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 81.下列作家、作品、所处时代以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3 8:30:2组卷:1引用:2难度:0.5
  • 82.下面是一封信的开头部分,其中画线处用词不需要修改的是(  )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收到您A惠赠给我的大作,心里十分高兴,连夜拜读,如在海滩上B捡到一颗珍珠,颇有收获。您嘱咐我给您的大作写一篇书评,恨自己只有C八斗之才,恐怕难以胜任,敬请D宽恕

    发布:2025/1/3 8:30:2组卷:1引用:1难度:0.5
  • 83.下列不适合作为育华职校“爱校卫生运动”公众号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3 8:30:2组卷:1引用:1难度:0.5
  • 84.枯萎属于正常
    余秋雨
          ①离开卢克索向东,不久就进入了浩瀚的沙漠。这个沙漠叫东部沙漠,又名阿拉伯沙漠。
          ②穿行沙漠对我来说早已不是第一次,但刚刚还在古代遗迹中感叹人类文明的恢宏久远,没几步却跨进了杳无人烟的荒原,这种强刺激的对比经验却从未有过。连个过渡也不给,使得几天来沉浸于历史文化中的眼神和表情不知往何处搁置,一时显得十分慌张。
          ③一切都停止了。没有了古代和现代,没有了文明和野蛮,没有了考察和推断,只剩下一种惊讶:原来人类只活动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原来我们的历史只是游丝一缕,在赤地荒日的夹缝中飘荡。
          ④眼前的非洲沙漠,积沙并不厚。一切高凸之处其实都是坚石,只不过上面敷了一层沙罢了。但是这些坚石从外面看完全没有棱角,与沙同色,与泥同状,累累团团地起伏着,只在顶部呈现出淡淡的黑褐色,使每一个起伏在色调上显得更加立体,一波波地涌向远处。
          ⑤远处,除了地平线,什么也没有。
          ⑥偶尔会出现一些奇迹:在寸草不生的沙砾中突然生出一棵树,亭亭如盖,碧绿无瑕,连一片叶子也没有枯黄。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地母单独为它埋设了一条细长的营养管道?但是光有营养也没有用,因为它还必须面对日夜的蒸发和剥夺,抗击骇人的孤独和寂寞。由此联想,人类的一些文明发祥地也许正像这些树,在千百万个不可能中挣扎出了一个小可能。从树叶丛中看,似乎很成气候;从整体环境看,始终岌岌可危,谁也无法保证它们的存活年限。有人为它们的终于枯萎疑惑不解,其实,真正值得疑惑的是它们何以能够持续,而枯萎则属于正常。
          ⑦正这么想着,眼前的景象变了,黄昏开始来到。沙地渐渐蒙上了黯青色,而沙山上的阳光却变得越来越明亮。没过多久,色彩又变,一部分山头变成炉火色,一部分山头变成胭脂色,色块在往顶部缩小,耀眼的成分已经消失,只剩下晚妆般的艳丽。暮色已重,远处的层峦叠嶂全都朦胧在一种青紫色的烟霞中。此时天地间已经没有任何杂色,只有同一种色调在变换着光影浓淡,这种一致性使暮色都变得宏伟无比。
          ⑧谁料,千顷平漠只让我们看了一会,车队蹿进了沙漠谷地,两边危岩高耸,峭拔狰狞,猛一看,就像是走进了烤焦了的黄山和庐山。天火收取了绿草青松、瀑布流云,只剩下赤裸的筋骨在这儿堆积。
          ⑨像要安慰什么,西天还留下一抹柔艳的淡彩,在山岩背脊上抚摸,而沙漠的明月,已朗朗在天。
          ⑩我想,这一切都与人类文明没有什么关系,但它无可置疑的壮美,而且万古不息。人类所做的,只是悄悄地找了一个适合自己居住的小环境而已,略加张罗,是为了沟通,为了方便,为了一点小小的诗意,这也就是所谓的文明。须知几步之外,便是茫茫沙漠。文明太不容易,真应该好好珍惜。
    (1)试分析文中第⑤段的结构作用。
    (2)作者在第⑥段中写一棵树,有什么用意?
    (3)作者最后为什么说“文明太不容易,真应该好好珍惜”?
    (4)读完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文章简要论述。

    发布:2025/1/3 8:30:2组卷:2引用:2难度:0.5
  • 85.下列作家名、字、号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3 8:30:2组卷:3引用:2难度:0.8
  • 86.《琵琶行》作者是
     
    ,其中诗人抒发与琵琶女同病相怜的诗句是
     
     

    发布:2025/1/3 8:30:2组卷:0引用:1难度:0.5
  • 8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1)该文段选自《
     
    》,作者
     
    (名字)。他是
     
    的领导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2)下列词语分别指代哪类人?
    ①玩物:
     

    ②活得有趣的人:
     

    ③无聊生者:
     

    ④厌见者:
     

    (3)前三句的环境描写,在文中起哪些作用?
    (4)怎样理解划线的句子?
    (5)以上文段使用的表达方式是
     
     

    (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瑟有声
     

    ②百无聊
     

    ③形
     

    ④尘
     

    发布:2025/1/3 8:30:2组卷:2引用:1难度:0.5
  • 88.下面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3 8:30:2组卷:0引用:1难度:0.6
  • 89.有同学拟写了几条以“食品安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不恰当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3 8:30:2组卷:1引用:1难度:0.5
  • 90.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3 8:30:2组卷:0引用:1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