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62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95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691.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取材于司马迁《史记》)      ②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行阵,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史公叙广最得意处,在为上郡太守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然此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口出,而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取材于黄淳耀《史记评论》)      ③太史公言:“匈奴畏李广之,士卒亦乐从广而苦程不识。”司马温公【1】则曰:“效不识,无功犹不败;效李广,不覆亡。”二者皆一偏之论也。以武定天下者,有将兵,有将将。为将者,有攻有守,有将众,有将寡。不识之正行伍,击刁斗,治军簿,守兵之将也。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也。束伍严整,斥候详密,将众之道也。刁斗不警,文书省约,将寡之道也。严谨以攻,则敌窥见其进止而无功。简易以守,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将众以简易,则指臂不相使而易溃。将寡以严谨,则拘牵自困而取败。故广与不识,各得其一长。
    (取材于王夫之《读通鉴论》)注释:【1】司马温公,即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士吏军簿至明 治:办理
    ②然虏犯之 卒:士兵
    ③然此裨将之器也 固:本来
    若夫堂堂之阵 若夫:至于
    ⑤而卫青若不值一钱 传:记载
    ⑥匈奴畏李广之  略:韬略
    无功犹不败 虽:虽然
    不覆亡 鲜:少
    A.①⑥B.②⑦C.③⑧D.④⑤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
    程不识严格要求部队的编制和行伍营阵的部署。
    B.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士兵们也大都愿意跟随李广而挖苦程不识。
    C.叙广不啻口出。
    陈述李广(的事迹)脱口而出。
    D.束伍严整,斥候详密。
    约束部队纪律严明,侦察详细周密。
    (3)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②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
    (4)黄淳耀认为“李广非大将才也”,你赞同这一看法吗?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加以说明。

    发布:2025/1/1 0:0:2组卷:36引用:3难度:0.4
  • 69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陶铸说“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
          材料二: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当代青年,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自身的发展与时代精神,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0:0:2组卷:7引用:3难度:0.5
  • 693.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答:
     

    发布:2025/1/1 0:0:2组卷:29引用:7难度:0.5
  • 69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微雨
    【唐】李商隐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春雨
    【宋】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选择了“雨”作为抒写对象,诗歌题材相同,意境却不相同。
    B.“初随林霭动”,写雨丝随着林中雾气一起浮动,突出雨的清冷和缥缈。
    C.“耕人扶耒语林丘”,着一“语”字,表达农人在春耕之时得春雨之喜悦。
    D.李商隐对纤细如雾的微雨,体物工切;周邦彦描摹雨后春景,清新生动。
    (2)赏析写“雨”的艺术手法。

    发布:2025/1/1 0:0:2组卷:3引用:2难度:0.7
  • 69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举行,由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诞生。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诞生后的100年内,无数华夏儿女在这所“大学校”锻造与成长。一代代青年团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征途上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出力流汗,成为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为共和国的诞生和繁荣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中的一代代人,早已成为共和国无数年轻人的人生偶像和前进方向,像陈延年、陈乔年、黄继光、邢燕子、雷锋、张海迪、侯隽……
          青春献华夏,百年正风华。今天,我们已经走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学习知识、学习技术、献身建设、强我中华是历史赋予广大青年的重任,我们应该如何向先辈学习,不辱使命?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青年与强国”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0:0:2组卷:2引用:4难度:0.5
  • 69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有一种力量伴随我们一路同行。这种力量,就是相信。因为相信,我们会全力以赴;因为相信,你我会看到更多光明。但也有人指出,我们是相信者,也理应成为所信的实现者。
          对“我们是相信者,也理应成为所信的实现者”,你有何看法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发布:2025/1/1 0:0:2组卷:35引用:2难度:0.6
  • 69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词“孤魂”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它比“公书林”更神气。
    B.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C.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是不可能的”中的“这”指什么?这句话能删去吗?为什么?

    发布:2025/1/1 0:0:2组卷:9引用:4难度:0.5
  • 698.含服片,即需要含着吃的药片。 ①
     
    ,一种是含在舌上的任何位置,一种是把药片含在舌下。普通的含服片是为了“慢”,主要针对的是咽部和口腔局部的炎症病灶,一般应含在舌面上、牙齿和面频之间或患处附近,(  ),让药物发挥消炎、镇痛等作用。 ②
     
    舌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舌下含服可使药物直接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吸收入全身血液循环而发挥治疗作用,同时能让药物直接通过血管壁被迅速且完全吸收,不会被肝脏代谢损耗。舌下含服持续时间较口服用药短,所以一般仅用于急救,即病情发作去医院治疗前。这样既可救治患者,减轻病痛,③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唾液溶化后,口腔和咽部被慢慢刺激
    B.口腔和咽部被慢慢刺激后,经唾液溶化
    C.慢慢刺激口腔和咽部后,经唾液溶化
    D.经唾液溶化后,慢慢刺激口腔和咽部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发布:2025/1/1 0:0:2组卷:14引用:8难度:0.6
  • 69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
    张祜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注】①嫖姚:汉代霍去病曾为嫖姚校尉,这里指武官名。②难下:难以驯服。③马未调:马没有调理驯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边塞战士意气风发,他们年纪轻轻就已跟随着嫖姚将军,驻守在辽地。
    B.颈联描写战士英姿:他们飞快地放出难驯的雕,骑上还没有被驯服过的生马。
    C.尾联写儒生们深受戍边将士之感染,也腰间横挂宝剑,立志去边塞谋取功名。
    D.全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叙写守边战士生活,抒发对保卫家国的战士赞颂之情。
    (2)本诗颔联和李贺《雁门太守行》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都是边塞诗之名句,请简要分析二者表现手法的不同。

    发布:2025/1/1 0:0:2组卷:37引用:3难度:0.6
  • 70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伪勤奋”,是一种效率极低的学习状态。从主观来看,“伪勤奋”的一部分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不惜熬夜学习,甚至花更多的时间,达到在班里、年级里拔尖。他们的愿望和行动可嘉,但因为没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付出与成绩回报往往不匹配。比如他们虽然延长了学习时间,在形式上表现为很用功,但并没能实现高效学习,对所学内容仅仅停留在抄写、背诵、默写等机械的、重复性学习的层面,对需要理解的内容依然          ,或不懂得深入思考,拓展思路,不会          
          生活中“伪勤奋”的孩子          ,他们在学习上时间没少用,貌似很勤奋,但是效果不佳。上课不听讲,人在教室心跑天外;不愿动脑,作业多图省事,靠抄袭或百度,连轴转上辅导班,但都是被父母“挟持”去的,自己无兴趣,出工不出力。其实,学习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而是比谁更用心,要勤求真学问,苦练真本领。而“伪勤奋”是         ,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知半解 举一反三 比比皆是 掩耳盗铃
    B.不求甚解 举一反三 俯拾皆是 掩耳盗铃
    C.一知半解 融会贯通 比比皆是 弄巧成拙
    D.不求甚解 融会贯通 俯拾皆是 弄巧成拙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主观来看,“伪勤奋”的一部分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花更多的时间,甚至不惜熬夜学习,达到在班里、年级里拔尖的目的。
    B.从主观来看,一部分“伪勤奋”的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花更多的时间,甚至不惜熬夜学习,达到在班里、年级里拔尖的目的。
    C.从主观来看,“伪勤奋”的一部分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花更多的时间,甚至不惜熬夜学习,达到在班里、年级里拔尖。
    D.从主观来看,一部分“伪勤奋”的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花更多的时间,甚至不惜熬夜学习,达到在班里、年级里拔尖。
    (3)请根据材料内容,用一句话为“伪勤奋”下定义,不超过40字。

    发布:2025/1/1 0:0:2组卷:10引用:5难度:0.6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