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 221.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陈胜吴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
     

    (2)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出自《三字经》。
     

    (3)“弱冠”指的是男子15岁。
     

    (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305首诗。
     

    (5)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6)“令爱”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
     

    (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羽扇纶巾”形容的是诸葛亮。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的名句。
     

    (9)《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曹操、关羽、张飞。
     

    发布:2025/1/3 7:30:1组卷:0引用:1难度:0.5
  • 222.王军、李明合租住房交租金时,王向李借钱一千元,承诺一个月后还钱。请你代王军写出借条。

    发布:2025/1/3 7:30:1组卷:1引用:1难度:0.7
  • 223.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的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
          古代人说的话是无法听见的了,幸而留传下来一些古代的文字。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如实记录,但是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其中有些是离语言不太远的,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对古代语言的演变获得一定的认识。为了具体说明古代和现代汉语的差别,最好拿一段古代作品来看看。下面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战国策》里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篇的头上一段: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把这一段用现代话来说一遍,就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别。不能光看字形。光看字形,现代不同的字只有四个:昳、曰、孰、吾。可是联系字的意义和用法来看,真正古今一致的,除人名、地名外,也只有12个字:八、我、能、城、国、不、客、从、来、坐、谈、问。大多数的字,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大致说来,有三种情形。
    (选自吕叔湘《语言的演变》)(1)对选文加点词句指代的对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样”指的是“运动、变化、发展”。
    B.“同一种语言”既包括同一个国家的语言,也包括同一民族、同一时代的语言。
    C.“文字”指的是“书面记载”。
    D.“这些”指的是“离语言不太远的文字”。
    (2)选文第一段关于朱熹与孔子的故事,要证明的观点是
     

    A.语言跟世界上其他万事万物一样也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易觉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C.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会经历不同的变化,从而形成方言。
    D.古人说的话,后世的人是听不懂的,需要借助文字来理解。
    (3)根据选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的演变不仅有地域的差异,也有时代的差异。
    B.作者通过研究古代的文字记录来获得对古代语言的一定的认识。
    C.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最大的差别体现在语音和语法方面。
    D.古代典籍记录的文字必须以语言为基础,但有些离语言是比较远的。
    (4)选文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A.假设论证
    B.引用论证
    C.举例论证
    D.对比论证

    发布:2025/1/3 7:30:1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24.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
     

    (2)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讲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
     

    (3)唐代文学家韩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4)自我介绍的基本要求是内容客观、真实,语言简洁、明白,态度落落大方。
     

    (5)龙应台的长篇小说《士兵突击》,是一部刻画当代中国军人成长轨迹的力作。
     

    发布:2025/1/3 7:30:1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25.对下面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是(  )
    菩萨蛮
    [宋]张元斡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俩书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凤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发布:2025/1/3 7:30:1组卷:5引用:2难度:0.6
  • 226.(二)
          朦胧中听见广播说到了奉节。停泊时天已微明。起来看了一下,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江津号”启碇续行,我走到休息室里,只见前边两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面,船已进入瞿塘峡了。①江随壁转,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其余天空各处还是云海茫茫。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滪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准峡口。万水奔腾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以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个粉碎。现在,巨礁虽已炸掉,但瞿塘峡中仍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旋涡。船从旋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射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远远的前方,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崖,倒影如墨;②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晖之中。
    (选自刘白羽《长江三峡》)(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中画线处①的“江随壁转”写出了瞿塘峡怎样的特点?
    (3)选文画线句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4)举例分析选文描写瞿塘峡景象的顺序。

    发布:2025/1/3 7:30:1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27.文言文阅读。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骥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劝学》选自
     
    ,是
     
    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全书共
     
    篇。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
     

    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也。
     

    ③圣心焉。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②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发布:2025/1/3 7:30:1组卷:3引用:1难度:0.5
  • 228.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这里,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请你以“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2)不能在文章中透露籍贯、姓名、学校等信息;(3)不少于500字。

    发布:2025/1/3 7:30:1组卷:3引用:1难度:0.5
  • 229.下列加点字词的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  )

    发布:2025/1/3 7:30:1组卷:2引用:2难度:0.5
  • 23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两个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①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1)本诗四联都关涉雨境,请就此对颔联和颈联加以分析。
    (2)本诗的尾联是如何抒发送别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发布:2025/1/3 7:30:1组卷:1引用:1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