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统编版
浏览次数:441 更新:2025年06月20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1186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 174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遂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B.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C.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干户王惟义前执之/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D.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
    B.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勤王,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D.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才华出众。他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应对时不打草稿,一挥而就,考中状元,考官王应麟对他大为赞赏。
    B.文天祥堪当重任。他任湖南提刑时,与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为之动容,认为他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C.文天祥忠君爱国。江上告急时,他积极应诏勤王;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写诗明志。
    D.文天祥守节不屈。厘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将张弘范送往京师,元朝廷劝降,他坚决不屈服,视死如归,最后从容就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②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

    发布:2024/12/17 22:0:1组卷:39引用:44难度:0.6
  • 1742.“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是《红楼梦》中某个人物的判词,请根据判词内容写出人物的名字。再结合前二十回中的三个情节,分析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发布:2024/12/17 22:0:1组卷:12引用:2难度:0.7
  • 1743.请选出对下面舞台说明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璪。
    ……

    发布:2024/12/17 22:0:1组卷:35引用:5难度:0.7
  • 174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7 22:0:1组卷:11引用:2难度:0.7
  • 174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春季,对于乡村来说,是产生烂漫的时刻。那些桃花、杏花之类的花树,争相绽放,夺走了众人惊喜的眼球。然而,乌桕树并没有在意别人欣赏的目光,只是在那枯树一样的枝头上,悄无声息地发芽、生叶、成长。这个时候,我们会在树下荡秋千,在树上掏鸟蛋。夏天,,一声、两声、三声……不长时间,蝉们就会接连喊出“热了,热了……”村子东头竹林的路口和池塘边各有一棵上百年的乌桕树,热天里,那里是纳凉的好去处。
          浅秋时,乌桕树会先把叶子由深绿变为浅黄,那色泽就像秋光中的银杏叶一样耀眼,远远地看去,有童话般的效果。每日清晨,薄雾中的乌桕叶会与炊烟一起醒来,随之,伸一伸懒腰,抖一抖精神。接着,就去享受秋日里那暖暖的朝阳和人们艳羡的目光。熟秋里,,有浅红的、橘红的、玫瑰红的,让自己的梦境更加绚丽。当繁华落尽,色彩逝去之后,一树的木籽便悄然立在乌桕树的树头。那些木籽像繁星一样,银光闪闪,给深秋里的乡村平添了些许的魅力。其情景使诗人黄镇成有了“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的感觉。
    (1)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划横线句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
    B.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C.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
    D.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众人惊喜的眼球被那些争相绽放的桃花、杏花之类的花树吸引。”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发布:2024/12/17 22:0:1组卷:12引用:5难度:0.5
  • 174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的“
     
     
    ”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2)辛弃疾在北固亭上凭高望远,面对锦绣江山,不由得遥想和缅怀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他写下了表现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千古名句:“
     
     
    ”。
    (3)关于学与思的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
     
     
    ”,你觉得他们之间矛盾吗?

    发布:2024/12/17 22:0:1组卷:114引用:5难度:0.8
  • 174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夜入瞿塘峡
    白居易
    瞿塘天下险,夜上信难哉!
    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帛开。
    逆风惊浪起,拔稔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
    【注】①此诗是诗人贬官忠州路上过三峡时所作。②稔:纤夫拉船用的竹纤。③滟滪堆:江中巨大石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上信难哉!”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瞿塘峡的艰险,奠定了全诗基调。
    B.颔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两岸山峰比作“双屏”,将天空比作“匹帛”。
    C.颔联一个“合”字凸显两岸崖壁的险狭,一个“开”字凸显天空的辽阔。
    D.颈联“逆风”“惊浪”描写了瞿塘峡行船时风大浪急的危险场景。
    (2)尾联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手法和情感上有何不同?

    发布:2024/12/17 21:30:1组卷:22引用:7难度:0.6
  • 174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________,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②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________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③契诃夫生活在俄国农奴制崩溃和无产阶级革命________兴起的时期。
    ④这人总想把自己________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

    发布:2024/12/17 21:30:1组卷:53引用:8难度:0.7
  • 1749.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7 21:30:1组卷:97引用:3难度:0.5
  • 1750.按要求作答,字数不少于150字。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多样的文化,该单元节选有《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四部外国经典文学作品。学校银杏文化节拟邀请你任选一部作品,撰写一则推荐语,引导大家阅读整本书,走近经典,理解文化。要求:条理清楚,语言优美。

    发布:2024/12/17 21:30:1组卷:7引用:3难度:0.4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