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段阅读。
【甲】ㅤㅤ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ㅤㅤ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ㅤㅤ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乙】ㅤㅤ楚人和氏得玉璞①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②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为和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③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之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④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节选自《韩非子》)[注释]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③奚:何,为什么。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是马也 这样这样
②厉王使玉人相之 鉴别鉴别
③策之不以其道 用马鞭驱赶用马鞭驱赶
④问其故原因,缘故原因,缘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C
A.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王闻之 |
C.骈死于槽枥之间 | 哭于楚山之下 |
D.鸣之不能通其意 | 其真不知马也 |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4)《马说》以“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
【答案】这样;鉴别;用马鞭驱赶;原因,缘故;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26 14:0:8组卷:15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