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94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76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 3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刚过去的2022年,人类一直顽强地和新冠病毒作斗争。与此同时,抗原检测提取液含剧毒易炸物、核酸采样拭子含有致癌物、长期载口罩可致肺结节增大……  ① 层出不穷,混淆着我们的认知,成了抗疫路上的绊脚石。
          从德尔塔、拉姆达再到奥密克戎,过去3年,狡猾的新冠病毒一次次更换“马甲”,这也给防疫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很多人觉得,现在的新冠疫苗,只是 ②,病毒变异后疫苗就没用了。对此,专家表示,在新冠病毒变异株面前,新冠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可能会有所下降,即疫苗的保护效力可能会下降。不过,  ③,新冠疫苗就会为接种者构建针对新冠病毒的基础免疫力。即便病毒变异林逃脱疫苗防护屏障的能力变强了,仍然可以补打新的变异株疫苗作为加强针。如此一来,加强针就可以在已有免疫的基础上,快速激发出人体应对变异株病毒的免疫保护力。
          虽然人类以目前的力量还无法新冠病毒,但是我们应像增强对谣言的抵抗力那样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不偏听偏信,不人云亦云,用科学与理性归还真相,粉碎谣言。未来,我们要大力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将抵御谣言的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网络词语“马甲”的本义是指网络注册会员除本名外注册的其他名字的统称。文中借用“马甲”一词,另赋其义。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述文中“马甲”的含义,并简要概括它与本义之间的关联性。
    (3)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发布:2025/1/1 3:0:1组卷:7引用:4难度:0.7
  • 312.阅读下面内容,完成各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选自司马迁《鸿门宴》)(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入前为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②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3)选文采用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项王?
    (4)选文表现了项王和刘邦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

    发布:2025/1/1 3:0:1组卷:29引用:4难度:0.7
  • 3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一些8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开始信奉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过生日了,可是对很多祖宗传下来的浸润着华夏历史及几千年文明的东西感到陌生,不知道毛笔该怎么握,不知道算盘该怎么打,没有读过线装书,没有见过长命锁,没有上过八仙桌……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发布:2025/1/1 3:0:1组卷:3引用:3难度:0.7
  • 3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秋分前后的两个节气分别是白露和寒露,①         ,却反映了不同的气象与物候。
          从气象上看,白露是夏秋的过渡节气,此时秋老虎则刚退去,天气逐渐变凉,昼夜温差增大。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白露是“凉”、而寒露则是“寒”,气温更低。
          从物候上看,白露和寒露的代表性物候,②         。白露节气一到,先头雁阵就往南飞去,所以白露的“一候”是“鸿雁来”,寒露“一候”是“鸿雁来宾”,多了一个“宾”字,以示先后之别。两者的“二候”,分别是“玄鸟归”和“雀入大水为蛤”,玄鸟(燕子)和黄雀也都是候鸟,一个在白露“二候”时已回南方过冬,另一个在寒露“二候”时还在枯水的河湖之滨觅食。两者的“三候”分别是“群鸟养羞(馐)”和“菊有黄华”,前者说的是各种留鸟开始存储过冬食粮,后者则揭示了在百花凋零的寒露“三候”,③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白露时节,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晨昏之际,更要防着凉感冒;而在寒露时节,不能再穿凉鞋、裸露双脚,以防寒从足生。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寒”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对人物进行描写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样才可以做到苏东坡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画家徐冬冬创作的“东风解冻”中国画,在深色中点染进红黄绿蓝四种鲜明的色彩,整个画面顿显生机。
    C.假如我们做学问都是跟着别人后面走,始终不能解决重要的问题。我们遇到的所谓“卡脖子”的问题,正是因为在很多重要问题上,还是跟着别人走。
    D.曹雪岸擅长绘画,中国画讲究“三远”,即平远、高远、深远。平远、高远、深远有不同的目的,所表现的效果也不同。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话不超过12个字。

    发布:2025/1/1 2:30:1组卷:3引用:4难度:0.6
  • 3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苦恼
    【俄国】契诃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雪花在刚刚点亮的街灯上盘旋着,然后降落在屋顶、人的肩上和帽子上,积成软薄的一层。马车夫约纳•波塔波夫一身雪白。他佝偻着身子,一动不动地坐在驾驶座上。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它的身子一动不动,而且瘦骨嶙峋,再加上它那如棍子般笔直的几条腿,近看起来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它多半也是心事重重。
          约纳和小马已经停在这里很久了。
    “车夫,去维堡区!”约纳听见有人叫。
          约纳打了个哆嗦,看见一个穿着军大衣的军人。
    “到维堡区去!”军人又说了一遍,“你睡着了还是怎么的?去维堡区!”
          为了表示愿意,约纳抖了抖缰绳,马背和自己的肩膀上滑落下大片的雪花……军人坐上雪橇。车夫咂吧着嘴唇,像天鹅似的伸长了脖子,挥动着马鞭。
          马也伸直了脖子,活动活动笔直的腿,迟疑不决地向前迈步……
    “鬼把你往哪带啊?往右赶!”
    “你根本不会赶车!靠右走!”军人生气地说。
          一个四轮马车夫破口大骂,另一个肩膀碰到马脸的行人也在恶狠狠地瞪着他。约纳如坐针毡。他摇动着缰绳,眼珠乱转,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也不知缘何在此。
    “这些人都是混蛋!”军人打趣地说,“他们简直是故意撞你,好像串通好了似的!”
          约纳回头望了望客人,微微动了动嘴唇……可喉咙里除了沙哑的咝咝声外,并没说出一个字来。
    “你想说什么?”军人问。
          约纳撇嘴一笑,哑着嗓子说:
    “老爷,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怎么死的?”
          约纳转过身子朝着乘客说:“谁也不知道!也许…这是天意。”
    “鬼东西!赶车吧,赶车吧……”乘客喊叫道。
          车夫振作起来,使劲而熟练地挥动着鞭子。好几次他回头看看客人,那军人闭着眼睛。到维堡区后,乘客下了车,雪把他和马又涂成了白色。时间一小时又一小时地过去了……
          人行道上响起相互谩骂的声音,三个年轻人走了过来。其中两个又高又瘦,另一个又矮又驼。
    “赶车的,去警察桥!”驼子用那破锣似的声音叫道,“坐三个人……二十戈比!”
          约纳嘴里吧嗒了几下。这点车钱是不公道的,不过他顾不上价钱了……只要有主儿就行……
    “好了,出发!”驼子还是用他那破锣似的声音说道。
    “我的头痛得要炸了,”一个高个子说,“昨天我喝了四瓶白兰地。”
    “撒谎!”另一个高个子生气地说。
    “我发誓,我说的是真话。”
    “如果这也算是真话,那虱子咳嗽也是实情了。”
    “这些老爷真够开心的!”约纳笑着说。
    “呸,见你的鬼去吧!……”驼子怒气冲冲地说,“你这个老不死的,走还是不走啊?难道有你这么赶车的吗?快用鞭子抽它!”
          约纳听到了驼子不停地骂他的那些话。高个子开始谈论一个好像叫娜杰日达•彼得罗芙娜的女人。约纳等他们的谈话有了一个短暂的间歇时,他再次回过头去喃喃地对他们说:
    “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礼拜死了!”
    “所有人都会死!”驼子说道,“快点赶,快点赶!”
    “那你就稍微让他振作点嘛……给他脖子一拳!”
    “老不死的,听到了吗?我可要揍你了!”
    “嘭”的一声,约纳的后脑勺就被打了一拳。
    “嘿嘿……”他笑道,“你们这些快乐的老爷……”
    “赶车的,有老婆吗?”一个高个子问。
    “我吗?呵呵……照你们这些快活的老爷!如今我是有一个老婆,可那是一抔湿土。哈哈哈……就是坟墓!……你们瞧,我的儿子都死了,可我还活着……奇怪,一定是死神弄错了……他应该是来找我的,却去找了我的儿子……”
          约纳回过身,想讲讲儿子是如何死的,可这时候总算到了警察桥。约纳久久地看着这几个人消失在远处。他又成了孤零零的一人了。寂静朝他袭来……刚刚稍见平息的苦恼,现在更加强烈地压在他的心口上。约纳不安而痛苦地打量着街上穿梭不息的人群:在这人群当中,难道真没一个人愿意倾听他的诉说吗?然而就是没人注意到他,更不要说注意他的苦恼了……这苦恼大得简直无边无际。要是把约纳的胸膛剖开,让他把胸中的苦水都倒出来,似乎可以淹没整个世界。这种苦恼居然可以容纳在这样一个小得连白天打着灯笼都看不见的躯壳里……
          约纳看见一个扫院人,决定和他攀谈几句。
    “老兄,几点了?”他问道。
    “九点了……你在这干吗?快走!”
    “回马店去,”他想,“回马店去!”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约纳已经坐在一个脏兮兮的大火炉边。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到处鼾声一片。空气又臭又闷……约纳瞧着这些酣睡的人,后悔自己不该这么早就回来了……
    “连买燕麦的钱都没挣到呢,”他想,“这就是我苦恼的原因。”
    “去看看马吧,”约纳想。
          他来到马厩。
    “你在吃草吗?”约纳望着自己马儿亮晶晶的眼睛说,“好吧,你吃吧,吃吧。既然我们连买燕麦的钱都没捞到,那我们就吃干草好了……库兹玛•约内奇不在了……他死了……现在,好比说,你生了个马驹儿……可是突然,如果驹儿死了……你不难过吗?”
          小马一边嚼着干草,一边听着,还对主人的手呼着气……
          约纳像入了迷似的把一切都讲给了它听……
    (朱宪生、高莱国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马笔直的腿,既突出了小马的消瘦,为下文拉车载客走得不慢作了铺垫,也暗示了约纳生活的极端贫困。
    B.约纳赶车时,因想念儿子而心不在焉,不但没有得到乘客的同情,反而遭到谩骂甚至被打了一拳,说明了人们的冷漠。
    C.约纳和祥林嫂都有丧子之痛,都想向别人诉说痛苦,但都没有人听其诉说,借此寄寓作者人道主义的同情。
    D.约纳失望地回到住处,肮脏的环境、一片的鼾声让他后悔回来得太早,说明他对社会现实产生了不满情绪。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约纳“等客、载客和归去”为叙事线索,着重以约纳想向人述说苦恼来行文,不动声色地把主人公的不幸呈现在读者面前,平铺直叙,结构紧凑。
    B.小说在句式的选用上,特别是对话上较多使用短句,语言简洁,富有个性。如约纳吞吞吐吐的话语、断断续续的表达。突显了他欲言又止的矛盾的心态。
    C.小说多次运用细节描写,既有对主人公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的详尽刻画,也没有忽略对次要人物外貌、言行举止和心理的描绘,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D.《苦恼》在揭示主题的过程中巧妙地采用类比的手法,把“人与马”的神态、处境进行类比,暗示小人物命运像牛马一样,充分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状况。
    (3)《苦恼》与《祝福》中都多次写到“雪花”,请概括两篇文章中第一次写到的雪花在文中的作用。
          大片的雪花在刚刚点亮的街灯上盘旋着,然后降落在屋顶、人的肩上和帽子上,积成软薄的一层。
    ——《苦恼》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祝福》(4)有人说“客观的叙述,精简的白描和热烈的抒情”构成了《苦恼》独特的艺术风格,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发布:2025/1/1 2:30:1组卷:13引用:3难度:0.6
  • 3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位没有战功的老军人(节选)
    徐怀中
          师职干部离休,可以安排在省城,或是其他中小城市。余清泉提出要回老家去,不是回太行山老家,是要回妻子家乡去。
          虽时隔多年,自然风光并无多大改变,山河依旧,夕阳如初,一切都保持了先前的老样子。还是那条石板小路蜿蜒而上,通向村寨。石板大小均匀,铺得又很规整,迈一步正好踏一块过去,从山脚至坐落在山坳处的村寨,直到进屋,脚步不错乱,始终不会踩到石头缝缝的。
          那天,余清泉带了警卫员从县城出来,照例在夜色朦胧中踏上这条石板小路。忽然听见树棵里窸窸窣窣响,他警惕地摸到了腰间的左轮枪。原来是大妹,她笑眯嘻儿说,她打猪草转来晚了,正巧可以和余同志一路回家。大妹裤管卷过膝头,裸露出两条颜色健康的小腿。由于长年不受鞋袜的约束,脚趾分得很开,大脚板踏下去显得稳实有力,大妹许是感觉到了余清泉在注意她的脚,说:
    “我这样光脚板很难看,是啵?”
    “不!此地兴的就是打赤脚。”
    “你们大军同志总是鞋子袜子,严严实实捂着,不觉得烧脚吗?”
    “我们习惯了。”
    “你脱了鞋子试试看,光脚板走在石板上好安逸哟!……”
          昨日一场雨,路沟里积满了水,余清泉部长以及军分区和县人武部陪同他一起来的几位同志,全都脱了鞋蹬水过去。随后余清泉便把鞋子拎在手上,赤脚从石板小路向上去。年代久远了,那石板磨得平光溜滑,踏上去冰凉冰凉。阳光照射了一天,冰冷中又透着一丝儿温暖,脚板心麻酥酥的。余清泉又有好多年没有体验到这种冰冷而又温暖的麻酥酥的感觉了,心里说不出的舒坦。
          天要黑了,牛背的社员们已经各自回家,主妇们在忙着做晚饭,男人则泡一杯细茶——他们不再满足于自家采制的苦丁茶了,靠在沙发上听着半导体收音机,所以余清泉他们进村,没有遇见什么人。他们刚刚踏上那石板台阶,一只黑狗尖厉地叫着扑过来,龇出一口牙齿,好凶恶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会捡起石头,或是寻找一根棍棒以自卫。余清泉竞一动不动,任凭那狗扑到面前。他诧异着,本应该是一只肥胖的老黄狗,那吠声也不对了,瓮声瓮气的才是。黑狗几乎要咬到他腿了,他本能地起脚踢去,狗向一边跳开了,随即又攻击过来。
          一个妇女出现在门口,她举起拳头威吓那狗说:
    “瞎了眼的,不看是大军同志吗?!”
          余清泉自己也很难想象他是如何惊疑不定地望着这个女人,好一阵望着,以至那女人侧转身去,不敢再抬起头来。
          余清泉第一次到牛背来,正是这样的情形。那只肥胖的老黄狗首先迎接了他,随即就见一个姑娘出现在门口,喝叫说:
    “瞎了眼睛的,不看是大军同志吗?!”
          于是老黄狗便乖乖地退到一旁去了。老黄狗很有灵性,从此同这位陌生的客人取得谅解,余清泉每次到涂家来,它总是不声不响,连连摇着尾巴表示友好。
    “大军同志!你们找哪个?”女人怯生生地问。
          初次见到,大妹不也是这样怯生生地喊他“大军同志”的吗?
          刚刚解放那段时间,此地群众几乎每天站在路口高呼“欢迎解放大军”的口号,于是乎对军人一律沿用了“大军同志”的称呼。同样喊他“大军余同志”,而在余清泉听来,大妹那轻声轻语中却含有格外的亲切和热情。
          余清泉告诉女人,他不找哪个,只是想来看看这老地方,从解放到土改,他在这屋里住过几年的。女人略假思索,省悟过来,显然她已经知道这位风尘仆仆的老军人是谁了,连忙邀请他和几位同志进屋。
          在岁月的剥蚀下,屋门槛已经残破不堪,只剩得矮矮的一截。余清泉迈过门槛,却把腿抬得老高。为了防止小鸡雏儿飞出去,大妹总是把好宽的一块木板堵在门口,工作队长出出进进,习惯了把腿抬得老高老高。
          让余清泉愈加感到惊异的是,这屋里也同样有一对老夫妇,想必正是女人的双亲了。女人忙着用几个饭碗为客人泡茶,这女人同当年的大妹相比,无论就年龄或相貌而论,都相去甚远。但余清泉却久久不能从第一眼看见她所产生的那种惊疑恍惚中清醒过来。他甚至闪过这样一个背离唯物主义的念头:是不是大妹一家隐去自己身形,假扮了这一家三口,仍旧住在涂家老屋呢?
          邻近的几家人先跑来看望大军余同志了,讲起来才知道,那女人原是后坪大队的。因为兴修水库,后坪搬迁了几百户人家,分散安置在附近各社队……
    (有删改)【注】大妹,余清泉的亡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余清泉离休后要求回到妻子家乡去,以此设下悬念,自然引出下文回乡后的记叙,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中提到社员们“靠在沙发上听着半导体收音机”,巧妙地写出乡村生活日益富裕的变化,使得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在余清泉的回忆中对大妹进行了多角度的侧面描写,刻画出一位质朴、勤劳的农村妇女形象。
    D.“没有战功的老军人”是一个离休的师职干部,有着朴实的灵魂和人类真实而可贵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赞扬。
    (2)小说在叙述时采用时空交错的方式,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叙述特点的妙处。
    (3)这是一篇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诗化小说”,有一种诗意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发布:2025/1/1 2:30:1组卷:31引用:2难度:0.4
  • 3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何认识垃圾分类和垃圾焚烧发电之间的关系,影响到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方向,事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我国环保维权运动盛行,某些人士认为,,搞垃圾分类就不用建垃圾焚烧厂,搞垃圾焚烧发电就是否认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可以从生活垃圾中回收这些有用的物品,经加工处理后这些物品又能变成相应的产品回转到人们的生活需求之中并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针对同样的垃圾处理量,相比之下,垃圾焚烧厂比垃圾分类所需要的用地面积更少,而且焚烧处理速度快,减量效果好,能源利用高。,再进行“焚烧发电”处理——垃圾焚烧发电是继垃圾分类之后的有效方法。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请你根据第一段某些人士的观点和第二段主要内容,拟写两个反问句加以驳斥,要求每一句字数不得超过25字。

    发布:2025/1/1 2:30:1组卷:1引用:3难度:0.5
  • 318.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鹳雀楼
    畅诸
    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
    迥临飞鸟上,高谢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今年菊花事,并是送君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赞叹城楼的高峻入天,再叙写与友人重阳宴集、列酒畅饮,衬托出诗人气冲云天的壮志豪情。
    B.颔联写远空飞鸟都仿佛低于鹳雀楼,作者登高以寄胸怀,刻画出一个大有高蹈入世之想的诗人形象。
    C.尾联特举“今年”二字,突出其有别于往年;强调“并是”,点明此番登临意全在于送别友人归去。
    D.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携友人登鹳雀楼的所见所感,中间两联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差之不远。
    (2)宋人沈括称赞这首诗颈联“能状其景,景以情见”。请简要赏析。

    发布:2025/1/1 2:30:1组卷:2引用:3难度:0.5
  • 3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引发了我们对青春的思考,作为新时代青年,当如词中“
     
     
    ”所言,意气风发,奔放有力。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迷离恍惚的梦游奇景,而后以“
     
     
    ”两句表现了诗人惊惧梦醒、一声长叹的无奈。
    (3)李清照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用“
     
     
    ”两句,体现了词人独坐无聊、时光难挨的苦闷。

    发布:2025/1/1 2:30:1组卷:7引用:3难度:0.5
  • 3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说起茶,紫笋茶在唐代地位显赫,那是因为陆羽,他在阳羡品尝了紫笋茶后向宫廷隆重推荐,让紫笋茶一时 ______。到了宋朝,名茶中最负盛名的是小龙团茶,这个茶出名是因为它的创制者是蔡襄。令人没想到的是,蔡襄不仅是文人、书法家,他竟然还有一个身份——宋代第一大“茶人”。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农历乙卯年,苏轼到无锡惠山拜访钱道人。这里有著名的天下第二泉,他拿出带来的珍贵的小龙团茶。于是名泉与名茶,诗人与道人,兴致盎然,又            。苏东坡这次一定品得欣欣然,陶陶然,提笔一挥写下了一首诗,其中就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名句。苏东坡是大书法家,一落笔定然满纸云烟,灿然生辉。
          这次品茶一定让苏轼回味无穷,以至于 ______。后来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从徐州调任湖州,赴任路过无锡,便约了弟子秦观和诗僧参蓼又到无锡惠山沏二泉水品茗并唱和了一番。想来这又是一场 ______!
    (1)文中“元丰”是用年号纪年,“乙卯”是干支纪年,根据干支纪年推算,“元丰二年”应该是农历
     
    年。
    天干
    地支
    A.丙辰
    B.丁巳
    C.戊午
    D.己未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闻名古今 相得益彰 终身难忘 风雅
    B.闻名古今 相映成趣 终身难忘 雅致
    C.名闻天下 相得益彰 念念不忘 风雅
    D.名闻天下 相映成趣 念念不忘 雅致
    (3)下面四个选项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修辞一致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
    B.半山居雾若带然
    C.天姥连天向天横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发布:2025/1/1 2:30:1组卷:18引用:2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