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统编版
浏览次数:435 更新:2025年06月20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1180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 1761.下列各项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发布:2024/12/17 19:0:2组卷:58引用:4难度:0.9
  • 176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二十年后
    [美]欧•亨利
          瑟瑟的寒风夹杂着雨意,一位巡警在马路上威风凛凛地走着。他边走边一家家打量,还不时转过头,用警惕的目光向平静的通衢大道两头远望,那甩警棍的动作千变万化,再加上体格魁梧,却不带傲气,俨然一个太平天下的卫士形象。
          走过一个路段的正中时,警察突然放慢了脚步。一家幽暗的五金店的门口,有个男子斜靠门站着,嘴里叼了根烟,并没点着。看到警察走过来,他抢先说话了。
    “没事,警官,我在等一个朋友,”他镇定自若地说,“二十年前约好现在相见。你听了觉得奇怪,是吗?你要是不放心呢,我可以把事情说给你听听。二十年前,这家店是一家餐馆,叫大乔•布雷迪餐馆。”
    “餐馆早五年就没有了。”警察说。
          站在门道里的那个人划着一根火柴点燃雪茄。火柴光一亮。只见这人长着个方下巴,脸色发白,目光倒炯炯有神,右边眉毛附近留着个小白伤疤。领带扣针歪别着,上面镶着颗大钻石。
          那人说:“二十年前的今晚,我跟吉米•韦尔斯在这儿的餐厅吃饭。我们俩都是在纽约长大的,多年来亲如兄弟。那时我十八,吉米二十。第二天我要去西部闯荡。在吉米看来天下似乎只有一个纽约。那天晚上我们约定,二十年后,将在此地、此日、此时再次会面。”
    “这事倒挺新鲜。时隔二十年才又见上一面,未免太久了点。分手以后你知道你朋友的消息?”警察问。那人答道:“说起来我们也有过一段书信往来,但过了一两年便断了联系。但我相信,只要吉米还活着,他肯定会来赴约的。”等朋友的人掏出一块漂亮的表,表盖上镶着小宝石。
    “十点还差三分钟,”他说,“我们在这餐馆分手的时间是十点整。”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
    “你猜对了!吉米要是比得上我一半就好了。他是个大好人,只是有点死板。我发财可也不容易,非多长几个心眼不可。在纽约,人总是墨守成规,人要开窍得到西部去。”
          警察甩着警棍,又开步了。
    “我得走了!希望你的朋友真能来。到时候没来你就走吗?”
    “不会。”那人说,“我至少多等他半个小时。只要他还活着,他肯定会来。再见,警官。”
    “再见,先生。”警察说完,又继续巡逻,边走边一家家打量。
          这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风也越刮越紧。五金店门口的那个人抽着烟还在等。
          他等了约莫二十分钟后,一位高个子大步流星穿过马路径直朝他走来。这人穿着长外套,衣领翻上来盖住了耳朵。
    “鲍勃,真是你吗?”来者不敢相信地问道。
    “吉米•韦尔斯,你来了呀!”站在门边的人高声叫了起来。
    “哎呀呀!”刚来的人也高声叫,一把抓起对方的两只手,“果然是鲍勃。我知道只要你还活着,一定会上这儿来。唉,二十年,可真不算短呀!鲍勃,老饭馆拆了,要是如今还在,我们可以到里面再吃上一顿。在西部混得怎么样,老弟?”
    “好极了!一切如愿以偿。你变多了,吉米。奇怪,你怎么又高了两三寸呢?”
    “是呀,二十岁以后我又长个儿了。”
    “在纽约过得不错吧,吉米?”
    “还过得去。我在市里的一个部门谋了个位置。走,鲍勃,我领你到一个熟悉的地方,咱们叙叙旧。”
          两个人手挽手沿马路走着。从西部归来的那个志得意满,讲起这些年的作为。另一个把头缩在大衣领里,津津有味地听。
          十字路口有家药房,仍灯火辉煌。到了灯光下,两人同时转身瞪大眼看着对方的脸。
          从西部来的那个突然站住了,松开手臂。
    “你不是吉米•韦尔斯,”他惊叫起来,“二十年的时间的确长,但再长的时间也不会把鹰钩鼻变成个扁鼻。”
    “二十年足可以把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鲍勃,你已被捕十分钟了。芝加哥警方猜到你会到这个城市来,打了电报说想与你谈谈。放老实点,知道吗?老实才聪明。有人叫我带张条子给你,看完了我们再去局里。你到那儿窗户下看,是巡警韦尔斯写的。”
          从西部来的人打开交给他的小纸条。刚看的时候他的手还正常,但到看完时却抖得厉害。条子上只写了几句话:
          鲍勃:我准时到了约定地点。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原来是芝加哥通缉的罪犯。我不便自己动手,便找了位便衣代劳。
    (节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叙写鲍勃与吉米的二十年之约,颂扬了友情的可贵,友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境遇的变化而消失。
    B.小说中有两处关于风雨的环境描写,“瑟瑟的寒风夹杂着雨意”和“天下起了蒙蒙细雨,风也越刮越紧”,既渲染了氛围,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小说用了较大篇幅写鲍勃向警察讲述二十年之约的故事,略显冗长,使整篇小说前重后轻,详略失当,这是小说的瑕疵。
    D.鲍勃虽然是一个通缉犯,但是仍然坚持来赴二十年之约,由此可见鲍勃也有重情守信的可贵之处。
    (2)小说成功塑造了警察吉米这一形象,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吉米的形象特点。
    (3)吉米不动声色就抓捕了二十年前的好友鲍勃,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文中的伏笔设置得很隐蔽,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17 19:0:2组卷:5引用:4难度:0.6
  • 176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7 19:0:2组卷:48引用:2难度:0.6
  • 1764.下面一则通知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关于举办中国传统节日讲座的通知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学校将于6月15日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大厅举办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讲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讲座内容
          本次讲座主要牵涉以下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
          二、讲座嘉宾
          本次讲座我们应邀了德高望重的淦老师,他将抛砖引玉,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丰富详实的历史材料,为大家带来一顿精神上的文化大餐。
          三、其他说明
          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准时莅临图书馆,细心聆听淦老师的精彩讲座。
    学校教务处
    2018年6月10日

    发布:2024/12/17 18:30:2组卷:54引用:29难度:0.7
  • 1765.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发布:2024/12/17 18:30:2组卷:27引用:6难度:0.9
  • 1766.下面一段对话的逻辑思维比较严密,请写出王大夫的逻辑。
          王大夫不想替弟弟还赌债,自残了。医生缝完116针后报了警。
          警察:“谁干的?”王大夫说:“我自己干的。”警察说:“你要说实话。”王大夫说:“我说的是实话。”警察说:“你有义务给我们提供真相。”王大夫说:“我说的就是真相。”警察说:“我再说一遍,虽然你是一个残疾人,可你一样有义务为我们提供真相。”
          王大夫抿了两下嘴,眉梢吊上去了。王大夫说:“虽然你不是一个残疾人,可你一样有义务相信一个残疾人。”警察说:“那你告诉我,动机是什么?”王大夫说:“我的血想哭。”
          警察语塞了,不知道怎样对付这个胡搅蛮缠的残疾人。警察说:“我最后一次问你,真相是什么?你要知道,说出真相是为了你好。”“是我自己干的。”王大夫说,“我对你发个毒誓吧,如果我说了瞎话,一出门我的两只眼睛就什么都能看见。”
    (节选自毕飞宇《推拿》)      警察的逻辑:每个人都有义务向警察提供真相,即使是残疾人也不例外;王大夫你虽然是残疾人,可一样有义务向警察提供真相。
    王大夫的逻辑:
     

    发布:2024/12/17 18:30:2组卷:33引用:6难度:0.8
  • 1767.下列对《红楼梦》情节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7 18:0:1组卷:9引用:2难度:0.8
  • 1768.对下面这一情节,以下选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发布:2024/12/17 18:0:1组卷:48引用:7难度:0.7
  • 1769.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5个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语句要连贯。
          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革命烈士夏明翰的那首震撼和打动了千百万“后来人”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狱中诗,以一名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诠释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必胜信念。

    发布:2024/12/17 18:0:1组卷:52引用:11难度:0.8
  • 177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生态文学作家们努力探索和尝试,让生态文学理念和实践在中国大地扎下根来。总结当代生态文学创作面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质。
          报告文学表现突出,多种文学体裁并进。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文学形式以报告文学和散文居多。报告文学如徐刚写沙漠化防治的《穿越风沙线》,岳非丘写长江污染防治的《只有一条长江》等,可谓第一人称表达范例。散文如苇岸写华北大平原上动物、植物及农事活动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影响深远。近年来,小说和儿童文学领域也不乏生态文学佳作,带给我们惊喜。长篇小说周建新写人与海的《老滩》,儿童文学如黑鹤写动物的《银狐》等,都可圈可点。
          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近年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文学作家以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关注和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热情讴歌和礼赞生态环境保护者。陈启文《穿越共和盆地》真实记录与反映新中国治沙成就,李云峰《汾河行思录》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等。这些作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呼吁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多措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以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生态文学特征是什么?通过研究作家创作活动和作品,不难发现,生态文学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这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
    (选自李青松《生态文学绿意盎然》,2020年4月3日《人民日报》)材料二:
          新冠肺炎病毒正在全球肆虐的时候,生态文学的话题似乎有了更多的关注度。传统的文学,长时间来被人们理解为是人的文学,是以个性的语言故事、人物探析表达人的社会环境存在感受和命运的文学,是围绕着人的价值利害情景展开的语言叙述。生态文学则是对包含着人类在内的所有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其包含对象和目标显然是远远广泛于传统的文学界地的。生态文学有新的展开领域与活动舞台。因此,生态文学的开启,是一次深刻的文学变革与革命。
          自古老的诗歌开始,文学就在以各种方式努力表达着人的社会感受和理想追求。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和文学表达过程之后,如今人们渐渐地发现,仅仅依赖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视野,着眼人类自己感受追求范围内的内容,已经很难解释和说明身边的人与环境、与他物的矛盾困窘关系与迷茫了。在人类痴迷地实现着自己的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价值目标,甚至以近似疯狂的力量和速度呈现影响结果的时候,却对自身赖以生存生长的摇篮地球的破坏严重地忽略了,对于与人类一起生长于地球上的各种具有生命的动植物的被毁坏严重忽略了,以至发生了地球生态家园的严重危机。这个现实而严重的危机,正是传统文学的困窘之处和生态文学现象新生的时代背景,正是生态文学对传统文学以革命与变革的表现提出挑战的根源。在茫然的地方寻觅,在盘桓的地方发现,在新的方向目标下出发,这就是生态文学勃发生长的机会与能动进取的意义价值。
          因此,当我们在这里谈论生态文学的时候,最先要清楚地意识和理解,生态文学同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区别,更是与传统文学中那种几乎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历史、政治、文化、民族等局限性特点的文学表达有着质地的不同。生态文学,应当是出于人类的认识感受、在全球视野仔细认真地探求地球生命如何相互依存、共生并长的途径,实现共同长远和谐发展目标的新的未来的文学。这种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文学。只有在这样的视野下,方能够感受到她的魅力和瑰丽的身姿。
    (选自李炳银《生态文学:文学的变革与革命》2020年4月2日《文学报》)材料三: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文学形态。生态文学可以深入反映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承担起文学反映现实、抚慰人心、启发思考的社会责任。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首要是中国主题、中国题材、中国成就、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的表现,它可以为世界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
          生态属于全人类,生态文学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和中国样本,可以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宝库。同时,生态文学对中国独特的生态保护解决方案、经验、模式的描绘和书写,也能为世界生态文学包括自然文学、动植物文学、环境文学等带去许多有益的启示。
          今后,中国生态文学应继续沿袭参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创作出更多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反映绿色中国、美丽中国建设成就,赞美绿水青山,讴歌美好生活的作品。同时,生态文学也应继续致力于鞭挞那些肆意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推动人们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变革,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选自李朝全《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200年3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文学形态,在中国发展时间虽不长,但已经蔚为大观。
    B.生态文学与传统文学明显不同,它不是关于人的文学,而是对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
    C.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文学,而不关乎历史、政治等因素。
    D.生态文学作品既要赞美绿水青山,呈现人与自然新的关系,也要鞭挞那些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行。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这引发了生态文学作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B.生态文学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关注人类精神生态,是因为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
    C.中国生态文学只有立足于中国化的表达,才能反应中国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承担起相应责任。
    D.与传统文学相比,生态文学更具有世界普遍性是更容易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老舍的《草原》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抒发了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B.陈忠实的《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
    C.姜戎的《狼图腾》表面上是写狼的习性,而背后折射出了生态系统的可循环性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必然性。
    D.迟子建的《原野上的羊群》通过原野上羊群与都市人的对比,写出了人性的扭曲,表达了对人类应有天性的呼唤。
    (4)材料二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
    (5)通观三则材料,你认为中国生态文学发展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发布:2024/12/17 17:30:1组卷:55引用:27难度:0.6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