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期中复习
典型试卷
考前必刷
浏览次数:9553
更新:2025年03月12日
|
![]() |
期中复习
常考试题
专项训练
浏览次数:5064
更新:2025年03月11日
|
2791.陶罐不与铁罐争吵,是因为谦让,并不是软弱。
发布:2025/3/12 15:30:1组卷:52引用:1难度:0.72792.给形近字组词。
期 盼 漂 篮 龄 欺 纷 飘 蓝 岭 发布:2025/3/12 15:30:1组卷:42引用:2难度:0.02793.阅读儿歌,回答问题。
猜谜语
银燕把它撒下来,
好似花儿满天开。
又像亭子空中立,
飘飘悠悠落下来。
(1)这则儿歌的谜语共有
(2)谜底是什么呢?
A.降落伞
B.雨伞
(3)“银燕把它撒下来”中“银燕”指
A.燕子
B.飞机发布:2025/3/12 15:30:1组卷:59引用:1难度:0.5279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紫罗兰
我赞美紫罗兰。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盘曲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它好像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有一次,我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正在我不知所措时,阿姨告诉我,可以把断枝再插上,它又能生根了。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三自然段先写了紫罗兰花的
(2)本文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3)紫罗兰的叶子有什么奇怪的地方?用自己的话概括。
(4)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发布:2025/3/12 15:30:1组卷:173引用:4难度:0.42795.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两弹”元勋邓稼先(节选)
顾迈南
①如果把原子弹比作一条龙,那么,搞原子弹的理论设计的先行工作就是“龙头”。这件先行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原子弹各种工程设计的成败。有史以来,中国人谁也没有造过原子弹,也就无所谓有什么权威。在国外资料严密封锁的情况下,邓稼先边读书,边讲授。年轻人叫他邓老师,他说:“你们甭叫我邓老师,咱们一块干吧!”有时,他备课备到凌晨四点多,在办公室里睡两三个小时,天亮了继续工作。在那些日子里,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走在路上还想着原子弹,有一次竟连人带车掉到沟里。
②邓稼先他们含辛茹苦地工作到1959年,就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计算的轮廓勾画出来了。在爆炸力学、中子输运、核反应、中子物理、高温高压下物质的性质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上,他们把各种数据都搞得扎扎实实,哪怕是其中一个细小的疑点也不放过。当时,我国还没有大型电子计算机。有一次,为了把一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他带领十几个年轻人三班倒,用四台手摇计算机日夜连轴转地算了九次。这样细致地做了以后,他们还不放心,又请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等人从物理概念出发进行估计,结果证明邓稼先等人算得的数据是正确可靠的。
③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蓦地一声巨响,浩瀚的戈壁滩上腾空升起了烈焰翻滚的蘑菇状烟云。这震撼世界的惊雷向人们宣告:中国人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
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邓稼先激动的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一件难度更大的工作又落在了他和其他科技人员的肩上——研制氢弹。
⑤又是一件需要付出艰巨劳动的工作。他作为组织研制氢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尤其是担任了核武器研究设计院院长,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但经过三年左右的努力,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又一次震撼了世界。
⑥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要想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掌握这些技术,除了党和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持外,邓稼先等人作为直接参加研制工作的科学家,付出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⑦“在研制氢弹和新的战略核武器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加者,他是立下了过功劳的!”邓稼先的同事这样说□他们说□每一次新的战略核武器的重大突破,每一次里程碑式的试验的成功,都是和邓稼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在特种材料加工的车间里,在爆轰物理实验场和风雪弥漫的荒原上,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岗位的工作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
⑧冬去春来,年复一年,邓稼先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构式一亲临第一线。他东奔西走,风餐露宿,在试验场场度过了整整十年的时光。失败的风险,成功的快乐,大戈壁的刀霜剑,染白了他的鬓发,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
(1)在文中的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阅读文章后你认为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的原因是什么?
(3)第②段中“含辛茹苦”的含义是什么?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4)第②段画线句中邓稼先的做法你觉得有必要吗?这样写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5)古今中外,像邓稼先那样为科学献身的人不胜枚举,你知道多少,能说说他们的主要贡献吗?发布:2025/3/12 15:30:1组卷:27引用:1难度:0.32796.句子练习。
(1)凡是……都……(造句)
(2)是……还是……(造句)
(3)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缩句)
(4)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改成陈述句)
(5)我差一点几乎掉进水坑里。(修改病句)发布:2025/3/12 15:30:1组卷:32引用:1难度:0.92797.“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是比喻句。
发布:2025/3/12 15:30:1组卷:109引用:3难度:0.72798.课外阅读。
池塘边的叫声 小鱼在池塘里遇到了青蛙,就上前打招呼:“青蛙大哥,你好!你在干(gān gàn)什么?”青蛙说:“我在岸上玩了半天,太热了,来洗个澡。”
小鱼好奇地问:“岸上什么样?我从来没去过。”
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一下,说:“那好办。你趴在我的背(bēi bèi)上,我背(bēi bèi)着你去看看。”
小鱼连连摆着尾巴,说:“不行,离开水我会干(gān gàn)死的!”
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两下,说:“有办法了!”每天傍晚,我到池塘边来,给你讲讲岸上的故事。
小鱼高兴地游到青蛙身边,亲了亲青蛙的肚皮,说:“太好了!谢谢你啦!”
从此,每天傍晚,池塘边就响起了“呱呱”的叫声,那是青蛙在给小鱼讲岸上的故事呢。
(1)找出括号里的正确读音。
(2)填空。
①短文共有
②短文写了
(3)“池塘边的叫声”是什么?在短文中找出来。
(4)回答问题。
①为什么小鱼离开水会干死呢?
②为什么青蛙既能在岸上玩,又能到水里洗澡呢?发布:2025/3/12 15:30:1组卷:32引用:2难度:0.82799.课内阅读。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1)第1自然段描写了什么?它突出了小燕子的什么特点?
(2)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描绘“烂漫无比的春天”时细致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在第3、4自然段中“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写出了燕子
(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小燕子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发布:2025/3/12 15:30:1组卷:38引用:2难度:0.12800.运用下列词语写一段关于秋天的话(至少两个)。
秋高气爽 瓜果飘香 天高云淡 果实累累 金灿灿发布:2025/3/12 15:30:1组卷:12引用:2难度: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