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选段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岸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选段第1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眺望”和“望望”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
不能换。眺望:从地势高的地方向远处望。望望:指看看。根据“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可知,五壮士位于高处向远处望;根据“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可知意思是,他们回头看看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这样运用符合语境,不能换。不能换。眺望:从地势高的地方向远处望。望望:指看看。根据“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可知,五壮士位于高处向远处望;根据“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可知意思是,他们回头看看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这样运用符合语境,不能换。
(2)品读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并填空。
①“这声音”指的是 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这声音”表现了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 仇恨仇恨,以及对党和人民的 热爱热爱。
②这一自然段充分赞扬了 五壮士英勇顽强、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五壮士英勇顽强、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3)文中对五壮士的称呼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CC
A、最初没有对人物进行具体描写,所以统称“战士”;后面详细描写了他们是怎样英勇杀敌的,所以改称为“壮士”。
B、将“战士”改为“壮士”避免了人物称呼的单调,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
C、最初马宝玉等人是执行命令,是勇敢的战士;完成任务后,他们本能撤退,却以生命为代价吸引敌人,可歌可泣,悲壮感人,所以称为“壮士”。
D、作者一开始只是客观性地描述五位英雄,因此称呼他们“战士”,但是后面为了直观地表现他们面临的严峻考验,因此,称呼他们为“壮士”。
(4)用“_____”画出选段中对“面”的描写的句子,用“______”画出选段中对“点”的描写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好处。
“面”的描写: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点”的描写:“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是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好处:“面”的描写,表现了战士们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点”的描写,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马宝玉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面”的描写: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点”的描写:“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是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好处:“面”的描写,表现了战士们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点”的描写,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马宝玉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5)五位壮士为什么“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因为他们把敌人引上了绝路,胜利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因为他们把敌人引上了绝路,胜利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
“点”的描写:“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是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好处:“面”的描写,表现了战士们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点”的描写,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马宝玉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点”的描写:“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是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好处:“面”的描写,表现了战士们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点”的描写,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马宝玉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答案】不能换。眺望:从地势高的地方向远处望。望望:指看看。根据“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可知,五壮士位于高处向远处望;根据“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可知意思是,他们回头看看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这样运用符合语境,不能换。;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仇恨;热爱;五壮士英勇顽强、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C;“面”的描写: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点”的描写:“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是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好处:“面”的描写,表现了战士们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点”的描写,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马宝玉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因为他们把敌人引上了绝路,胜利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
“点”的描写:“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是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好处:“面”的描写,表现了战士们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点”的描写,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马宝玉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因为他们把敌人引上了绝路,胜利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6 8:0:1组卷:9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课文回音壁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划着十字。
(1)这篇短文选自课文《
(2)在“□”处给短文补上标点符号。
(3)桑娜在沉思什么?请用“---”画出来。
(4)桑娜家穷,表现在哪些方面?
(5)桑娜家这么穷还收养两个孤儿,说明桑娜夫妇是发布:2025/3/13 11:30:2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
(1)请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全文共有
(3)这段话具体写了柳树、发布:2025/3/13 12:0:2组卷:3引用:1难度:0.7 -
3.阅读《翠鸟》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jǐn jìn)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瞪开苇秆(gān gǎn),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小鱼可机灵了,本片段中哪一句话说明了它的机灵,请抄下来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3)用“ ”画出一句比喻句。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机智--
(5)“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请你用“尽管……还是……”写一句不同的话。
(6)翠鸟捕鱼的动作非常敏捷、迅速,请你把它捕鱼时的几个动作的词语用“〇”圈出来。
(7)从“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句话知道了什么?发布:2025/3/13 11:30:2组卷:0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