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62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95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256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①姝:美好。②爱:隐蔽,躲藏。③贻:赠。④洵:实在:诚然。
    (1)下列对《静女》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以第一人称“我”写男青年与恋人约会的情景,给人以真实感。
    B.诗歌第一章写青年之真诚,第二章写青年之欢喜,第三章写青年之痴情。
    C.诗歌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的、纯朴的恋情。
    D.第三章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突出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2)《静女》一诗中男女青年的形象各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发布:2024/12/10 19:0:2组卷:76引用:6难度:0.6
  • 256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在获得一些新的东西时,也有可能失去另一些东西。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捷,那么人们可能会失去什么呢?
          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4/12/10 18:30:5组卷:2引用:5难度:0.7
  • 256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
     
    ,体现出诗人
     
    的心情。
    (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发布:2024/12/10 18:0:1组卷:371引用:10难度:0.5
  • 2564.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事秦之心,天下之奇才

    发布:2024/12/10 18:0:1组卷:50引用:4难度:0.8
  • 256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0 18:0:1组卷:112引用:8难度:0.9
  • 256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老学庵笔记》乃陆游晚年所作,所记内容多为其亲历或亲见、亲闻之事。难能可贵的是,此书迥异于仅记述事实或转抄他书的丛札性汇编,具有鲜明的识见。除评判性的断语外,___________,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立“大节”、辩邪正的思想倾向。

    发布:2024/12/10 18:0:1组卷:53引用:8难度:0.7
  • 2567.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街道一级的“权威淡化”直接体现在文化上关于“人”与“日常”的地方治理品牌建设。“权威淡化”还体现在街道一级的制度打开,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吸引优质外来资源进入
    ②实现资源的内外流动
    ③并匹配合适空间使其扎根
    ④在科层体系外再建一套更灵活、柔性的沟通衔接机制

    发布:2024/12/10 17:30:1组卷:30引用:2难度:0.6
  • 2568.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0 17:30:1组卷:58引用:5难度:0.7
  • 2569.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梅花
    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好不容易寻到数枝梅花,荒林、野径、苔、竹等烘托了梅的品性。
    B.因为南雪易于融化而梅花不易凋落,诗人认为梅花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
    C.梅花不是不愿委身于东风,只是它以自我炫耀、自荐为耻,希望有人引荐。
    D.诗人酒醉之后不愿睡到庭前梅树近旁,是怕污损阵风吹来落下的花瓣。
    (2)诗的颈联有何含意?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态度?

    发布:2024/12/10 17:30:1组卷:88引用:22难度:0.7
  • 257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乙】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节选自苏轼《论项羽范增》)【注释】①“卿子冠军”指宋义。秦围攻赵,楚怀王(义帝)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项羽假托义帝的命令杀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
    B.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
    C.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
    D.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司马,古代的军官,分左右司马,执掌军政;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
    B.亚父,项羽对范增的尊称。亚,次,次于。亚父之称可见范增极受项羽尊崇。
    C.本纪,纪传体史书中记载诸侯王事迹的一种体例,一般按年月编排重要史实。
    D.遣,文中是派遣的意思,与《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遣”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足智多谋,他仅用三言两语,就使项羽说出了告密之人——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这也体现了项羽缺乏谋略的特点。
    B.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羽应当杀死沛公时,他却沉默不语;最终范增只能离开宴席,项羽才命令项庄击杀沛公。
    C.刘邦善于采纳他人的意见,他听取了陈平的计策,成功地离间了项王与范增,最后范增负气离开,未到彭城就患病而死。
    D.《论项羽范增》中,苏轼认为,义帝能识人用人,是贤明之君;并且认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不听范增的建议而杀死义帝时开始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②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
    (5)沛公见到项王后,是如何打消项羽的疑虑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10 17:0:1组卷:3引用:2难度:0.6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