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走近苏轼”的主题活动。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问题。
苏轼曾经在书房写过一副对联:发奋识遍人间字,立志读尽天下书。从先秦百家,汉代赋,再到唐代诗歌,他无一不通,无一不精。他发明了一套独特的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之法”。诸子百家无所不窥,儒释道三家经典驾轻就熟。儒家给了他家国天下的使命,道家给了他潇洒豁达的心态,佛家给了他看淡一切的心胸。也因此,苏轼一生著述甚丰。清末大学者王国维在【甲】文学小言【甲】中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乙】可见对苏轼评价之高。
苏轼少年出川,之后伴随着升迁、调任、贬谪,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见过暗红的赤壁,见过杭州的西湖;吃过黄州的猪肉,也吃过儋州的荔枝。读书是读有字之书,行路则是读无字之书。阅读山川河湖,阅读人情风貌,阅读一草一木。经历繁华,使人生变得厚重走过世界,使心胸变得开阔。
父亲苏洵不畏强权,对抗权倾朝野的王安石,他开始明白什么是①;妻子王弗温柔大方,却不幸早逝,让他明白什么是②;弟弟苏辙受自己连累而一路贬谪,对哥哥却始终没有怨言,让他明白什么是③;朋友章惇强势逼人,因为党争对他落井下石,让他开始学会④;密州的难民,让他明白为生民立命的意义;黄州的醉汉,让他开始放下名位和骄傲;海南的土著,让他坚守传道的决心……他们让苏轼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走过的路,使人开阅眼界放大心胸;遇见的人让人心怀感恩懂得珍惜;读过的书使人改变气质,沉淀智慧。
(1)下列词语与文段中“强权”的“强”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CC
A.倔强
B.强迫
C.强劲
D.勉强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CC
A.【甲】“” | 【乙】。” |
B.【甲】“” | 【乙】。” |
C.【甲】《》 | 【乙】。” |
D.【甲】《》 | 【乙】。” |
B
B
A.①风格 | ②无奈 | ③友情 | ④宽厚 |
B.①风骨 | ②无常 | ③亲情 | ④宽容 |
C.①风格 | ②无常 | ③亲情 | ④宽厚 |
D.①风骨 | ②无奈 | ③友情 | ④宽容 |
【答案】C;C;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21 2:0:8组卷:26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