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94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76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
250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令狐楚,字壳士,自言国初十八学士德荣之裔。祖崇亮,绵州昌明县全。父承简,太原府功曹。家世儒素。楚儿童时已学属文,弱冠应进士,贞元七年登第。观察使王拱爱其才,欲以礼辟召,惧楚不从,乃先闻奏而后致而。楚以父掾太原,有庭闱之恋,又感拱厚意,登第后径往桂林谢拱。不预宴游,乞归奉养,即还太原,人皆义之。李说、严绶、郑僱相继镇太原,高其行义,皆辟为从事。自掌书记至节度判官,历殿中侍御史。楚才思俊丽,德宗好文,每太原奏至,能辨楚之所为,颇称之。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楚在白刃之中,搦管即成,读示三军,无不感泣,军情乃安自是声名益重。丁父忧,以孝闻。免丧,尊拜右拾遗,改太常博士、礼部员外礼母忧去官。服阕,以刑部员外郎征,转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大和二年九月,征为户部尚书。六年二月,改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等使。楚久在并州,练其风俗,因人所利而利之,虽雇岁旱。人无结伝楚始自书生,随计成名,皆在太原,实如故里。开成元年上巳,赐百僚曲江亭宴。楚以新诛大臣,不宜赏宴,独称疾不赴。以权在内官,累上疏乞解使务。其年四月,检校左仆射、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十一月,卒于镇,年七十二,册赠司空,谥曰文。楚风仪严重,若不可犯;然宽厚有礼,门无杂宾。尝与从事宴语方酣,有非类偶至,立命彻席,毅然色变。累居重任,贞操如初。未终前三日,犹吟咏自若。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一百二十二》)(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B.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C.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D.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时:男子20岁,需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B.丁父忧,指遭逢父亲的丧事,古代朝廷官员如若父母去世,需要辞官守孝。
C.征,指的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员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D.上巳,指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重要的节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狐楚懂得感恩,行为注重节义。为了感谢王拱的厚爱,他考中进士后径直去向王拱致谢,他也没有参加朝廷的宴饮活动,而是返回太原奉养双亲。
B.令狐楚才气过人,撰文文思敏捷。德宗能从太原来的奏章中辨别出他拟制的,并颇为赞赏。胁迫之下,利刃圈中,他为郑脩起草遗表,挥毫即成。
C.令狐楚品行正直,做事讲究原则。他认为新近诛杀大臣不应该赏赐欢宴,直接拒绝参加。由于朝廷权柄落在了内官之手,他接连上疏请求辞去职务。
D.令狐楚仪态庄重,凛然不可侵犯。他长期官居要职,家无闲杂外客。曾有志趣不同的人偶至,打搅他与属官的聚宴交谈,他让人撤去宴席,脸色大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惧楚不从,乃先闻奏而后致聘。
②楚久在并州,练其风俗,因创利而利之。
(5)“风仪严重,若不可犯”的令狐楚为什么在军官的胁迫下替郑脩写遗表?请简要说明。发布:2024/12/11 6:0:1组卷:59引用:12难度:0.4250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丫鬟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对王熙凤的服饰、姿容进行了静态写生式描绘,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华贵之气,此等笔墨明褒实贬。
B.贾母用“泼皮破落户儿”“凤辣子”这样戏谑的语言,向林黛玉介绍王熙凤,说明王熙凤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C.“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接下来第一个出场的是贾探春,她是《红楼梦》中唯一一位在治事上能和王熙凤媲美的人物。
D.选文从林黛玉的角度,以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来展示贾府人物关系,同时林黛玉观察得越是细腻,越能体现她谨慎的心理。
(2)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3)作者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写王熙凤的出场,这样写有何好处?发布:2024/12/11 5:30:2组卷:1引用:5难度:0.6250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骑兵列传
汪曾祺 我们为了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威震后山的骑兵营的情况,访问了黄司令员——当年的黄营长。“后山”是呼和浩特人习惯的说法,泛指大青山以北地区。没想到,这位妇孺皆知,叱咤风云的将军竟是这样一个人:中等以下的身材,长眉秀眼,高高的额头。近六十的人了,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嘴整齐的白牙。衬衫,军裤,青鞋,白袜。这位将军非常寡言。他是江西永新人。这天,他一共没有说几句话,只是抽烟,喝茶,点头,微笑。最后,他说:“你们要了解骑兵营,去找找杨如意吧。他还活着。”
一个年轻同志向我们介绍:“他家很好找,下了灰腾梁,听见哪里哗啦哗啦地响,那就是他的家。”
车过灰腾梁,我们禁不住要下来看看。这地方的景色真是特别。上了山顶,竟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平地。那么大,那么平!有的地开垦了,种了莜麦,麦苗正在成熟,随风摇摆,一片闪着银光的翠绿的海。有的地方还荒着,长着茎叶都很坚硬的劲草,草丛里开着高寒地区特有的紫蓝色的野花。听说“灰腾儿”蒙语的意思是寒冷。这个地方是够冷的。我们在山下穿的是衬衫,在山顶立了一会,就都披起预先借来的棉大衣。风,真硬。
下了梁,我们的吉普车一直开进了一个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的院子。这哗啦哗啦的声音是一个风车弄出来的。
我们推开门,一个长着一对鹰眼的中年人斜着眼睛把我打量了一遍。我们说明是黄司令员介绍来的,他立刻改变了态度:“请进!上炕吧!”
我们知道他爱喝酒,给他带来了两瓶二锅头。他用牙咬开瓶盖,倒了几碗,又从酸菜缸里捞出几个蔓菁。这地方的蔓菁很有名。别处的蔓菁是青皮的,这里的蔓菁的皮是大红的,——里面的肉雪白,非常鲜嫩。他掏出蒙古人吃肉用的刀,把蔓青切成碎块:“本来应该给你们搞一点手抓羊肉,我现在这个处境……来,喝!”
我们说明了来意,他放下酒碗,皱起眉头:“你们问我是怎样参加革命的?——我小名叫个如意,从小可不如意。我虚岁十五上就揽了工。那年来了八路军。俺们这儿也成立了抗联会。有一天晚上,有人叫我。我以为是找我干点零活。原来是抗联会敛了一批军鞋,要送给八路军去。他们问我敢不敢去。我说:‘咋不敢!’八路军挺和气,还给好的吃。我说:‘下回再有这事,我还去!’去了几次,就熟了,后来就参了军。后来就调成排长,七转八转,我就成了连长,在骑兵营三连。”
“三连是白马连!”“对。”
“你就是白马连的连长?”
“对。——你们是不是听过一些白马连的故事?群众那么传,有些是夸大了的。”
“有个萨克亚你认识不?”
“那还不认识!”
“这是个传奇人物!听说他打枪打得很准?”
“很准!他能骑在马上把枪拆开,再装上。耍得太多了。叫他总结打枪的经验,他说只有一条:‘只要你不害怕,枪就跟你走。’这话是不错的。这家伙真是个傻大胆。他经常一个人跟鬼子干。有一回,他骑了一匹驳花马,把鬼子的骑兵队冲得稀里哗啦,砍下鬼子好些胳臂。”
“白马连像萨克亚一样的人还有吗?”
“你是说枪法还是胆量?”
“都算上。”
“俺们连特等射手有二十个,一等射手有四十个,不过称得神枪手的,只有三个人。”
“都是谁?”
“一个是王振东。他的打法和萨克亚不一样。萨克亚是横冲直撞,越乱越准。他不。他总是选择好有利地形,趴下来一枪一枪地打。有一回,给他一个任务,保护电台。忽然,鬼子围上来了。他叫所有的人都往下撤,他一个人顶在那里打。鬼子呜呜啦啦地上来了,他不慌不忙,点起了烟灯。‘啸——’,吸一口,‘砰——’,撂倒一个鬼子。……这人死了。”
“怎么死的?”
“有一次他去执行侦察任务,叫鬼子咬住了。他骑着马,一边还枪,一边还唱,唱了半句爬山调,‘吃了一颗麻籽’……一颗子弹钻进了他的后脑勺。”
杨如意接连抽了好几口烟,用羊皮擦着烟灯,说:“这盏灯就是他的遗物。”
他说的第三个神枪手呢!不用问,就是他自己。
“……胆子这东西是锻炼出来的。我跟你们说一个人罢。这人叫杨玉山。这个杨玉山算是个神出鬼没,胆大包天的角色。就是他,他自己说,头一次参加战斗,浑身发抖,怎么也上不去马,尿不停地流出来,洋相大了!所以说,胆子这东西是锻炼出来的。”
“你们那时经常遇到危险?”
“危险,那还不危险!俺们经常和敌人只隔三五里。有时他们行军过去,俺们又来,他们留下的马粪还冒热气。……你就说黄营长,他要死,也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有一次,就在我这间屋子里,天刚刚亮,鬼子捂上来了。黄营长还在炕上。他的马又不在。我一脚踢开后窗户,叫他骑上我的马快走。他跳上马,一只脚穿鞋,一只脚只穿了袜子。那次是真险!黄营长后来对我说,那次不是我,他就完了。唉,说这干什么。你替我死,我替你死,都一样。俺们那会有一句话形容同志之间的关系,就叫做‘替生替死’。骑兵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战友牺牲了,他留下的马,谁也不忍骑,每天还是照样喂、饮、遛、刷。那会儿牺牲比请个假还要简单。杨玉山说,他是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的。两条:一是不当俘虏;一是一枪完事,不要挂彩——就像王振东那样死法。”
雷声隆隆,大雨要下来了。我们要告辞了。杨如意说:“本该给你们弄点山韭菜包饺子吃,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今天是不行了。”我跟他要两个蔓菁。他说:“行,送你一缸也行!”我说:“一缸我可搬不动。我只想带两个回北京,让人们见识见识这种红皮的蔓菁。”
(载于一九七九年第十一期《人民文学》)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竟是这样一个人”和“竟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平地”中两个“竟是”意思相同,都表明大大出乎作者的意料。
B.“茎叶都很坚硬的劲草”“紫蓝色的野花”“风,真硬”,不仅突出了环境特点,也渲染出了一种苍凉的氛围。
C.“那会儿牺牲比请个假还要简单”“一枪完事,不要挂彩”,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却表现出勇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
D.“让人们见识见识这种红皮的蔓菁”中“红皮的蔓菁”,不仅照应上文,也象征着白马连的精神跨越时空,绵绵流长。
(2)关于文中谈论“白马连的故事”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连长,杨如意认为对白马连的故事“群众那么传,有些是夸大了的”,表现了他实事求是的性格特点。
B.“俺们连特等射手有二十个,一等射手有四十个”,既说明白马连优秀射手多,也暗含杨如意的自豪之情。
C.王振东和萨克亚都是神枪手,两人打法不一样,说明两人性格经历不同,而杨如意更欣赏王振东的打法。
D.“有一句话形容同志之间的关系,就叫做‘替生替死’”,既表明战友间友谊深厚,也表现他们的献身精神。
(3)杨如意讲述故事多用生动形象的情境化语言,请从文中举出三个例子并加以分析。
(4)“列传”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为司马迁首创。作者以“骑兵列传”作为小说题目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发布:2024/12/11 5:30:2组卷:9引用:2难度:0.52504.每一个人都有追求。曹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有些追求要矢志不渝,有些追求需要及时放弃,有些追求需要调整完善,还有一些追求需要转变方向。请结合材料以及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谈谈对“追求”的看法。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2)不少于800字。发布:2024/12/11 4:30:1组卷:33引用:3难度:0.7250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省试湘灵鼓瑟
唐•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注】该诗为钱起唐玄宗天宝十载参加进士考试的应试诗。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倒装,暗用《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让人想起湘灵弹奏哀伤乐曲的情景,开门见山,点明题意。
B.“冯夷空自舞”中“空自”二字,点出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诗人借这一句表达世间知音难遇的落寞和感伤。
C.“苍梧”代指葬在苍梧山的舜帝;“白芷”,一种香草,句意是说瑟音感动了舜帝,也引得白芷摇动,具有感染力。
D.“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此二句,乐曲进入最高潮,湘灵深深的哀怨随流水与悲风“传潇浦”“过洞庭”,绵延不绝,凄婉幽怨,动人心魄。
(2)同样是写音乐,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与本诗画线句子在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简要赏析。发布:2024/12/11 4:30:1组卷:30引用:7难度:0.3250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1 4:30:1组卷:17引用:2难度:0.52507.下列各项归类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列缺霹雳
②樯橹灰飞烟灭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⑧梦啼妆泪红阑干发布:2024/12/11 4:30:1组卷:43引用:10难度:0.9250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韦判官归蓟门
于鹄
桑干归路远,闻说亦愁人。
有雪常经夏,无花空到春。
下营云外火,收马月中尘。
白首从戎客,青衫未离身。(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闻说”二字可推测二人的聊天内容,“愁人”则奠定了全诗愁苦的感情基调。
B.经夏有雪,到春无花,韦判官长期生活在寒冷、荒芜之境,诗人为其感到高兴。
C.颈联所述之景色彩分明,夕阳时火红的天空,夜晚时皎洁的月亮,极具边塞特征。
D.本诗运用了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多种抒情方式,使得全诗情感较为浓郁。
(2)尾联意蕴丰富,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发布:2024/12/11 4:30:1组卷:12引用:3难度:0.52509.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个题。
夏晚望嵩亭有怀
罗邺①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注】①罗邺,唐朝余杭人。有文名,尤擅律诗。科考屡下第,漂泊湘、浦间,不得志,晚年赴职单于牙帐,郁郁而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起句写漂泊不定的浮云和流水,从侧面烘托出作者的思归之情。
B.第二句写湖上亭子与湖岸青山相对,引发出后面的登亭远望、所见有怀。
C.虽然望嵩亭周围景色优美,整日可观,但作者仍觉得它终是异乡,不能久留。
D.诗的最后以景结情,说自己好似修竹,孤独无依,透露出作者无所归依的迷惘。
(2)本诗的第五、六句“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发布:2024/12/11 4:30:1组卷:8引用:15难度:0.725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穆字公叔,初举孝廉。顺帝末,江淮盗贼群起,州郡不能禁。或说大将军梁冀曰:“朱公叔兼资文武,海内奇士,若以为谋主,贼不足平也。”冀亦素闻穆名,乃辟之。及桓帝即位,穆以冀亲重,望有以扶持王室,因推灾异,奏记以劝戒冀:“夫人君不可不学,臣子当以天地顺道渐渍其心。宜为皇帝选置师傅及侍讲者,得小心忠笃敦礼之士,将军与之俱入,参劝讲授,师贤法古,此犹倚南山坐平原也,谁能倾之!”梁冀骄暴不悛,朝野嗟毒,穆惧其衅积招祸,复奏记谏曰:“君有正道,臣有正路,从之如升堂,违之如赴壑。今明将军地有申伯之尊,位为群公之首,一日行善,天下归仁,终朝为恶,四海倾覆。”冀不纳,赂遗太后左右,交通宦者,任其子弟、宾客以为州郡要职。穆又奏记极谏,冀终不悟。永兴元年,河溢,漂害人庶数十万户,百姓荒馑,流移道路。冀州盗贼尤多,故擢穆为冀州刺史。及到,奏劾诸郡,至有自杀者。以威略权宜,尽诛贼渠帅。举劾权贵,或乃死狱中。有宦者赵忠丧父,归葬安平,僭为玛蟠、玉匣、偶人。穆闻之,下郡案验。吏畏其严明,遂发墓剖棺,陈尸出之,而收其家属。帝闻大怒,征穆诣廷尉,输作左校。太学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讼穆,帝览其奏,乃赦之。穆既深疾宦官,及在台阁,旦夕共事,志欲除之。乃上疏曰凶狡无行之徒媚以求官恃势怙宠之辈渔食百姓穷破天下空竭小人愚臣以为可悉罢省帝不纳。延熹六年,卒,时年六十四。禄仕数十年,蔬食布衣,家无余财,策诏褒述,追赠益州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朱乐何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韵一项是
A.乃上疏曰/凶狡无行之/徒媚以求官/恃势怙宠之辈/渔食百姓穷破/天下空竭小人/愚臣以为可悉罢省/
B.乃上疏曰/凶狡无行之/徒媚以求官/恃势怙宠之辈/渔食百姓/穷破天下/空竭小人/愚臣以为可悉罢省/
C.乃上疏曰/凶狡无行之徒/媚以求官/恃势怙宠之辈/渔食百姓/穷破天下/空竭小人/愚臣以为可悉罢省/
D.乃上疏曰/凶狡无行之徒/媚以求官/恃势怙宠之辈渔食/百姓穷破/天下空竭小人/愚臣以为可悉罢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孝指孝悌之人,廉指清廉之士。孝廉是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
B.僭,超越本分,古时指地位在下的人冒用地位在上的人的职权、礼仪行事。
C.诣阙,阙指古代王宫、祠庙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诣阙指赴朝堂或赴京都。
D.卒,在古代不同阶层人的死有不同的说法,“卒”指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梁冀有权有势,骄傲暴虐不改,朝野十分怨恨,朱穆曾多次上奏劝谏,但是梁冀最终没有接受朱穆的建议。
B.永兴元年,黄河涨水,数十万户人受灾,因此朝廷提拔朱穆作冀州刺史,等朱穆到职,上奏检举各郡,以致有人自杀。
C.在冀州刺史任上,朱穆处事严明,因严惩宦官而触怒皇帝。后他在台阁任职,上疏劝谏罢免宦官,但皇帝不予采纳。
D.朱穆为官清廉,做官数十年,吃蔬菜穿布衣,家中没有余财。朝廷下诏书记述其功德予以表彰,追赠他为益州太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赂遗太后左右,交通宦者,任其子弟、宾客以为州郡要职。
②以威略权宜,尽诛贼渠帅。举劾权贵,或乃死狱中。
(5)朱穆向大将军梁冀提过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发布:2024/12/11 4:0:1组卷:6引用:4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