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33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81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87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经典文学著作,①           ,最有年味的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就能让身处现代的我们看出200多年前的人们是怎样把养生融入生活的。
          贾府过年,可谓整部《红楼梦》的盛事之一。在除夕这一夜,贾府要设“合欢宴”,筵席上那看似不起眼的屠苏酒和合欢汤就暗藏着“药食同源、食疗养生”的深意。
          屠苏酒其实是一种药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冬末春初正值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古人在除夕守岁,②           ,也是为了驱除瘟疫,预防春瘟。再看合欢汤,其具有解郁安神,理气开胃,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胸闷纳呆等症。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宝玉因黛玉吃了寒性的螃蟹觉得胸口微痛便叫人烫了二壶合欢花浸的烧酒让其饮用。此酒不仅可祛除螃蟹的寒性,对于黛玉的多愁善感和失眠之症也是大有裨益。
          像贾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平时大小宴席不断,天天如同过年。而在他们的各类豪华饮食中,甚至是小到日常的茶果点心中,③           ,所以说,读《红楼梦》,有时也是在学养生。
    (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发布:2024/12/31 23:0:1组卷:26引用:8难度:0.5
  • 87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材料:
    《先生们》中说“找准自己的‘事’,专注去做,就好,就是生命的享受和活着的价值”,这是一种“悦己”的境界。有人说“悦己”是对自我追求的专注执著,勇于奋斗拼搏;有人说“悦己”是对自我内心的坚守,不屈从;有人说“悦己”是只关注自己,缺乏社会担当,有局限……
    请以“谈‘悦己’”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发布:2024/12/31 23:0:1组卷:13引用:2难度:0.7
  • 873.某中学要举行一场“古诗文朗诵会”。如果让你推荐一篇古诗词或古文,你会推荐哪一篇?请说明推荐理由。

    发布:2024/12/31 23:0:1组卷:5引用:4难度:0.7
  • 874.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松风阁记
    (明)刘基
          ①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②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甲】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乙】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潇洒而扶疏,鬖髿而玲珑。【丙】故风之过之,不壅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丁】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
          ③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④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
    (1)分析文章开头写雨、露、雷的作用。
    (2)把下面的句子放到文本中不同的位置,恰当的一项是
     

    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
    A.【甲】
    B.【乙】
    C.【丙】
    D.【丁】
    (3)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4)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尤
    B.盖
    C.则
    D.而
    (5)文末作者说“于是阁不能忘情”,联系全文简析“情”的内涵。

    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18引用:3难度:0.6
  • 87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以设喻引出“
     
     
    ”的论断,进而推出人只有博学自省,才能智慧明理、行为无过的观点。(荀子《劝学》)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八个字,表现出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结构精巧的特点。(杜牧《阿房宫赋》)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强调自己虽然想解释,但对方终究不会原谅自己的句子是: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6引用:3难度:0.9
  • 87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15引用:6难度:0.2
  • 877.高三学习任务重,很多学生忽略规范书写。为了促进学生端正认识,改变不良写字习惯,年级组决定召开“写好汉字”的年级主题活动。请你为参加年级主题活动做准备,按要求作答。字数不超过150字。
          很多同学写字潦草,没有良好书写习惯,谈到问题原因,都归咎于电脑。对此,大家展开辩论。请写一段辩论词,表明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5引用:3难度:0.5
  • 878.把文段中画横线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拆字法是一种利用汉字可以分析拆拼的特点,对谜面或谜底的文字形状、笔画、部首、偏旁进行增损变化或离合归纳,使原来的字形发生变化的字形分拆或增损离合的方法,这类谜面往往虚实结合,需仔细推敲斟酌,才能求出这底,用拆字法来阐释字义,常常会产生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哲理。比如“功”,只有出“力”下“工”夫,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24引用:2难度:0.5
  • 87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的城市叙事逐渐将目光投向“内心”,即从他城走向我城,在寻常巷陌的烟火气中诉说城市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这种城市叙事方式的回归,表面上是城市语法重组和形象再造,背后虽然是对城市权利的尊重和体认,却是欲望与记忆的重组,也是伦理和意义的坚守。城市是“流动而矛盾的整体”,城市叙事中那些“可能和不可能”令置身其中的每个人沉迷,城市叙事成为“城市的中心生长出来的一个梦想”;更多时候,它又是在日常的“流溯”中倒退着指向未来,它发明传统、再造文脉,最终是在未来建立信任和社会凝聚力,面向未来寻找理想的栖居之所。
          没有哪座城市能真正做到①           ,所有幸存下来的城市实际上都遭遇过各种挫折和失败,只不过它们今日的荣光掩盖了昔日的不堪。这些城市之所以能完成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崛起,应该说与其前瞻性叙事大有关系。当一座城市不断谈论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特别是还有一场②           的重大活动(奥运会、冬奥会和世博会)列在议事日程上时,它会变得比往日更有活力、更加生气勃勃。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城市就是凭借这样的活动让自己的面貌③           ,更重要的是其内部凝聚力也因此大为增强。
    (1)请依次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我”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我早早地开始了读书生活,也知道应该正确而恰当地选读世界文学。
    D.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祖国是我家,爱国靠大家。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背后是欲望与记忆的重组,也是伦理和意义的坚守,更是对城市权利的尊重和体认。
    B.背后不仅是对城市权利的尊重和体认,更是欲望与记忆的重组,伦理和意义的坚守。
    C.背后不是对城市权利的尊重和体认,而是欲望与记忆的重组,也是伦理和意义的坚守。
    D.背后不是欲望与记忆的重组,不是伦理和意义的坚守,而是对城市权利的尊重和体认。

    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8引用:2难度:0.6
  • 88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家中出现苍蝇或蟑螂等虫子时,通常会使用杀虫剂。(  )。在神经系统运作机制上,昆虫与人类的确有共通之处。但通过严格的毒性实验的现代杀虫剂,只要按规定用法和用量使用,对人体和宠物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其理由有三。
          首先,相对人和宠物的身体而言,①          。成年人体重大约为60千克,而害虫体重约在几毫克到1克之间,相差几万倍到1000万倍。要想让杀虫剂对人和宠物起到同样影响,单纯从数字计算来看,杀虫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必须达到几万倍到1000万倍。
          其次,人体中含有能分解杀虫剂成分的解毒酶。②          ,而人体具有的酶数量更多也更强大,杀虫剂成分在抵达神经细胞之前已完成了分解。
          第三,杀虫剂成分各不相同,③           。例如,有一种名为“BT”的成分,只在昆虫消化道的碱性环境内才会被分解产生毒性。由于人体的胃是酸性的,所以即使BT进入也不会产生毒性。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杀虫剂能杀灭昆虫,但是有人就会担心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
    B.既然杀虫剂能杀灭昆虫,就会有人担心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
    C.既然杀虫剂能杀灭昆虫,有人也会担心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
    D.虽然杀虫剂能杀灭昆虫,因此有人担心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0引用:4难度:0.6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