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
做人究竟累在哪儿?
铁凝ㅤㅤ①有人说,最累的莫过于做人。
ㅤㅤ②又有人说,做人累就累在多一条会说话的舌头。不能说这话毫无道理:想想我们由小到大,谁不是在听着各式各样的舌头对我们各式各样的评判中一岁岁地长起来?
ㅤㅤ③少年时你若经常沉默不语,定有人会说这孩子怕是有些呆傻;你若活泼好动,定有人会说这孩子打小就这么疯长大还得了么?
ㅤㅤ④你若表示礼貌逢人便打招呼,说不定有人说你会来事儿;你若见人躲着走说不定就有人断言你干了什么不光彩的事。
ㅤㅤ⑤你长大了,长到了自立谋生的年龄,你谋得一份工作一心想努力干下去,你抢着为办公室打开水就可能有人说你是为了提升;你为工作给领导出谋献策,就可能有人说你就会显摆自己能。
ㅤㅤ⑥遇见两位熟人闹别扭你去劝阻,可能有人说你和稀泥,若你直言哪位同事工作中的差错,还得有人说你冒充明白人。
ㅤㅤ⑦遇事多替他人着想,有一点儿委屈就自己兜着让时光冲淡委屈带给你的不悦的一瞬。你盼望人与人之间多些理解,健康、文明的气息应该在文明的时代充溢,豁达、明快的心地应该属于每一个崇尚现代文明的人。
ㅤㅤ⑧但你千万不要以为如此旁人便挑不出毛病便没有舌头给你下定语,这时有舌头会说你“会做人”。从字面上看,“会做人”三个字无褒义也无贬义,生活中它却是人们用多了用惯了用省事儿了的一个对人略带贬义的概括。
ㅤㅤ⑨甚至于有人特别害怕别人说他会做人,当自己被说成“真不会做人”时倒能生出几分自得。好像会做人不那么体面,不会做人反倒成了响亮堂皇的人生准则。
ㅤㅤ⑩细究起来这种说法至少有它不太科学的一面:若说“会做人”是指圆滑乖巧凡事不得罪人,这未免对“人”的本身存有太大偏见,人在人的眼中就是这样?
ㅤㅤ⑪那么“不会做人”做的又是什么呢?若是以“葡萄是酸的”之心态道一声“咱们可不如人家会做人”,以此来张扬自己的正直,也未免有那么点幼稚的自我欣赏,更何况用“不会做人”来褒扬真正的品德本身就含有对人的大不敬。记得有位著名美国作家在给他亲友的信中写道:“我的确如你所言成了一个名作家,但我还没有成长为一个人。”
ㅤㅤ⑫此话曾给我极大震动,使我相信学会做一个人本是人生一件庄严的事情。这里所讲的做人并非指曲意逢迎他人以求安宁稳妥,遇事推诿不负责任以求从容潇洒。
ㅤㅤ⑬真正的做人其实是灵魂和筋肉直面世界的一种冶炼,是它们历经了无数喜乐哀伤、疲累苦痛之后收获的一种无畏无惧自信自尊、踏实明净的人生态度。那时你不会因自己的些许进步兴奋得难以自制,也不会因他人的某项成功痛苦得彻夜难眠。
ㅤㅤ⑭真正的做人当然还包括在正直前提下人际关系的良好与融洽,卡耐基就说过他事业的成功百分之七十是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你真正获得了如此做人境界,“累”又从何而来呢?若说学会做人太累,那么生为人身偏有意不去做人不是更累吗?若说做人累就累在舌头上,我倒同意伊索对舌头的评价,他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舌头,最坏的东西也是舌头。这位智者还无奈地说就是上帝也无法拴住人的舌头。舌头的功能已有定论,似舌头们的议论这等区区小累又何足挂齿呢。
ㅤㅤ⑮所以我要说,不管这世上存在着多少拴不住的舌头,不管做人有着怎样的困苦艰辛,学会做人将永远是我一个美丽的愿望。世界上最坏的东西是人,最好的东西也是人啊!我太愿意做人了,从未设想过去做人以外的其他什么。当我们把思绪和注意力从市面流行的以“会做人”与“不会做人”来区分人之优劣、从舌头说的是好还是坏为标准的不休争论中超脱出来,人类一定会更加健康地成长,我们的舌头和我们的心一定会因充盈了更多有价值的事情而生机盎然。
(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1)读第①〜⑧段,有人说,“做人累就累在多一条会说话的舌头”,作者为什么说“不能说这话毫无道理”?
(2)读第⑧~⑪段,在世人眼中“会做人”和“不会做人”分别有怎样的内涵?
(3)第⑪段中,“我的确如你所言成了一个名作家,但我还没有成长为一个人”这句话为什么给了作者极大的震动?
(4)结合⑬~⑮段,说说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人?请简要概括。
【答案】(1)我们不得不生活在社会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评判标准中;在标准中失去自我,不知如何做人而累。
(2)会做人:圆滑乖巧凡事不得罪人(曲意逢迎以求安宁稳妥,遇事推诿、不负责任以求从容潇洒);
不会做人:正直、不善曲意逢迎、不圆滑世故
(3)世人认为会做人不体面,不会做人反倒成了响亮堂皇的人生准则,这是一种偏见(用“不会做人”来褒扬真正的品德这本身是对人的不尊重),而这句话正面积极地表达着成为人是庄严(崇高)的一件事,冲击着世俗的偏见,引起了作者强烈的共鸣和认同。
(4)保持无畏无惧自信自尊、踏实明净的人生态度;在正直前提下保持良好、融洽的人生关系;不被世俗的观念束缚和左右,坚定地做自己。
(2)会做人:圆滑乖巧凡事不得罪人(曲意逢迎以求安宁稳妥,遇事推诿、不负责任以求从容潇洒);
不会做人:正直、不善曲意逢迎、不圆滑世故
(3)世人认为会做人不体面,不会做人反倒成了响亮堂皇的人生准则,这是一种偏见(用“不会做人”来褒扬真正的品德这本身是对人的不尊重),而这句话正面积极地表达着成为人是庄严(崇高)的一件事,冲击着世俗的偏见,引起了作者强烈的共鸣和认同。
(4)保持无畏无惧自信自尊、踏实明净的人生态度;在正直前提下保持良好、融洽的人生关系;不被世俗的观念束缚和左右,坚定地做自己。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21 11:0:1组卷:32引用:1难度:0.1
相似题
-
1.(《腊八粥》)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发布:2025/3/13 3:30:1组卷:26引用:3难度:0.0 -
2.课外阅读。
渴望 晓萌今年过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街上的孩子们好多人都有。男孩子们凑到一块儿会比赛,滑得最快最溜的那个,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晓萌就开始为自己的礼物作谋划。他给爸爸详尽描绘了一个人蹬上滑板车之后的愉快感觉。然后,他在作业本的反面尽可能准确地画出一辆滑板车的图形。最后呈上的是一张价格调查表,上面开列着每个商场出售的滑板车的不同品牌、不同质地以及不同价格的清单。爸爸听完后,只是说一句:上学吧。晓萌愣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没见到爸爸的任何动静。为保险起见,他把那张滑板车价格调查表拿出来,用黑笔描得粗粗的,先搁在爸爸的枕头边,又用酱菜瓶压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粘在冰箱把手上。晓萌心里想,爸爸肯定会看见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晓萌彻底伤心了,因为爸爸什么也没有买。晓萌在家里垂着头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书包,出门上学去了。
(1)晓萌今年过生日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的理由是
(2)生日前三天,晓萌为自己的礼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谋划?想一想,在文中用“ ”画出来
(3)第3段中画横线放、搁、压、粘三个动词表现了晓萌
(4)《渴望》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发布:2025/3/13 4:0:1组卷:6引用:1难度:0.0 -
3.课内阅读。
……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宝粥的颜色是
(2)妈妈做的八宝粥好吃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 ”画出来。
(3)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详写的是发布:2025/3/13 3:30:1组卷:7引用:1难度:0.9