻奢、梳疗、礼赠和旅游纪念五类产品,满足市场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同时发展电商、微商,拓宽销售渠道。
--“老字号”品牌要迎合市场需求,必须走“老字号+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字号所传承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经营理念,承载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
B.老字号市场份额被洋品牌挤占,主要由于企业缺少使命感,市场营销方式陈旧。
C.老字号因种种原因被市场淘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展现来说,也是巨大损失。
D.内联升、五芳斋在产品开发、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为老字号的承继探索了新路。
(3)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老字号”在现代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困境以及应该如何应对。发布:2024/12/29 9:0:3组卷:3引用:1难度:0.5136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发布:2024/12/29 8:0:2组卷:6引用:2难度:0.8136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一句话,要求逻辑严密,衔接自然,每句不超过18个字。
有媒体曾刁难金一南将军:“从地理上看,钓鱼岛离日本更近,为何却说是你们中国的?”金一南毫不客气地回道:“从地理上看,日本也离中国更近一些,难道说日本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金一南将军的质问,指出了对方立论的大前提“①发布:2024/12/29 8:0:2组卷:9引用:3难度:0.7136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文化在文化拯救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误区。
第一是生吞活剥,比如当下流行的汉服运动。穿上那些被简单复制的汉服,就像与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的演员。当年的上海裁缝们引进了满族直筒式旗袍的概念,然后加以彻底改造,测量人体的18个尺寸,从而打造出东方窈窕淑女的身体曲线,而这才是有价值的传承方式。
其次是文化造伪。浙江某商人要重建圆明园,这个消息让许多人目瞪口呆。你不可能使用原来的建材,也无法还原传统的工艺,结果势必弄出一堆低劣的赝品。还有就是民族节日,借元宵节推销汤圆,借端午节推销粽子,借中秋节推销月饼,这不都是商人进行文化造伪的例证吗?
道德过度也是一个需要反省的问题。一方面道德匮乏,一方面却又道德过剩,最典型的例子是那些针对个人道德的人肉搜索事件。人肉搜索是一柄双刃剑,在社会正义方面,比如说对贪官的追踪方面,它扮演过非常正面的角色。有些贪官被摘掉乌纱帽,就是缘于网民的人肉搜索,它是民间政治监督的有效手段。但是对普通公民的搜索和道德围剿,我认为还是过度了。搜索权力的边界究竟在什么地方?这是需要尽快加以界定的。
篡义阐释往往也是灾难性的。我们今天阐释古代文献时,一定要注意原典的初始语义,当然你可以在这个前提下发挥,但不能严重脱离原义。《论语》中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是儒学现代化的价值瓶颈,今天很多人要继承儒家传统,却从这句话里发现它是愚昧落后的东西。为了完成儒学的现代化,必须对这句话开刀,加以全新阐释。于是就有人说,这句话表明孔夫子对妇女和儿童的尊重,因为“小人”可以解释为儿童,“难养”的意思就是要尊重他们,好好地伺候着他们,这不是非常符合现代价值观吗?但是“小人”在孔子的语典里是有特定含义的,它有时是指底层百姓,但更多是跟“君子”相对,指那些道德卑下的人。你怎么能把“小人”随意阐释为“儿童”呢?
对历史器物的胡乱开发,常常会制造出新的文化笑柄。奥运开幕式上“击缶而歌”,就是一个典型的礼制错误。这个缶从先秦以来就是专用的丧器,庄周死了妻子,“鼓盆而歌”,敲的就是这种玩意儿。秦国也流行过击缶作乐,那是因为它虽然军事上很强大,音乐和文学却很低级,六国都瞧不起它。汉灭秦之后,缶就只剩下丧器的含义了。到现在湖北民间还有丧歌队的传统,正在申请文化遗产,也就是集体击缶,专门给死者唱挽歌。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让几千个士兵在那里奋力击缶,在下请问导演先生,你到底想说什么?
(摘编自朱大可《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复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想要恢复汉服,使之融入日常,就要依据所测量的人体的18个尺寸来进行改造。
B.商人重建古迹以及利用传统文化节日大肆推销食品都属于文化造伪的行为。
C.“小人”在孔子的语典里是指那些道德卑下的人,不能随意阐释为“儿童”。
D.庄周妻子去世时,庄周“鼓盆而歌”,把生活中使用的盆临时当做丧器使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为总分结构,条理清晰、论析精当,体现了逻辑思辨性和社会干预性。
B.文章辩证分析了人肉搜索问题,认为应该尽快界定搜索权力的边界。
C.文章针对文化拯救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举例论证,所举实例古今兼顾。
D.文章对中国文化拯救过程中的误区从两个方面做了分析和论证,见解深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传统服饰的传承应该充分考虑到生活因素和现代审美观念,不能完全照搬。
B.当前社会道德匮乏,但那些针对个人道德的人肉搜索事件又是道德过剩的表现。
C.今人阐释古代文献时,要注意原典的初始语义,可以有所发挥,但不能脱离原义。
D.对历史器物开发要严肃谨慎,应当充分了解其文化内涵,否则容易沦为文化笑柄。发布:2024/12/29 8:0:2组卷:5引用:5难度:0.81367.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2009 年我国高铁步入自主创新阶段,高速铁路营运里程数开始迅速增长。2016年我国高速铁路营运里程数为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 60%以上,2009-2016 年均复合增速达 34.95%.同时在2016年国家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计划到 2020 年我国高铁里程数将达到3万公里,到2025年中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8万公里。
(摘编自《2017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动车保有量及铁路货运量分析) 材料二:图一 2009-2025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及其增长速度
图二:2003-2017年不同设计时速高铁运营里程统计
材料三:从2004年起,中国先后从包括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和加拿大庞巴迪等世界著名研制高铁技术的公司以比较低的价格引进了高铁技术,其中包括从西门子引进的一台350千米/时的原型车(于2006年初引进)和全车制造技术,在很短时间内,掌握了高铁建设的两个极重要技术:机车技术和轨道技术。通过我国科技人员的努力攻关,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核心技术,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过程,随着铁路信号和其他安全系统日益电子化和复杂化,保障旅客和铁路系统的安全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目前中国高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全车制造、接触网、牵引供电系统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四个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小时250公里和每小时350公里高速转向架是我国自己攻克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中的无砟轨道板也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摘编自陈新光《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名片》)
材料四:在中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这样一个重视创新发展、致力于打造高铁“人才硅谷”的舞台上,梁建英谱写了一段同中国高铁同步驰骋的激情岁月。多年来,她始终奔跑在中国高铁研发的最前沿,亲历中国高速列车从“跟随”到“领跑”的飞跃发展,连连挑战世界级研发难题,不断丰富着中国高速列车的产品谱系。梁建英带领技术团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先后主持了十余项原铁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重大项目的研发工作,取得一系列国家级创新成果,形成了系列化、谱系化的中国高速列车产品平台。
高速列车的研发过程是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在CRH380A高速机动组的研发过程中,国际上没有经验可资借鉴,梁建英带领团队在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上进行了两年多的线路试验研究,历经450余项仿真计算、1050余项地面试验、2800余项线路试验。据同事崔志国回忆,有一次线路试验段位于一处完全未整修路面的野外,路轨两侧都是砂石,跑一趟下来,轮子上布满了细小的沙粒。即使身为主任设计师,梁建英还是会和技术人员一起,每天晚上钻到车厢底下,仰着头清灰,弄得满头满脸都是灰。
摘编自《中车青岛四方: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6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突破2万千米,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的一半还多,我国高铁发展已在世界上处于领跑位置。
B.图一主要反映了2009-2016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和同比增长两个方面的整体情况,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呈逐年增长态势。
C.图二表明2003-2017年我国高速铁路设计时速分为300-350千米/时和200-250千米/时两类,从实际运营里程数看,前者高于后者。
D.2004年,我国从世界著名研制高铁技术的公司引进了高铁技术,到2009年,我国高铁就迈入自主创新阶段,不再需要引进国外的高铁技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6年国家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布局未来铁路网并对2020年、2025年的中国高铁里程数提出具体要求,这将有利于促进高铁进一步发展。
B.中国高铁发展的早期阶段重视借鉴国外先进高铁技术,从西方引进原型车和全车制造技术使得中国在短时间内掌握了高铁建设的重要技术。
C.引进高铁技术固然重要,但中国高铁技术人员攻坚克难,对核心技术进行再创新,对新项目、新产品的研发与创造才是推进中国高铁发展的法室,
D.全车制造、接触网、牵引供电系统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体现着中国高铁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国高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带来了自信。
(3)梁建英是中国高铁人的典型代表,她身上蕴含着中国高铁人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发布:2024/12/29 8:0:2组卷:2引用:1难度:0.7136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文化在文化拯救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误区。
第一是 ______,比如当下流行的汉服运动。穿上那些被简单复制的汉服,就像与日常生活 _____的演员。当年的上海裁缝们引进了满族直筒式旗袍的概念,然后加以彻底改造,测试人体的18个尺寸,从而打造出东方窈窕淑女的身体曲线,才是有价值的传承方式。
第二是文化造伪。浙江某商人要重建圆明园,这个消息让许多人 ______。( ),结果势必弄出一堆低劣的赝品。还有就是民族节日,借元宵节推销汤圆,借端午节推销粽子,借中秋节推销月饼,这些不都是商人进行文化造伪的例证吗?
道德过度也是一个需要反省的问题。一方面道德匮乏,一方面却又道德过剩。最典型的例子是那些针对个人道德的“人肉搜索”事件。“人肉搜索”是一柄双刃剑,在社会正义方面,比如说对贪官的追踪方面,它扮演过非常正面的角色。有些贪官被 ______,就是缘于网民的“人肉搜索”,它是民间政治监督的有效手段。但是对普通公民的搜索和道德“围剿”,我认为还是过度了。搜索权利的边界究竟在什么地方?这是需要尽快加以界定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囫囵吞枣 格格不入 瞠目结舌 拔葵去织 B.生吞活剥 争锋相对 瞠目结舌 革职拿问 C.生吞活剥 格格不入 目瞪口呆 革职拿问 D.囫囵吞枣 争锋相对 目瞪口呆 拔葵去织
A.上海当年的裁缝们引进了满族直筒式旗袍的概念,然后加以彻底改造,测试人体的18个尺寸,从而打造出东方窈窕淑女的身体曲线,才是有价值的传承方式。
B.当年的上海裁缝们引进了满族直筒式旗袍的概念,然后加以彻底改造,测量人体的18个尺寸,从而打造出东方窈窕淑女的身体曲线,才是有价值的传承方式。
C.当年的上海裁缝们引进了满族直筒式旗袍的概念,然后加以彻底改造,测试人体的18个尺寸,从而打造出东方窈窕淑女的身体曲线,而这才是有价值的传承方式。
D.当年的上海裁缝们引进了满族直筒式旗袍的概念,然后加以彻底改造,测量人体的18个尺寸,从而打造出东方窈窕淑女的身体曲线,而这才是有价值的传承方式。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你不可能使用原来的建材,也无法还原传统的工艺
B.你无法还原传统的工艺,也不可能使用原来的建材
C.你不可能使用原来的建材,传统的工艺也无法还原
D.传统的工艺你无法还原,原来的建材也不可能使用发布:2024/12/29 8:0:2组卷:1引用:1难度:0.7136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肉搜索,请先搜索理性
关 飞
“人肉搜索”是时下中国的时髦词汇,指追踪网上人物的真实身份,公开其私人信息的网络行为。这个在中国“方兴未艾”的网络新现象也吸引了关注中国互联网论坛的西方新闻界和研究者,甚至影响到了中国人的形象。11月初的英国《卫报》发表了题为“人肉搜索引擎?牛!”的文章,对这个网络现象作了评价。作者认为,“人肉搜索”引擎的参与者的愚昧是不能被忽视和原谅的。
文章在介绍了去年发生的一起著名的“人肉搜索”事件之后,得出结论,认为:这种“暴民效应”在中国的网络上一再出现,它显示出网民们是何等容易被诱导,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目标。幸运的是,迄今为止人肉搜索引擎尚未造成真正严重的伤害。
中国目前大约有2.53亿网民,是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其中70%年龄不足30岁。尽管网民人数仅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9%,但西方新闻工作者、学者,甚至外国公关公司都很关注中国的互联网论坛,从中寻找对从时政到股市到企业并购的所有事件的评论和反应。“人肉搜索引擎”这一奇特现象被密切关注,中国网络发展被外界视为“愚昧与无知”其实并不为过。
“人肉搜索”本来是网络发展的一种未来趋势,即“人工智能探索”,你来问,我来答,搜索过程跟聊天一样,这是为了弥补搜索结果“不人性化”的缺憾。但遗憾总是有的,人工智能搜索在集体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了“暴力倾向”。由于扛起了道德诉求的大旗,“人肉搜索”极富攻击性。无论是惩戒“非道德的婚外情”,还是教训对地震大灾毫无人道主义情怀的无知女生,以及在前前后后的“铜须门”“虐猫案”等事件中,在每一件“人肉搜索”事件的背后,人肉搜索客都认为自己是监督当下社会道德现状的“警察”,“道德饥渴”直接导致了人肉搜索客滥用“纠察职权”,乃至“暴力倾向”。但与挺起腰杆打假的王海不同,至今无人敢出面宣称自己“人肉”过谁,造成了什么后果。人数众多、身份隐秘的人肉搜索客与“被人肉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性,搜索客们借着实施“道德正义”之名,实际上满足的是人人皆有的好奇心,在曝光他人隐私之时,虚拟网络中的匿名快感如火山一般喷发而出。对于搜索客们而言,“人肉搜索”的过程更像是网络游戏,而非真正的道德辩论,而对于“被人肉者”来说,所承受的却是超出了法律惩罚的正常生活的中断和被干扰。
“人肉搜索”的触角已经伸向国外。今年8月,某网友在著名的“战斗在法国”论坛中发起人肉搜索帖,名为帮助某位在法留学的中国女孩认清“感情骗子”,实则为了声讨一个据说骗了很多中国女人感情的“法国知名摄影师”。这在极为重视隐私的西方国家是不可思议的行为。
其实,从道德立场出发的人肉搜索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善良的初衷并不能为演变为近似于“私刑”的网络暴力进行辩护。道德缺憾与社会顽疾始终会存在,但以鞭挞非道德、揭露丑恶为己任的“人肉搜索”却应该首先搜索自己的底线和理智。
(选自《环球时报》)
(1)根据原文内容,以下有关“人肉搜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指某些暴民联合起来追捕现实生活中的人,然后在网上公开这些受害者个人隐私资料的行为。
B.是指那些追踪网上人物的真实情况,然后用言语对其进行攻击,并公开其私人信息的网络行为。
C.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如同聊天一样的你问我答的人性化搜索活动。
D.是指在网上指出一个问题,由网民解答,而非搜索引擎通过机器自动算法获得结果的搜索机制。
(2)本文前两段介绍的英国《卫报》的文章,和后三段一样,都批评了“人肉搜索”现象,它们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
(3)本文作者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人肉搜索”问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就此作具体说明。发布:2024/12/29 8:0:2组卷:0引用:1难度:0.5137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一句话,要求逻辑严密,衔接自然,每句不超过18个字。
有媒体曾刁难金一南将军:“从地理上看,钓鱼岛离日本更近,为何却说是你们中国的?”金一南毫不客气地回道:“从地理上看,
金一南将军的质问,指出了对方立论的大前提“发布:2024/12/29 8:0:2组卷:1引用:1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