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14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77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56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记录了曾子“
     
     
    ”的名言,意在告诫“士”们(包括读书人,即知识分子)要有宽阔的胸怀、坚定的意志、远大的目标,因为他们要担当重任、风雨兼程、直达使命。
    (2)中华服饰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离骚》中“
     
     
    ”两句大体反映了先秦服饰“上衣下裳”的形式特点。
    (3)《阿房宫赋》中的“
     
     
    ”,描述了阿房宫建筑之广之高;而清朝时期诞生的《红楼梦》中的“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夸张评语,也恰好印证了这一建筑特点。

    发布:2025/1/1 1:0:5组卷:29引用:2难度:0.3
  • 56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节如流,岁月不居。凛冬已至,不知不觉间,我们已走过了高中生涯的二分之一,而伴随日渐变冷的天气,同学们在学习上也逐渐失去了最初砥砺奋发的志气,变得懒惰、散漫。“听课不积极,作业出问题”“难题不去问,学渣堆里混”“作业完不成,游戏是大神”“逢考就想睡,管他错与对”“干啥啥不行,瞌睡第一名”……这些听来荒诞的顺口溜。却已成为部分同学在校状态的真实写照。
          为鼓舞同学们的学习士气,革除学习上的不良风气,培养勤学好问、见贤思齐的优良学风,学校现拟广泛征集同学们的意见。请你针对以上现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倡议书,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

    发布:2025/1/1 1:0:5组卷:8引用:2难度:0.7
  • 56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饮食文化①       ,源远流长。书写饮食文化,不能忽略食料,这关系食物的生产,涉及物种的传播。食物生产包括获取食料,还包括烹饪技法的运用、调味原则的创立等。有了食物就有了相关的进食规范,饮与食的器具随之完善起来,与饮食过程相应的礼仪规范也逐渐建立起来。很难说哪一个方面最重要、最关键,它们是缺一不可、②       的。
          与饮食过程相关联的,还有饮食的态度、饮食的观念,特别是对饮食的认知程度,“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而饮食阶段性的发展变化总是与科学水平的提升③       。例如,同样都是熟食,陶器时代与铜器时代有明显不同,到了铁器与瓷器并行的年代,人们得到的食物更是不同。这样就逐渐改变了人的味觉体验,也④       地改变了人们对饮食的认识。
          中华饮食是具有“抒情”功能的,这和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关。当吃这种形式能够表达人们的丰富的内心情感时,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与科学和艺术相关的过去都已成为历史,但饮食所创造的文化,却绵延不绝地展现着新的内涵。我们忘不了的是那些滋味,忘不了的是那些体统,因此将文明称为饮食的重要驱动力,是有一定道理的。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
    B.中华饮食是具有“抒情”功能的。
    C.这和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关。
    D.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

    发布:2025/1/1 1:0:5组卷:12引用:3难度:0.7
  • 564.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连续两年的春夏之交,一部关于五个都市女孩情感故事的电视剧《欢乐颂》博足了“我们”的眼球。不知不觉,忙碌的人们竟然能够耐着性子看着五个女孩“腻腻歪歪”地谈了一场又一场恋爱。我们究竟为了什么喜欢“欢乐颂”?
          ②就《欢乐颂》的题材与叙事结构而言,可以说毫无新意。但它包含着以下两点颇有意味的创新之处:
          ③首先,主角的多元化、类型化。它打破了一部电视剧里只有一个女主角的架构方式,而是一次性的提供了四个固定的类型化主角:男人婆-安迪,万人迷-曲筱绡、结婚狂-樊胜美、邱莹莹,天真女-关雎尔、邱莹莹。这四种女主角类型近乎诠释了当代都市女性的所有类型,颇为经典。
          ④其次,多线并进、蒙太奇拼接讲述“平凡故事”。电视剧的叙事一般崇尚在平铺直叙当中见到起承转合,跌宕起伏。单一主角的故事因此多以时间延续为线索而展开,矛盾冲突也要求比较激烈。然而多主角的多线并进使得故事场景转换灵活、不沉闷,同一时间内蒙太奇的拼接,让多条线索有了平行发展与交汇的可能,因此是否需要激烈的矛盾冲突作为推进故事展开,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⑤《欢乐颂》正是近20年之后《欲望都市》的最新版本。时间与空间改变了,没有改变的是讲述故事的类型与套路,因此其“喜闻乐见”之程度也并未弱化。“我们”,一群大都市中磨盘滚打的人们,是一群即将经历、正在经历抑或已经经历了《欢乐颂》中所提出的种种问题的人们。尽管《欢乐颂》制作精良,五个女主角美艳灵动,服饰也并非那么亲民,但它仍然有其“接地气”的那个面向。
          ⑥整个故事线索是在五个女孩对于不同问题的讨论中被展开。对话与其说是推动情节的进展,不如说是为了表达不同的理论态度。尽管在《欢乐颂2》中,出现了某些游离于日常生活之外的情节设计。然而由于这些“事件”的展开之间伴随着闺蜜间对于这些问题的私聊、劝慰、讨论与争执,让这些日常生活的“出离”有了一个个平稳的衔接和跨越,或多或少地弥合了这部续集中那些不太接地气的种种情节设计。
          ⑦当然很多时候,人们也并不因为喜欢故事本身而继续观看,连续剧收视率的居高不下并不一定依赖情节的设定,更需要不断涌现出新的话题来支撑:除了《欢乐颂》不断展开的社会问题以及人物命运之外,其置入性广告的方式,五美(五位美女)所带来的流行元素的变化都成为可能的增长点。正是这些所有的综合因素让我们今天有了诸多理由,将为数不多的休闲时间让渡给这部题材并不新鲜的《欢乐颂》。
    (选自2017-06-07 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夏莹 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下列对电视剧《欢乐颂》的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忽视题材与叙事结构,重视人物形象塑造。
    B.四个固定的类型化女主角近乎诠释了当代都市知识女性的所有类型。
    C.蒙太奇的拼接,让多条线索平等发展与交汇,激烈的矛盾冲突不那么重要。
    D.存在情节设计不接地气等瑕疵,但话题众多、流行元素丰富,依然吸引人观看。
    (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作比较的手法,从两个方面谈《欢乐颂》的创新之处。
    B.文章以《欲望都市》来印证角色和表现手法:只有“接地气”,并能与观众产生共鸣的作品,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欢乐颂》的独到之处,并在文中提出“人们仍然愿意被套路折服”的审美观点。
    D.这篇剧评,先交代背景,接着从多个角度逐层分析,最后总结《欢乐颂》成功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电视剧可以借鉴《欢乐颂》,不再以构筑复杂矛盾为主体,而是展现更多的现实生活。
    B.评价一部电视剧作品成功与否有很多标准,不一定非要“从一滴水中看到太阳的光亮”。
    C.当今电视剧多,但精品少,主要原因是没能处理好商业广告和影视作品的关系。
    D.成功的电视剧所勾勒的不同生活态度近乎可以触动我们的心灵中隐蔽的部分。

    发布:2025/1/1 1:0:5组卷:9引用:3难度:0.7
  • 56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9月8日,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的陈薇走上领奖台,眼尖的母亲一眼发现了女儿的变化:“变老了,她以前头发没有一根白的,这次白了,她真的太操心了。”2020年9月9日,回忆获颁共和国勋章的时刻,84岁的钟南山说:“我故意在走红毯领奖时走快一点,显示我还没老。”
          进入高三,有的同学懒散,有的同学迷茫,有的同学焦虑。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内涵,写一篇发言稿,在即将到来的200天誓师大会上发言,帮助同学提振精神,更好地投入学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1:0:5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56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实验班)
          历经艰难险阻,大家终于重新回到了校园,我们的学习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在过去两个多月的特殊日子里,你或许更加理解了父母,或许更加懂得了珍惜,或许为逆行英雄而由衷感动,或许决心为民族复兴而奋勇担当。恰逢某杂志社以“我们在成长”为主题举办征文活动,请你写一篇文章参赛,表达特殊时期你对生活的个性理解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1:0:5组卷:7引用:4难度:0.7
  • 56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大部分人记不住3岁以前发生的事情,但这并不是因为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记忆力。婴儿期遗忘指的是人们对于出生后头几年记忆的缺失,①       ?科学家认为这是人脑发育所必须付出的代价。3岁之前,我们的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尤其是与记忆力有关的海马体。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控制老鼠大脑生成新细胞的速度后发现;当放慢老鼠生成新细胞的速度时,老鼠就能形成更牢固、更清晰的记忆;当加快老鼠大脑生成新细胞的速度时,②       。这说明:大脑储存新记忆的能力是有限的,新细胞产生后如果没有多余的空间,③       为何相比成年人,婴儿时期的大脑更容易删除记忆呢?这是因为婴儿大脑正以惊人的速度生长着,这就需要大脑腾出更多的空间留给新的记忆,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新技能。大脑认为,相比更重要的新技能,婴儿时期的那些牙牙学语的技能并不重要,于是在成长中出现了新的记忆、新的技能之后,这些不重要的记忆便被大脑删除了。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简述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发布:2025/1/1 1:0:5组卷:5引用:2难度:0.5
  • 56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匪师
    相裕亭
          土匪,贼寇也。何师之有?不然,行有行规,匪有匪道。土匪,自有其为匪的学问。但是,土匪好做,匪师难求。穷极了眼的爷儿们,抄起家伙,打家劫舍,一夜之间,便可称匪。可匪师何来?除非你本身就是土匪,传授其为匪之道。可,那又称不上匪师,顶上天,算个匪首、草头王而已。真正的匪师,要有文化、有涵养,要注重为人师表,还要甘愿在土匪窝里教匪。这样的人选,哪里找?
          民国十几年,盐河入海口处,盘踞在太阳山上的匪首钱三爷,偏偏就弄来那样一位温文尔雅的匪师。
          此人姓赵,名广德,白净净、矮胖胖的一个小老头,挂一副绣琅镜,留几根稀如冬草似的山羊胡子。他原为盐区一家私塾学堂里的教书先生。一日傍黑,赵广德连同他教的几个学生娃,一同被匪徒们押上太阳山。打开眼罩以后,赵广德首先看到了一双鹰一样阴郁的眼睛,正直盯盯地盯住他。当下,赵广德就猜到他被土匪绑架了,并意识到眼前这位鹰一样眼神的大胡子匪首,就是那个恶贯满盈的钱三爷。
    “干什么的?”钱三爷冷冷地问。
    “教书的。”
          钱三爷眉头一皱,半天无话。想毕,他已经意识到,盐区连年战乱,民贫如洗!有数的几家大户,如同秃子头上蓖虱子,全被他手下的弟兄们一而再、再而三袭击过了。否则,今儿怎么会弄个教书的先生来呢。
          可就在这时,旁边一间耳房里,忽而传来一阵娃娃的哭泣声!钱三爷拧眉一声高吼:“什么人!?”
          旁边一个小匪徒,立马上前一步,禀报道:“回三爷,是赵先生的学生。”
          这时,赵广德才知道,土匪们绑架他的同时,连他教的几个学生娃也一起带上山了。
          赵广德想,这下完了,他无法向那几个学生家长交待了。
          可钱三爷听到娃声后,如获至宝。他当即让人放出那几个学生娃,并立马变了个人似的,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蹲到那几个孩子跟前,指着满脸儒雅之气的赵广德,问孩子们:
    “他可是你们的先生?”
          几个七、八岁的孩子,一齐抹着泪眼,说:“是!”
          钱三爷默默地点点头,起身走到赵广德身边,轻拍赵广德肩膀一下,说:“你可以回去了!”但,钱三爷随之伸出右手,张开五指,在赵广德眼前左右晃了晃,恶狠狠地说:“你回去报信吧,每家拿五十块现大洋来赎孩子。否则,就别怪我钱三爷不讲情面了!”说完,钱三爷转身欲走,赵广德却大声哀求道:“三爷留步,我有话要说。”
          钱三爷驻足停步,背后扔过一个字:“讲!”
          赵广德说:“三爷,你把孩子放了。”
          钱三爷转过脸来,问:“为什么?”
          赵广德说:“我教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言外之意,他们中谁家也拿不出五十块现大洋。钱三爷抬手一记耳光,“叭”的一声,打在赵广德的脸上,骂道:“奶奶的,你懂不懂山寨的规矩?”
          赵广德眼含热泪,说:“三爷,实不相瞒,我不是什么正规的教书先生。”也就是说,他赵广德没有中过什么举人、秀才,他仅仅是乡间一个没有功名的教书匠。
          赵广德还告诉钱三爷,说盐区真正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全都送到城里大学堂里读书去了。他所教的那几个学生娃,个个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钱三爷冷冷地盯住赵广德,原本是铜铃一般的一对大眼睛,瞬间眯成了一道韭菜叶宽的缝儿,他威逼赵广德,道:“这么说,今天弟兄请你上山来,是白忙乎一趟了喽?”
          赵广德说:“不,我身为一介书生,虽然不懂你们山寨的规矩,但我不想坏了你们的规矩。这样吧,你们把孩子们放了,我留下。”
          钱三爷冷笑一声,说:“你说得轻巧。留下你,顶个屁用,你有现大洋?”
          赵广德脖子一挺,说:“有!”
          赵广德告诉钱三爷,他平时教学生时攒下的洋钱,一分都没舍得动,他想写封家书,让孩子们带回去,叫他儿子把钱送来。
          钱三爷大拇指一伸,说:“有种,就按你说得办!”随后,钱三爷吩咐左右:“纸墨伺候!”赵广德挥笔写下了一封声声泪、字字血的家书,让他的儿子:见信后,务必把家中现存的洋钱,统统送上太阳山。
          可数日过后,仍不见赵广德的儿子送钱来。
          钱三爷料定其中有诈,拿刀抵住赵广德的脖子,质问道:“你儿子送来的钱呢?”
          赵广德额下触刀,一时间,如同一只被勒紧长脖的鸭子,两臂垂落,一副束手就擒的模样,吱唔道:“三爷,我儿不孝。那王八羔子,一定是见钱忘父了,求你杀了我吧,三爷!”
          钱三爷说:“我杀你,不如杀条狗!”随即一脚把赵广德踢开,大声吼道:“老子要的是钱,不要你的狗命。拿钱来!”
          赵广德“扑嗵”一下,给钱三爷跪下了,且声泪俱下地跟钱三爷说:“三爷不想杀我,我儿又不孝顺,恳请三爷收我入伙吧!”赵广德向钱三爷自荐说,“把我留在山上,可教弟兄们认些常见的字儿,将来他们下山打家劫舍时,没准还能用得上。”
          钱三爷想想,这主意倒也不错。于是,就把赵广德留在山上,做起了土匪们的老师。赵广德教书认真,教起土匪来同样认真!他从“天、地、人、和”开始教他们认字儿,慢慢地教他们背诵《百家姓》《三字经》。等到赵广德跟土匪们讲“人之初,性本善……”的含意时,他已经开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告诉土匪们一些简单的为人之道了。土匪们,大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听到动情处,常常是一片鸦雀无声……
          忽一夜,雷电交加。天亮后,雨过天晴,山寨里匪去窟空。弟兄们听了赵广德的说教,全都趁雨夜逃跑了。
    (摘自相裕亭《盐河旧事》)(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匪徒禀报钱三爷,说娃娃是“赵先生的学生”,称赵广德是“赵先生”,可见匪徒对赵广德还是尊敬的。
    B.赵广德发现土匪还绑架了他教的几个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无法向学生家长交代,体现了他为人师的责任感。
    C.手下的弟兄们一而再、再而三袭击有数的几家大户,说明了当时不仅普通老百姓日子难熬,土匪的日子也不好过。
    D.赵广德提议留在匪山当老师,不仅教土匪认字,还情理并俱教导匪徒做人,这都体现了他的睿智。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标题《匪师》既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的身份,又设置了悬念,达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目的。
    B.小说通过第三人称有限视角,以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示了社会环境:民国初年盐区连年战乱、民贫如洗。
    C.小说人物对话符合各自身份性格。如“老子要的是钱,不是你的狗命。拿钱来!”表现出钱三爷的凶狠、暴躁、贪财。
    D.“天亮后,雨过天晴,山寨里匪去窟空”,这里的“雨过天晴”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寓示了正胜于邪的美好结局。
    (3)关于相裕亭的小说,有人认为他让“笔下人物成为人性集中的观照物,又没抛弃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技法的精髓”,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发布:2025/1/1 1:0:5组卷:20引用:3难度:0.3
  • 56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游定惠院
    (宋)苏轼
          ①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复与参寥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②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角,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需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瓜李,遂夤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圆,乞其丛桔,移种雪堂之西。
          ③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①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黄州,寓居定惠院,本文作于元丰七年(1084)。②参寥:苏轼的朋友。③瀹:浸,渍。④夤缘:沿着。
    (1)对第①段画曲线句表达效果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老人的脖颈比喻枳木筋脉裸露在外,取譬新奇。
    B.以老人的脖颈形容枳木筋脉裸露在外,说明枳木不具有世俗意义上的美感,这可能也是下文说到的“不为人所喜”的原因。
    C.筋脉裸露在外的丑陋的枳木仍为作者喜欢,可能寄托了作者对自身遭遇的思考。
    D.用一串串的大珍珠比喻洁白而圆润的花朵,表现园圃主人对作者的深挚友情。
    (2)第①段作者两用“以予故”,表现出
     
     
    的情感。
    (3)对“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客人还要喝酒,而我忽然没了兴致,就从小路回家了。
    B.客人还要喝酒,而我忽然没了兴致,于是从小路回家了。
    C.客人还想喝酒,但是我忽然没了兴致,于是直接回家了。
    D.客人崇尚喝酒,但是我忽然没了兴致,就直接回家了。
    (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游记按照时间顺序,叙写作者与志趣相投者寻访郊游,饮酒聚乐的情景。
    B.开头观赏海棠“已五醉其下”,以昔游之乐烘托今游之乐,具有浓重的抒情意味。
    C.作者笔下的景物清雅、恬淡,流露出作者超然物外,渴望归隐的情怀。
    D.本文是作者应徐得之之请而作,以作为日后回忆时的谈资。
    (5)“琐碎之事见真情”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请以第②段为例加以赏析。

    发布:2025/1/1 1:0:5组卷:20引用:2难度:0.9
  • 57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一文中,作者以“木”为喻的句子“
     
    ”和以“金”为喻的句子“
     
    ”,形象地说明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
    (2)韩愈《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即使生乎吾后,“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通过一个过渡句把全词连接起来,以“
     
    ”对上片的景物描写进行概括,又以“
     
    ”引出下文对周瑜的赞颂。

    发布:2025/1/1 1:0:5组卷:7引用:3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