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304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78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 154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现如今,“IP电影”已成为电影圈最火的概念。“IP电影”以燎原之势攻占了“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等重要档期。放眼望去,“IP电影”无处不在。那么,“IP电影”到底是什么电影?简单说来,IP就是知识产权,可以是一首歌,一部网络小说、一部广播剧、一台话剧,或是某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哪怕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短语,把它们改编成电影的影视版权,就可以称作IP了。
    【材料二】
          在话剧市场一直稳步成长的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手握22部原创话剧IP(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凭借《夏洛特烦恼》的成功,其成长空间一下子被打开了。在国内电影IP热潮下,话剧改编电影前景广阔。
    《夏洛特烦恼》的成功源于当下的IP热潮。在热门小说、热门网络剧、热门电视剧,甚至一首歌都被改编成电影的当下,质量上乘又与电影有着天然联系的话剧有望成为电影改编的下一个洼地,一批话剧正在被改编成电影。华泰证券指出,今年国庆档的影片集中体现了娱乐内容产业的几大趋势,其中之一便是IP正成为市场的敲门砖,国庆档排名前三的《夏洛特烦恼》《港囧》《九层妖塔》均带有IP光环。
          自9月30日上映以来,《夏洛特烦恼》票房一路飙升,最后以832万元的优势超越《港囧》,将国庆档票房冠军收入囊中。这不能不说是一场由IP带来的口碑的胜利,也是中国电影在自媒体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无论从IP背景、导演与演员阵容以及制作投入上来看,《夏洛特烦恼》都难与《港囧》和《九层妖塔》媲美,其逆袭靠的是实实在在的口碑,尤其是观众自发的力量,这点与暑期热映的《大圣归来》有一定相似之处。
          开心麻花总裁刘洪涛称,“话剧和话剧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每一部话剧都适合改编成电影,还要看它是不是大众化的产品。我们的话剧一开始就是面向大众的,做的是商业话剧。同时,我们的话剧一演就是几百场甚至上千场,是真正经过市场考验的,有市场的基础在这里,改编成电影的风险是很低的。”
          当然,有好的IP,还要把IP用好。IP具备的粉丝基础,使影片在上映初期可以获得关注,但最终的票房还是取决于对IP的运营能力。《九层妖塔》就成为了IP运营的一个反面教材,该片只借《鬼吹灯》的噱头,故事改编薄弱,把盗墓片拍成了怪兽片,使得前期聚拢的人气快速流失,票房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取材于《中国证券报》)【材料三】
          时光网:原著本身有很多读者和粉丝,导演是如何拿捏改编程度的?
          乌尔善①:小说和电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媒介,不可能把小说照搬拍一遍就成了好电影。首先要有优秀原创IP基础。《鬼吹灯》有8本小说,拍100集电视剧都装不下。但电影其实只有两小时,要讲成一个适合两小时的故事,是个很技术性的工作。如果想把一部好的小说变成一部好的电影,要抓到小说最本质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并把它变成一个电影的结构,不可能有照搬原著就成功的电影。
          在拍之前,一是要了解类型电影的特质。中国之前没有拍过探险电影,没有编剧写过探险电影的剧本,我也没有拍探险电影的经历,我们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什么是探险电影?什么是中国人的探险电影?什么是鬼吹灯改编出的探险电影?这三个问题要问自己很多遍。一是探险电影的规则是什么。之前把自己能找到的探险电影全部认真看完并做影片分析,像《古墓丽影》系列,《木乃伊》系列等等,找到它们共同的规律,它们作为探险类型有什么基本的法则,类型特质,人物关系如何设置,有哪些要素是不可能回避的,这些东西弄清之后,我写了篇论文交给编剧,有哪些要素,要根据这些规则去创作。
          其次是把原创IP《鬼吹灯》8本小说读几遍,整理出它最有意思、最核心、最本质的特点。把这两方面做一个结合,把这些小说提供的丰富的元素变成电影可以展现的故事核心,能够用两个小时讲清楚,讲精彩。
    时光网:和十分受欢迎且广为传播的原著小说作者合作,有何利弊?原著作者、改编编剧以及你自己,在对剧本的把控方面,是如何分配合作的?
          乌尔善:请原作者来参加剧本创作是我的建议,作为原创IP的小说是很有想象力的,与电影类型特质吻合的原创IP小说才能改编成电影。天下霸唱②能把很多复杂的中国人的神话传说、民间传奇混合在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当中,创造了几个生动的特别有魅力和质感人物。请天下霸唱过来就能保证这些东西是原汁原味的,但是同时天下霸唱又不是电影编剧,他只是一个自由写作的作家,喜欢看电影,但对电影创作还是很敬畏,所以很多关键的设置会征求他的意见。但是更主要的还是跟编剧合作。编剧本身更有电影创作经验。天下霸唱提供了很多重要的设计,他很有想象力。这样我就把职业编剧和原著作者做一个配合,关键的处理点上,天下霸唱会想出很多特别有想象力的解决方案,特别有意思的设置,我们再把它们合理地融入剧本中。
    注:①乌尔善: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导演,电影票房近16亿。②天下霸唱:张牧野,天津人,被称为中国最具想象力的作家,其代表作《鬼吹灯》系列小说风靡一时。
    (取材于Mtime时光网文章)【材料四】
          在经历了几轮的口诛笔伐之后,“IP热”有降温趋势。但随着IP改编的作品《太子妃》的热播,又为“IP热”添了一把柴。由此可见,虽然“IP热”在未来会被原创打败,但业已形成的“IP依赖”,几年内仍然不会消除。
    《太子妃》的成功,在于制作者只是从IP那里拿来了创意和基本剧情,在拍摄的过程中,往剧作中灌注了年轻一代的表达方式。其剧情,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当下年轻人的语言、审美与价值观,因此观众才会全盘接受它,包括无法用“瑕疵”形容的缺憾之处,也照样笑纳。
          都言IP垃圾多,但《太子妃》为那些不是一流的IP提供了一个出路,即影像制作者会在文字写作者的基础上,往故事里灌注更多符合娱乐要素的东西,通过二度创作的方式,把一些非精品IP变成受欢迎的剧集。这对影视业和IP生产者都是个好消息,也是影视工业化的一个必经途径——分工明确,各取所长,合力完成,达成商业利益最大化。
    《太子妃》是影视业冷静看待“IP热”的结果,虽然仍在使用IP,但使用的方式已经和从前有些不一样了。电影也是一样,陆川导演的《九层妖塔》和乌尔善导演的《寻龙诀》,故事灵感、主要剧情都是来自超级IP《鬼吹灯》,是典型的“IP依赖”作品,如果没有《鬼吹灯》这个IP号召力在前,两部电影的关注度会少许多,《鬼吹灯》这3个字起码为影片省掉了上亿元的宣传费。
    《九层妖塔》与《寻龙诀》公映后评价不一,但两部电影的共同价值是,为魔幻类型题材找到一条可行性很强的改编之路。以后,青春、爱情类的IP开发价值不会太大,但对于魔幻、穿越等类型特征非常明显的影视作品来说,IP仍是重要的灵感源泉。
    《鬼吹灯》《盗墓笔记》这一类的IP作品之所以影响力如此巨大,是因为它们与读者、观众离得比较近,讲的是近现代故事,用的是网络语言,融入的情感也是当下模式的。中国古代有《搜神记》《山海经》《世说新语》《阅微草堂笔记》等海量神怪志异小说,每个都是大IP,一旦这个文化宝库被创作者们尽情挖掘,衍生于网络的IP就会被彻底抛弃,“IP依赖”才会被真正治愈。
    (取材于《中国青年报》)(1)下列各句表述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由于国内电影IP背景话剧改编电影前景广阔,因此《夏洛特烦恼》成功。
    B.《大圣归来》的热映靠的是实实在在的口碑,与《夏洛特烦恼》成功相似。
    C.刘洪涛认为只要经过市场考验的面向大众的话剧,就必能成功改编为电影。
    D.《夏洛特烦恼》《港囧》《九层妖塔》成功运营IP,造就国庆档票房前三。
    (2)下列关于材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择优秀原创IP,尊重原作者意见,结合神话传说、民间传说创造故事人物,编剧自身拥有丰富的电影创作经验,这些均是乌尔善改编成功经验所在。
    B.在目前“IP依赖”境况下,如能成功地使用IP的号召力,则可以唤起更高的市场关注度,同时还可节省客观的宣传费用。
    C.《太子妃》证明即使不是一流IP,通过符合年轻一代的表达方式的二度创作也可以变成受欢迎的剧集。
    D.虽然“IP”风靡一时,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依然会被原创打败。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分析如何完成一个成功的电影IP?

    发布:2024/12/19 20:30:1组卷:0引用:4难度:0.6
  • 154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①至德三年(758)春,刘长卿因事被贬为南巴尉,身处异乡适逢第二年新年,有感而发作下此诗。②居人下:指遭贬。③长沙傅:指西汉贾谊曾为大臣嫉妒,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是作者借以自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是说新年已至,思乡之心,更加迫切。“切”“独”二字奠定全诗孤苦悲凄的情感基调。
    B.颔联中诗人将自己与春作对比,春天已经先归来了而自己还未还乡,感叹春归人前。
    C.颈联描绘了天畔荒山水乡的风光,“同”“共”二字表现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凄苦情状。
    D.整首诗写景多于抒情,意境深远,用词精炼,情景合一,情感哀切深至,感人至深。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19 20:0:1组卷:14引用:4难度:0.6
  • 154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9 20:0:1组卷:20引用:2难度:0.5
  • 1544.古代诗歌阅读
    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
    ②阖闾城,今江苏的苏州城。
    ③青袍,唐贞观三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张舍人之江东》记叙了张舍人在秋季欲韩时分乘船踏上旅途时的情景,诗人以“一雁”和“孤帆”借代离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作者的不舍。
    B.从《送严士元》首句中的“倚棹”二字,我们可以知道诗人与朋友是偶然相遇。“倚”字,不仅表明了春天来临,而且可以让我们想象二人在岸上携手谈笑之景。
    C.《送严士元》中,诗人调动了各种感官,既从视觉,又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使得景物富有层次感。
    D.两首诗都善于借景抒情,“沧波”“明月”“细雨”“闲花”“斜日”“绿草”等构成送别友人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其间融入了诗人的深情厚谊。
    (2)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却各有不同,试以两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19 19:30:1组卷:23引用:5难度:0.5
  • 1545.请以“路”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不超过150字。

    发布:2024/12/19 19:30:1组卷:5引用:4难度:0.5
  • 1546.米考伯先生、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布恩迪亚、圣地亚哥,都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著名人物形象,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为他(她)写一段简介。要求:符合原著内容,突出人物特征和典型意义,150字左右。

    发布:2024/12/19 19:30:1组卷:16引用:6难度:0.6
  • 1547.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节选自《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节选自《后赤壁赋》)(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B.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C.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D.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在古代,一个月中的某些日子有着待定的名称,如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晦,最后一天叫朔。十五日叫望,十六日叫既望。
    B.木叶,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最早出现在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中的“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即为树叶,在古代诗歌中多特指落叶,有暗示之意。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出一种萧索的氛围。
    C.赤壁,关于与赤壁有关的赤壁之战的地点,学界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省赤壁市(原蒲圻)。而苏轼游览的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的地点。
    D.冯夷,也即河伯。河伯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原名冯夷,也作“冰夷”。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赋》中“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上文的“水”与“月”,以答客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B.《赤壁赋》中苏轼认为,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皆有短暂与永恒的两面,人对天地万物不必“羡其无穷”。
    C.《后赤壁赋》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动态美,与《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态美,展现了赤壁景物的多姿多态。
    D.《后赤壁赋》道士化鹤的故事与“羽化而登仙”的道教思想有关,作者借此寄寓对超凡脱俗、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②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发布:2024/12/19 19:30:1组卷:31引用:5难度:0.5
  • 1548.《乡土中国》阅读。请以《红楼梦》中的相关人物或情节为例,解读《乡土中国》中的“家族”“男女有别”“差序格局”或“礼治秩序”中的任意一个章节或核心概念。要求:言之有物,150字左右。

    发布:2024/12/19 18:30:1组卷:29引用:3难度:0.5
  • 154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会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危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危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节选自《鸿门宴》)(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旦日士卒 飨:犒劳 拔剑切而 啖:吃
    B.范增数项王 目:使眼色 为大主不取也 窃: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
    C.常以身蔽沛公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杀人如不能 举:尽
    D.范增项羽曰 说:告诉 沛公起 如: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壮也,犹不如人
    B.起,立饮之 言举斯心加诸彼
    C.待大王来 越国鄙远
    D.我为鱼肉,何辞 若舍郑以东道主
    (3)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称谓比较复杂,有封号加名字的,如留侯张良;“沛公”文中用以称刘邦,是因为公元209年,刘邦响应陈涉起义于沛,被立为“沛公”;有称名的,如“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项羽的名:有称官职加姓名的,如“左司马曹无伤”。
    B.“沛公欲王关中”“先入关破秦”中的“关”特指函谷关,后文“故遣将守关者”中的“关”与此同意;“沛公居山东时”“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中的“山东”“河北”“河南”与现在的山东、河北、河南的位置大抵相当。
    C.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是坐在坐北朝南的位置上的,因而古人常把称帝称王叫做“南面”。宾主座次中:座位最尊的是东向,其次是南向,再其次是北向,最卑是西向。《鸿门宴》里边的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D.“按剑而跽”跽就是跪坐,也叫做长跪,臀部离开双足称为跽,以两膝着地。由坐而跽,多是表示敬意或被对方所震动,或表示警惕。
    (4)下列对选段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无伤告密是项羽和刘邦产生矛盾的导火索。项羽的谋士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刘邦有野心,有“天子气”,劝项羽急击勿失,这是“火上浇油”,使刘、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B.宴席上樊哙与刘邦的言语内容一致,但侧重点不一样: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自己“不敢倍德”,属于“以屈求伸”;而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属于“以攻为守”。
    C.鸿门宴上气氛一开始就很紧张,刘邦卑词“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其对刘邦欲王关中还是很不满的,他设宴招待刘邦也是想做进一步打算。后范增命项庄舞剑,气氛则更为紧张。
    D.选段在矛盾斗争中,通过每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具体表现,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两个政治集团里主要人物的不同性格,如文中较为集中地表现了项羽自矜功伐的性格。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②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发布:2024/12/19 18:0:2组卷:11引用:2难度:0.6
  • 155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恂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甚重之。王莽败,更始立,使使者徇郡,曰“先降者复爵位”。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况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恂勒兵入见使者,就请之。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况至,恂进取印绶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及王郎起,遣将徇上谷,急发况兵。恂与门下掾闵业共说况曰:“邯郸拔起,难可信向。”况曰:“邯郸方盛,力不能独拒,如何?”恂对曰: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况然之,乃遣恂到渔阳,结谋彭宠。恂还,至昌平,袭击邯郸使者,杀之,夺其军,遂与况子弇等俱南及光武于广阿。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又并州未定,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朱鲔闻光武北而河内孤,使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疆将兵三万余人,度巩河攻温。檄书至,恂即勒军驰出,并移告属县,发兵会于温下。旦日合战,而偏将军冯异遣救及诸县兵适至,士马四集,幡旗蔽野。恂乃令士卒乘城鼓噪,大呼言曰:“刘公兵到!”苏茂军闻之,阵动,恂因奔击,大破之,追至洛阳,遂斩贾疆。自是洛阳震恐,城门昼闭。恂归颍川。建武三年,遣使者即拜为汝南太守,又使骠骑将军杜茂将兵助恂讨盗贼。盗贼清静,郡中无事。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曰威侯。
    (选自《后汉书•寇恂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B.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C.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D.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司马,古代官名。汉武帝时废太尉设大司马,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B.檄书,古代官方用以声讨、晓喻、征召的文书的通称。
    C.郡国,诸侯王的封地,西汉时经过朝廷“削藩”“割地”后逐步变小,略等于郡,常“郡国”相连。
    D.谥,指封建时代在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按其生前行迹而加给的一种称号以寓褒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寇恂胁迫使者,取回印绶。更始帝的使者收取了耿况的印绶,不打算还给耿况,寇恂喝令使者召见耿况,耿况到来后,寇恂上前取印绶佩带到耿况身上。
    B.寇恂才华出众,受到重用。光武帝南下平定河内后为太守的人选感到为难,邓禹说寇恂文武兼备,是不二人选,于是光武帝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
    C.寇恂巧用计策,大败敌军。在温县会战时,寇恂在援军到来之时,命令士兵爬上城墙大喊“刘公兵到”,扰乱了敌军军心,并乘机指挥部队出击,大败敌军。
    D.寇恂仗义疏财,受到称赞。寇恂将得到的俸禄送给朋友、熟人以及跟随他的人,当时的人称他是道德高尚的人,认为他有宰相的才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旦日合战,而偏将军冯异遣救,及诸县兵适至,士马四集,幡旗蔽野。
    ②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
    (5)王郎起兵后,面对耿况对王郎(邯郸)势力的过分担忧,寇恂提出无需过于顾虑的理由有哪些?

    发布:2024/12/19 18:0:2组卷:20引用:11难度:0.6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