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62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95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142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发布:2024/12/20 20:0:2组卷:57引用:2难度:0.5
  • 142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          
    (2)一别两年多了,康桥,谁知道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         ,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颗星在天边出现。
    ①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②草的青,花的香,星月的光明,流水的殷勤
    ③晚钟撼动黄昏,田野没遮拦
    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

    发布:2024/12/20 19:30:2组卷:57引用:6难度:0.9
  • 142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愿将一生献宏谋
          于敏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高中毕业后,他考取了北大工学院电机系,但沉静好思的性格使他更倾心于理科,他最终转至理学院物理系,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研究生毕业后,于敏受到我国核物理学家彭桓武和钱三强器重,调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他与合作者提出的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朴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1961年,钱三强交给于敏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这不仅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已经卓有成就的基础理论研究,而且须隐姓埋名,常年奔波。但于敏没有犹豫,“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军统帅曾建议用核武器袭击中国。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从此,28年里,他像是销声匿迹了一般,身影消失于公众的视野,甚至连他的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做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废寝忘食。在研制方案终于有了一些眉目后,他带领几十名科研人员赶赴上海华东计算所,那里有中国当时仅有的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为加快氢弹研制速度,在一百多天的日子里,于敏经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反复研究分析计算结果,最终以他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在复杂纷乱的现象和数据中找到关键,形成了从原理到结构都基本完整的中国氢弹理论设计方案。这就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核试验场远在大西北,生活条件相当艰苦。于敏八上高原,六到戈壁,拖着疲弱的身体来回奔波。在首次氢弹原理试验前,为了确保能拿到测试结果,他顶着戈壁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刺骨严寒,半夜爬上102米的铁塔顶端,检查和校正测试项目屏蔽体的摆置。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爆炸当量为330万吨级,与理论设计完全一样!那一年,于敏不过41岁。从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到第一颗氢弹实验成功,美国用时七年零三个月,而我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氢弹之父”的称号,于敏从不以此自居。
          于敏没有停止脚步,为了研发二代核武器,他带领团队在四川绵阳的深山里开启了核武器研究的新征程。日夜无休的科研加上实验中放射性物质的侵害,使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他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鼓舞着他,最终,关键技术得以突破,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86年,他对世界核武器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与邓稼先、胡思得一起向中央递交了《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希望加快核试验进程。正是这次上书,使我国提前规划了核试验的部署,至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于敏的战略眼光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十年核试验时间。他又被视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战略家。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朝永振一郎称赞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但他对自己的学生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开阔视野。因此,他鼓励学生出国留学,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不要到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在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胡思得说,每次和于敏出差,都能在他床头发现一本唐诗或宋词。诗词艺术带给于敏的是在核武器事业上不断寻求突破的远志广学,是一生致力于为国谋策的鞠躬尽瘁。在73岁那年,于敏以一首《抒怀》诗总结了自己的一生:
          忆昔峥嵘岁月稠,朋辈同心方案求。
          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
          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
          喜看中华振兴日,百家争鸣竞风流。
          于敏,一个铸核卫盾一甲子的传奇。“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
    相关链接
          ①于敏(1926-2019),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改革先锋称号,被评为“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摘编自百度百科)      ②“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2015年“感动中国”写给于敏的颁奖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敏在学生时代就成绩优异,研究生毕业进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后,他又在相关领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B.于敏妻子的话,体现出他工作的重要性和保密性;而胡思得的话,则表明古诗词对于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C.“百日会战“中,氢弹理论设计方案能得以形成,与于敏勤奋钻研的精神和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密不可分。
    D.面对死亡的不断威胁,于敏却仍能坚持研究并突破关键技术,是诸葛亮矢志不渝、鞠躬尽瘁精神对他的鼓舞。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若无于敏对世界核武器发展趋势做出的分析、他与其他两位专家的建议书,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或将受阻。
    B.于敏认为留学后须趁年轻回国做贡献,不能老了才回来。他不仅这样教育学生,自己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C.引用于敏的《抒怀》诗,既展现了他与核武器研制相伴一生的岁月,又突出了他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的精神。
    D.颁奖词“当年吴钩”以下四句,艺术地展现了于敏在上海、大西北边地和四川绵阳进行核武器研究的艰辛历程。
    (3)于敏是如何兑现他对祖国“愿将一生献宏谋”的诺言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20 19:30:2组卷:10引用:8难度:0.6
  • 14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节选自《百合花》)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节选自《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甲乙选文画线的文字,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任选其中一处回答。
    ①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
    ②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2)简析甲乙选文景物描写的作用。

    发布:2024/12/20 19:30:2组卷:14引用:3难度:0.7
  • 142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搅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材料:
    记  诗  序文   志  表
    王勃  李密  崔颢  韩愈  范相(范仲淹)  震川(归有光)
    两楼一阁  孝友妻情  数江南文物  堕众生眼泪  各有千秋  俱是名篇
    答:
     

    发布:2024/12/20 19:30:2组卷:17引用:8难度:0.6
  • 142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①
     
    ,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一定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等。在中国,②
     
    。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在古代社会长期历史发展中,在历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的不断发展补充下,“孝”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文化,成为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历史上讨论到“孝”的著作有很多,③
     
    。《论语》中多次讨论到“孝”的真谛,通过孔子和学生们的对话,体现了儒家“孝”文化的精髓。

    发布:2024/12/20 19:30:2组卷:13引用:5难度:0.7
  • 142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发布:2024/12/20 18:30:1组卷:129引用:10难度:0.9
  • 142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0 18:30:1组卷:22引用:1难度:0.6
  • 142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
     
     
    ”。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4)在《季氏将伐颛臾》中,体现了孔子治国理念的句子是:
     
     
    。其中,“来”体现了对外政策;“安”体现了对内措施。
    (5)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关于拥有封地的诸侯和士大夫所担心的问题的阐述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指导意义,这两句话是:
     
     

    (6)《滕王阁序》中王勃描写自己路过此地原因的两句是:
     
     

    (7)《滕王阁序》中表示滕王阁所在之地具有礼贤下士之传统的一句是:
     
     

    发布:2024/12/20 18:30:1组卷:41引用:2难度:0.9
  • 143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还在向前发展,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决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他们还要作最后的挣扎。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这个武器。在国际上,我们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首先是和苏联及各新民主国家团结在一起,使我们的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会是永远胜利的。
          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使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极好条件是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亿的人口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中国人民已经具有战胜困难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庆贺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胜利!
    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庆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因为接受了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指示。
    B.我们在看到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同时,还应认识到目前所存在的危险,必须提高自己的警惕性。
    C.为了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国家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我们必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团结国际友人。
    D.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必然出现文化建设的高潮,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向世界展示一个文明民族高度文化的面貌。
    (2)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行文脉络。
    (3)本文是毛泽东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稿,次日在《人民日报》上刊登时,标题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后来《毛泽东选集》出版时,标题改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如此修改好在哪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20 18:30:1组卷:8引用:3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