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62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95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751.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风景谈
茅盾 ①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那单纯而强烈的反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即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溶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叮当,叮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叮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②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小米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并不多,只有三两个,也许还跟着个小孩,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可是没有完。这几位晚归的种地人,还把他们那粗朴的短歌,用愉快的旋律,从山顶上飘下来,直到他们没入了山坳,依旧只有蓝天明月黑魆魆的山,歌声可是缭绕不散。
③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场面。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河(延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这时候,沿河的山坳里有一队人,从“生产”归来,兴奋的谈话中,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忽然间,他们又用同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来了,他们的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弓子伴奏着《生产曲》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但现在,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他们在山坡下,被另一群所迎住。这里正燃起熊熊的野火,多少曾调朱弄粉的手儿,已经将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准备齐全。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④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⑤我们都曾见过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在公园的角落,绿荫下长椅上,悄悄儿说话,但是试想一想,如果在一个下雨天,你经过一边是黄褐色的浊水,一边是怪石峭壁的崖岸,马蹄很小心地探入泥浆里,有时还不免打了一下跌撞,四面是静寂灰黄,没有一般所谓的生动鲜艳,然而,你忽然抬头看见高高的山壁上有几个天然的石洞,三层楼的亭子间似的,一对人儿促膝而坐,只凭剪发式样的不同,你方能辨认出一个是女的,他们被雨赶到了那里,大概聊天也聊够了,现在是摊开着一本札记簿,头凑在一处,一同在看,——试想一想,这样一个场面到了你眼前时,总该和在什么公园里看见了长椅上有一对儿在偎倚低语,颇有点味儿不同罢?如果在公园时你一眼瞥见,首先第一会是“这里有一对恋人”,那么,此时此际,倒是先感到那样一个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安上这么两个人,是一个“奇迹”,使大自然顿时生色!他们是否恋人,落在问题之外。你所见的,是两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是两个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在任何情形之下,他们不倦忽,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激,他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之下,拿出他们那一套来,怡然自得。但是什么能使他们这样呢?
⑥不过仍旧回到“风景”罢;在这里,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
⑦再有一个例子:如果你同意,二三十棵桃树可以称为林,那么这里要说的,正是这样一个桃林。花时已过,现在绿叶满株,却没有一个桃子。半爿旧石磨,是最漂亮的圆桌面,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那又是难得的几案。现成的大小石块作为凳子,——而这样的石凳也还是以奢侈品的姿态出现。这些怪样的家具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这里有一个茶社。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种的荞麦,也有汉麻和玉米这一类高秆植物。荞麦正当开花,远望去就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汉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风,靠着地毯的边缘。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偶尔也听得有草虫在叫,带住在林边树上的马儿伸长了脖子就树干搔痒,也许是乐了,便长嘶起来。“这就不坏!”你也许要这样说。可不是,这里是有一般所谓“风景”的一些条件的!然而,未必尽然。在高原的强烈阳光下,人们喜欢把这一片树荫作为户外的休息地点,因而添上了什么茶社,这是这个“风景区”成立的因缘,但如果把那二三十棵桃树,半爿磨石,几尺断碣,还有荞麦和汉麻玉米,这些其实到处可遇的东西,看成了此所谓风景区的主要条件,那或者是会贻笑大方的。中国之大,比这美得多的所谓风景区,数也数不完,这个值得什么?所以应当从另一方面去看。现在请你坐下,来一杯清茶,两毛钱的枣子,也作一次桃园的茶客罢。如果你愿意先看女的,好,那边就有三四个,大概其中有一位刚接到家里寄给她的一点钱,今天来请请同伴。那边又有几位,也围着一个石桌子,但只把随身带来的书籍代替了枣子和茶了。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温雅得和闺女一般。男女混合的一群,有坐的,也有蹲的,争论着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时时哗然大笑,就在他们近边,长石条上躺着一位,一本书掩住了脸。这就够了,不用再多看。总之,这里有特别的氛围,但并不古怪。人们来这里,只为恢复工作后的疲劳,随便喝点,要是袋里有钱;或不喝,随便谈谈天;在有闲的只想找一点什么来消磨时间的人们看来,这里坐的不舒服,吃的喝的也太粗糙简单,也没有什么可以供赏玩,至多来一次,第二次保管厌倦。但是不知道消磨时间为何物的人们却把这一片简陋的绿荫看得很可爱,因此,这桃林就很出名了。
⑧因此,这里的“风景”也就值得留恋,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疲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⑨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笼住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⑩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①段中作者通过沙漠的单调、平板、寂静与骆驼队的活动带来的庄严妩媚对比,突显了人的作用。
B.第②段中写到的“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通过巧妙的错位联想,增强了画面感,展现出了一幅淳朴的月夜农归图。
C.作者在第③段写到的“调朱弄粉的手儿”“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红黄绿等颜色展现在眼前,描绘出了景色多层次的美。
D.作者也善用比喻来描写风景,如第⑦段中“粉红色的地毯”即是开花的荞麦,屏风则为高秆的汉麻和玉米,让风景更增添了一层浪漫。
(2)文章的第④、⑥和⑧段篇幅较短,也并不是在描写风景,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
(3)文中写了六处风景,请将空出的两处概括在横线上。
沙漠驼铃——【①】——延河夕照——【②】——桃林小憩——北国晨号
(4)文章题目为《风景谈》,请结合作者描摹的六处风景的精神内涵,谈一谈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风景”才是“真的风景”。发布:2024/12/31 23:30:1组卷:20引用:3难度:0.6752.下列带“之”字的各句均选自本课,若按用法把“之”字分类,哪一项正确( )
①公从之
②臣之壮也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许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行李之往来
⑦君之所知也
⑧夫晋,何厌之有
⑨将焉取之 ⑩唯君图之。发布:2024/12/31 23:30:1组卷:80引用:9难度:0.7753.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雨
陆游
发已成丝齿半摇,灯残香尽夜迢迢。
天河不洗胸中恨,却赖檐头雨滴消。
夜坐听雨
范成大
四檐密密又疏疏,声到蒲团醉梦苏。
恰似秋眠天竺寺,东轩窗外听跳珠。(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以诗人当时的人生状态起笔,范诗则直接描写雨落檐头的画面。
B.两首诗都巧妙运用叠词,产生了绵密悠长而又含蓄蕴藉的审美意蕴。
C.陆诗的语言风格平易浅近,将诗人听雨之时的心绪表现得真切直白。
D.范诗描写在天竺寺酒醒后听到如跳珠般雨声,以声写形,活泼灵动。
(2)两首诗都写“听雨”,但心境却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发布:2024/12/31 23:30:1组卷:14引用:4难度:0.575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B.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C.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D.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是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后世给予褒奖的称号。
B.少牢,是旧时祭礼的牺牲,牛、羊、豕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
C.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
D.《书》,是《尚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呜呼”起笔,发出了对伶官误国的感慨。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B.第二段以“三矢”贯穿文意。先写庄宗受命,再写庄宗复命,着力描写了庄宗“请矢”的恭谨态度,从中看出他是矢志复仇的,这就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C.第三段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通过对“盛衰之理”的议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基本内涵。
D.文末紧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借鉴历史,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因而意味深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发布:2024/12/31 23:30:1组卷:1引用:3难度:0.675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我国,自贸试验区通常被认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是制度创新的高地,并非优惠政策的洼地。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共有18个自贸试验区,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已经全部拥有自贸试验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率先在要素集聚度高、资源禀赋好、发展基础扎实的地区设立自贸试验区,既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自贸试验区引领带动作用的应有之义。从数量上看,我们不怕自贸试验区“苗圃”多,只盼能育出更多改革创新的“种子”。从某种意义上看,自贸试验区越来越多,恰恰表明我国在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开放,也只有让各地形成的宝贵经验和做法“遍地开花”,才能让改革红利更好地释放、改革成果更好地分享。
(摘编自顾阳《自贸试验区建设既要谋子更要谋势》,《经济日报》2020年9月25日)材料二:
自贸试验区为舟山带来了机遇。杭州海关推出“一船多供”“燃油混兑”等多项创新举措,宁波海关开辟绿色通道,推动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贸易便利化。有了政策支持,国产油料也可以供应国际航行船舶,相比从国外进口油品,可节约10-15天时间。宁波舟山港已成为全国最大加油港,并跻身全球船供油港口前列。
舟山结合地方特点,突出区域优势,将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如今正在建设成为亚太铁矿石分销中心、国际粮食集散中心和国际油品储运贸易加工中心,推动形成了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毛剑宏说。
(摘编自杜海涛等《这五年,自贸试验区创新更亮眼》,《人民日报》2020年11月8日)材料三:
位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A栋的前海e站通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标语醒目地悬挂墙上。得益于前海率先在外资领域实施的外企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受理”改革,前海成为全国外企设立用时最短的地方,而就在3年多前,此项申请还至少需要20个工作日。这是前海制度创新的小缩影。通过制度集成创新,前海努力改善政务环境和人居环境,给消费者和创业者带来更多便利。除了“一口受理”改革,前海还推动了行政审批“一个窗口”改革,去年“货物通关时间”和“对外服务办事作业时间”较2017年压缩30.8%和45%;深化深港通关合作,企业入区货物通关时间缩减70%以上,节约货运成本超过10%。
(摘编自《广东自贸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南方日报》2019年4月22日)材料四:
海南建设自贸区(港)的消息不仅振奋了中国,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海南热”。许多外媒认为,海南将日益繁荣,成为“中国的夏威夷”“中国的鹿特丹”或是“中国的迪拜”,全球在海南发展的过程中将共享机遇和红利。
英国路透社报道指出,作为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的海南省,将凭借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拉美社则报道称,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对标世界最高开放水平,繁荣程度很可能将超越国际公认较为成功的自由贸易港新加坡、迪拜和中国香港。
法新社指出,近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推动,而着眼于海南的改革意味着中国正努力实现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德国之声”中文网称,中国将在海南岛开拓赛马等一连串事业,以期将这个岛打造成观光胜地,“令其成为对外开放的新象征”。
(摘编自《外媒热议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将成全球投资热土》,“搜狐焦点”,2018年6月2日)(1)下列对自贸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自贸试验区作为制度创新的高地,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全面深化改革,为构建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引航探路。
B.自贸试验区越多,就越能更好地释放改革红利、更好地分享改革成果,也越能表明我国在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开放。
C.一些自贸试验区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制度创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
D.建设海南自贸区,不仅会促进海南省迎来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获得繁荣与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在不同地区设立多个自贸试验区,以期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并推广宝贵经验和做法。
B.舟山借助政策支持,大胆深入地进行改革开放,成为了东部地区重要的开放门户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
C.在广东自贸区,前海率先实施了外企设立“一口受理”改革,推动了行政审批“一个窗口”改革,使其成为全国外企设立用时最短的地方。
D.从外媒报道可以看出海南自贸区(港)不是单一对外贸易高地,而是集投资、贸易、旅游、金融于一身的综合功能体。
(3)自贸试验区怎样才能健康良性的发展?请结合各地自贸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简要概括。发布:2024/12/31 23:30:1组卷:2引用:4难度:0.775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梦登河汉①(节选)
梅尧臣
神官呼我前,告我无不臧:
“上天非汝知,何苦诘其常?
岂惜尽告汝,于汝恐不祥。
至如人间疑,汝敢问于王?”
扣头谢神官:“臣言大为狂。”
骇汗忽尔觉,残灯荧空堂。【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庆历五年。以范仲淹为首的部分大臣所推行的新政,由于贵族官僚的强烈反对,宣告失败。诗人先用奇幻的笔调描写了自己梦登河汉的情景,随后见到神官,向其连续发出对天庭不公的疑问,尽情倾吐了胸中的不满和讥讽。本诗节选是神官回答部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官回答“于汝恐不祥”说明他不是不愿回答“我”的疑问,而是怕“尽告”于我不利。
B.“汝敢”句是神官问诗人:人间的不平你敢向君主直接发问吗?点明社会现实的黑暗。
C.“扣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神官的真诚感谢,神官的点拨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太过狂妄。
D.诗人以梦境反映现实,借天上影射人间,通过交代梦醒后的感想,表达其对现实的不满。
(2)诗歌最后两句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在表现作者情感时所用的方法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发布:2024/12/31 23:30:1组卷:8引用:4难度:0.675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2年,时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的卢新宁应母校北京大学之邀,以学姐的身份于北大中文系的毕业典礼发表演讲《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她说:“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20多年的社会生活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怀疑的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你面向青年读者,为《中国青年报》的“青年先锋”栏目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4/12/31 23:30:1组卷:4引用:2难度:0.775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是市场经济深化和广化的新阶段。传统市场经济中基于市场供需关系力量的“交换经济”逐步转向基于分享和一般生产生活资料的共享经济。共享经济通过智能信息终端,市场交易场所虚拟化为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社会中闲置的资源得以实现信息化、碎片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平台使得这些资源高效、灵活地组织起来,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共享经济模式是互联网的产物,对现行的产权观念提出了挑战和深化要求,但并非否定产权,共享经济仍然是建立在供需双方拥有各自所要交换的所有权为前提条件的自愿交易。与传统的市场经济通过交易确定物品的所有权有所不同,共享经济依靠技术更深入地分解界定产权,在其交易模式中使得物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拥有物品所有权的供给方,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将物品使用权出让,实现私人生产要素的社会化,带来其价值的显著提升。需求方则通过租、借等共享方式,支付一定的费用,获得物品的使用权,满足自身的需求。共享经济模式中对产权的细分化界定,促使了一种新的双层产权结构的产生:以财产的所有权为主,占有权、支配权收益权在下层,财产的使用权在上层。资源的供给方拥有所有权,但使用权变为共有,这样的共享过程中所涉及的实质上是信息、数据和服务的共享。
(摘编自《光明日报》,作者:金碚郝丹,2018年01月30日)材料二:
先不说共享单车、共享停车、其享租屋等已走近普通大众的共享产品,现在,市面上“花式共享”迭出:共享马扎、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宠物、共享冰箱、共享红酒……“共享+”百花齐放,这是好事。然而也有一些所谓的“共享”,蹭着“共享经济”的热度,做起“风马牛不相及”的生意,不仅浪费社会资源,也透支了“共享”的公信力,成了“伪共享”。
共享经济其本质是整合闲散资源,盘活存量经济,减少浪费,避免新的资源开掘。“伪共享”则是典型的新瓶装旧酒,并未真正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来解决由来已久的生产与生活痛点,而只是营造“繁荣假象”、制造“虚假需求”,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成了“非共享、不经济”。“伪共享”蠢蠢欲动,不外乎资本逐利冲动、短平快挣热钱等心理作怪。一些“共享项目”虚火高烧、想象力贫乏,单纯靠拼密度、拼规模抢占线下网点商圈的野蛮生长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摆脱资本热捧与营销炒作,走向理性、合规、审慎,在分享平台上做深做透,才能找到真正清晰的发展焦点和盈利路径。
(摘编自《人民日报》,作者:齐志明,原题为《“共享+”不是蹭热度》)材料三:
近日,共享单车企业ofo小黄车陷入经营困境,用户纷纷中退押金。截至12月19日中午,ofo小黄车的在线排队退押金人数已突破1119万人。事实上,当共享单车行业兴起并主推押金模式时,就有不少学者专家对用户的押金安全产生了担忧,并呼吁政府对其进行监管。监管部门在 2017年年中也开始意识到这一行业存在的押金风险,并出台了相关办法。可以说,监管部门基本上把准了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并且开出了药方。但从后来的情况看,这剂药方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解决押金难退问题,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监管部门不能是旁观者。政府管理部门应该提前做好研判工作,及时出手引导和规范市场。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确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企业通过竞争优胜劣汰,但当这一业态直接关乎消费者资金安全等社会公共利益时,那么作为政府监管部门就必须适时出手,对失灵的市场机制加以矫正。
(摘编自2018年12月20日《法制日报》,作者:马树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经济以互联网为载体,将经济社会中闲置的资源高效、灵活地组织起来,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共享经济实现了私人生产要素的社会化,带来其价值的显著提升,而需求方则通过租、借等共享方式,获得物品的使用权,满足自身的需求。
C.“共享+”百花齐放表现出了共享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然而蹭“共享经济”的热度,透支“共享经济”公信力的共享经济方式是不可取的。
D.面对形形色色的共享经济,一方面要依赖市场经济自身的优胜劣汰规律,另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给予适时引导和规范也是非常必要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单车、共享停车、共享租屋等已走近普通大众的共享产品,共享过程中所涉及的实质上是信息、数据和服务的共享。
B.拼密度、拼规模等经济行为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摆脱资本热捧与营销炒作,以理性、合规、审慎的态度面对共享经济才是正确的选择。
C.共享经济是建立在供需双方拥有各自所要交换的所有权为前提条件的自愿交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弱化了产权,这体现了市场经济深化和广化。
D.从ofo小黄车身上出现的押金难退问题可以看出,直接关乎消费者资金安全等社会公共利益时,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制约是不够的。
(3)以上三则材料在报道共享经济时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发布:2024/12/31 23:30:1组卷:1引用:2难度:0.675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吕氏春秋》中有句名言:“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意思是说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良好时机不会长期停留,人的能力有限,时机来临时不可一心两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也面临时代发展的滚滚巨流。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要想勇立潮头,奋楫争先,都应珍惜时机、把握时机。
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4/12/31 23:30:1组卷:1引用:3难度:0.576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取材于《资治通鉴》,有改动) 材料二:
唐卢怀慎,清慎贞素,不营资产。器用屋室,皆极俭陋。既贵,妻孥尚不免饥寒,而于故人亲戚散施甚厚。
后为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卧病既久,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常器重璟及从愿,见之甚喜,留连永日,命设食。有蒸豆两瓯、菜数茎而已,此外翛然无办。因持二人手谓曰:“二公当出入为藩辅,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不数日而终。疾既笃,因手疏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取材于《明皇杂录》)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曹参自谓A不及B萧何C——D遵其法E无所变更F汉业以成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其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谒告”在文中是请假的意思,姚崇为了给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多天假。
B.“管晏”在文中指的是管仲和晏婴的并称,两人都是历史上的名相。
C.“固”在文中的意思是“固执(保位)”,与《离骚》中“固前圣之所厚”的“固”意思不相同。
D.“相与”在文中是“共同”的意思,与《赤壁赋》里的“相与枕藉乎舟中”的“相与”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崇请假为儿子办丧事,假满回来,很快就把积累的政事办完了,可见其理政的才能极高,深得皇上信任。
B.齐浣认为姚崇作为宰相,比不上古代“管晏”那样的名相,是因为姚崇制订的法度总是随时更改,所以他只能算得上是一位“救时宰相”。
C.卢怀慎不谋求钱产资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妻儿还经常挨饿受冻,所以他的亲朋好友经常慷慨地接济他们。
D.司马光与“时人”的观点不一样,认为唐明皇的盛世基业,是姚崇和卢怀慎两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对卢怀慎给予了肯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
②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
(5)世人对卢怀慎褒贬不一,综合材料,你觉得卢怀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发布:2024/12/31 23:30:1组卷:16引用:6难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