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统编版
浏览次数:425
更新:2025年06月20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1172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
177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问君西游何时还 ②青泥何盘盘
③但见悲鸟号古木 ④但悲不见九州同发布:2024/12/17 17:0:1组卷:94引用:14难度:0.9177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诫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诫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二)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夫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②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贷力为已;大人世及③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④,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选自《礼记》)[注释]①蜡(zhà)宾:古代君主年终祭祀叫蜡;宾,陪祭者。②谋闭:谋,奸诈之心;闭,闭塞。③大人世及:大人,指天子诸侯;世及,世代相传。④田里:田,指阡陌;里,指阁里。“田里”此处指田里制度。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治:治理 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彰明 C.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逮:赶上 D.以著其义,以考其信 考:考察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 以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 D.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人而不仁,如礼何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B.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C.故入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4)下面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材料一中开头直接点明“大学”的根本原则的各方面“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其中“明明德”是大学教育的起点,也是儒家修身的基点。
B.材料二中孔子有一种深深的遗憾,觉得夏、商、周三代英明君主当政的时代,他都没有赶上,只能对它们在心中向往,他是多么向往这样一个美好的大道时代。
C.材料二中作者其实是否定孔子的理想的,觉得他“大道之行”只是过分的空想主义,因为它在人类社会中是无法想象的:看看当今连小康社会也难以达到,基本的礼义纲纪也难以规范,而且在老百姓心中,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甚至会祸国殃民的想法。
D.《礼记》中所提出的大道社会,那些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就是一种整个天下能够为广大人民百姓所共同享有的美好的理想时代。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③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发布:2024/12/17 16:30:3组卷:8引用:1难度:0.61773.下面是为李清照的《声声慢》写的推荐语,请你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一段推荐语。要求:语言有文采,不必拘泥于所给例句的形式,要突出该词的特点,不少于50个字。
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晓畅易懂;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意境优美;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情感真挚。一首《声声慢》,道出了人间多少愁绪。发布:2024/12/17 16:30:3组卷:9引用:5难度:0.6177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发布:2024/12/17 16:30:1组卷:111引用:3难度:0.8177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游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清早便点燃沉香消海暑,隐隐透出自昨宵夜雨以来内心的烦乱。
B.“呼”“窥”二字以拟人手法赋予鸟雀人的情态,写出其欢快状态。
C.词人自问还记不记得家乡当年的渔民朋友,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旧。
D.尾句描写泛舟家乡荷塘的梦境,使全词虚实相生,给人无限的遐想。
(2)本词与柳永的词作《望海潮(东南形胜)》都写到了荷花,其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发布:2024/12/17 16:30:1组卷:21引用:6难度:0.61776.汉字文化魅力无穷,儒释道文化又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请参照下面的示例,从结构特点和蕴含道理两方面对“儒”字和“道”字作简要解析。
佛:左边是“人”,右边是“弗”,合起来仿佛是说“人不要”的意思。
这分明是说要摆脱私心的束缚,超脱对外物的追逐,即“放得下”。
儒:
道:发布:2024/12/17 16:30:1组卷:25引用:10难度:0.61777.“林黛玉与薛宝钗”这两个文学形象,你更喜欢哪一位,请陈述理由。
发布:2024/12/17 15:30:2组卷:13引用:6难度:0.71778.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材料一:《老子•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对我国2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首倡“敢为天下先”的口号,积极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事业。这一口号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前赴后继。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于1912年诞生了。
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孙中山“敢为天下先”赢得了“中华民国国父”之称。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发布:2024/12/17 15:30:2组卷:17引用:15难度:0.7177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满庭芳①
苏 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②,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③.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④。
【注】①本词创作于苏轼谪居黄州之时,当时朋友多怕受牵连而有意疏远,令他备感世态炎凉。②摐摐:形容雨声。③残釭:残灯。④逢逢:形容鼓声。
(1)下列对本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一开篇即自问自答,用比拟的手法将王长官的人格精神与永恒的长江共论,予以高度评价。
B.上片的“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苏轼借想象王长官生活环境的幽静高雅,烘托了这位隐士的高洁。
C.上片的“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以反问语气强烈地表达了苏轼对遭贬后,朋友疏远、世态炎凉的深切感慨。
D.下片“一饮空缸”中的“空”字,很形象地写出了当日知己相逢、畅快豪饮的情景。
(2)本词的结尾“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结合全词分析此感情产生的原因。发布:2024/12/17 15:30:2组卷:2引用:4难度:0.51780.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根据上述观点,选出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 )
发布:2024/12/17 15:30:2组卷:49引用:4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